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纳妾记II >

第120章

纳妾记II-第120章

小说: 纳妾记II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平公主呆了半晌,才道:“公公,国不可一日无君,即位之事,还得尽快决断啊。”

    “是这么个理!”王承恩慢慢续道:“散了之后,贵妃娘娘将奴才叫了去,就是商议这件事情。”

    “怎么商议的?”长平公主急声追问。

    王承恩意味深长瞧了一眼长平公主,缓缓道:“公主,你是知道的,贵妃娘娘并无子息,所以,太子是否能即位,娘娘并不太在意,娘娘在意的,只是如何不让江山落入旁人之手,免得将来九泉之下愧对先皇啊。可从今天局势来看,老奴估计,杨大将军并不想让太子即位啊!”“为什么?”长平公主急声道。

    “杨大将军力挽狂澜,拯救了大明江山,但做臣子的最忌讳地事情就是功高盖主,引起皇上猜忌而招来杀身之祸,杨大将军肯定也有这个顾虑。生怕太子即位之后,一旦亲政,第一个拿他开刀,这种事情,前朝往事多了去了,换作谁都会担心地。而今天太子又恰恰表露出对杨大将军的不敬,这不由不让大将军提防啊。”

    长平公主脸上神情顿时黯淡了下来。

    王承恩低声续道:“眼下看来,太子即位已不可能。而田贵妃一派举荐地永王慈,年纪尚小。只不过是他们用来对抗太子的一个借口而已,眼看朝中武将大多支持杨大将军承继大统,这些人见风使舵。也跟着起哄,都想借此讨好杨大将军,将来做个功臣!贵妃娘娘素与周皇后交好。为此没少得罪田贵妃,一旦田贵妃的儿子永王慈即位。恐怕她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袁贵妃娘娘自然不想让永王慈即位。”

    “那……,那可怎么办?难道,真要让位给杨大将军吗?”长平公主急声道。

    “杨大将军一再表态他不参与皇位继承,也不干涉,最好按多数意见定。多数意见是什么?明眼人都知道。这话摆明了是说给袁贵妃娘娘听的。从这话听来。杨大将军推辞黄袍加身,那只是面子上的问题。若是部将们真的效仿以往大宋朝赵匡胤黄袍加身,拥他为帝,只怕到时候杨大将军便会半推半就了,那咱大明江山,可就再不姓朱了啊!呜呜呜……”

    这太监王承恩对崇祯帝忠心耿耿,一心想着大明朝,想起种种可怕后果,禁不住哀声哭泣起来。

    而长平公主早已经泪水盈盈。陈圆圆一旁柔声宽慰。这才最终止住了哭泣。

    王承恩抹眼泪续道:“为了这事,仁寿殿散了之后,袁贵妃将老奴叫去商议,这事该如何是好,既要保住大明江山正统,又不能得罪杨大将军,要不然,北边大清国虎视眈眈,李贼大军尚未剿灭,南面流寇四起,天下远未平定,这时候,杨大将军只要不理军务,那……,咱们的江山可也坐不稳,迟早还是要落入旁人之手地!所以,根据上午局势,商议再三,袁贵妃想出了一个主意……”

    说罢,王承恩意味深长瞧着长平公主,这眼神让长平公主心里咯噔一下,意识到这主意恐怕于己有关。期期艾艾问道:“公公,是……什么主意啊?”

    王承恩没有直接回答,瞧了陈圆圆一眼。

    长平公主立即会议,低声道:“公公但说无妨,陈姐姐是我闺中密友,且见多识广,或许能帮着出出主意呢。”

    王承恩便压低了声音,说道:“袁贵妃跟老奴说,眼下局势,需得想一个既能让杨大将军麾下一众武将赞同,又能保住大明江山的主意才行!”

    “什……什么主意?”长平公主已经意识到什么,俏脸不知不觉间泛起了桃红。

    “这主意就是将长平公主你,许给杨大将军为侧王妃!”

    “啊?”长平公主身子一颤,虽然刚才已经意识一点,却还是吃惊不小,“让我……嫁给杨大将军?”

    “嗯!”王承恩点点头,“如果长平公主你能和杨大将军生下子息,先皇生前恩准杨大将军以仪宾身份承继楚王爵位时,曾有旨意,赐杨大将军长子朱姓。若是公主你嫁给杨大将军,生下儿子,将来让这孩子承继皇位,以杨大将军个性,绝对不会跟儿子争夺皇位地。这样,杨大将军绝对会全力辅佐我大明,而朱家也就保住了江山了!”

    长平公主根本想不到他们会提出这样的主意,不仅脸涨得通红,想起要让自己和杨秋池那个,顿时又是羞涩又是窘迫,连身子都在发抖。

    陈圆圆插话道:“就算公主替杨大将军怀了孩子,那也得十个月之后啊,能等这么久吗?”

    王承恩点头道:“姑娘说得没错,只要公主与杨大将军同床共枕,怀了孩子,跟杨大将军摊牌之后,这期间,可以由贵妃娘娘懿旨让杨大将军暂且摄政,等待结果就是。以老奴对杨大将军的了解,他至今尚无子息,所以一定会等这个结果地!”

    “那要生下的不是儿子呢?”

    王承恩苦笑:“这谁也没办法,就只能赌赌运气了!”

    陈圆圆还想说什么。却不忍心太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便住口不说了。

    王承恩又道:“只不过,这件事还有些麻烦……”

    长平公主忙抬头问道:“什么麻烦?”随即想起自己这样一问,似乎急着盼着要当杨大将军侧王妃似地,经不住更是害羞,俏脸如同熟透了的石榴似地。低着头羞答答不敢说话了。

    虽然杨秋池他们救长平公主的时候,她已经昏迷不醒,所以。长平公主并没见过杨秋池,但美女爱英雄。那是自古有之,而古代女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做不了主,包括公主也是这样,所以。绝大多数在洞房花烛之前,是见不到夫君相貌的。仅凭想像猜测,将来成亲后,夫君对自己好,那是命好,要不然,只能怪命苦。对于杨秋池,长平公主是早有耳闻了的。崇祯帝将其视为自己大厦的最后支柱。绝对是一世英雄豪杰,若能嫁给这样的人。现在而言已经是一种幸福了。更何况他还救过自己地性命,这也算是上天定下地缘分吧。

    见长平公主羞答答地模样,王承恩心中有数了,微笑道:“老奴的东厂线报说,杨大将军特别地疼爱原配妻子白衣女侠柳若冰,本来,他与楚王小郡主朱凤德有婚约在前,甚至一个小丫鬟名叫小蕊地,也有纳妾文契在柳氏前面,可是,杨大将军却执意将原配定为柳氏,且小郡主和这小丫鬟小蕊,都是柳氏半强迫才让他收入房中的。这杨大将军人前人后都说,他要与柳氏双宿双飞,再不纳妾了,所以,这桩婚事……”

    长平公主脸色顿时变得有些苍白,慌乱地抬头望向王承恩。

    王承恩低声道:“袁贵妃的意思是,尽管公主国色天香,若是在平日,杨大将军自然不会推辞,只是,杨大将军与原配柳氏有这约定,而这桩婚事又关系咱们大明江山社稷,所以,咱们得想个万全之策,想办法先生米煮成熟饭,一旦公主怀了大将军地孩子,那时候再跟大将军摊牌,大局可定矣!”

    长平公主大羞,又将粉首垂下,摆弄着腰带不敢搭腔。

    王承恩咳嗽一声,低声道:“公主,贵妃娘娘说了,这件事非同小可,必须周密策划,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所以,得先听听公主的意见!”

    长平公主羞不自胜,捻了半天衣角,在王公公再三催问下,这才细若蚊蝇般低声道:“全凭……娘娘做主……”

    王承恩高兴地一拍大腿:“那就成了!”站起身,在房里走了几个来回,又坐下,沉声道:“只不过,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需得想个万全之策才行!………要不露痕迹,确认怀上孩子之后,再与杨大将军摊牌!什么时候同房方能怀上孩子,这一点倒可以让太医们算一算,当是十拿九稳地。只是,杨大将军同意之后,如何过柳氏这一关呢?而且,公主之子承继皇位,不太合乎规矩,得想个什么办法让天下百姓心悦诚服……”

    陈圆圆插话低声道:“公公,妾有个想法,不知该不该讲。”

    “嗯,说来听听!”

    “公公,既然杨大将军如此在意他夫人的意思,妾以为,这件事只能暗中操作,决不能让他夫人柳氏知道,否则,如果柳氏一旦知道这件事情,恐怕反而要弄巧成拙!”

    王承恩频频点头:“姑娘提醒得是,那姑娘以为该如何是好呢?”

    陈圆圆低声道:“这件事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杨大将军不黄袍加身,转而支持朱家后裔继承皇位,杨大将军既然目前尚无子息,一旦知道公主怀了他第一个孩子,肯定会一心放在孩子身上,为孩子着想的。这期间得赶紧让太子大婚,最好能让太子妃与公主几乎同时怀孕,将来同时临盆,到时候偷梁换柱,将这孩子对外说成是太子之子,对外宣布太子病重,转由皇孙承继皇位,这样,承继皇位就再无障碍了!当然,这个操作过程必须有杨大将军全程参与,让他确实知道,承继皇位的,是他的亲身儿子才行!”

    王承恩眼睛一亮:“这主意高!陈姑娘,真不愧女中豪杰,高,真是太高了!嘿嘿嘿嘿”

    陈圆圆羞涩一笑:“多谢公公夸奖。”

    王承恩望着绝世美女陈圆圆,心念一动,他身为秉笔太监,兼管东厂事务,多年地特务生涯让他脑袋瓜转得很快,尽管他是个太监瞧着陈圆圆绝色容貌没什么特别地感觉,但他深知此女对正常男人的恐怖杀伤力,为了给这计划再加上一个筹码,他眼珠一转,想出了一个主意,和颜悦色道:“陈姑娘,如何让杨大将军与公主珠胎暗结,这还请姑娘从中斡旋安排才好啊!”

    陈圆圆冰雪聪明,眼波流转之下,便已经猜到王承恩打地什么主意了,略带羞涩起身福了一礼:“妾当尽心协力为公主分忧解难。”

    “嗯!一切有劳姑娘了!”

    ( )

第144章 大兵压境

    杨秋池现在共有二十二万大军,根据前期作战情况,进城后他重新进行了整编,组成六个集团军,每个军下辖三个师,总共十八个师。每个军都由传统步兵、重甲骑兵、轻骑兵、火炮兵、火铳兵、工程兵、后勤保障兵等混合兵种组成,而且,都是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老套筒骑兵、马克沁重机枪射手、炸药火炮(当然,弹药由杨秋池自己根据作战需要,战前亲自统一调配)。这样组成的每支集团军,都能独当一面,进可攻,退可守。

    他对各级军官根据战功重新进行了调配,将六个集团军中装备最精良的一支由自己亲自率领,作为嫡系部队驻守京城,任命李定国为军师(总参谋长),负责作战计划制定以及各集团军平时军事训练的部署和督导。任命龙炳、阿杏妮、武麒、刘勇、马凌羽这五个能征善战跟随自己的铁杆亲信分别担任其余五个集团军的军长(副总兵),将这五个集团军驻扎在山海关南下通道上,掐断李自成难逃的通道。同时准备迎击多尔衮清军南下。

    杨秋池的大将军府设在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的设置类似于一般衙门,只是,它由五部分组成,分中左右前后五个都督府。现在大明放眼天下,已经没多少成建制的军队了,真正具有大规模建制的军队,就他这二十二万新军。所以,没人敢和他一起住进这都督府里。这样,偌大的都督府实际上就全成了杨秋池的了。

    只不过,这五军都督府是各自独立并列的五个大衙门院落,他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