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末之乱臣贼子 >

第142章

隋末之乱臣贼子-第142章

小说: 隋末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都督,高昌国乃是大隋的属国,若是没有皇上的圣旨,恐怕我等不能出征吧!”皇普绾想了想,硬着头皮低声说道:“末将虽然是大都督的下属,可是,兵者,国之大事也!不能不小心翼翼,大都督,对一个国家动武,恐怕陛下哪里不好交代啊!”

    “一个只有三万多人,四千军队的地方也居然称为国家,那真是笑话了。”李信不屑的从身上掏出一封信来,丢了过去,说道:“不是本侯想要征讨高昌,而是高昌王麴伯雅的求援信,他的王位即将不保,需要大隋的支援,本侯这才上奏天子,准备出兵的,只是没有皇上的圣旨,本侯不敢过玉门关而已。只是本侯想,这圣旨迟早是要来的,况且本侯当初来西域的时候,皇上就说了将兰州以西都交给本侯,只要本侯维持西域的稳定,为大隋开疆扩土就可以了。高昌距离兰州千里之外,本侯若不是早做准备,等到高昌国投入铁勒人或者突厥人怀抱的时候,那皇上就要找本侯算账了。皇普将军,你若是本侯,你认为应该如何去做?”

    “大都督所言甚是。”皇普绾忍住了心中的愤怒,低声说道:“只是末将的主要任务是维持枹罕,末将率领大军前来,恐怕枹罕空虚,这万一有羌人起兵造反,那该如何是好?”皇普绾可不想跟着李信出征,谁知道李信会不会找个机会杀了自己,或者是削弱自己的兵马。

    “若是本侯没有猜错的话,你在枹罕还有三千兵马,对吗?放心,本侯的心腹大将李靖,也是我朝名将韩擒虎大将军的外甥去枹罕,就算有羌人作乱,对于他来说,收拾这些羌人也是小小菜一碟,你就跟随本侯出征西域,大丈夫当建功立业,此战过后,封侯也是唾手可得。皇普将军,你可愿意?”李信漫不经心的安慰道,言语之中虽然有询问语气,可是语气中却是透露一丝阴沉。

第二百四十九章 只言片语解兵权 (一)

    “你,你这是在夺我兵权。”皇普绾彻底的愤怒,自己麾下多少兵马他是知道的,这次听命而来,本身就不愿意,却是将自己最精锐的三千人马留在枹罕,为的就是以防万一,让自己回到枹罕之后,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没想到自己刚刚来玉门关,自己的后路就被李信给抄了。

    “本侯要兵马,何必去夺你的兵权呢?”李信漫不经心的说道:“本侯是西域都护府大都督,兰州以西的兵马都归我掌管,所有的将军都能调遣,说句难听的话,本侯若是想杀你的话,只要事后禀报一下皇帝陛下就可以了。何必这么麻烦。”

    “你。”皇普绾面色阴沉,却是说不出话来,实际上当然不会像李信说的这么简单,想要对付皇普绾这样的将军,岂能说杀就能杀的,不过,在战场上,想杀一个人还是极为轻松的。

    “怎么,你不愿意。”李信双目如电,望着皇普绾说道:“皇普将军,你可知道当初我刚到西域的时候,曾经被人伏击的事情?”

    皇普绾听了之后面色苍白,虎躯震动,脑袋低的更低了,说道:“将军是朝廷的大都督,自然是有调兵之权,末将听从大都督吩咐就是了。”有些事情是禁受不住调查,枹罕城距离兰州金城并没有多少的距离,那个地方盗贼大规模的出现,若是说皇普绾不知道,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皇普绾在李信伏击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这个时候被李信点出来,自然是无话可说了。

    “既然如此,本侯就放心了。”李信点了点头,他还真的不想现在就啥了皇普绾,毕竟皇普绾是朝廷的将军,杀了他杨广或许不会找自己麻烦,但是绝对会对自己不信任,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喜欢独断专行的人,杀了皇普绾就说明自己有野心,皇帝岂会信任自己。不过现在皇普绾既然低头,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大都督,不知道我等什么时候启程前往高昌,若是时间不急,末将以为,我等征调过来的军队,成分复杂,有些军队乃是精锐之师,有的军队却是疏于训练,不如将所有的军队放在一起训练,使我等能带领精锐之师,直捣高昌。”苏定方这个时候大踏步而出。

    “这?诸位将军以为如何?”李信听了脸上顿时露出为难之色来,望着前来听命的各路将军,一副不好开口的模样。

    “无耻。”皇普绾看在眼中,面色阴沉,他如何没有看出,李信故意如此,不但要将众人骗了过来吗,更是要将众人的军队一起吞下去,大军在一起训练,这个理由说的冠冕堂皇,可是实际上,还不是想将众人的军队吃的干净。

    “大都督,属下以为此事应该如此。”严肃大踏步而出,大声说道:“大都督,我们面临的将会是高昌叛军、铁勒、西突厥两路大军,敌军太多,我军兵马本身就很少,若是不能训练成精兵,以一当十,恐怕我们不但不能平定西域,解决高昌问题,甚至连我们自己都会被三路夹击。兵马损失殆尽,末将以为,当认真训练。”

    “诸位将军以为如何?”李信的声音再次从上面传了下来,声音更加的阴沉,包涵着杀机,李信周围的士兵也都紧紧的握住腰间的兵器,只要李信一声令下,这些人立刻就抽出长刀,斩杀眼前一切敌人,能入李信大帐周围的亲兵都是李信亲自挑选,由十八亲卫统帅,虽然不过百人,但是也都是孔武有力之人,非一般的武士可以比拟的,以一当十,也是很正常。

    “尊大都督将令。”皇普绾和其他的几位郎将、校尉相互望了一眼,在这个时候,也是不得不低头。实际上,这些郎将校尉之类的,除掉皇普绾之外,其他的人要么是地方豪强,要么就是寒门子弟,并不是中原大族的成员,毕竟西北乃是蛮荒之地,愿意来这里受苦受难的人很少。

    “如此甚好。”李信听了之后,很高兴,环顾左右,说道:“这段时间,你们跟着我也有一年多了,在随营军校之中,也学了不少的东西,现在全军上下多少人?”

    “全军上下大约六万人。”苏定方大声说道。

    李信满意的点了点头,实际上,杨广给李信的定制是四万人,也就是李信四处鼓捣,才会变成六万人,当然想变成精兵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既然架子搭起来了,一切也好办了。

    “苏定方,领军两万为先锋,尉迟敬德为副将,率先启程;严肃与我领军四万随后出发。”李信望着苏定方说道:“到了高昌之后,保持冷静,不得军令不得擅自进攻高昌城。若是有为难之事,可以与褚遂良商议。”

    “大都督,我们虽然有高昌国的求救书信,可是没有皇上的圣旨,出兵恐怕有些不妥吧!”皇普绾再次说道。虽然交出了兵权,但是让他心服还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擅动刀兵之事,皇普绾决定还要劝说一下。

    “不用,若是朝廷要怪罪下来的话,我李信一人承担。”李信摆了摆手,平日里李信没有机会染指西域,毕竟杨广好颜面,西域诸多国家都曾拜见过他,相当于属国,现在李信要灭其属国,杨广岂会同意,李信要做的就是既成事实。

    皇普绾听了面色一变,目光中露出凶狠之色,他也不是一个软柿子,想怎么捏就怎么捏的,他在朝中也是有根基的,不然的话,也不会在枹罕城作威作福。只是李信此人太过于强势,加上自己又是上当,孤身一人进了中军大帐,想变化都来不及了。

    “本侯第一次来玉门关,皇普将军,说起来。你在西北呆了很长时间了,不如就跟本侯一起看看这玉门关如何?军中之事,暂且由定方他们完成,怎么样?”李信站起身来,领着亲兵才朝外走去,那皇普绾很想拒绝,可是看着李信的模样,只能恶狠狠的瞪了李信一眼,然后才无可奈何的跟着李信身后出了大帐,他心中直叹息,或许等到自己回到大营的时候,大营中军官将校已经换了一大批了,就算自己想掌握军队,几乎也是不可能的。

    “等着,等过了这一关,我一定会上奏天子,私自调兵,那是谋反的大罪。李信,本将军不相信杀不了你。”皇普绾望着李信健壮的身躯消失在中军大帐中。

第二百五十章 只言片语解兵权 (二)

    玉门关是大隋与西域的交界点,向西就是概念上的大隋边境所在,李信现在就停在玉门关上。在前世他并没有来玉门关,就算是到了玉门关,恐怕与今日的玉门关有很大的区别。

    这个时候的玉门关与汉朝的玉门关并不一样,关址由敦煌西北迁至敦煌以东的瓜州晋昌县境内,李信站在玉门关上,远处还能清晰的看见葫芦河,葫芦河下广上狭,涸波甚急,深不可渡。上置玉门关,前往西域,就必须经过玉门关。玉门关东通酒泉,西抵敦煌,南接瓜州,西北与伊州相邻。且傍山带河,形势险要。其四周山顶、路口、河口要隘处烽火台遍布玉门关左右,比如苜蓿烽、乱山子七烽等烽火台构成了玉门关的防御体系。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信站在玉门关上,望着远处的荒凉和苍茫,想起以前那首脍炙人口的诗句,忍不住张口就念诵了出来。

    皇普绾也是出身名家,是朝廷重臣之后,他的叔父皇普绩曾做过苏州刺史、信州总管、掌十州军事,可以说一方重臣,若非死的早,皇普绾也不可能成为驻守枹罕的将军,他也算是家学渊源,也能听得见李信这首诗词难得之处。他猛然之间想起了当初曾经流传李信的终南山诗集,一开始还以为是李信为了宣传自己,故意收买其他读书人的诗句来扩大自己在士林中的影响,现在才知道,李信还是有点水平,最起码这首诗写出了边塞玉门关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是一句上等的诗篇。

    “皇普将军,你说西突厥会趁机出手吗?”李信也不解释这首诗是谁写的,他担心的是西域的事情,尤其是即将面临的一切。

    “大都督是想对付铁勒人?”皇普绾家学渊源,只所以看不惯李信,是因为李信年纪轻轻,就占据了高位,但是到底是大隋的将军,一听说李信的询问之后,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可能,面色顿时变了起来。

    “嗯,相对于西突厥,我决定先对付铁勒。”李信转过身来,拱手说道:“将军出身皇普一门,还请将军看在朝廷的份上,帮助李信一把,西域之地,本身就是关系到朝廷西北安定,李信受皇命,经营西域,就是为了给中原一个稳定的西域。西突厥现在凭借我们的数万兵力不是他们的对手,只能是先收拾铁勒,数年之后,才能对付西突厥。”

    “大都督想借助西突厥之力,联手灭了铁勒?”皇普绾更加感觉到李信的疯狂了,一开始他还以为李信仅仅只是想着从高昌国得到好处,或者是像宣示他的武功,现在才知道,李信这个年轻人,胆子实在是太大了,不但要将高昌收入囊中,更是要对付铁勒。

    要知道铁勒这个民族和突厥不清不楚,关系很大,大隋经常和铁勒开战,甚至还联合西突厥,可是实际上效果并没有多少,到现在,高昌等国还在和西突厥、铁勒之间勾勾搭搭,每次贡品都是掌握了三分。铁勒的骑兵有十万之多,和西突厥一样,都是全民皆兵。李信想要对付铁勒,恐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