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权倾帝凰之永夜 >

第302章

权倾帝凰之永夜-第302章

小说: 权倾帝凰之永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一条祖制,同时也是为了向赤冰国的一众文武大臣们宣示赤冰国天子的下一任即位人为何人。

    因此,今日,这高达九米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的阶梯上,铺满了红毯。环绕基座周围的栏杆上,更是系着连绵不绝的红绸。

    最让人惊叹的,是崇阳殿前的那些围绕柱身雕刻着腾龙的石柱之间,均互相系着红绸。一条又一条的红绸以分立在崇阳殿殿门前的那两根雕龙石柱为中心点,朝着四周的那些雕龙石柱扩散而去,远远瞧去,既端庄大方又美轮美奂。

    伴着不知从何处而来的微风,那些系在环绕基座周围的栏杆上的红绸,还有崇阳殿前的那些围绕柱身雕刻着腾龙的石柱之间相互系着的红绸,均随风轻扬着。

    如此铺天盖地的大红色彩,还有那随风轻扬的红绸,无论从什么角度瞧过去,都给人一种十分喜庆的感觉。

    而此时此刻,在这充满喜庆感觉的崇阳殿殿门前檐下的那十二只绑着红绸的,体积庞大的圆柱下,分别站着两名背对着崇阳殿的,身穿棕色皮甲,手持长矛,腰间别着一柄长刀的甲士。

    环顾崇阳殿前,可见在崇阳殿那高达九米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的阶梯的每一层的栏杆后,均每隔数步的距离便站着一名面朝栏杆,背对崇阳殿,身穿棕色皮甲,手持长矛,腰间别着一柄长刀的甲士。

    而在那铺满了红毯的,高达九米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的阶梯上,在左右两侧的两座石阶上,沿着石阶外侧又站着数十名身穿棕色皮甲,手持长矛,腰间别着一柄长刀的甲士。

    如此看过去,粗粗一算,单是崇阳殿殿门前,便约摸守卫着有数百名甲士!

    不过,与那些站在栏杆后的甲士们不同的是,那数十名沿阶而站的甲士,他们均是面朝着三座石阶中间那一座尚且空无一人的,以巨大的石料雕刻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的石阶而站的。

    而赤冰国的那些文武大臣们,则与那数十名站在左右两侧的两座石阶上的甲士们一样,沿着石阶一层一层而站,只是这些文武大臣们均是站在石阶的内侧的。

    并且,因赤冰国朝堂上左红袍文官,右青甲武官的规矩,此刻崇阳殿前那高达九米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阶梯左右两侧的那两座石阶上,撇去那些身穿棕色皮甲的甲士们不提,远远看去,左右两侧的石阶上当真是颜色分明——

    左侧的石阶是一溜红映映的色彩,光是瞧着就无比鲜亮、耀眼、喜气。

    而右侧的石阶……入目所及,皆是一片清冷低沉的晦暗甲胄!眼下又是旭日将升未升之际,天色虽清明却并不明朗,于是,远远瞧过去,右侧的石阶就是一溜晦暗的颜色,光是看着,就让人止不住地心生寒意。

    而与那些沿阶而站的甲士们一样,无论文臣还是武将,他们均面朝着三座石阶中间那一座尚且空无一人的,以巨大的石料雕刻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的石阶而站。

    虽因赤冰国朝堂上这“左文右武”的规矩,让这高达九米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的阶梯左右两侧的两座石阶上的色彩分外鲜明,但远远看去,当真井然有序。

    顶着漫天的红绸,循着铺了满地的红毯,走过那一名又一名的文武大臣的身边,一步一步走进修建庄严宏伟的崇阳殿内,当先便可见殿中那铺了满地的金砖。

    此金砖并非真的用金子做成的砖,所谓“金砖”,其实是崇阳殿内地上所铺的方砖。据说此砖成坯,需烧制八个月,更难的要用各种柴草烧炼一百三十余天,再用桐油浸泡百日方可成品。这种成品后的金砖,需“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才可采用。

    最好的金砖表面淡黑、油润、不涩不滑,具有坚固耐磨、越磨越亮等特点。

    从外崇阳殿外看去,崇阳殿的装饰十分豪华——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

    而崇阳殿内,则是金砖铺地,且殿内的每一样摆设均是价值连城之物,其奢华程度,溢于言表。

    崇阳殿内的明间设有一张金色的九龙宝座,宝座被安置在高两米有余的金色台基之上,台基下便是九层金阶。

    因世人将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九”、“五”有着至高无上的象征意义,只有帝王才能享有。

    而这“九龙宝座”与这高两米有余的金色台基前的“九层金阶”,皆是象征着帝王那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九五之尊”的权威。(未完待续。)

第六十章 崇阳大殿3

    九龙宝座两侧排列六根直径一米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

    九龙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用铜胎珐琅镶嵌宝石制成的宝象、用青铜制成的甪端、用纯金制成的仙鹤和香亭。宝象象征国家的安定和政权的巩固;甪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仙鹤象征长寿;香亭寓意江山稳固。

    九龙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

    那张金色的九龙宝座后是一架体型高大的,中间最高,左右两侧依次降低的整体形五扇开雕龙漆金檀木屏风。屏风后的墙壁顶上,在其正中位置又悬着一块金边黑底,上题“正大光明”四个金色大字的匾额。

    并,那张金色的九龙宝座置于六根盘龙金柱之间,借以突出帝王唯我独尊之地位。

    九龙宝座用楠木雕龙、髹金而成,“须弥座”式,为皇帝的御座。九条龙,每一条都昂首矫躯,大有跃然腾空之势,极为精美生动。

    轩辕镜装设于殿顶天花板的中部,是个饰有蟠龙、藻文的井形建筑,称为藻井。

    在藻井“明镜”部位中央,有一浮雕蟠龙,口衔一球,此球即为轩辕镜。悬球与藻井中的蟠龙联系在一起,构成了“游龙戏珠”的美妙形式。

    高两米有余的金色台基四周环绕着木质朱漆栏杆,台基前的九层阶梯左右两侧亦修葺着朱漆栏杆。栏杆上均雕刻着数不清的海浪、云纹。

    而此刻,崇阳殿中,铺了满地的金砖上。以那张金色的九龙宝座为分界线,一左一右地分列着两列队列整齐的文武大臣。

    按照赤冰国朝堂的规矩,平常朝议,正五品以上包括正五品在内的官员,无论文武均可进入崇阳殿内议事。但,凡大典之日,如:新年、万寿、帝王及储君大婚之日。只有正三品以上包括正三品在内的文武大臣方可进入崇阳殿内;而正三品以下之文武大臣,只可站于崇阳殿前丹陛下的“万阶”之上。

    因而,此时崇阳殿中左侧。是两列身居正三品以上包括正三品在内的文臣。

    一眼看去,崇阳殿左侧是一片红映映的色彩,光是瞧着就无比鲜亮、耀眼、喜气。

    而殿中右侧,则是两列身居正三品以上包括正三品在内的武将。

    一眼看去。崇阳殿右侧皆是一片清冷低沉的晦暗甲胄!尽管崇阳殿中红灯高悬。明亮如昼,但如此晦暗的颜色,光是看着,就让人止不住地心生寒意。

    虽然崇阳殿中的文臣加上武将共有四、五十人,但是偌大的崇阳殿内却静寂无声,连呼吸声都微不可闻。

    循着那些文武大臣们面朝的方向看去,可见崇阳殿中,在摆在那高两米有余的金色台基的九龙金座上。并肩端坐着两个明黄色的身影,左侧那个明黄色身影的一侧。还站着一个深蓝色身影。

    走近了看,那两个明黄色身影却是一名男子与一名妇人。而那个深蓝色身影却明显是一名头戴深蓝色宦人帽,身穿深蓝色宦人服饰,手持拂尘的宦人,且那名宦人左手还捧着一个明黄色卷轴。

    却见,那名坐在九龙金座左侧的男子脚踩暗纹金龙朝靴,头戴金冕冠,身着明黄色朝服,朝服上共绣有三十八条形式各异的龙,每一条龙都张牙舞爪栩栩如生。在朝服的不同部位还绣有“十二章”纹样,即日、月、星辰、山、龙等,所用章纹均有寓意,日、月,星辰,取其照鉴;山,取其稳重;龙,取其应变。

    只是那名男子虽身形修长,但其肤色泛着枯黄,圆润的下巴上长了一撮夹杂着华丝的斑驳胡须,薄唇微微泛着浅紫色,鼻梁虽高挺,但那嵌着一双狭长丹凤眼的眼窝深陷,由金冕冠一丝不苟地束在其头顶的发丝也相当斑驳——这分明是久病成疾的症状。

    再看坐在男子身畔的那名妇人,那名妇人虽已步入不惑之年,却是一副风韵犹存之姿,且那名妇人亦是着装隆重:脚踩暗纹金凤绣鞋,头戴十二龙九凤冠,每一条龙、每一只凤都造型奇巧,制作精美,并饰有大量的珍珠宝石。并,那名妇人亦是身披明黄色朝服,只是其朝服之上绣着百鸟,百鸟之上绣有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

    **

    明黄色朝服,朝服上共绣有三十八条形式各异的龙,每一条龙都张牙舞爪栩栩如生。在朝服的不同部位还绣有“十二章”纹样,即日、月、星辰、山、龙等,所用章纹均有寓意,日、月,星辰,取其照鉴;山,取其稳重;龙,取其应变。

    以及色泽同为明黄色的,只是其朝服之上绣着百鸟,百鸟之上绣有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的朝服……

    如此华丽、庄严且隆重的服饰,这是天成大陆各国皇帝与皇后只有在最隆重的场合才会穿的——“十二章纹”龙袍和“百鸟朝凰”凤袍。

    一个月前,也就是四月初二,在燕国皇宫中的鸢和殿前,燕昌帝燕天和其皇后陆熏为他们的唯一爱女——皓月公主燕清秋送嫁当日,燕天和陆熏就是穿的这“十二章纹”龙袍和“百鸟朝凰”凤袍。

    因为“十二章纹”龙袍和“百鸟朝凰”凤袍是天成大陆各国皇帝与皇后只有在最隆重的场合才会穿的服饰,是以,燕天与陆熏二人穿这“十二章纹”龙袍和“百鸟朝凰”凤袍的次数其实并不多,至少十根手指头是数得过来的。

    燕天和陆熏甚少穿这“十二章纹”龙袍和“百鸟朝凰”凤袍的原因,其实也简单。简明扼要的原因只有三点——

    其一:燕天不是个喜欢奢侈、摆阔的帝王,因此每年新年、万寿等节日,燕天都是在宫中小宴几名当朝内阁大臣及其后妃、子嗣。既然是小宴(也可算是家宴)。燕天自然无需穿这“十二章纹”龙袍。而作为燕昌帝皇后的陆熏,亦是随同燕天不穿“百鸟朝凰”凤袍的。

    其二:燕国国内自燕天父皇那一辈以来,便一直太平无事,别说征战杀伐,连强盗匪患都甚少有之。如此太平盛世,亦不需要燕天和陆熏穿这“十二章纹”龙袍和“百鸟朝凰”凤袍去点将出征了。

    其三:若是祭天、祭宗庙等隆重的祭祀场合,又有燕国礼部专门制作的祭祀礼服。“十二章纹”龙袍和“百鸟朝凰”凤袍根本派不上用场。

    综上所诉,自燕天登基,册立陆熏为后以来。除却当年立后当日,燕天与陆熏穿了一次“十二章纹”龙袍和“百鸟朝凰”凤袍外,此后,燕天与陆熏便甚少有穿这“十二章纹”龙袍和“百鸟朝凰”凤袍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