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权倾帝凰之永夜 >

第242章

权倾帝凰之永夜-第242章

小说: 权倾帝凰之永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不说,玉荣夫人无论站在哪里,都如同画中走出来的美人儿似的,光是那静静站着的姿态,就能让人觉得十分之赏心悦目。

    不过。玉荣夫人如今的美,更多的却是来源于时间与心灵的沉淀。这种沉淀而来的美。不张扬、不让人厌烦,只会让见过它的人,莫名地心境平和。

    而武将出身、常年混迹军营的欧阳烨,就明显不如玉荣夫人了——

    毕竟这里不是燕国,当朝帝王也不是燕天,反而因为赤冰国皇宫宫规的各种限制,在陪同玉荣夫人出发前来这惟德宫前,欧阳烨就将他的随身佩剑卸下了。此刻的欧阳烨,等于身无任何利器,这也让习惯了与利器相伴的欧阳烨倍感不适。

    于是,在始终笑容得体、举止雍容的玉荣夫人的衬托下,因为少了随身佩剑而总觉得十分不适的欧阳烨,简直就是一尊冷面神啊!

    欧阳烨那面容冷峻得,都快与惯于面无表情的牧文有的一比了。

    话说回来,那厢,跟在牧文身后的玉荣夫人与欧阳烨听闻牧文的话后,欧阳烨尚未来得及开口,玉荣夫人便已回以牧文谦和一笑,并用她那一贯柔和的声音接过话,道:“多谢这位小哥领路,我们就在这里等候贵国的太子殿下便是。”

    尽管玉荣夫人说这番话的时候声音十分之柔和,表情十分之温婉,但玉荣夫人出口的语气,却绝对是不卑不亢的!

    而惯于沉默寡言的牧文闻言,对此并不在意,也没有什么别的表示,只管提着他那几乎从不离身的三尺青峰,面无表情地大步退到惟德殿殿门边,找了一处避风处站定,便身姿笔挺地当他的木桩版门神去了。

    欧阳烨见状,只觉得这个给他们带路的侍卫,实在过于冷傲了些。其实是牧文天性就是这幅不爱搭理人、无事绝不开口的德性,只是刚从燕国而来的欧阳烨不知道啊!于是,欧阳当即就有些不高兴了。

    不过,因为欧阳烨顾忌着这里不是燕国,当朝天子并非对他可谓是信任到纵容的燕天,这里不是他欧阳烨的地盘……且……燕清秋明日就要成为这赤冰国的太子妃了……

    于是,心中颇多顾忌的欧阳烨只好忍下了心头的不快,否则,欧阳烨定要上去与那带路的侍卫理论一番的。

    与年轻气盛的欧阳烨不同,与欧阳烨并肩而立的玉荣夫人见状,只抿唇微微一笑,便安静地站在这惟德殿中央的位置,静等她今日想要拜见的那位赤冰国储君的到来。

    只是玉荣夫人却没料到,她这一等,竟然等了近一炷香的时辰!

    因炎子明这二十来年的刻意装傻行为,导致这惟德宫的惟德殿,这十数年来基本都是闲置的。若不是有宫人们不厌其烦。十数年如一日的打扫,只怕这惟德殿,如今已是一番荒置多年、灰尘遍布的景象了。也因此。可谓是常年无人“生活起居”的惟德殿内的温度,比起室外的温度,竟还要低上些许。

    若是这惟德殿的地砖下有地龙到也罢了,此刻将地龙烧起来,到也温暖。可偏偏因这惟德殿只是赤冰国历代太子日常处理公务的地方,不似那专做寝殿之用的清心殿地砖下修筑有地龙,于是……

    就在久候的玉荣夫人觉得她的四肢开始冰凉。同样久候的欧阳烨耐心殆尽之时,就见约两米高的汉白玉石台基左侧的那扇镂空雕花木门被人从外面轻轻推开,一名身形纤长的年轻男子缓缓出现在殿中三人的眼前——

    但见那名男子脚踩黑色华纹嵌金丝长皮靴。身穿淡黄色窄袖锦袍,袍子下摆绣着简洁的云纹,衣襟袖口处却绣着极为繁复的花纹。

    男子腰间系着一条墨绿色暗纹繁花宽腰带,腰带正中嵌着一块闪闪发亮的红宝石。腰带左侧。一条金黄色。两端系着上等羊脂白玉佩的宫绦静静地垂着。

    那名男子更是拥有一张堪称祸国殃民的脸:白皙的肌肤,略显阴柔的脸型,密而弯长的墨眉,狭长的丹凤眼眼角微微向上挑起,高挺的鼻梁,略薄的双唇……若他此刻面上不是露出一副傻乎乎的笑容,那就真的是姿容完美了!!

    待那名男子走进殿内,候在惟德殿中的三人才发现。原来那名年轻男子身后,还跟着一名年轻秀丽的女子——

    但见那名女子脚踩白底暗金莲纹绣鞋。身穿白色曲裾深衣,深衣衣缘均为紫色,深衣前襟和下摆均绣着紫藤,腰间更是系着一条浅紫色上绣深紫色紫藤花宽腰带。如此装扮,虽色调有些单一,看着到也算是清爽。

    女子的三千青丝一半由一条紫色发带束在脑后,一半则温温顺顺地披散在其身后肩头;再看那不浓不淡的若柳纤眉,一双恰到好处的双眼皮衬着那双灿若星辰的眸子,玲珑琼鼻,厚薄相宜的小巧双唇透着柔和的淡淡粉色,微微抿起的双唇两侧颊边那若隐若现的小酒窝,略显消瘦的下巴……

    如此随意的束发再配上如此柔美的五官,此名女子简直就是天姿绝色啊!即便用金童玉女来形容那名男子与女子,都不为过!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此名女子的表情委实冷然了些,带着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淡漠。

    无需猜疑,此名男子与女子,正是开启了装傻模式的炎子明;与因为被某人强行拖来这惟德殿,还被某人以“作为身份低微的琴师,你不能穿着厚氅前去”为由而强行扒了她赖以保暖的厚氅,还被某人以“你这发型太凌乱、上不得台面”为由而半强迫地亲手梳理了她的三千青丝而倍感不高兴的……冷晴。

    这里咱们就得说一说了,你们说你们一燕国派来的送亲使臣,安安稳稳、老老实实地等着你们燕国的公主与他们这赤冰国储君的大婚之日过去,然后卷铺盖回你们燕国就好了。

    可是这临大婚前一日,三名燕国当朝天子钦点的送亲使臣其中的两名突然联袂上门拜访你们的未来姑爷,你们说这算什么事儿?

    当然了,对于炎子明而言,这些还是次要的。

    真正让炎子明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前来拜访他的人,不只是那燕国的正二品威远大将军——欧阳烨??为什么偏偏同时来他这惟德宫造访的人,还有那什么燕国的一品诰命夫人——玉荣夫人?!

    若是只有那燕国的正二品威远大将军欧阳烨一人前来,那到也罢了。一个出身将门,只会打打杀杀、厉兵秣马的武将,即便是开启装傻模式,连“韭菜与麦苗都分不清”的炎子明,也是能应对自如的。

    可若再加上这燕国的一品诰命夫人玉荣夫人,那可就让“智商低下”的炎子明觉得有些头疼了啊!

    自从这赤冰国的当朝天子,与那燕国的当朝天子决定,让赤冰国当朝储君与燕国十公主联姻之日起,作为此次事件核心人物的炎子明,以及作为炎子明最信任的属下的王泉与牧文,他们不只是对那在燕国“有着天姿国色之姿,燕国迄今为止真正的第一美人,却从来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燕国十公主皓月公主感到好奇。关于这皓月公主出嫁之日,这燕国送亲使臣的人选,也一直是炎子明等人十分好奇与关心的问题。

    而自从燕国当朝天子钦点了此次送亲使臣的人选后,关于这燕国的正二品威远大将军欧阳烨,还有一品诰命夫人玉荣夫人,以及同为一品诰命夫人的玉灵夫人的各方面情况,王泉就曾派人去燕国仔细调查过。

    待到收集齐这三名燕国送亲使臣各方面的情况之后,上个月,王泉便言简意赅地与当时刚刚携带牧文与冷晴二人回宫的炎子明汇报过。

    按照王泉收集到的信息来看,这欧阳烨虽说身居燕国正二品威远大将军之职,出身也相当显赫,在战场上的欧阳烨更是个用兵如神、百战百胜的将领。但在用兵之外的为人处世上,欧阳烨却是个容易冲动、不会深思的莽夫。

    可这个玉荣夫人就不一样了!这玉荣夫人虽说只是一名深闺妇人,可她的夫家,却是掌管着燕国国库的章氏一门。

    章氏一门,远的不说,就说近的——

    章氏太老爷章承如今虽已过古稀之年,堪称半截身子已经埋进了黄土,但章承却是时至今日,不仅在燕国国内,甚至在其余八国皆声名显赫、极其受人敬重的儒学大家,兼之深谙兵法之道的不世奇才!

    最重要的是,身为燕国两朝元老的章承,在其任燕国太傅一职时,乃是燕国如今的当朝天子——燕昌帝燕天之师!如今这燕国的当朝天子,可谓是章承一手教导出来的!

    自古这帝师之位,本就不是谁想坐就能坐的。而章承不仅坐了,且一坐就是四五十年屹立不倒,无论燕天登基前还是登基后,燕天皆一直敬他重他!

    并且,燕国如今执掌三军,同时专为燕国培养优秀将士的欧阳老将军——欧阳荣,同样是章承的得意门生。

    儒学、兵法兼修,不仅是两朝元老,且是帝师,还教导出一名权倾三军的将军……

    似章承如此不世出的奇才,就是翻遍全天成大陆,也是寥寥无几啊!(未完待续。)

第四章 大婚前昔1

    咱们言简意赅地说完了这燕国章氏一门的太老爷章承,接下来咱们要说的,就是章氏一门如今的当家人,玉荣夫人的相公,章承之子——现任燕国户部尚书的——章启诀。

    户部尚书,雅称“大司徒”、“大司农”,六部中户部的最高长官,相当于如今的内政部长兼财政部。

    其日常工作有为移民垦荒,招抚安置流民,以鱼鳞图册、黄册为根据,抑制豪民兼并;以限田裁异端之民;以树艺课农官;以草地养马放牧;以电种召佃尽地利;对多年积欠赔累可根据情况给予蠲免;根据各省收支情况,调剂余缺;差役的减轻免复;对灾区贫老的抚恤救济,对有功人的赏赐;权量市籴,评估物价;征收山泽坡池、关市、坑冶之税;赡军输,督漕运,赡及转输屯种,开中以实边,和百官俸禄支给;定期编造户口册籍,调整户等,了解人口及土地增减变化;对隐匿户口,侵吞土地等不法行为及时给予制止、纠正。

    简而言之,户部尚书主要掌管国家经济,包括户口、税收、农、商,统筹国家经费等。是个有着实权中的实权的职位。

    而无论是在炎黄那渊源流传的历史上,还是在这异世的天成大陆里,每朝每代,几乎所有当过户部尚书的官员,都是捞油水捞得那叫一个脑满肠肥啊!更有甚者,捞油水捞到简直堪称富可敌国的地步!

    为何会有如此屡禁不止的贪墨现象呢?只因这户部尚书的位置,实在是权利太大。油水太足,没有点毅力的人,委实受不住如此诱惑。

    于是。这些人,在巨大的诱惑面前,便一个接一个地踏上了贪墨的歧途。

    当然了,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代社会,绝大部分贪墨的官员。最后都没能逃过律法的制裁,为他们的贪婪而付出了相应的惨烈代价!

    咱们话说回来。

    张启诀其人,他虽掌管着燕国的国库。掌管着燕国经济,手握实权,但因其为人沉默寡言了些,又活得并无什么特别的出众之处。以至于连那些自小就生养在燕国京都东林的百姓。都有许多人不认识他们这位在京的父母官的。

    但张启诀,却是燕国开国至今,乃至整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