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秀才的逆袭 >

第172章

秀才的逆袭-第172章

小说: 秀才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逃得匆忙,满兵把整个战场留给了明军。满人遗留的武器物质不在少数,明军们把所有的物质都收捡起来,往城中运去。

    满人尸体上的盔甲被扒掉,共缴获了盔甲六十多副,并不是所有的满兵都是披甲兵,很多穿的只是皮甲而已。可就算是皮甲对于明军来说也是不错的防具,最起码可以抵御弓箭的远射。

    遗留在战场上的战马还有五十来匹,大多数战马在战斗时都被刺死,当然战马的尸体也都被明军们运入城中。

    经过紧张的收捡,战场被打扫完毕。所有的明军撤入了胶州城中。

    半个时辰后,满兵的主力从西方而来,带着震天的杀气兵临胶州城下。

    这是一支千余人的队伍,人数虽不多,可是鸦雀无声的行军所带来的气势却极其惊人,即使再不通军事的人也能看出这是一支非常精锐的军队。

    梅勒额真李率泰面沉似水的骑马走在阵列之中,看着面前的城墙脸上露出了深深的怒火。

    李率泰是最早投降满清的汉奸李永芳的次子,和他父亲一样娶得是满清宗室之女,对满人是忠心耿耿。自成年后就随皇太极东征西战,如今高居汉军正蓝旗梅勒额真的职位,也就是汉军正蓝旗的副都统。

    收到山东巡抚方大猷的求援之后,多尔衮本打算让增援山西李率泰和和托二人一起先剿灭山东叛乱,后来又认为山西的顺军才是满清真正的对手,山东的叛乱不过是癣疥之疾而已,遂派和托统领所部继续向山西进发,而命令李率泰率领一千五百满军攻略山东。

    一千五百人中一千二百是李率泰的汉军正蓝旗,另有三百是真正的满洲骑兵,隶属正红旗,其中更有披甲兵一百。是满军中真正的精锐,是此次攻略山东的先锋。

    可没想到一战之下,三百铁骑折在胶州城下,能活着逃回来的不足一百,其中像巴图鲁叶海这样的勇士都死在阵中,这让李率泰如何不怒如何不惊!

    攻占青州时,从俘虏的青州明军口中李率泰就得知了胶州明军的实力,知道胶州明军总数也就四五千人。其中大半都是新兵,真正的精锐也就一两千人。

    可没想到就这样的实力,竟然击败了真正的满洲八旗兵!难道这股明军和其他明军有什么不同吗?

    据逃回来的甲喇额真阿布速所说,这股明军韧性十足,全军死伤近半还奋战不退,又有数千明军从城中杀出,他才不得不退。

    对阿布速的话,李率泰半信半疑,死伤一般还能拼死作战的明军他闻所未闻,额不,当年浑河之战时那支最后的戚家军除外。

    可是戚家军已经覆灭了,大明怎么还有这样的军队?

    装备极差,战技幼稚,战力普通,可就是这样一支明军,仅仅靠着数量优势,就堆死了三百八旗兵。这样的对手要是成长起来如何了得?

    这一刻,李率泰下定了决心,要把这支明军留下来,消灭在胶州城中!

    而此刻,任思齐还不知道城下的李率泰已经对他起了必杀之心,此时的他正处在伤心之中。

    一千七百人,活着回城的只有八百多,而其中属于岱山军的只有二百人。战损的比例是如此的高,而岱山军的伤亡比例更是高的惊人!

    怎么会这样?七百岱山军中火枪手就有二百,而生还的火枪手就有七十多人,所以说五百长枪兵竟然战损了近四百!而一千舟山兵生还的竟然有六百余人。

    当然不是因为主将黄凤舞故意牺牲岱山军士兵导致,而是岱山军长枪兵的战力比舟山军相差很多。。。。。。

    同样是连的长枪方阵,成军近一年的岱山军竟然比成军三个多月的舟山军差距这么多,这让任思齐心中羞恼万分。

    果然是术业有专攻,岱山军这批半吊子军官绑在一起也不如一个黄凤舞。除了火枪手能拿出手,岱山军的步军长枪手和舟山军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在战场上,黄凤舞带着一半的舟山军以及岱山火枪手负责阻击,结果七百人的阻击队伍生还者四百人。

    而全部的岱山长枪手以及一半的舟山长枪手后退时和满兵厮杀在一起,一千明军死亡了近六百,其中岱山军的长枪手竟然死了一大半,活着的只有一百五十多人。

    仅仅一战,任思齐便发现在岱山军存在的问题很多。可眼下却完全没有时间解决,因为满兵已经兵临城下。

    虽然城中加上新兵还有近四千人,可是面对城外的一千多满兵,任思齐心中没有一点取胜的信心。(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五章 满兵攻城

    三百满兵尚且让岱山军死伤惨重,如今城下的满兵可是有一千多!而岱山舟山士兵已经打残,三千多刚训练不久新兵更是白搭。

    任思齐自己失去了信心,可是城内的明军们却气势高昂。杀败了满兵的攻击,砍下两百多颗满人的头颅,这可是了不起的胜利。

    这些年来,明军对阵满兵从来没有打胜过,野战从来不是满兵的对手,唯有靠守着坚固的城墙才能面对满兵。

    而现在一千多明军出击,生生打败了数百满兵,如此战绩,现在的哪个明军将领能做到?若是上报朝廷,就凭此功绩,任思齐最少也能弄个总兵当当。

    两百多满兵首级被摆成京观摞在州衙之前,路过的百姓欢呼鼓舞,而士绅们一个个的却心惊胆战。这一段时间受到岱山军的压迫,他们未尝没有和城外的满兵里应外合献城投降的心思。大明气数已尽,天下应该是满人的天下,现在献城投降还算是从龙功臣,若是被满人打入城中,以满人的残暴,屠城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可州衙外的大堆满兵头颅却让他们再不敢生出异样的心思。

    一场惨胜反而鼓舞了全城兵民的士气,这是任思齐没有想到的。岱山舟山的老兵虽然死伤惨重,可是战胜了强大的敌人,面对新兵们及百姓们敬慕的眼神,他们一个个的神采飞扬,恨不得再出城和满人战上一场。

    按照岱山的军规,立下大功也就意味着封赏。任思齐立刻把封赏发了下来。凡是活着回来的士兵每人都奖赏纹银三十两,然后按照功绩再另行封赏,每斩首一级会另赏白银五十两。

    立功的士兵除了赏银,还会升官。岱山军生还的士兵每人都升了至少一级,现在二百余岱山军老兵官阶最小的都是小旗官,总旗百户也不在少数,而稳定了军心射杀了巴图鲁叶海的陈名扬更是升为副千户。

    虽然升官不意味着可以领兵,在岱山官职是分开的,拿军中来说,官阶从小旗总旗百户副千户千户,这是官阶。而实际的职位则是小旗,总旗,队正,营正。

    可是官阶毕竟代表着待遇,官阶升了以后职位会更容易提拔,而且相应的官阶还会有相应的授田。

    舟山军的士兵赏银享受和岱山军同样的待遇,不过官阶的晋升任思齐不便过问,毕竟舟山士兵是黄凤舞直属,和岱山不是一个系统。

    至于阵亡的士兵,也都有一大笔丰厚的抚恤金,会发到他们的家属之中。

    封赏下去之后,整个胶州明军士气大振,新兵们羡慕的看着老兵们,一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和满兵战上一场。

    虽然明军士气极高,可任思齐知道以现在的战力,根本无法出城和满兵野战,只能坚守城墙,依靠着牢固的城墙消耗满人的兵力。

    胶州城只有三面城门,任思齐每座城门都安排下人手负责守卫。好在胶州城池不大,方圆也就四里,以明军四千的兵力尽可以照顾的过来。而城下的满兵也就一千多人,根本围不住胶州城,只能选择一面城墙攻击。

    在胶州城头,滚木礌石,灰瓶油锅,尽都准备齐全,为了防范满兵的箭矢,任思齐还下令拆下来城中民户大量的门板摆放城头,作为防范箭矢的盾牌。

    一切准备妥当,就等着清兵攻城。

    。。。。。。

    胶州城下,李率泰看着城墙上明军飘扬的战旗,眉头紧皱。

    虽然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消灭城中的明军,可是面前这座并不高大的城墙却不是那么容易突破。

    为了迅速平定山东,李率泰是轻装前进,并没有携带火炮等工程器械,只能就地制作。

    李率泰率领中军驻扎胶州南门城下,派出士兵砍伐树木,制作云梯撞车等攻城器械,另外派出骑兵四下私掠,抢夺粮食百姓。

    满清军队没有携带大量粮食的习惯,从来都喜欢就地抢掠。把明朝百姓们的粮食抢做军粮,再驱赶百姓攻城,这是满人最喜欢的套路。

    看着城下熟悉的乡亲的面孔,城头的明军往往不忍心对父老乡亲下手,而满兵就躲在百姓身后,趁机夺下城池。

    可是这次,却让李率泰颇为失望,他派出的骑兵围绕胶州转悠了一大圈,所获却十分之少。附近乡下的百姓大多都投奔了岱山,现在已经坐上了船只到达了胶州湾。而剩下的百姓多是属于大户,他们都有坚固的坞堡,有大量的家丁坚守,少数的骑兵根本打不开。

    最后还是几股私掠的骑兵合为一股,攻破了一个坞堡,抢夺了几百担的粮食。因为攻打坞堡时死了几十个士兵,暴怒的满兵杀光了坞堡中所有的百姓。

    派出抢夺粮食的队伍都回来了,虽然缴获不多,李率泰并不在意,因为他知道,只要打破面前这座城池,里面的财富百姓尽归自己所有。

    至于守城的明军,李率泰并不在意。从青州的俘虏口里,他早已知道明军的底细,这支从南方来的明军主力已经打残,剩下的只是一些没有战斗力的新兵而已。

    一天的时间,攻城的云梯已经坐了几十副,虽然都是些最简陋的云梯,可只要能搭上城头,就凭属下百战精锐的老兵,李率泰认为打下胶州轻而易举。

    大清早,吃过早饭后,李率泰一声令下,所有满兵集结,向着胶州城墙缓缓逼去。

    南门城楼,任思齐顶盔挂甲全副武装,冷冷的看着满兵的逼近。

    在满兵距离城墙二里之时,城头的火炮纷纷开火。

    在胶州城墙上,原就有火炮十多门,都是一些小炮,其中有佛郎机火炮五门,虎蹲炮三门,可装填石弹的碗口铳五门。

    这些都是几十年前铸造的火炮,七八十年前还参加过抗倭之战。

    本来这些火炮大多已经炮膛生锈,好久没有开过火。经过岱山军炮手打磨清理以后,发现还有七八门尚且能用。

    七八门火炮依次开火,把炮弹砸向两里外的满兵阵列,炮弹在满兵阵列造成了轻微的波动,很快满兵阵列就恢复了原样。

    几枚实心炮弹对一支千人军队造成的伤害实在有限。(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头激战

    无视城头的火炮,李率泰督促着一千二百满兵逼近胶州城下。另有一百骑兵在远处游弋,防范着可能的敌袭。

    三百满兵在护城河前一直排开,向着城头开始射箭。护城河距离城墙仅有一丈,而胶州的城墙也只有两丈高,满兵弓手能轻易的把箭矢射上城头。

    本来岱山军的火枪手正从垛口往下开枪,射杀逼近护城河的满兵。可是还没等开上几枪,城下乱箭齐发,当即就有十多个岱山军火枪手中箭,翻身倒下,大多数是面门中箭,可见满兵的箭法极准。

    其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