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唐之李家庶子 >

第107章

隋唐之李家庶子-第107章

小说: 隋唐之李家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扶风郡,现在已改名为岐州,居四山之中,五水之会(、渭、漆、岐、雍),陇关西阻(陇关即陇坻,今陇县西),盆门南扼(盆门即盆门山,在今宝鸡市西南十五里,为秦岭北谷,古盆州境由此而入,故名。),为长安右辅,所以薛举第一次率大军攻唐,目标才会选择此处,但那次进攻,被李世民击败。

    安定郡,即为李唐改名后的泾州,此地山川还带,水陆流通,连络中外,控带东西,实为关中之襟要,所以薛举第二次攻唐时,才会将第一次进攻失败的扶风改为此处,而那一次,他取得了大胜。

    李隐带兵向西渡过渭水之后,行军速度有所放缓,并向薛举军散布谣言,说他行军速度变缓的原因,是军心涣散所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离间计的进行。

    行军打仗,需要高瞻远瞩,切忌拘泥于一地,在放慢行军速度,对薛举军进行离间计的同时,李隐将目光远放到了陇右地区的西北方,那里有临洮四郡。

    临洮四郡在李家入关中前,是薛举与李轨互相争夺的地方,李家入关中后,薛举与李轨的大敌便成了李家,于是关系稍有缓和,于是放缓了对临洮四郡的抢夺,所以这四郡仍是中立的势力。

    为了对薛举势力形势战略上的包围之势,李隐于是让帐下善辩的方宏出使临洮四郡,让这四郡之地归降大唐。

    八月初五,薛举派皇太子薛仁杲进军围攻宁州,大唐的宁州刺史胡演击退了薛仁杲,薛仁杲撤退时有些老羞成怒,将宁州的一个小城和数个村庄给屠了。

    薛仁杲从宁州返回后,薛举因为其随便屠杀百姓之事,将他臭骂了一顿。薛举时常教导薛仁杲要爱民,不然即便是将整个关中打下来,也是不能长久统治的,但薛仁杲却未有什么长进,时常做出残暴之举,让薛举感到颇为头疼。

    薛仁杲从薛举处离开后,心情烦躁不乐,一连杀了几个奴仆侍从也没解气,这时,薛仁杲的近臣粱胡郎匆匆走了过来,薛仁杲神色不善的问粱胡郎何事这么慌张。

    粱胡郎并未答话,而是看了看四周那些胆战心惊的奴仆侍从,薛仁杲摆了摆手,让其他人等都退了出去。

    粱胡郎这才向薛仁杲低声道:“皇太子,大事不好了,我得到消息,陛下似乎嫌你太过残暴,打算将你废了,另立薛仁越为太子!”

    “什么!”薛仁杲听后震惊无比,恐慌、怨恨、嫉妒等情绪一齐涌上心头。

    薛仁越为薛举的小儿子,被薛举封为晋王,性格与薛举最近,常被薛举在人前称赞,甚至有一次薛举在喝醉酒的时候,曾向近臣透露过要换薛仁越为太子的想法,这个消息是薛仁杲安插在薛举身边的太监告诉他的。

    所以此时梁胡郎再次对薛仁杲说起薛举要换太子的时候,薛仁杲并未对这消息产生怀疑,他这时眼露凶光,咬牙道:“既然父皇你对我如此不仁,那就别怪不不讲父子之情了!”

    最近薛举偶感风寒,但不是什么大碍,御医说只需静养数日便可康复,这天晚上,薛仁杲为表善心,亲自动手为薛举熬药,并恭恭敬敬的端到了薛举面前。

    薛举以为薛仁杲这是终于转性了,大为欣慰,感叹真是列祖列宗保佑,不疑有他的将薛仁杲熬的药喝了,平常人为他熬的药,薛举一般只喝几口,而这次薛仁杲为他熬的,却是喝得个一滴不剩。

    翌日,谋士郝瑗对薛举道:“现在唐兵刚刚战败,关中骚动不安,李隐大军停滞不前,士气低落,我们应当迅速将其击败,然后趁胜攻取长安才是。”

    薛举同意他的意见,立即调集大军,准备全力东进,但在点将之时,却忽感呼吸不畅,顿时晕倒在地,郝瑗等将领大惊失色,连忙传唤御医,然而当御医到来时,薛举却有气进没气出了。

    薛举这时似乎终于明白了什么,艰难的将手抬起指向薛仁杲,薛仁杲立即上前,抱住薛举的手痛哭流涕,“父皇,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帮你照看好薛家,管理好西秦的!”

    然而一旁的谋士郝瑗却皱起了眉头,因为他觉得薛举这时看着薛仁杲的眼神,似乎不太像是要向他托付重任,反而更像是怨恨、懊悔……

    八月初九,薛举去世,一代枭雄没死在战场上,却是死在了自己儿子的手上,让人可悲可叹,他想要率兵东进长安的计划,也再没有机会施行了。

    八月十一日,薛仁杲继位,居住在折城,追谥薛举为武帝。

第192章 王世充血染东都

    薛仁杲作太子时,和大多数的将领有矛盾;他当皇帝后,众人心里疑忌不安。

    而就在薛举去世没几天,西秦最重要的谋士郝瑗,也暴毙而亡,薛仁杲说郝瑗这是因为思念先皇而伤心过度得了病,这才导致不治而死,但却有人传出消息,说看到在郝瑗死前,曾有太监带了一壶酒去其住处……

    薛仁杲在军中有万人敌的称誉,薛举与他相比,勇武自是不足,然而,薛举善于收取民心、笼络部下,所以能得诸将死效,而薛仁杲为人残暴,常常一言不合就杀人,西秦诸将百官,无不对他恐惧忌惮。

    所以西秦从薛仁杲继位的这一天起,内部已是人心离散了,而且还失去了郝瑗这种善于谋略的人物,无异于再断一臂。

    西秦虽还未与李隐正式交战,但胜利的天平,已开始慢慢向李隐的方向倾斜。

    八月十五,中秋月圆时,晋王李隐率十三万大军开始向高城进发,那里是李世民的战败之地,而李隐,却决心要在此处打败西秦,一雪大唐战败之前耻!

    薛仁杲派大将宗罗领兵出高城五十里,抵御李隐的大军,宗罗几次挑战,李隐都坚守营垒不出战。

    诸位将领都请战,李隐道:“我军才打了败仗,士气沮丧,对方仗着得胜而骄傲,有轻视我们的意思,我们应当紧闭营门耐心等待。他们骄傲我们奋勇,找到适合出战之时,定能一仗将他们打败!”

    于是,李隐命令全军:“有敢请战的,斩首!”

    就此,双方人马开始在这高城附近对峙起来,李隐就像是丛林中寻找猎物的猎人,耐心观察等候,只要敌人一露出破绽,便会悍然出击,将敌人彻底打败。

    ……

    李密与宇文化及每次打了胜仗,必定派人向皇泰主报捷,洛阳的官员对此都很高兴,认为李密不再是他们的大敌了,甚至还有人提议让李密入朝来当丞相,统领百官。

    王世充愤愤不平的对他的部下道:“元文都这些人,不过是办理文书的小吏,我看这形势,必定被李密捉去。而且我的部队多次与李密作战,前前后后打死李密军士的父兄子弟很多,一旦成了李密的部下,我们这些人没一个能逃得掉!”

    王世充用这些话成功的激怒了他那些部下的情绪,许多将领都扬言谁要是支持李密入朝,他们就要将谁杀了。

    内史令、鲁国公元文都,便是支持李密入朝的重要人物,他希望通过手握重兵的李密,来与王世充相抗衡,他这时听说了这事后,十分恐慌,决定铤而走险,与同为“七贵”的卢楚等人谋划,要趁王世充入朝时,埋伏士兵杀掉王世充。

    然而,元文都等人的同谋中,却有一个猪队友段达。

    段达性格胆小怕事,手上握有上万兵力,自被杨广命令留守洛阳以来,与敌军大小战役数十场,获胜的次数寥寥无几,然至今仍为洛阳的“七贵”之一,爵封陈国公。

    要是换了别的人,经历了这么多的败绩,早就被砍头了,不过段达很会做人,每次出征劫掠所得的钱财,大部分都用来与洛阳官员结交,所以掌权的元文都等人与他的关系都很好,就连王世充,段达也是极力交好的。

    此时段达刚与元文都等人商议完后,觉得元文都等人所谋之事恐怕不会成功,于是派女婿张志将元文都、卢楚等人的计划原原本本的告诉了王世充。

    王世充得知这消息后,打算先下手为强,八月十五日三更时分,王世充率兵袭击含嘉门,准备先攻入皇宫,挟持皇泰主以令百官。

    元文都听说变故发生后,立即进入内宫侍奉皇泰主至乾阳殿,并安排军队自卫,命令诸将关闭城门抵御。

    将军跋野纲领兵出战,但刚遇到王世充,便立即下马投降。将军费曜、田在宫城外与王世充交战,但都渐渐有些支持不住,王世充的部队与李密交战或许有些吃力,但与留守洛阳的士兵相比,战斗却要强上一筹。

    元文都见形势渐渐不利己方后,打算自己领宿卫兵出玄武门,从背后袭击王世充。

    但掌管玄武门钥匙的长秋监段瑜,却声称找不到宫门的钥匙,让元文都的军队白白拖延了很长时间后,仍未能出玄武门。

    长秋监段瑜,是段达的族人。

    天快亮之时,元文都又打算领兵出太阳门迎战王世充,然而刚回到乾阳殿,王世充已攻破太阳门,率大军进入了皇宫。

    兵部尚书、杞国公皇甫无逸,见形势不妙,立即抛下母亲和妻子儿女,砍开右掖门,独自向西往长安逃去了。

    卢楚藏在太官署,被王世充部下抓获,押送到兴教门见王世充,王世充立即下令乱刀砍死卢楚,然后继续朝紫微宫门进攻,。

    皇泰主此时便在紫微宫中,他派人登上紫微宫最高处的紫微观,问王世充:“郑国公举兵这是想做什么?”

    王世充下马谢罪说:“元文都、卢楚等对臣横加陷害,我来请陛下杀了元文都,此后我甘愿受刑罚。”

    这时,段达此时也在紫微宫中,他猝然发难,将元文都给制住了,并命将军黄桃树绑了元文都送到王世充面前。

    元文都冲着皇泰主喊道:“臣今天早上死,晚上就要轮到陛下了,陛下要保重啊,臣再也不能服侍您了!”

    皇泰主恸哭送别元文都,元文都被送出兴教门,如卢楚一样被乱刀砍死,王世充还下令杀了卢楚、元文都所有的子女。

    段达又以皇泰主的命令开门迎王世充入宫,王世充用自己的人全部替换了宿卫禁兵,然后入乾阳殿见皇泰主。

    皇泰主对王世充道:“擅自举兵杀人,不曾闻奏,难道是作臣子的作法吗?你想逞武力,胆敢杀我吗?”

    王世充伏身下拜流泪谢罪道:“臣蒙受先皇的提拔,粉身碎骨也难报答。文都等人包藏祸心,想召李密危及社稷,又怕臣不同意,怀疑猜忌臣;臣被迫求生,来不及闻奏。如果怀有什么恶意,违背陛下,天地日月在上明鉴,让臣满门灭绝一个不留。”

    王世充说着说着,已是声泪俱下。

第193章 李隐平陇右(上)

    皇泰主已知经此政变后,自己的小命已是被王世充捏在手里,之前的话不过是为了试探王世充有没有杀他的心罢了。

    此时皇泰主听王世充如此声泪俱下的诉说后,已知他暂时没那个狠心,便令王世充上殿,与之谈了很久,又与王世充一同入后宫见皇太后,王世充披散头发发誓,声言不敢有二心。

    于是皇泰主以王世充为左仆射,总督内外诸军事。到了中午,王世充又捉住了“七贵”中的赵长文、郭文懿,将这二人杀了,然后巡视全城,公布诛杀元、卢等人的原因。

    至此,经过此处政变之后,王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