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二道贩子的奋斗 >

第316章

二道贩子的奋斗-第316章

小说: 二道贩子的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管他们谁强谁弱了,法国人亡国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干掉法国,然后对付英国光轰炸就可以,反正德国人的海军也没能力干翻英国,那么德国陆军闲着干什么?

    他们下一个目标肯定就是苏联。

    德国如果进攻苏联,以现在苏军的战斗力,恐怕比法国人也强不了多少,当然以约瑟夫的性格,投降这种事情他肯定不会干的,那时候必然从远东抽调兵力去保卫欧洲部分。

    这样一来日本人就得着机会了,只要日军对苏联开战,那就是我们收复东北的时候,但从现在情况看,我们的兵力有点不足。

    何铸戈在江西,商启予在缅甸,印度我们不可能只过去一个军,至少得一个集团军十万人的规模才行,可这样从西藏补给是肯定不行的,必须在缅甸打通一条进印度的通道,让远征军拿下英帕尔,然后印度参战军渡过布拉马普特拉河,把整个河东部分从日本人手里抢回来。

    这地方原来就是咱们的附属国,现在正好养个小傀儡让它从印度duli出来,不要小看这里,这里可是有大油田的,多了不说一年弄好了采个百十万吨还是很轻松的。”杨丰的话让一帮老军阀们眼睛一下子亮了,现在是人都知道石油才是真正的好东西,这些家伙甚至还对延长石油垂涎了很久,不过没好意思下手而已,现在听说印度还有一个大油田,那还不立刻精神起来。

    “但是,这样的话我们的兵力就严重不足了,现在我们留在北方的,也就还剩下四十万人,这样的兵力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应付两线作战的,所以接下来我们要扩军,至少要再扩军三十万以上。

    不过我的意思是,新组建的军队就不要归咱们各家了,现在咱们已经是一个整体,再搞得一家一块儿,指挥起来也不方便,所以我的意思就是新组建的军队干脆就叫新军,至于指挥权则归参联会。”杨丰接着说道。

    一帮老军阀们自然没什么意见,反正参联会说白了就是一个各方的代表会,就连他们自己的军队作战指挥也是归参联会,把新军指挥权交给参联会自然很正常。

    扩军的事情就这样定下来,至于如何扩军这个就很简单了,各地都有完善的预备役体系,尤其是平津光预备役就超过三十万,加上山东,河北,察哈尔,热河,绥远,宁夏这些地方,总数超过一百万,想从这里面挑三十万那简直太简单了。

    至于武器装备就不用说了,即便是不用库存的,武装三十万人对平津和重庆两个工业基地的产能来说也不过是一个月而已。

    不过这三十万人的编制可就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我这里有一份编制方式,你们看看怎么?”杨丰说着拿出一份早准备好的编制表,然后接着说道:“现在各国都在改三团制的师,取消了旅一级编制,我们的新军也不妨这样搞。

    当然这只是步兵师的,新军中必须还得有两个装甲师,另外再加上一个空降师,这样就比较完善了。”

    他给出的步兵师编制,实际上就是美军的一九四三年以后编制,三个步兵团,不过炮兵稍作修改,两个一零五榴弹炮营,一个一五零榴弹炮营,另外还有一个一三零火箭炮营。

    再加一个坦克营,一个防空营,还有一个机械化侦察营,这套重火炮的编制体系应该说非常适合这时候的北方联军,以平津的工业实力完全能够支撑这样的军队作战,不过离开了交通体系完善的华北,这就有点不太合适了,但在东北却又是非常合适的,而杨丰搞这支新军的主要目的就是东北,另外还有日苏开战后的苏联远东。(未完待续。。)

    ps:  还有

第三零三章 肢解印度

    杨丰这么搞是很有深意的,说白了他就是要把新军当国防军培养的,老军阀们和他们的部队终究还是一支旧军队,无论从指挥官到士兵都是旧式思想,即便是给他们配上最好的武器,也无非就是一支似新而旧的部队,凭借火力碾压日本人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即便是现在凭借技术优势对付欧洲国家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二战以后要对付那些经历了战火磨练的欧洲军队,尤其是势必要重返亚洲的英国人,还有重返远东的苏联人,这恐怕就有点吃力了,所以要从现在起培养一支真正的新式军队,必须得为战后的战争进行打算。

    至于老军阀们手中的军队,这货的目标是让他们都去祸害外国人去,以后朝鲜驻上几个,越南驻上几个,印度再驻上几个,基本上也就分配出去了,到这些附属国当太上皇的日子相信他们都会喜欢的。

    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印度,欧洲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反正小希三两年内还不需要自己帮忙,但阿三那里是一定要好好搞一下的,这个国家不好好折腾他一下那简直就是天理难容。

    如果现在就搞出巴基斯坦呢?以英国人允许他们duli为交换,当然独立后还认英国国王当国家元首,这个都是小事而已,但duli以后的巴基斯坦必须出兵对日本人作战,至于武器什么的。这个可以由英国人出钱从中国购买,这样战后阿三们会把小巴恨得咬牙切齿,双方就会像原本历史上一样彻底结成死仇,只要中国别停下给小巴送军火,印度就永远别想在中国面前翻身。

    另外一旦印度参战军和远征军打下阿萨姆邦,然后搞出独立的阿萨姆王国,一定要王国,接着还可以让孟加拉也独立,都以中国为宗主国,这样印度也就基本上只剩下半岛那一块儿了。北部再让军队赖上个三五十年就完美了。

    一想到肢解印度。这货就立刻兴奋起来,他决定亲自访问印度,反正扩军什么的,完全交给孙立人就可以。黄百韬到缅甸充当远征军参谋长以后。他兼职了参联会主持。实际上他现在主要职责就是参联会主持,保安师师长反而沦为兼职。

    其实这个扩军工作并不困难,从各地预备役中招士兵。从保安师中出军官,杨丰至今没有军校,但保安师就是当军校使用,所有士兵拉出来就能当军官使,这样搞估计半年之内三十万新军就能编成。

    杨大老板的新大力神专机从西安起飞,绕过藏边的崇山峻岭,然后出亚东走廊直飞新德里,为了保证他的安全,空军提前起飞了十架双身恶魔,在拉萨加油然后重新起飞为他护航。

    十一架飞机组成的机群,先是在新德里上空盘旋几圈,让杨大老板和两位夫人参观一下风光,这才在下面一片期盼的目光中依次降落。

    欧洲战场的惨败,让这里的英国人如坠冰窟,可以说支撑他们坚守在这里的信念,就是等待本土的庞大军团杀到,然后好好跟日本人还有印度人算账,可现在一看,就这情况连本土能不能保住都很难说呢,所以现在新德里防御圈内的一百多万英国人,已经很清楚他们唯一的救星就是这个中国人。

    在机场上无数的英国人欢呼着杨丰的名字,那场面比起英王驾临也不遑多让,杨丰当然投桃报李,拍着胸脯保证,回去之后就会再派一个军进印度。

    “国王陛下赐予我这枚神圣的勋章,就意味着我和大英帝国已经永远的连在了一起,英格兰就是我的第二祖国,英国人民就是我的同胞,为了自己的祖国,为了自己的同胞,我将拼尽我所有的力气。”这货很无耻地对着记者的镜头说道。

    接下来自然不能少了各种欢迎活动,为了保证他的安全,已经常驻这座城市的空降旅更是倾巢出动,要知道虽然大部分印度人都被驱逐出了新德里,但多多少少还有一些残留的,这些在伟大领袖鲍斯将军号召下,随时准备为印度duli而献身的家伙,是很有可能打他们目前最大敌人的黑枪的。

    当天晚上杨丰和两位夫人就下榻在印度总督府,晚宴,舞会结束后,杨丰和印度总督霍普侯爵,还有英国驻印军总司令韦维尔上将单独坐在了一起。

    “侯爵阁下,上将,现在的情况很不妙,法国的沦陷已经成为定局,德国人的铁蹄会很快践踏整个欧洲,那时候他们的下一个目标肯定就是英国,所以说至少三年以内,印度战场是不可能得到任何国内支援的。”这货叹了口气说道。

    霍普侯爵也跟着叹了口气,这段时间他可以说心力交瘁,晦暗的前途让他夜不能寐,应该说这家伙对自己的职责履行得还是很好的,在远东舰队全军覆没以后,他便采取了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应对措施,将散布印度各地的英国人全部集中在新德里,同时尽量将新德里的印度人强行驱逐出去,把这里打造成一座避风港,这样才最大限度避免了英国人是死伤。

    可这也造成了一个巨大的隐患,一旦新德里沦陷,那么躲在这座城市的百万英国人,恐怕都会遭到tusha,但如果真像杨丰说的,三年之内不会有国内增援,那么这座城市的沦陷是没有任何悬念的。

    可这时候逃走同样不可能,虽然有铁路通往伊朗,而且伊朗也不至于拒绝英国平民通过,但这并不意味着能走出去,首先铁路已经被印度人破坏,想坐火车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只能走公路步行到伊朗,将近两千公里的漫长旅程。沿途是无数仇恨的目光,那些被蛊惑起来的印度人正像一头头饿狼徘徊在外面,实际上只要出了新德里防御圈,英国人就很难保证生命安全,这一百万老弱妇孺真要走将近两千公里,估计得丢下一半的尸体。

    至于军队护送是别想了,新德里防御圈外面虽然没有日军,却有数十万印度伪军和作为日军仆从的越南军,甚至还有马来军,缅甸军。这些家伙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新德里。小规模战斗每天都在发生,残余的不到十万英军苦苦支撑,如果不是中国参战军吓住了日军,说不定这时候新德里已经沦陷了。想想那些在各地被残杀的英国人。就知道那时候等待这一百万人的会是什么样的地狱。

    “侯爵阁下。我不得不告诉您,因为运输的困难,我在印度最多只能维持不超过五万人的兵力。这样一点人肯定是杯水车薪,要知道现在印度最大的麻烦已经不是日军了,现在最大的敌人是印度军,鲍斯和尼赫鲁至少拥有超过五十万人,再加上二十万日军,近十万越缅马军,我们至少需要面对八十万敌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飞速增加,真没想到这些印度人丝毫不念大英帝国几百年的哺育之恩,还有马来人,缅甸人,这些无耻的小人!”杨丰非常愤怒地啐了一声。

    “我现在能做的,就是从东面打通印缅通道,我会在缅甸再增加两个集团军,先攻下英帕尔,然后在一直向西同参战军会和,这样就可以将日军逼出孟加拉,再继续向西一直打到新德里,那时候将在印度北部形成一片受我们控制的安全区。

    可问题是这同样需要时间,一年之内肯定无法完成这个目标,而新德里能否再坚守一年,这个我真很难说,现在南线日军还没有北上,一旦他们北上,我肯定是无能为力。”杨丰说道。

    他描述的未来可是把霍普侯爵吓坏了。

    “勋爵,我想您一定有办法解决这种困境。”他眼巴巴地望着杨丰,都忘了杨丰作为外国人,即便是挂着爵级大十字勋章,也是不应该称勋爵的。

    “方法只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