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晚清之乱臣贼子 >

第435章

晚清之乱臣贼子-第435章

小说: 晚清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难缠的当然是胃口大得如同无底洞的沙俄公使伊格纳季耶夫,伊格纳季耶夫除了强烈质疑湖北临时政府的合法性之外,又向吴超越问道:“亲爱的吴,既然你代表贵国临时政府承诺继承西方各国与贵国前合法政府所有签订之条约,那么是否包括《瑷珲条约》?又是否能在《瑷珲条约》的基础之上,对我国与贵国的疆土划分做更进一步的调整?”

    吴超越万分为难,因为《瑷珲条约》是黑龙江将军奕山在没有经过满清朝廷同意的情况下,私自与沙俄方面签订的卖国条约,把黑龙江以北大片疆土和吴超越好不容易请英法要回来的库页岛割让给了沙俄,满清朝廷之前一直没有承认,二鸦战争时伊格纳季耶夫以调和需要报酬为借口,要求满清朝廷承认这道条约,满清朝廷也正式下文同意通过谈判承认这个条约。

    二鸦战争后,吴超越为了挽救这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宝贵土地,通过肃顺争取到了和沙俄谈判的机会,也一直借口没有获得满清朝廷的批准,始终没有松口答应承认《瑷珲条约》,伊格纳季耶夫对此一直表示强烈不满。这会吴超越如果再继续再断然拒绝,沙俄方面自然是会毫不犹豫的站在鬼子六那边。

    当然也绝不能答应,吴超越背不起这个黑锅不说,伊格纳季耶夫还在话里留下了圈套,吴超越一旦答应就得被迫和伊格纳季耶夫重新谈判疆界划分,到时候伊格纳季耶夫自然会继续狮子大开口,逼着吴超越割让更多的土地。

    还好,吴超越之前曾经考虑过一个折中方案,这会正好可以拿出来敷衍,所以稍一盘算后,吴超越很快就开口回答道:“尊敬的伊格纳季耶夫先生,十分抱歉,因为我国咸丰皇帝突然病逝,临终前并未下旨批准《瑷珲条约》,同时我国新皇帝祺祥皇帝也被非法政府拘押,我无法与祺祥皇帝取得联络,不知道他对《瑷珲条约》的态度,所以无法回答关于《瑷珲条约》的问题。”

    “这么说,我就只能是到京城去问贵国的新皇帝了?”伊格纳季耶夫彬彬有礼的笑容中尽是狰狞。

    “我认为没这个必要。”吴超越微笑回答道:“第一,我相信我组建的湖北临时政府,很快就能消灭京城里的非法政权,救出被非法政权关押的祺祥皇帝,直接向祺祥皇帝征求意见。第二,在此期间,关于《瑷珲条约》中所涉及到的土地,我有一个肯定会让伊格纳季耶夫先生你满意的提议。”

    “哦,吴先生请说。”伊格纳季耶夫多少来了点兴趣。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吴超越抛出了一个后世名词,振振有辞的说道:“我建议,在我国临时政府消灭北京非法政权的这个期间,由贵我两国的政府及人民共同开发《瑷珲条约》所涉及之土地,待我国合法的临时政府取得胜利,正式接管我国主权之后,再通过外交谈判解决土地的归属权。”

    “也就是说,《瑷珲条约》所涉及的土地,暂时由贵我两国共有了?”伊格纳季耶夫听明白了吴超越的意思。

    “对。”吴超越点头,又说道:“当然,做为补偿,我国将向贵国支付因为内战而延误的谈判费用,以及贵国因为无法获得《瑷珲条约》所涉及之土地的完整主权的损失费用,我提议是每年十万两白银,由我国临时政府承担。”

    “还有。”吴超越又补充道:“贵国在《瑷珲条约》所涉及之土地上进行的开发投资,倘若所涉土地将来在谈判中划归我国,我国政府也将予以全额退还。尊敬的伊格纳季耶夫先生,我这个提议,你非常满意吧?”

    逼着奕山在《瑷珲条约》上签字之后,沙俄军队实际上早就霸占了所涉土地的,缺的也就是满清政府正式承认疆界划分而已。这会吴超越仅仅只是要求延迟谈判并没有断然拒绝,同时还答应每年补偿给沙俄十万两银子,这样的好事伊格纳季耶夫当然颇为动心。所以考虑了片刻之后,伊格纳季耶夫同样答应向国内征求意见,也接受吴超越的要求,承诺尽力说服国内承认吴超越的湖北临时政府为清国合法政权。

    好不敷衍过关之后,吴超越也悄悄的松了口气,暗道:“每年十万两银子虽然心疼,但只要保住要回来的希望就行。穷时共同开发,达则自古以来,礼义廉就是没最后那个字,后清外交的手段,我也得学一学。”

    和沙俄公使谈判受的气,吴超越当然发泄到了肯定不会听话的荆州将军绵老将军身上,就在同一天,吴超越便派遣了王孚率领以两条中型蒸汽炮船为作战主力的一支湖北水师西进,保护载有三千湖北军队的运兵船队,前往荆州向绵愉传令,以勤王讨逆大元帅的身份要求绵愉率领荆州八旗驻军加入自己麾下,北上讨伐鬼子六集团。

    “我估计绵愉接受命令的可能很小,他如果断然拒绝,立即开炮攻城,武力拿下荆州满城!反抗者,一律格杀勿论!投降者自决去留,愿意留下就乖乖交税纳粮,共赴国难!不愿留下的,允许他们携带个人财物滚回北方!”(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五章 荆州之战(上)

    打着一面白旗,领着四个旗人亲兵,在荆州守军和吴军水陆将士的万千道目光注视中,多隆阿缓缓走到了荆州满城东南门的公安门下,大声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也大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替天下讨逆勤王大元帅吴超越向荆州将军绵洵递交通牒。

    多隆阿是自己要求亲自来执行这个任务的,尽管吴军西征主将王孚念在多年的交情份上,一再提醒他这个任务十分危险,那怕多隆阿是旗人也有可能被荆州八旗驻军当做叛徒处死,可多隆阿还是坚持要来,还直接对王孚说道:“我虽然是打虎儿人,但我也是旗人,满州正白旗人,这点谁也无法改变。”

    “这个时候,叫我站在汉人的队伍里打满人,我心里实在难受,所以我一定得进去,和我们旗人站在一起,亲眼看一看你们究竟是怎么对待旗人,也尽力劝劝荆州满城里的旗人不要螳臂当车,接受吴制台的招降。”

    王孚从多隆阿茫然的目光中看出了他内心的痛苦,也理解和明白这种痛苦,所以王孚没有要士卒动用武力强迫多隆阿留下,只是又说了一句,“礼堂,你如果一定要进去,我不拦你。但我必须提醒你两件事,一是战场上刀枪无眼,尤其是大炮更不长眼睛;第二是荆州这边情况比你想象的复杂得多,我担心就算我们的士卒可以对你手下留情,荆州城里的汉人百姓也不会放过你。所以,你要考虑清楚。”

    “我知道刀枪无眼,我就算死在了你们的枪下,也绝对不会怪你们。”多隆阿坦然回答,又疑惑问道:“你担心,荆州城里的汉人百姓不会放过我?为什么?”

    “礼堂,你从没来过荆州,肯定不知道这里的汉人有多恨满人。”王孚苦笑说道:“我有个叔叔以前在荆州这边做过几年的生意,他对我说过荆州这边的事,在荆州城里,汉人能当街大喊打满贼杀满贼,汉人和满人三天两头打架,年年都能闹出人命案,荆州汉人恨满人入骨!这次我们如果真的要被迫对满城开炮,荆州西城的汉人百姓估计绝对不会错过这样的报仇机会。”

    “荆州的汉人为什么这么恨满人?”多隆阿疑惑问道。

    “这里的满人欺负汉人欺负得太过份,地方官又时常偏袒满人,所以汉人当然恨了。”王孚如实答道。

    多隆阿不相信荆州汉人和满人的矛盾能严重到这个地步,也没听王孚的一再好意劝说,坚持来到了荆州城下要求入城。还好,靠着正白旗旗人的身份,多隆阿和他的打虎儿亲兵很快就进到了荆州满城,也很快就被领到了老态龙钟的荆州将军绵洵面前。

    “反贼!吴超越这个反贼!当初那个狗贼来荆州的时候,老夫就觉得他贼眉鼠眼不是什么好东西,今天果然被老夫料中了!后悔啊,后悔啊,老夫当初为什么没有亲自一刀砍了他,给朝廷留下了这个祸患?反贼!狗蛮子!狗蛮子!反贼!”

    大骂了吴超越许久之后,绵洵才想起询问多隆阿为什么能够来到这里,多隆阿则如实答道:“吴超越要我留下给他帮忙,但我拒绝了,念在以往的交情份上,他准我自寻出路。所以末将就来到了这里,希望能够为老将军你帮上什么忙。”

    “忠臣啊!”绵洵感动得都有些想落泪,抹着眼角说道:“关键时刻,还是我们满人最可靠,还是我们满人最可靠。哦,对了还忘问了,多将军,你是正白旗的那个姓?世职是什么?”

    “回绵军门,末将是唿尔拉特氏,没有世职,靠骑射考进的前锋营。”多隆阿答道。

    多隆阿的如实回答让绵洵大失所望,很有些遗憾的说道:“原来是打虎儿人,不过也好,怎么都比汉蛮子可靠,怎么都比那些狗蛮子忠心。”

    忍受不了绵洵的絮絮叨叨,旁边的绵洵副手荆州驻防左副都统锡龄阿接过话头,飞快向多隆阿问道:“多将军,吴超越派来了多少贼军?统兵将领是什么人?”

    “水师五个营,两千五百人,主将是王孚,他也是全军主帅。”多隆阿也没客气,立即就回答道:“另外还有三千步兵,主将是李续宾和李续宜。”

    “五千五百人。”锡龄阿松了口气,颇有些庆幸的说道:“还好,贼军数量不算太多,我们有希望守得住。”

    “锡将军,千万别小看了这支军队。”多隆阿赶紧警告道:“吴超越派来的步兵中,有两个营装备了快射洋枪,战斗力很强。水师更是可怕,光是两条火轮船和两条风帆战船装备的火炮就超过了一百四十门,还全都是洋人的重炮。”

    “一百四十门火炮就了不起了?”锡龄阿冷笑,得意说道:“我们城里也有的是火炮,反贼船队真敢靠近城墙,保管要不了三个时辰就能把他们全部打沉。”

    “锡将军,吴超越的战船装备的是洋人重炮,炮火威力和我们大清的火炮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多隆阿赶紧又提醒锡龄阿千万不能轻敌,然后才又说道:“依我之见,你们不妨考虑一下……。”

    “行了,不必多说了。”锡龄阿粗暴的打断多隆阿,又转向了旁边的绵洵,说道:“绵老将军,既然多将军忠心归来,又上过战场有作战经验,不妨让他率领一支旗兵助守城内隔墙,防备汉蛮子作乱。”

    对多隆阿并不是十分放心的绵洵一听叫好,马上答应,又对多隆阿叮嘱道:“多将军,对那些狗蛮子千万别手软,只要他们敢乘机作乱,马上杀!杀!”

    从没来过荆州的多隆阿不知道什么是隔墙,问起情况时才知道,原来荆州城的东城和西城之间修筑了一道稍微矮于城墙的隔离墙,专门用来隔离荆州城里的汉人。绵洵和锡龄阿等荆州将领收到省城生变的消息后,也马上加强了对隔离墙的守卫,专门安排了一支军队守卫。

    出于对满清朝廷的忠心,多隆阿提出想留在第一线给绵洵和锡龄阿等人充当参谋,然而绵洵和锡龄阿却都对刚从吴超越那边反正归来的多隆阿不够放心,坚持要把多隆阿派往容易防范的隔墙阵地。多隆阿无奈,只能是硬着头皮答应,也马上在锡龄阿的安排下,领着自己的四个打虎儿亲兵去隔墙阵地报到,接受编制划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