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二道贩子的奋斗 >

第122章

二道贩子的奋斗-第122章

小说: 二道贩子的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说高炮就只能打fei机?”杨丰举着望远镜,看着远处被硝烟吞没的日军,一脸得意地对一旁的孙立人说道。

    “你节约点炮弹吧!再有这么一次炮击,咱们带来的炮弹就打光了。”孙立人面无表情地说。

    “没事,不就是37炮弹嘛!我储备了几十万发,过些日子准备换新型炮弹,现在正好清理清理仓库,一会儿运输机就会运来。”杨丰毫不在意地说。

    而他对面的第八师团长中村孝太郎一口血差点吐出来,他正一脸赞许地拿望远镜,等着前面的皇军冲破支那防线呢!然后转眼间皇军就没了,这是什么炮击?这是多少门炮?谁见过一分钟内砸下上千发炮弹的炮击,虽说精度比较差,可架不住密度高。

    尤其是这些炮弹绝大多数都是凌空爆炸,四散飞射的弹片织成了一片死亡的铁网,硝烟散去,中村将军看着前沿阵地上,零零星星还能看见站着的百十名皇军士兵的身影,没吐血真得已经很不错了。

    原本热闹的战场一下沉寂下来,正在进攻中的日军真被这种高密度的炮击给打怕了,这比152毫米重炮还恐怖,一分钟时间里头顶就像火山喷出的岩浆一样恐怖。

    别说他们了。就连冯占海这边的守军都吓懵了,转眼功夫他们前面密密麻麻的日军士兵就变成了密密麻麻的尸体,老土匪们谁见识过这种打法?

    接下来整整一天里,进攻的日军也没能恢复士气,虽然杨丰并没有再一次拿高炮玩弹药平推,但日军始终提心吊胆。生怕噩梦一样的场面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多伦三面环山,只有两条公路分别从围场和丰宁过来,围场那条算大路,丰宁那条是小路,因为边界划分的限制,孙殿英反而无法在山区布置防线,但他也有优势,那就是多伦外围遍布的河道水网,甚至还有大大小小的湖泊。形成天然的屏障,他只需要堵住水网的空隙就可以了。

    这也就造成了日军的攻击面过于狭窄,一旦遭到炮击损失也就是巨大的,虽然这也使得守军防线过长,可问题是杨丰的炮兵是纯机械化的,不论哪里出现危险,都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支援。

    日军冒着炮火进攻了一天,除了丢下近千具尸体外一无所获。

    就在多伦双方大战的时候。孙殿英也开始向南攻击。

    “兄弟们,老子正愁没机会跟这些王八蛋决战一场。现在他们自己送上门了,只要咱们打赢这一仗,阴山北边就是咱们说了算,到时候要地有地,要女人有女人,咱们也尝尝当蒙古王的滋味!”孙殿英如此对他的手下们说。

    一帮老土匪自然群情激奋。他们这一年多尝到了屯垦的甜头,以前跟孙殿英混只为吃饱饭,现在已经不单单是吃饱饭了,手头上甚至都还有零花钱,这样的好日子谁不喜欢。现在有人要动他们的老本,那自然得拼命。

    孙殿英玩得是滚筒战术,五万大军步步为营,就像一只沉重的巨象一般,一点点向前挪动,他不缺吃的,屯垦点撤退时带着足够的粮食,这百十公里他就是挪一个月也不会饿着,也不缺弹药,杨丰的运输机别的不好说,子弹还不是轻而易举,再加上得知杨丰赶到后,多伦已经危险不大,那就更不着急了。

    他们不着急日军同样不着急,他们的任务就是拖住孙殿英,只要别让他在攻下多伦前赶回去就行,等拿下多伦彻底封死了所有退路,然后再慢慢收拾也不迟。

    就在察北大战的时候,北平也闹翻了天,孙殿英打成什么样,那些资本家们可能不关心,可杨丰上了战场就不一样了,万一他出点意外,还不知道得有多少人破产,原本最怕打仗的资本家们,现在一反常态,全部涌到何应钦那里,要求他赶紧想办法解决多伦的战事。

    “何委员长,多伦都打成这样了,国民政府就不能拿出点措施来,德王这属于叛乱,而且还勾结伪满州国的人,这也就是公开叛国了,难道还不应该出兵镇压?”刘海宁吹胡子瞪眼地朝何应钦吼道。

    何应钦可不敢得罪他,这老家伙现在就是平津工商界的领袖,华北十几万军队,全靠这些资本家们缴的税养活。

    “刘公,这事情牵涉蒙古人,必须得报请中yang由蒋委员长决定,我只负责平津防务,无权处理民族事务。”何应钦赶紧把事情推到光头佬那里,反正你们也不能跑江西去找他。

    不但这些资本家们要求出兵帮孙殿英,甚至二十九军也要求出兵,实际上沽原的冯治安部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可以杀向丰宁断南线日军的后路,宋哲元请求出兵的报告一封接一封,搞得何应钦焦头烂额,现在肠子都快悔青了。

    “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该同意杨丰出兵!”他揉着脑袋对黄郛说道。

    “二十九军是绝对不能动的,如果二十九军参战,日本人肯定会在滦河防线上有动作,现在华北兵力空虚,真打起来结果难料。”黄郛也很头疼。

    日本驻北平总领事,一天八回跑来找他抗议,抗议北平媒体无中生有,故意编造关东军伪装成蒙古人参与对孙殿英的攻击。

    不过这也让他放了心,日本人还不想再来一次长城大战。

    何应钦只是头疼,正在南昌坐阵,指挥各路大军追击的光头佬,就只能是骂娘了,骂德王狼心狗肺,亏自己还对他青眼有加,居然明目张胆地投靠日本人。

    也骂孙殿英惹是生非,好好地你非跑人家地头上干什么?又是开荒又是放牧,甚至还招徕人家的属下,搁谁身上也受不了。

    还骂杨丰吃饱了撑得,好好日子不过,非跑到战场上凑热闹。

    骂归骂,作为国家的最高领袖,他还是必须得有所表示的,就在多伦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国民政府发布严厉训令,要求德王和孙殿英立刻停战各归原位,同时要求伪满州国方面,严格约束属下军队,停止对察哈尔的侵犯。

    当然这是一份注定不会有人搭理的训令,多伦之战打得越来越激烈,杨丰的机械化大军终究要受补给限制,不可能把弹药平推一直玩下去,真正的战斗还是得靠双方士兵真刀真枪的解决,他只能充当一下救火队员的角色。

    不过因为日军缺乏重火力,而冯占海部有坚固的工事可以依靠,在孙立人的指挥下,依然牢牢守住了多伦防线。

    孙殿英那里还是在稳步推进,这是处在被前后夹击情况下最好的应对,五万人抱成团,日蒙伪联军是无论如何也啃不动的。

    宋哲元权衡再三,觉得还是杨丰那头重要,就在日军进攻多伦的第三天,冯治安部终于越过了热河边界。(未完待续。。)

    ps:  感冒了!

第一四六章 枪支泛滥的开始

    冯治安也给自己找了个借口,他的借口是追击在沽源境内抢jie的土匪,而且还明确指出这伙土匪是驻丰宁的伪军刘桂堂部伪装的。

    刘桂堂热河抗战跟着日本人混,后来跟日本人闹了点矛盾,正好冯大个搞察哈尔抗日同盟,他又摇身一变成了抗日武装,冯大个散伙以后宋哲元和孙殿英都不要他,他转头又回去投了李守信,驻地就在丰宁,孙殿英跑东北玩抢jie队,日本人也就支持他到热河玩抢jie,所以说冯治安的借口并非虚构。

    当然这一次就纯属虚构了,因为刘桂堂正跟着日本人打多伦呢!

    既然是借口就无所谓虚构不虚构了,反正37师一个旅直接杀向丰宁。

    此举立刻引起轩然大波,自长城抗战后,这是中**队第一次进入热河,正在多伦南线进攻的日军一个联队,还有刘桂堂的伪军立刻回撤,谁都知道37师如果占领丰宁,他们的后路就被彻底切断了,甚至于如果冯治安再从丰宁攻围场,那么整个多伦前线日军的后路都会被切断。

    不过双方并没有大打出手,一场小规模冲突后,迅速各自转入防御,冯治安的目标就是把南线日军调回来拖住,让杨丰他们全力对付东路的日军主力。

    真闹得太大谁都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二十九军上下对这一次行动也不是心理很有底。

    不过这也足够让何应钦焦头烂额的了,日本方面一听说二十九军进入热河,立刻跑来找他连抗议加威胁,指责中**队违反塘沽协定。

    “如果这种挑衅行为再不得到制止,日本帝国将采取断然措施!”日本驻北平总领事语气嚣张地说。

    而且日军也开始了实质性的威胁,驻冀东和天津的日军接连大规模演习。山海关日军演习中,流弹甚至打死了一名英军士兵。

    华北形势一片风声鹤唳,就在这种气氛中,何应钦一边命令冯治安赶紧撤回察哈尔境内,一边赶紧派飞机,把杨丰从前线弄了回来。这货在前线对他来说压力实在太大。

    杨丰倒是很痛快地回来了,反正他在多伦也就是打酱油而已,指挥也用不着他指挥,去前线看热闹孙立人和冯占海也不让他去,在那里的确挺无聊。

    不过他可不是空着手回来的,这货拉了整整一飞机日军士兵的私人物品,像刻名字的军刀,随身携带的家信,家人照片。千人针,乱七八糟地堆在金源公司院子里。

    “这就是证据,这些都可以清楚地证明,进攻多伦的根本不是什么蒙古族伪军,而是正规的日本关东军,这是他们挑起战争的铁证!”他指着满地的战利品对被他邀请来的各国记者说道。

    “我说过,只要日本人继续侵略我们的国土,我就不会和他们有任何生意往来。从现在起直到他们退出察哈尔为止,金源公司不会再向日本出售任何药品。我不能让他们拿我的药治疗侵略我们国家的士兵。”杨丰大义凛然地喊道。

    “何委员长,下次日本人再来找您的时候,您就问问他们这是怎么回事?”举行完记者招待会后,杨丰把这些证据送到了何应钦那里。

    “这些东西没什么用处。”何应钦摇了摇头说,现在日本人在进攻多伦,这已经是尽人皆知的秘密。但只要日本人不承认,国民政府方面同样也不愿意承认。

    “没用归没用,堵一下他们的嘴也好,省得这些家伙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不过话说回来。华北现在闹成这样子,还不是因为你们把人都抽空了,要是还保持长城抗战后的军队数量,你看日本人有没有这胆子对孙魁元下手。”杨丰颇为不客气地说。

    “攘外必先安内,不先把内部危险解决,怎么能够全力对外?”何应钦没好气地说。

    “那也用不着从华北抽调军队啊?就那十几万泥腿子,还用得着费那么大力气?你们都在江西摆了一百多万人了,调回来个十几二十万有什么大不了。”杨丰站着说话不腰疼地说,光头佬一百多万人马都没把对方灭了,再调回个十几二十万就更别想了。

    他正跟何应钦在那里扯淡呢!外面一名军官匆匆走进来,向何应钦敬礼后把一份公文递给他,何应钦只是扫了一眼就变了脸色。

    “你的事,自己看着解决!”他一副心力交瘁的模样,把公文拍在杨丰的面前。

    杨丰看一眼也头疼起来。

    天津出事了。

    海光寺的日本驻军为了示威,在天津城外进行大规模实弹演习,驻天津的保安旅自然不会弱了气势,同样在相距不远的区域进行同样的演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