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纳妾记II >

第30章

纳妾记II-第30章

小说: 纳妾记II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渊源,便退出江湖来到楚王府当了护卫首领,一直到现在。”

    郭雪莲道:“那后来呢?这女煞去了哪里?”

    “我心灰意冷之下,再没问江湖之事,所以也不太清楚。”

    杨秋池问道:“那昨晚上这夜探内府之人,会不会真是她呢?”

    刘勇苦笑道:“不清楚,唉!杨兄弟,昨晚你醉了,我何曾没有醉呢。我也是一觉到这五更天,手下紧急来报说内府遇敌,我这才知道。幸亏啊。昨天听了你的警告,我加强了警戒,要不然,像昨晚那样的聚会,我们隔三岔五就有一次,谁又会想到强手来袭呢!若不是你提醒,今儿个已经出了大乱子了!”

    “那与这人交手的弟兄们又如何说的呢?”杨秋池急于知道这个白衣女子究竟是不是柳若冰。

    “我问了,说的都一样,黑衣蒙面,短刃,武功高绝,没看清楚出招,便已经受伤倒地了。”

    郭雪莲问道:“那究竟是不是那白衣女……女煞呢?”

    “不清楚,只不过,从他们的叙述来看,与那女子有六七分相似,所以……,唉!真要是她的话,那还真让人头痛啊!刚刚孙管家来过,说要我们再加强戒备,务必尽快抓住这个行刺王爷的贼人。我已经与武昌都指挥使联系,增调了部分…兵力加强楚王府外围戒备,另外,我又将外府四卫中的精英抽调若干充实内府防务,尤其是王爷住处的防务。这样不管这行刺的贼人是外面潜入,还是府里的人,都可确保万无一失。”

    杨秋池赞道:“将军运筹帷幄,指挥有度,令人佩服!”

    刘勇腆着肚子笑了笑:“杨兄弟,根据孙管家的指示,你和郭兄弟这段时间暂时不用参加巡卫,先负责侦办这件案子,务必尽快抓住这贼人。”

    杨秋池苦着脸道:“如果这贼人真是那武功高绝的蒙面女煞,那……”

    刘勇眼一瞪:“怕什么?咱们武昌府精兵数万,还怕她一个女流之辈?”这话说得虽然豪迈,可用数万去对付一个女子,到底显得底气不足。

    杨秋池对如何侦破这件案子已经有了一个粗略的计划,对刘勇道:“将军,我查案需要提取府上所有女性的手掌印,必须齐备,不能疏漏。”

    刘勇想了想,说道:“别的人都好说,就是王妃、郡主们的手印,可不太方便提取啊。”

    杨秋池道:“王妃、郡主们也不会给自己下毒的,她们的就不用提取了。”

    “这好办,我马上通知下去。立即开始提手印!”

    杨秋池和郭雪莲回到房间,穿好明军软甲军服,挎着腰刀,带着小黑狗出了护卫队住所,走在初春花团锦簇的楚王府小径上,再次来到内膳房。

    来到内膳房后,他让仆从找来云梯加上房顶,让郭雪莲带着小黑狗等在下面,叫仆从找了几块新的琉璃瓦给自己,又一次爬上房顶。

    昨晚上他勘察房顶的时候还不知道能留下来,所以当时没有提取那有指纹的瓦片。这一次,他用新的琉璃瓦片将那几块留有指纹的瓦片换了下来。

    这些指纹是下毒之人揭开瓦片时,在瓦片的青苔和尘土上留下的立体痕迹。这种痕迹由于不是汗渍指纹,所以直接可以利用光线的角度就能辨认出来。

    他坐在屋梁上,将那几片瓦的指纹逐一进行辨别,将其中主要特征都记住了。

    接着,他再次仔细观察那些鞋印,这些鞋印尺码大致相同,鞋印里的纳鞋底留下的花纹个体特征都能吻合,确认鞋印系同一个人所留;根据鞋印周边完整,前掌压力均匀,尺码比较小这几点推断,确认的确属于女子所留。他将其中具有鞋底花纹典型特征的几块琉璃瓦也换下。

    昨晚调查得知,当时外膳房分菜肴的和给三个采办送食盒的,都是男仆,而外膳房的厨子们也都是男的,从目前情况来看,初步判定毒死三个采办、在内膳房下毒和夜探内府的人系同一人,而且,这人是女子,所以,可以排除是分菜肴和送食盒的男仆下的毒。

    杨秋池下了房顶之后,将外膳房的领班叫来,让他询问所有在场的厨子和仆从,写出昨天中午之后直到三个采办发现中毒之间,曾经来过外膳房的女子的名字。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就等着结果了。

    杨秋池和郭雪莲挎着腰刀,带着小黑狗开始在楚王府到处乱逛,熟悉楚王府的环境。

    不料转了半天,竟然迷路了,小黑狗歪着脑袋瞧着他,也不知道他要去哪里。不过杨秋池倒不担心,爬上了一片假山,想先看看方向,可这假山也不太高,四周都是绿树成荫,还是找不到熟悉的建筑。正沮丧的时候,忽然看见不远处小湖边桃树下似乎有个人,决定过去问问。

    他们俩照着那个方向,穿过绿树掩映的假山,来到那小湖边,这才发现原来是个年轻女子,正坐在一株盛开的桃树下的石凳上,素臂纤指,握着一卷书,眉头微蹙正在凝神细读。

    侧面望去,这女子不过十**岁,俏脸如雪,白里透红,柳眉弯弯,明眸流眄,一头乌黑的秀发用金银丝挽结成高高的桃尖顶髻。插着一根珠玉宝翠簪。一身雪白长裙,轻薄如冰绡,衣襟、裙边暗缀着淡粉桃花,犹如晨曦中的云雾,飘渺如梦。香肩披挂一条淡紫色宽丝带坎肩,长至裙边,绣花衣襟微微分开,鹅黄色抹胸托起圆润的胸脯,与雪白的脖颈交相辉映,让男人看了得会禁不住咽着口水遐想。

    好一个“人面桃花相映红”!杨秋池赞道,难怪《诗经》有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果然如此,禁不住看得呆了。

    ( )

第24章 却上心头

    “喂!你们两在那里干什么呢?”一个女孩的声音在一旁响起。杨秋池急忙转头一瞧,旁边假山后转出一个小丫鬟,十四五岁,头上挽着一对双螺髻,一身月白色腰裙,小蛮腰扎着一条丝带,挽了个乖巧的蝴蝶结,系着一串八宝结的绦带,穿着精美的小玉佩,两手叉腰,板着一张俏脸望着他们二人。

    桃树下正凝神看书的少女猛地听到这声,慌得身子一颤,手里的书卷都抖掉了,站起身瞧了杨秋池他们一眼,扭身走了几步,斜倚在那棵桃树下,问道:“小蕊,他们是谁?”

    “小姐别怕,是两个护卫,也不知怎么跑到这里来了。”那名叫小蕊的丫鬟上前一步,对杨秋池他们道:“喂,问你们呢!在这里干什么?”

    杨秋池讪讪地摸出腰牌:“我们是巡卫,正在巡视呢。”

    “巡卫?”小蕊上下打量了一下杨秋池和郭雪莲,“我怎么没见过你们?”

    “我们是昨晚刚刚招录进来的,是刘将军亲自保荐,孙管家同意了的。”

    “哦~!那你们怎么跑到沈妃的后花园来了?还偷看我们王妃,不知道这是杀头的死罪吗?”

    杨秋池一听这里居然是王妃的寝宫,那少女原来就是沈王妃,不觉暗自叫苦,刘勇昨晚上将王爷的基本情况都告诉了他,他知道这沈王妃是楚王最小的一个妃子。

    另外,刘勇已经给杨秋池珍重交代过,巡查的时候,内外府都可去的,但王爷、王妃、世子和郡主的寝宫是不能随便进入巡查的,在这些寝宫布防的护卫都在寝宫外围,而王爷和世子都有自己的贴身护卫,所以杨秋池他们只能在外围巡查。现在自己居然跑进王妃的寝宫里来了,这还真是触犯了大忌的。

    郭雪莲一听要杀头,顿时脸都吓白了,情不自禁拉住了杨秋池的胳膊。

    小丫鬟这一恐吓,反倒把杨秋池脑袋瓜弄清醒了,忙道:“昨晚…wap..cn有夜行人闯入内府,企图行刺王爷和王妃,我们奉命侦缉这件案子,正查访到前面的时候,发现有人鬼鬼祟祟朝这边来了,急忙追踪而来,由于初来乍到不熟悉府里的情况,以致擅闯王妃寝宫,惊扰了王妃,还请赎罪!”

    “哼!你说追踪就追踪?还追到沈妃娘娘寝宫里来,这算什么事啊?得把这件事告诉你们将军才行……”

    杨秋池吓了一跳,陪着笑脸哀求道:“姑娘,我们兄弟从蕲州逃荒到武昌,好不容易得了这个差事,算是拣了条性命了,你要告诉将军,那我们可就砸了饭碗了……”

    “哼!想得到美,脑袋都保不住了,还想饭碗的事呢!”

    沈王妃微微侧脸瞧了一眼他们两人,轻声道:“小蕊!算了,让他们走吧。”随即,步履袅袅,罗带轻飘,径直去了。

    丫鬟小蕊朝杨秋池他们哼了一声,转身追了上去。

    杨秋池怔怔地望着沈王妃远去的背影,心中竟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回首间,瞧见地上那卷书,忙跑过去拣了起来,追出两步,连声叫道:“哎!王妃娘娘,您的书……”

    二女的身影早已经消失在桃花深处了。

    郭雪莲感觉从鬼门关转了一圈回来似的,惊魂未定地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追上来问杨秋池:“表哥,咱们……咱们回去吧!”

    杨秋池叹了口气,摇摇头,拿起那书卷一瞧,却是一本刻版《李清照词集》,翻开的那一页,是一首“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书页的空白处用蝇头小楷写着一些眉批,字体工整娟秀。细细读了几行,是些感言。

    杨秋池是学理科的,本来诗词这些东西不甚懂,但对李清照的词却比较了解,这也算是机缘巧合。他读中学的时候,有一次,他们班那个上课沉闷如嚼蜡烛一般的语文老师病了,来了个代课老师,是个刚才师大毕业的女大学生,身材高挑,戴着眼睛,书卷味很浓。当时正好教李清照《如梦令》一课,那女教师显然对古诗词有很深的研究,从介绍词人李清照的背景知识,到解说这首词的意境,讲得特别的有诗意,加上语音婉转,娓娓道来,正符合婉约派词人的那种韵味,让杨秋池一班同学听得如醉如痴,课后都缠着那老师多讲一点。于是,那女老师不仅课堂上教,还用了晚自习给他们讲李清照的词。

    那几天的语文课,班里是座无虚席,连几个经常逃学的老油子都坐得端端正正撑着下巴睁大眼睛听得津津有味。晚自习的时候,其他班的听说了也都搬了凳子来旁听。

    可惜,原来的嚼蜡烛语文老师很快就病好回来上课了,那女老师也不知道去了哪里。让杨秋池一班同学(尤其是男生)唉声叹气了好久。而他仅有的一点诗词常识,就是从那短短的一周得来的。

    后来杨秋池偶然看见班里女生那里有一本琼瑶的言情小说名叫《却上心头》,知道这书名便是来自这首词,便借来细细读了,被琼瑶阿姨的故事很是伤感了好一阵子。

    现在,杨秋池想到自己穿越来到数百年之前的明朝,见到一位清纯美丽的王妃在桃树下读李清照的诗词,想起了那个将他引入诗词圣殿的女大学生,心中感觉真是别有滋味。想着王妃正细细品味这词中意境,黯然神伤的时候,却被自己鲁莽地打扰了,真有些愧疚。

    郭雪莲又轻轻咳嗽了一声,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