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唐将军烈 >

第203章

大唐将军烈-第203章

小说: 大唐将军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齐云拱手道:“将军,属下觉得很好,同伴们都对我很友善,上司们都很照顾我,对我要求甚严,这让我在军中学到了很多在江湖上学不到的东西”。

    赵子良笑着点了点头,“嗯,将军校尉们都对你的印象不错,都说你是可造之材,这些日子你立下了不少功劳,在本将军麾下,一向是论功行赏,无功不赏,有过则罚。右中郎将贾明远呈给本将军的提升名册中提议晋升你为陪戎校尉,某已经同意了,你回去之后很快就会收到晋升官文和代表武官的官服、石带和金夸!有了军阶就不一样了,可以升职带更多兵士,俸禄也会相应增加,而没有军阶,最多只能做到什长。你是有才能的人,想要发挥自己的才能,就必须要有更高的职位,能指挥更多的兵马,不过你要记住一点,军人想要升职,唯一的正途就是立下功劳,通过走关系、迎逢拍马而爬上高位是长久不了的,没有相应的军功和才能,下面的将校如何服你?你如何统带大军作战?所以你一定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要怎么做才能得到”。

    南齐云十分受教,起身拱手道:“多谢将军教诲,属下铭记于心!”

    这时王灿走了进来,正要向赵子良禀报,看见还有人在场,就只是拱了拱手,赵子良见状对南齐云道:“齐云,你先回去,有事某再叫你”。

    “诺,属下告辞!”

    等南齐云走后,王灿拱手道:“将军,已经全部查清了,想要打我大唐制式兵器和弓弩制作全部流程技艺主意的有两拨人马,其中之一是来自拂菻(唐朝对东罗马帝国的称呼)的使团,主要负责此事的人是使团的副使伽罗林;其二是工部员外郎酒井隆一,此人乃是日本国人,他的祖父是当年武周时期的遣唐使成员之一,经过属下等详细调查,酒井隆一来我朝五年之间,一直在收集我朝农事耕作技艺、兵器打造技艺、弓箭制作技艺以及战马驯养的技艺!”

    在唐朝时期,很多朝廷官员都是由外国人当任,虽然官职不是很高,但这些职务都是很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这也体现了唐朝的政治开明度,能对外国人信任到这种程度,可见大唐博大的胸怀。唐朝能在西方和周边国家中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名声,与这种开明的政治氛围是分不开的。

    “拜占庭人和日本人?”赵子良皱起了眉头,涉及到外国人的事情,是最不好处理的,处理得不好会引发外交纠纷,尽管拜占庭帝国距离唐朝十万八千里,日本也与唐朝隔海相望,但如果处理不好毕竟影响双方关系。

    赵子良思索良久,问道:“有确凿的证据吗?”

    “证据有,但我们还没有难道,根据相关证人交代,无论是拂菻的使团副使伽罗林还是工部员外郎酒井隆一,他们手中都有一份记录我朝兵器制造技艺的东西,只因为他们还没有搞清楚全部的制造流程,因此还在努力收买将作监工匠和官员!现在这些被收买的将作监工匠和官员已经全部被我们控制”。

    赵子良愣了愣,扭头道:“已经控制了相关的工匠和官员?”

    “是,不撬开他们的嘴,我们无法得到详细的情形!控制他们之后,又不能放走,只能先关起来!”

    “多久了”

    “三天!”

    赵子良闻言,当机立断:“马上抓捕酒井隆一和伽罗林!希望此时还来得及,如果他们发现那些被收买的工匠和官员不见了,很可能会销毁证据或转移相关证据,你马上带去人!等等,还是某亲自走一趟,一个是拜占庭帝国使团副使,一个是工部员外郎,都是不好惹的角色,你带人去抓酒井隆一,他毕竟是我朝官员,至于伽罗林,就交给某了”。

    “诺!”

    赵子良只带了白孝德和几个兵士来到拜占庭帝国使团下榻的使馆,门口有两个唐军兵士站岗。赵子良勒马停下,问道:“拂菻使团的副使伽罗林和你们馆主在里面否?”

    一个兵士答道:“都在的,将军有何吩咐?”

    “你告诉你们馆主,就说左金吾卫将军赵子良请他过来一下”。

    “诺!”(未完待续。)

第272章 证据到手

    使馆的馆主是鸿胪寺的官员,受鸿胪卿管辖,这是一个笑容满面、肚子里却一肚子坏水,极尽贪婪的大胖子,笑起来像一尊弥勒佛,可只有真正了解此人的人,才知道此人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

    “赵将军大驾光临,真是让下官这使馆蓬荜生辉啊,将军请馆内就坐!”馆主的脸因为笑容都眯成了一团,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真的很高兴,殊不知这是他的招牌笑容。

    赵子良点点头,跟着馆主来到一间房内,很快又侍女送上茶水。

    “将军,请用茶!”馆主很是热情的招待,对于赵子良在京城的“恶名”,他是早有耳闻,赵子良今日来到这里也不知道所谓何事,这让他心里有些七上八下的。

    “嗯,好茶!”赵子良喝了一口忍不住称赞。

    “哈,将军如果喜欢喝,待会下官送一些给将军!”馆主笑着,又问道:“下官知道将军一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知将军今日到下官这小馆来有何吩咐?”

    “吩咐不敢当!”赵子良说着对白孝德等人摆摆手:“尔等先退下!”

    “诺!”

    馆主见状,也挥手让几个侍女全部退了出去。

    赵子良这才说道:“本将军来这里是有一件事情想请馆主帮忙”。

    “哦?”馆主有些惊讶,不过还是说:“将军请说,只要下官帮得上的,下官决不推辞!”

    “好!”赵子良想了想说道:“某想让馆主请拂菻使馆的副使伽罗林去外面游玩一番,你看现在这春暖花开之际,正是踏青之时,不去野外游玩一番岂不是辜负了这番美景?游玩结束之后,馆主还得请他去酒楼吃顿大餐。如果有人给馆主暗示,请将这包药粉偷偷放入他酒杯之中,这只是普通的蒙汗药,只会让人昏迷,如果没有人暗示馆主,蒙汗药就不必下了。官职只要帮某做完这些就算是帮了我的大忙了,这个人情我赵某记下,日后需要我赵某归还的时候,只管说一声”。

    馆主刚开始听得有些云里雾里,不知道赵子良想干什么,不过他很快明白,赵子良只怕是想从伽罗林身上找什么东西,这件事情本就不困难,还不如卖个面子给赵子良。日后说不定还真需要赵子良帮忙的地方,于是他很爽快的答应:“此事没问题,只是不知道下官什么时候开始?”

    “就现在!”

    “现在?”

    “没错!”

    “行!下官去准备一番,将军且稍等!”馆主说着起身就离去。

    没过多久,馆主就悄悄派人来告诉赵子良,他已经与伽罗林出了使馆,正坐马车向城外而去,陪同他们一起的还有两个从青楼请来作陪的美貌女子。

    赵子良听到报告后。起身对白孝德吩咐:“你带人去跟着他们,防止伽罗林发现破绽后逃走。如果他有出逃的迹象,立即抓捕,但不能出人命”。

    “诺!”

    赵子良一个人走出房间,来到伽罗林住的房间门口,见左右无人,便推门进去。房间的布置是中式的。倒是有些饰物和小东西是西方之物。

    赵子良动作迅速,很快在床铺底下和枕头底下寻找可疑物品,用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几乎将整个房间都翻了一遍,就连墙壁和地板都仔细检查过了。没有发现暗藏的机关和暗格,只在枕头下发现了一个用羊皮纸裁剪后制成的厚实本子。

    这厚实的本子还有些新,看样子应该做出来不久,翻开羊皮纸本子,上面有文字记载,但赵子良不认识拉丁文,想了想将小本子藏在怀里,将弄乱的房间快速收拾了一番还原之后离开了。

    “去,把使节馆内懂拂菻文的通译找来!”赵子良翻看着本子对一个扈从吩咐道。

    很快就有一个文官一样的中年人被扈从带了进来,中年人向赵子良拱手道:“不知将军叫下官过来有何事吩咐?”

    赵子良问道:“你懂拂菻文?”

    “将军,下官不说精通,只能说是略懂”

    这是谦虚之词,赵子良笑了笑,招呼着中年通译坐下,将手中的羊皮纸本子递过去说道:“你给本将军翻译一下!”

    “好!”

    中年人通译答应一声就接过羊皮纸本子翻开第一页,略微看了一下就开始翻译:“十一月十二日,天气晴朗!我们使团一行人经过长达八个月的长途跋涉、经历艰难险阻、经历九死一生终于抵达了唐国的都城——长安。使团在君士坦丁堡出发时有一百二十八人,抵达长安时只有三十九人了,其他人全部死在了途中,多数是死在阿拉伯人管辖的境内,该死的阿拉伯人,实在是太残暴了······”。

    “长安,这是一个举世皆知的名字,我的上帝啊,它的城墙竟然高达三十多米,我站在它的城门下,简直如蝼蚁一般,这是我所见过的最高的城墙,我想这样高大结实的城墙对于进攻的敌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可怕的噩梦,我一直认为罗马的建筑技术领先于世界,却没想到在东方竟然能看到如此高大坚固的城墙,于是我知道我错了,唐人的建造技术不输于罗马,在长安城门口的那一刻,我竟然很不争气的跪了······”。

    “罗马帝国总是不停地向世人宣扬它的伟大,唯恐世人不知,而大唐帝国或许是不知道它自己的伟大,或许是它根本不屑于向世人宣扬,因为它本身就是伟大的,无需宣扬和展示,世人皆知······”。

    “十二月八日,我和使团团长郝马尔大人在华清宫见到了大唐帝国的皇帝——李隆基,他给我的感觉是英明和睿智,尽管他的年龄已经有些大了,但他看上去有点也不老!他请我和赫马尔大人喝茶,茶香扑鼻,这比商人卖到君士坦丁堡的茶叶香多了·······”

    “十二月十二日。大唐皇帝李隆基派人请我和赫马尔大人进皇宫,与我们交谈,询问我们关于拜占庭帝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看上去皇帝有些不开心,我们进入皇宫的时候,看到一个穿着修行者服饰的美丽女子哭着从华清宫跑出来。不知皇帝的不高兴是否与这个修女有关······”。

    听到这个,赵子良心中一动,修行女?不会是杨玉环吧?杨玉环和李瑁不说要回封地去的吗?怎么还没有去?

    不等赵子良继续想下去,只听见那中年通译又继续翻译:“十二月二十一日,事情进展得很不顺利,唐人对我戒备太深,加上语言不通,难以沟通,看来我得学习华语了······”。

    除了这两篇。还有几篇日记有点意思之外,赵子良对其他内容都不感兴趣。很显然,这是伽罗林抵达长安之后写的日记,翻译过来的语句通俗易懂。据他所知,这伽罗林应该是东罗马帝国使团的武官,也是副使,他的事情不多,完全有很多时间进行情报收集工作。

    这本日记根本不能作为指证伽罗林从事间谍活动的直接。但是却可以作为辅证,有两篇日记隐晦地提到了他正在从事收买唐朝官员想要获得什么东西。赵子良将这本日记塞进了怀中。

    根据王灿所说,被伽罗林收买的相关人员已经招供,他手上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