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晚清之乱臣贼子 >

第237章

晚清之乱臣贼子-第237章

小说: 晚清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好,湘军水师最大的优势就是战船够大,全力冲锋间太平军的小拔船就算横着拦在前面,也挡不住湘军水师的冲锋脚步,所以激战了约一个小时后,湘军水师在付出一定代价下,终于还是没有损耗速度的摆脱了太平军水师后队的纠缠,越过满载兵员粮草的太平军主力船队,抢到前方直扑半壁山。太平军水师的后队却不依不饶,仍然死死咬住湘军水师的尾巴紧追不舍,秦日纲则在旗舰上不断合掌祷告,“天父保佑,前军一定要守住半壁山啊!不然的话,我就算想坚守田家镇,仗也无比难打了。”

    顺江而下自然速度极快,早上从蕲州出发,下午约三点时,湘军水师就已经遥遥看到了雄伟高耸的半壁山,但是很遗憾的是,抢先出发的太平军水师船队,已经抢先一步抵达了半壁山下,还已经把几门随船带来的火炮搬上了岸上高地,气势汹汹的迎接湘军水师的到来。

    仗打到了这一步,曾国华再是自私自利这会也不敢轻易放弃进攻了,即便太平军水师的前军已经组成了防御阵形,后面还有太平军的后军追赶,曾国华还是咬着牙齿大吼道:“打旗号,全军突袭!一定得给我拿下半壁山!”

    更大规模的激战在半壁山的江面上展开,顶着隆隆炮响和密集如雨的火箭枪子,湘军水师一往无前,直接一头撞在太平军的水师拦截船队上,并靠着船大力沉的优势,直接撞翻了好几条太平军的小拔船,太平军方面则乘机展开近舷战,咬着武器攀爬夺舷,登上甲板与湘军士卒展开近身白刃战,刀来枪往,厮杀得血肉横飞,天昏地暗。

    全是由民风彪悍的湖南山农组成,湘军士卒打近身白刃战在经验上虽然有些不足,战斗力却也悬殊不是太大,又有数量优势,近身战中丝毫不落下风。然而已经搬上岸的那几门沉重火炮却给湘军水师带来了不小麻烦,居高临下对已经失去了机动力的湘军大船几乎是一打一个准,对湘军水师的士气斗志打击极大。曾国华一度派船靠岸,让士兵登陆作战,也很快就被提前上岸并抢占了有利地形的太平军士卒杀退,光挨打很难还手。

    不过也还好,湘军水师不但有船大优势,还有倾巢出动的数量优势,咬着牙齿激战了不少时间后,湘军水师终于还是杀散了太平军的拦截船队,夺得了上风优势。然而不等湘军将士发出欢呼,更没等湘军水师笨重庞大的战船掉头整队,太平军那边却抢先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欢呼声,曾国华、杨岳斌和彭玉麟等湘军高级将领惊看原因时,却又忍不住大声叫苦起来——原来,太平军水师的主力船队也已经赶到了半壁山战场的目视范围内。

    “掉头!掉头!赶快掉头整队!赶快给我掉头整队!”

    杨岳斌和彭玉麟等将红着眼睛大吼大叫时,太平军的水师主力却已经越逼越近,同时岸上的太平军陆师也是疯狂的不断开火,居高临下向湘军水师投掷包括大石头在内的各种武器,拼命给湘军水师制造混乱,迟滞湘军水师的掉头整队速度,给太平军水师创造突袭战机。而湘军水师上下却是大受士气影响,操船间手忙脚乱速度更慢,杨岳斌和彭玉麟等人急得再是如何怒吼咆哮也毫无作用。

    “砰砰砰砰!”

    密集得如同爆豆一般的火枪声突然又在岸上传来,曾国华和杨岳斌等人大惊去看陆上时,却又无比惊喜的看到,一支打着清军旗帜的军队已经出现在半壁山下,手里拿的还全是让湘军将士妒忌得眼红的高射速击针枪,正在疯狂冲击高处的太平军炮兵阵地,期间竟然大量抛出了湘军将士无比珍惜的苦味酸手雷弹。

    见此情景,曾国华长舒了一口气后,还忍不住拍了拍胸口,无比庆幸的说道:“还好,刘坤一总算是及时赶到了,这仗还有得打。”(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三章 肃清湖北

    自靖港水战以来,半壁山这一仗绝对是湘军水师打得最险最恶的一战,与太平军水师的实力虽然不相伯仲,战术也各有所长,但偏偏吃亏在时机不巧,太平军水师抵达战场时,以笨重大船为主的湘军水师正在掉头整队,队形不要说严整了,用一片混乱来形容都不足为过,正处于最脆弱的时间段。

    擅长水战的秦日纲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天赐良机,顾不得收拢前方刚被湘军水师击溃的两支船队,直接就是一声令下打出旗号,以小拔船为主的作战船队立即全军突袭,象一支支离弦之箭一样插入湘军水师各船的间隙中,又象一条条泥鳅游鱼一样的在湘军水师船队中不断的穿插再穿插,象蚁群吞象一般,迅速用小船海把湘军的一百多条大船彻底淹没,开枪放炮投掷引火物,争分夺秒的攻击湘军船只,给本就处于混乱状态的湘军水师制造更多混乱,逼着湘军战船各自为战,再也发挥不出船重炮猛的力量优势。

    如果不是曾国藩把忤逆学生先后两次援助的宝贵手雷大部分给了湘军水师装备,湘军水师这一战几乎已经是必败无疑,也亏得很有先见之明的曾国藩无比重视湘军水师,把好东西先给了命根子水师船队,湘军水师这才在近舷战有了一定的还手之力。顾不得吝啬消耗性武器,湘军水师各将纷纷命令自军士兵投掷手雷发起反击,爆炸威力在这个时代最大的苦味酸手雷纷纷在太平军船队中炸响间,太平军水师将士纷纷惨叫着落水毙命,继而苦味酸火焰又在太平军小拔船上和水面上熊熊燃烧,有效的打击了太平军水师的作战力量,也同样给太平军船队制造了不小混乱,压力减小的湘军水师也赶紧抓紧时间掉头整队,一边激战一边艰难调整队形。

    岸上的战事规模较小,但激烈程度却丝毫不输水上战斗,为了夺占半壁山高地开炮掩护湘军水师,新近投奔吴超越的刘坤一带着嫡系庄字营猛攻山头制高点,抢先一步登上至高点的太平军将士则凭借居高临下的有利优势负隅顽抗,拼命开枪投石打击佯攻的刘坤一军。同时更多的太平军小拔船也满载着士兵纷纷靠岸登陆,集结成队向这边杀来,配合山顶友军夹击刘坤一部。

    见形势危急,刘坤一同样不敢吝啬宝贵武器和保存实力,一边命令士兵大量投掷手雷开道,一边逼迫前军不惜代价的冲锋佯攻,吴超越派给刘坤一充当技术指导的吴军炮营将士也毫不犹豫的祭出掷弹筒,精确打击躲在土石后开枪的太平军士兵。而靠着武器装备方面的巨大优势,激战了大约二十分钟后,刘坤一军终究还是冲上了半壁山高地,把高地上残余的太平军士兵伤兵尽数捅死砍死,一边抢修工事,一边争分夺秒的把仅有的五门后膛炮搬上高地,同时刘坤一军的后队也已经在山下和太平军的援军交上了火,战事激烈得一塌糊涂。

    顾不得等沉重的后膛炮上山,吴军炮手就已经接管了太平军留下几门火炮,调整射高射角装药填弹,对着太平军水师的密集处开炮。而当岸炮炮火降临到太平军头上时,太平军将士同样是一片喧哗,士气受挫,湘军水师将士则是大受鼓舞,心中大定下动作加快,失误大为减少,红单船、长龙船和快蟹船等大型船只各自艰难掉转船头,体积较小的舢板船也纷纷陆续归位,退到大船下方保护近舷,形势终于有所好转。

    这个程度当然还远不足以逼迫太平军让步退兵,不惜代价的把所有水上作战力量投入战场的同时,秦日纲又派出了更多的运兵船靠岸登陆,杀气腾腾的猛扑半壁山高地,说什么都要把高地控制权拿回来。全部装备了击针枪的刘坤一军则从容应战,在掷弹筒的掩护下不断开枪射击,凭借高射速的优势把呐喊来袭的太平军士兵打得鬼哭狼嚎,人仰马翻,成片成排的躺倒,太平军根本无法靠近刘坤一军阵地的同时,刘坤一军的武装民夫也乘机以绳索木棍等工具把五门后装炮连推带拉的运上半壁山高地,在吴军技术兵的指点下逐一布置到位。

    而再当后装膛线炮也加入战斗后,太平军水师所承受的压力和打击也陡然增加了数倍,高射速又高精度的膛线炮把一枚枚苦味酸炮弹打进太平军船队,即便在大半落空的情况下,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与掀起的水浪还是把太平军的主力战船小拔船吹得东倒西歪,互相碰撞不断,继而苦味酸火焰又大量引燃了太平军小拔船的船帆船身,烧得船上的太平军士兵是皮开肉绽,须发皆燃,作战队形为之大乱。

    也是靠着岸上炮火的掩护,大量聚集在半壁山下水面的湘军水师诸船这才赢得了调整时间,先是大船带着浓烟烈火纷纷掉头,头尾相连排成巨大横队,舢板也陆续集结到位,逐渐驱逐走了船队中的太平军小拔船,继而一边扑灭船上火苗,一边纷纷开炮轰击远方的太平军船队。清军水陆炮火逐渐大盛,打得只能装备小型火炮或者土炮的太平军小拔船舷破桅断,死伤极其惨重。

    事实上到了湘军队列调整完毕,以‘t’字战术发挥火炮威力的时候,火力过于微弱的太平军水师就已经没有了多少取胜希望,但是秦日纲却仍然不肯放弃,先是下令船队后撤重新整队,又让登陆军队也暂时后撤重新整队,准备再次发起全面冲击,孤注一掷的夺回半壁山阵地!然而……。

    然而随着夜色的逐渐降临,夜风的逐渐加大,半壁山阵地的风向优势却逐渐的体现了出来,面对着凛冽的东南大风,太平军的小拔船在冲锋间根本不敢张帆,提高船速全靠人力和一点点顺流优势,士兵再怎么卖命也把冲锋速度提不起多快,背风作战的湘军水师则是接连开炮,用密集炮火覆盖航速缓慢的太平军船队,接连击沉击毁太平军小拔船,同时半壁山高地上打下来的苦味酸炮弹在落水燃烧后,烈火也是顺风烧向太平军的船队,太平军将士再是如何舍死忘生的冲锋突袭,却始终还是无法突破湘军和吴军用火炮联合组织的严密火力网,付出了惨重代价却丝毫看不到胜利希望。

    还有陆地上也一样,当年江宁大战时,李开芳、吉文元和韦昌辉等太平军大将麾下的精锐军队都拿吴军的高射速击针枪无可奈何,现在刘坤一军是既全部装备了击针枪,又有居高临下的地形之利和掷弹筒掩护,秦日纲麾下的普通主力战兵自然更拿刘坤一军无可奈何,三次冲锋三次被打退,死伤惨重,士卒怯极不敢再冲,只敢躲在远处遥遥开枪,刘坤一军只拿出一半不到的力量就轻松守住了半壁山阵地。

    夜风越来越大,太平军水师的冲锋也越来越难,伤亡数字逐渐迅速扩大,士卒体力也消耗越来越打——船太小载兵少,太平军的水师士兵可不象湘军水师大船上的士兵一样,可以获得轮流休息和吃饭的机会。期间虽说没有一个将领敢于劝说秦日纲放弃进攻,可秦日纲心里还是非常清楚,自军今天已经没什么希望拿下至关重要的半壁山阵地了。

    犹豫着盘算了许久后,秦日纲终于做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吩咐道:“打旗号,把岸上的军队撤回来,退兵,到吴王庙水面休息过夜。再派人去给钟廷生传令,让他寻找适合的阵地暂时驻扎,替我牵制住清妖的陆师主力,为我夺回半壁山争取时间。”

    …………

    指望钟廷生率领的陆师能够暂时牵制曾吴联军的陆师,秦日纲的白日梦未免做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