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秀才的逆袭 >

第222章

秀才的逆袭-第222章

小说: 秀才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良佐原属下五万绿营兵已经轮了一轮,没有轮到的只有他直属的一千五百亲兵,不过以他的地位,多铎自然不可能派他亲自带兵上阵。于是下一轮派出填濠的是新投降不久的张天福张天禄兄弟。。。。。。

    五万大军啊,能或者回来的只有四万余,将近一万人倒在填濠的途中。刘良佐痛苦的闭上眼睛,可是也不敢多说什么,既然选择了投降,往日的权势统统离自己而去,多铎肯定不会再把数万人的兵权交到自己手上,对这一点刘良佐心知肚明。

    在多铎不顾伤亡的命令下,一部部投降的绿营兵被驱赶着加入了填濠的序列,护城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填平着,渐渐填出了一段宽达一里的通道。扬州城下积尸累累,到处都是绿营兵的尸体。这些人本来为了活命选择了降清,却没想到被当作炮火用来攻城,死在了扬州城下。

    号角声中,清军大阵缓缓后退,护城河既然已经填平,下一步就是直接攻城。

    夕阳似血,映红了半边天空。凉风习习,吹动城头旗帜猎猎作响。城下茅草杂立,那是无数支射下城去的羽箭,旷野中积尸遍野,鲜血染红了整个大地!(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一章 城墙即将被轰塌

    翌日,自泗州而来的红衣大炮终于运到。多铎下令在扬州西城外三里的一个土岗上设立炮阵。三十门红衣大炮摆放在土岗上,黑洞洞的炮口直接指向扬州城。

    三里的距离,正是红衣大炮的最佳射程,在正黄旗汉军炮手的操作下,火炮开始了调试后的第一轮试射。在和明朝几十年的交战中,满清缴获了数以百计的大炮,也培养了许多熟练的炮手。

    在正黄旗汉军甲喇额真祖应元的指挥下,炮手们点燃了火炮的引信。

    “轰轰轰”连续的巨响,整个土岗上硝烟弥漫,一枚枚硕大的炮弹向着扬州城飞去。

    由于是第一次试射,准头不是太好,有的炮弹根本没有达到城墙,落在护城河前的旷野中,也有的越过了城墙,远远的砸进了城中。只有少数炮弹刚好砸在城头,砸的垛碟稀烂,砖屑纷飞。

    具体负责操作火炮的炮手仔细观察着自己火炮弹丸的轨迹,然后开始调整火炮的角度。

    “咔嚓”一声巨响,把正在督师府中处理公文的任思齐下了一跳。

    “伯爷,是城外轰进来的火炮,落在了厢房的房顶!”一个亲卫匆匆跑了进来,报告着动静的原因。

    清军的大炮终于运到了吗!任思齐缓缓放下手中笔,既然火炮运到,那么清军马上就要攻城了吧。

    “伯爷,咱们要不要躲一躲!”在外面动静刚响时,熊二就闪身护在了任思齐身前,听到亲卫报告后,问道。

    “躲你个头啊躲,”任思齐没好气的骂道,“没看到清军是在试炮吗,他们是想用火炮把城墙轰塌,好攻进扬州!”

    熊二摸着脑袋不好意思的笑了。

    “走,去西城看看去!”任思齐想了想,站起身来,向外面走去。熊二一句话不说的跟在后面。

    “伯爷,城上太危险,您还是不要去了!”李彦直闻声走了出来,劝阻道。

    “没关系,我命大着呢。对了,现在城外清军往里放炮,城内百姓肯定人心惶惶,你要带人尽快安抚住才是。”任思齐吩咐道。

    “伯爷放心,乱不起来。咱们前些日招募了几百个读书人,已经对他们进行了培训并派到各街道里坊,有他们在,再配合着府县差役、里正甲长,整个扬州城尽在掌握!”李彦直自信的道。

    “那就好。”任思齐点点头,有李彦直带领的幕府众文吏在,城中的政务俗事不需要他操心。

    带着熊二李行久等亲卫上了西城墙,任思齐就见到城头的火炮在陈于阶的指挥下,正和城外的清军进行着激烈的炮战。

    “伯爷!”看见任思齐上城,负责守城的岱山军营正沙千里慌忙带着几个亲卫举着巨盾跑了过来,把任思齐紧紧的护在盾牌之后。

    空中炮弹飞行,不时的有炮弹落在城头,砸的整个城墙剧烈的晃动。炮弹落在城墙上,会把城墙上地面砸出个大坑,红衣大炮的炮弹,一枚足有十多斤,若是被刚好被砸中的话,肯定死于非命。不过火炮从城外发射,目标自然是轰塌城墙,并非为了消灭城头明军,其实就是想消灭也不容易,火炮从下向上轰击不是轰击在城墙上就是越过城头落入城中,能恰好落在城头的非常之少。

    推开护卫身前的亲卫,任思齐扑倒了最近的一个垛口前,举着千里镜往城下望去,就见三里外的一个土岗上排列着数十门巨大的火炮。数以千计的清兵护卫在土岗周围,透过千里镜能看到土岗上清军炮手在忙碌的操作着。

    “伯爷!”听说任思齐上了城墙,西城主将刘肇基连忙寻了过来。

    “刘总兵,城头形势如何?”任思齐仔细观察着城外清军的动静,并未回头。

    “回伯爷,形势不太妙啊。”刘肇基的语气很着急,“清军的红衣大炮非常犀利,数量比咱们的还要多。扬州西城墙老旧,是四面城墙中最为薄弱之处,据士兵观察,其中一段城墙中部已经被炮弹砸出巨大的坑洞,随时有塌陷的可能,属下建议,咱们应该立刻组织新兵担石挑土,随时准备修补被轰塌的那段城墙。”

    顺着刘肇基的手看去,清军轰击的重点在靠向北面的一段,那里即将被轰塌。

    听着隆隆的火炮轰鸣,感受着脚下城墙被炮弹砸上剧烈的震动,任思齐闭眼沉思着。

    刘肇基焦急的站在任思齐面前,看着面前这位年轻的扬州最高统帅,等着他的指令。

    “传令下去,派人立刻运送砖石上城,在那段快被轰塌的城墙上两边砌墙,把那一段单独隔离开。”

    “什么?”刘肇基惊讶的看着任思齐,他不明白为何下达这样的命令,难道任由清军火炮轰塌那段城墙不成?

    “给参谋司司长李彦直传令,命令他立刻派人组织百姓,于即将被轰塌的城墙附近修筑街垒,务必堵住每一条通向城内的街道。”

    “命令,调船上的一百门火炮入城,安放在街垒之后。命令其他各城的岱山军调往西城,依着街垒进行防守。其他各城的守军也调过来一半,然后调新兵负责守城。”

    一道道命令从任思齐嘴里发出,跟着他身后的传令兵迅速接令,向着各处奔去。

    “伯爷,您,您是想。。。。。。”刘肇基终于明白了任思齐的意图,震惊的简直说不出话来。

    “是,我要给清军布下一个陷阱,在这里耗光他们的血!”任思齐点点头,狠狠的道。

    “可是,可是若是任凭清军进城,扬州要是失守怎么办?”刘肇基担心的道。

    “放心,有你我在,有这两万七千老兵以及六万多新兵在,有扬州八十万父老在,清军绝对不会失守!”任思齐自信满满的道。

    他知道自己是在冒险,可是这个险却不得不冒,清军加起来二十多万,以扬州城内的兵力根本无法出城攻击,如不放清军进城如何能大量的杀伤他们?

    满人的总数也就几十万,所有的八旗兵加起来也就十几万人,若是能把城外的这几万八旗兵留在扬州城下,城内的军民就是死光又能怎样?(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二章 炮声在继续

    多铎带领着八旗军主力驻扎在离西城墙五里外的地方,五里的距离,即使城头的大炮能轰到这里,也威力大减,更何况现在扬州城的火炮都忙于对付己方的炮阵。

    隆隆的炮声轰鸣,即使距离数里依然仿佛在耳边一样,透过千里镜,能看到扬州城墙在己方红衣大炮的轰击下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也许再过一会儿,这城墙就会被轰塌了吧,多铎心中暗暗想到。

    出击的队伍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城墙被轰塌一拥而入攻入扬州。城中的明军就是靠着城墙才有勇气和清兵对抗,若是城破的话,恐怕不用动手他们就会不战自溃纷纷投降,就像其他明军那样!

    城内其他明军都可以赦免,唯独那支斩杀了数千八旗勇士杀死贝子尚善的岱山军不能留!必须全部杀光。

    第一批攻入城的军队当然得八旗勇士,对这些刚投降的绿营兵的战斗力多铎十分的看不上。必须得在城内明军堵住缺口之前冲入城中,杀散守城的明军,立住阵脚接引其他大军入城。如此重任自然非八旗猛士莫属。

    至于带军的人选,多铎已经选好,就由贝勒尼堪领兵出征戴罪立功。以尼堪为先锋带着两个牛录的正蓝旗满八旗兵,再加上正黄旗汉军四个牛录,六个牛录、近两千勇士,足以杀败守城的明军攻入城中!

    “报,王爷。甲喇额真祖应元阵亡!”一个背插旗帜的传令兵兵骑着战马飞驰而来,甩鞍下马,跪地向多铎报着噩耗。

    祖应元是汉军正黄旗的甲喇额真,负责指挥炮阵轰击扬州,没想到竟然在和明军红衣大炮的对轰中阵亡!

    “命令甲喇额真李向舜接替祖应元指挥,继续轰击城墙,务必一个时辰内打破扬州城墙!”多铎皱了皱眉,命令道。

    “喳!”那传令兵磕了个头,跳上战马飞驰而去。

    没想到炮战如此激烈,不到一个上午就损失了七八门火炮,死伤了两百多炮手,现在连指挥炮兵的祖应元都被明朝轰死!

    这次出兵伐明,由于长途跋涉火炮携带不便,所用火炮都是从泗州缴获而来。既然一开始没有携带火炮,清军中跟着的炮手也不是太多,也就汉军旗一千人左右。现在损耗这么大,必须的进行补充了。

    仔细想了想,多铎传令下去,从投降的绿营兵中抽调会开炮的炮手,交由李向舜统领。

    炮战还在继续着,扬州城头明军的火炮虽多,可是能够得着清军炮兵阵地的只有那二十门红衣大炮,可是二十门中布置在西城的只有一半,其他的分别布置在南城北城。红衣大炮动辄数千斤,移动非常不便,没法从南北城移来。所以就火力来说,明军的火力是比不上清军的。不过明军的火炮有高度的优势,放在城头居高临下,能尽情的攻击清兵的炮兵阵地。而清军的火炮主要是为了轰塌城墙,而不是消灭城上明军火炮。

    所以在双方的火炮对攻之下,明军的火炮占了很大的优势,清军阵地上死伤惨重,数以百计的炮兵被火炮砸死,先后十来门清军火炮被炮弹击中,横翻在地不能使用。

    可是在清军的火炮轰击下,扬州的城墙不断坍塌,西北处的一大段很大面积的城砖已经掉落,砖后的夯土也被砸出无数个洞坑,那一段的城墙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

    西城城头,紧急调到城头的泥瓦匠们忙碌着,把一块块的大砖垒起,三丈多宽的城墙顶部,被横着砌了一道厚墙,把城墙顶截为两断。这样的厚墙在南北共砌了两处,把即将被轰塌的那一段城墙完全隔断。这样的话即使城墙被轰塌,清军也无法从塌陷处攻上城墙。

    而城下也同样忙碌,无数的百姓挑泥担土,修筑着一道道矮墙。所有靠近西城墙的街道几乎都被矮墙封堵住了。并且矮墙不是一道,每一条街道都有数道,每一道矮墙后面都有明军士兵在把守。

    西城这片地方原来是扬州巨宦李家的墓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