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权倾帝凰之永夜 >

第481章

权倾帝凰之永夜-第481章

小说: 权倾帝凰之永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秋更加尴尬了,感觉无论她怎么自处都不对。

    既然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才是对的,那燕清秋索性什么都不做了,和牧文一样——装聋作哑就好。

    不知情的牧文和燕清秋都默然地选择了装聋作哑,知情的王泉就更不会上赶着往刀口上撞了。于是,炎子明和冷晴之间的隔阂就越来越明显……

    而这层越发明显的隔阂,让冷晴没办法去与炎子明说她今晚会留在大梁国行宫吃饭……

    说了这许多,咱们话说回来——

    冷晴撑着一把素白的伞走到赤冰国行宫院门前,脚下步子还没有跨出行宫的院门,就看见一队浩浩荡荡的队伍从行宫院门外走了过去。

    那些头戴缨盔身穿甲胄手持长矛腰佩长剑的士兵,和那些束手垂头的宦人以及身姿窈窕的宫女自然没什么特别让人注意的,冷晴也的确没怎么留意那些路人甲乙丙丁,只是人群之中那一顶蓝色和一顶粉色的轿子格外显眼,让冷晴想不留意都不行。

    而冷晴所站的地方虽和那队浩浩荡荡的队伍走过的地方隔了有十余米的距离,但视力颇佳的冷晴还是清楚地看见那顶蓝色和那顶粉色轿子的四个轿檐檐角上挂着的蓝纱灯笼上均写着一个硕大的“章”字。

    章?这天成大陆上的九国中,唯有大章国带了个“章”字,因而冷晴都不需要去认真想也能想到那队浩浩荡荡地从赤冰国行宫门前经过的队伍是大章国的人马。

    想到大章国,冷晴就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当初炎子明与她讲解九国形势时,曾提到的有关大章国皇室的事情——

    大章国的皇姓是陈姓。

    大章国当今皇帝陈洛,乃是大章国第十一任皇帝,号曰永盛帝。

    陈洛今年年约五十五岁,十九岁登基为帝,登基后便改年号为永昌,永昌经八年,改年号为甘源;甘源经十年,改年号为久视;久视经十年,改年号为长安,今年乃是大章国长安八年。

    陈洛至登基为帝到现在,已经在位共三十六年。

    陈洛在位期间,同赤冰国的炎武蓝差不多,滥用私刑和贪官污吏者不乏少数,然政绩比起炎武蓝却要清明许多。至少,陈洛对于大章国皇室成员蔑视国法者,皆是严惩不贷的。这一点,到是博得了大章国百姓的一致赞扬。

    当然了,对于这位大章国的现任皇帝陈洛是否是位明君,冷晴并无什么太大的感触,冷晴反到格外在意这位陈洛皇帝的皇长子,也就是大章国的现任太子——陈浩贤。

    陈浩贤是陈洛和他的皇后南仪凤孕育的皇长子,是大章国名正言顺的太子。

    陈浩贤的太子妃,乃是与大章国和大梁国还有慧国三国接壤的良国当今皇帝良优添的八皇女良兰梅。然,良兰梅为陈浩贤生了长子陈武后便一直无所出。

    陈浩贤的侧妃,是大章国当朝户部尚书兰易觉的独女兰芬若。兰芬若为陈浩贤育有次子陈德和三女陈丽。

    在所有子女中,陈浩贤最喜爱的,到不是他的太子妃所生的皇长子陈武,和侧妃所生的一双儿女,而是他的一个名叫张扬婷的嫔妾给他生的尚不满周岁的幼子陈文。

    据闻,张扬婷乃是大章国北疆的名妓,两年前被前往北疆视察民情的陈浩贤偶然遇见,之后,陈浩贤惊叹于张扬婷的倾城容貌与才艺,无视所有阻拦下将张扬婷带回了大章国皇宫,给了张扬婷一个嫔妾的身份。

    而那个张扬婷也十分争气,在进宫的第二年便给陈浩贤生下了一双龙凤胎,女儿叫陈雪,儿子就是陈文。

    而据炎子明所说,这位大章国太子陈浩贤,自幼便为人机敏,十六岁后开始上朝堂参政,其在国政上有着非常人所能及的聪敏及手段。所以,尽管陈浩贤品性不佳,于情事上十分放纵,但却甚讨陈洛的喜爱,这储君之位是绝不会有任何动摇的。

    对于上述这些关于大章国太子陈浩贤的种种情况,冷晴其实都不怎么在意,真正让冷晴在意的,唯有——

    这位大章国太子也叫陈浩贤……这会是巧合吗?还是……(未完待续。)

第四十九章 两处闲愁1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李清照。

    **

    这位大章国太子也叫陈浩贤……这会是巧合吗?

    在去大梁国行宫的一路上,冷晴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却终究是无解的。

    关于成亦影今日邀请了冷晴来他们大梁国的行宫游玩,并已在邀请帖中留了冷晴晚上一起吃烤全鹿一事,作为大梁国行宫目前的主人以及成亦影的夫君的梁笙德自然是知道的。

    因为冷晴曾救过成亦影的关系,梁笙德自然是十分乐意冷晴来他们大梁国行宫的,即便冷晴天天来叨扰他们夫妻二人,梁笙德都不介意。

    不过,因为男女之防,在用过午膳后梁笙德就去燕国行宫找燕博下棋去了,所以等到冷晴到大梁国行宫的时候,就只看见了等在大梁国行宫院门前的成亦影。

    而冷晴就这么一路带着困惑到了大梁国行宫,打起精神与成亦影寒暄了几句后,在成亦影的安排下,冷晴跟着成亦影在大梁国行宫附近游赏了一番。

    初时冷晴还能认真地陪着成亦影游赏景色,但后来见看来看去也就是些山山水水的,也没什么特别的,又因为心中一直揣着那个疑问,渐渐地冷晴也就开始心不在焉起来。

    虽然冷晴表现得并不明显,但成亦影仍是发现了冷晴的心不在焉,不过成亦影只以为是冷晴觉得这么干巴巴的游赏太过无聊,便遣了宫人在林中的一条小溪旁摆了茶点和棋局,欲和冷晴借着对弈来消磨时光。

    奈何冷晴心中始终揣着那个疑问不得解,导致冷晴下起棋来也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好在冷晴的棋艺不错,而成亦影也只是想借着下棋来消磨时光,因此冷晴即便一直心不在焉也没有输过几局棋。

    大半个下午的时间,冷晴统共与成亦影下了十余局棋,冷晴虽一直心不在焉,到是意外的胜多输少。虽然冷晴这胜多输少的战绩之中有成亦影并未尽力博弈的原因,但即便如此,也足以让成亦影感慨冷晴的棋艺之高超了。

    冷晴就这么一直心不在焉地熬到了夜幕降临,熬到了梁笙德指挥着大梁国的侍卫宫人们将宰杀干净了的全鹿架到在大梁国行宫院子里堆起来的火堆上烤的时候……

    话说梁笙德足足在燕国行宫呆了一下午,一直到傍晚时分,梁笙德才回到大梁国行宫。而随同梁笙德一起回来的,还有燕国太子燕博。

    带着燕博一回到大梁国行宫,梁笙德就开始着手准备今晚烤全鹿的事情了。

    等到布置好了一切,梁笙德才一脸柔笑地招呼坐在屋檐下的成亦影过去他那边。

    成亦影回以梁笙德一个温柔缱眷的笑意后,便带着心不在焉的冷晴到了行宫院子里架着全鹿的火堆旁,和梁笙德、燕博一样,一人坐在一个小杌扎上烤火取暖。

    虽然时下正值酷夏,但山林间的夜晚还是很凉的,白日里被太阳晒得出了一身薄汗,夜晚的山风一吹,那就不是凉而是冷了。所以坐在火堆旁烤火取暖还是有必要的。

    此刻,大梁国行宫内的空阔院子里。

    同赤冰国行宫一样,空阔平坦的院子里,在院中心的位置摆了个硕大的青铜缸,缸身上刻有繁复的花纹。但大梁国行宫的这个青铜缸内种的不是荷花,而是一缸子君子兰。又因为现在不是君子兰的花期,所以只能看见一片片撑开的翠绿翠绿的叶子。

    在这个硕大的青铜缸两米开外的地方,围站着几名身穿大梁国服饰的宦人和宫女,而那几名宦人和宫女之间的地上则架着一个火堆,一头剥了皮去了内脏的全鹿被架在噼啪燃烧的火堆上烤着。

    为防止鹿肉烤焦,两名身穿大梁国服饰的士兵分站在火堆的两头,不停地翻转着架在火堆上的全鹿,时不时地还要往火堆里添两根木材以保证火势。

    也许是火势太旺的缘故,不大一会儿的功夫,一股诱人的烤肉香就溢散开来。

    借着明晃晃的火光看过去,可以发现鹿肉表面已经变得焦黄了,被炙热的火焰烤着滋滋冒油。一滴滴晶亮的油花顺着翻转的鹿身滴入下面的火堆里,又发出滋滋的燃烧声。

    以那头烤全鹿为分界线,成亦影和冷晴坐在火堆的这一边,梁笙德和燕博则坐在火堆的另一边。

    虽然梁笙德的身体不大好,不宜饮酒,尤其是不宜饮烈酒,但少量的甜酒还是能喝一些的。而梁笙德喝的这种甜酒是大梁国特有的一种果酒,度数极低,就是喝再多也不醉人。

    又因燕博是梁笙德邀请来同食烤全鹿的,那燕博自然就是客人,梁笙德无论如何也不能怠慢了燕博这位客人。

    为了陪燕博“把酒言欢”,梁笙德便也应景地捧了一只成人拳头大的小酒壶,坐在火堆旁的小杌扎上,一边和燕博谈古论今,一边浅饮小酌壶中的甜酒。

    虽然对于梁笙德而言,饶是他们大梁国特有的这种度数极低,丝毫不醉人的甜酒,梁笙德若饮得多了,依然会感到头晕目眩,但这种甜酒对于出生天成大陆北地,喝惯了驱寒烈酒的燕博而言,就跟喝白水没什么区别了。

    因为燕国地处天成大陆北地,夏季短促而凉爽,冬季漫长而严寒,所以燕国的酒都酿得极其烈,不是那种喝一口能烧喉咙的烈,而是那种丢点火星下去能直接烧起来的烈。

    燕国的酒不只是烈,而且醇,若是让没沾过酒的人喝燕国的烈酒,三口酒足以让人醉上一整天!同处天成大陆北地的赤冰国的酒亦然如此,既烈且醇。

    然,大梁国的甜酒入口虽寡淡无味犹如白水,但这甜酒毕竟是梁笙德这个主人给他准备的,燕博秉承着客随主便的思想,也就没提什么异议,只管闷头喝了。

    不单甜酒让燕博如饮白水,又因为地域与人文文化的差异,使得燕博饮起酒来也显得没有梁笙德那么的“斯文秀气。

    燕博饮酒不斯文,到不是燕博为了突显他的大男子主义,而是燕国一年十二个月里有**个月都是气候严寒冷冽,因此燕国人喝酒大多是为了驱寒,而不是为了什么怡情雅兴。即便是那种烈的能点火的酒,燕国人喝起来依然是一口能喝下多少就喝多少。

    燕博虽贵为燕国太子,从小学的是皇室礼仪教养,但这种从祖辈传下来的习惯,可以说已经渗透到了燕博的骨子里,轻易无法改变。因为这些原因,燕博喝酒的姿态就显得相当的豪迈爽快,至于浅饮小酌什么的……燕博是真的完全不会……

    不过好在燕博还记着他这是在梁笙德这里做客呢,到也没有太过豪放,还是比较收敛的。

    毕竟梁笙德这个主人饮酒如此斯文,燕博自觉他这个做客人的没理由抹了梁笙德这个主人的面子,也就没有敞开了喝。倘若真让燕博无所顾忌地敞开了喝,一只有成人四个拳头那么大的酒壶,燕博只用三四口就能喝掉一壶!

    然,燕博虽没有敞开了喝,但毕竟是习惯了大口喝酒的,燕博就是再怎么收敛控制,也仍旧掩盖不了他骨子里那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