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唐之李家庶子 >

第133章

隋唐之李家庶子-第133章

小说: 隋唐之李家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绩这才咬了咬牙,狠下心来答应了,和郭孝恪率数十骑兵离开营寨,西行至黄河渡口,坐船逆水而上,投奔大唐去了。

    李商胡见消息败露后,便挑选了二千精兵,向北袭击阮君明、高雅贤所部,并将他们打败,不过高雅贤边败走时,还不断的收拾部众,渐渐再聚集了不少人,李商胡继续追击后,却没有追赶上,从而只得回军孟津,曹旦的大军却也不敢去攻打了。

    李世绩和郭孝恪逃往大唐的消息传到窦建德现在的王都州永年县的时候,窦建德的诸位大臣都齐至皇宫万春宫,请求窦建德杀掉李世绩的父亲李盖。

    窦建德沉思了许久,摇头道:“世绩是唐臣,被我俘虏,仍不忘唐朝,这是忠臣,他父亲有什么罪?”于是窦建德下令赦免了李盖。

    之后,窦建德亲自率兵数万攻打叛臣李商胡,李商胡兵力仅数千人,根本抵抗不了多久,便城破人灭了,李商胡死前,十分后悔没听李世绩的建议。

    窦建德重回州后,考查、鼓励耕织,所辖地区没有盗贼,商贾行人露宿,国力、军力都慢慢变得愈发的雄厚了。

第240章 追击

    九月二十七日,李世绩、郭孝恪到达长安,李渊对李世绩和郭孝恪二人千里归唐的行为大为加赏了一番,让两人的爵位保留不变,各拜为州总管。

    李世绩听闻李隐仍在柏壁与宋金刚交战后,便主动请缨前往柏壁相助李隐,李渊同意了他的请求,任命他为行军总管,带兵数千北上支援李隐。

    李隐自七月初至柏壁与宋金刚对峙,到现在已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期间宋金刚几乎每天都去唐军营寨前挑衅寻战,但李隐都是闭营不出,任由宋金刚如何挑衅,都是拒不迎战,宋金刚也是无可奈何之极。

    不过双方的主力虽没接战,但河东战场上的各种厮杀,却一点都不少,小队骑兵的绕后偷袭战、夏县的攻防、救援、伏击战,雁门关的侵扰围堵战……

    另外,刘武周还几次三番的亲自率军进攻河西城,但都被李仲文给击退了,身边没了那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的束缚,李仲文指挥军队的水平,似乎一下子提升了不少,河西城仍能坚守至今,李仲文确实是功不可没。

    在得知李世绩将要带兵前来柏壁的消息后,李隐顿时大喜过望,亲自带人出营十里,去将李世绩迎接了到了营寨中。

    李隐与李世绩两人,自上次一别,又是一年多的时间未见了,此时再度相聚,又是共处同一阵营,心情都是大为畅怀。

    为了给李世绩接风洗尘,李隐召集军中将佐,至其军帐中举行晚宴,一同热闹了一番。在李隐的军中,无论是什么身份的人,都是不许喝酒的,为了庆贺李世绩的到来,李隐原本想破例允许大家喝果子酒的,但却被李世绩给严词拒绝。

    晚宴中,李世绩便坐在李隐的下手位置,两人互相倾谈了许久,李隐意气风发的向李世绩道:“据探子传来的消息得知,宋金刚的兵粮已经快要见底了,此次二弟来到柏壁,正好与我一同破敌!”

    李世绩欣然道:“如此甚好,我们兄弟终于可以一同在战场上杀敌卫国了!”

    宋金刚的军队粮食,这时确实已快要吃光了。

    造成其粮食短缺的原因,一为刘武周南侵之时,受所控制地盘的限制,本就没多少储粮,二是在成功的吞并了河东广大地区后,虽得粮不少,但军队扩充得也大,每天消耗的粮食不可胜数。

    另外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李隐的屯兵柏壁后,那些不停的各种干扰之策了,这对宋金刚的军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极大的加快了宋金刚军队缺粮的时间。

    此时的宋金刚大帐中,烛光昏暗,不知从何时开始双鬓已变得发白的宋金刚,这时正脸露愁容的听完了军需官的报告。

    军需官走后,宋金刚踱步到了军帐门前,将门布掀起,一阵寒风猛的迎面吹来,让宋金刚不由的打了个冷颤。

    “天也快要下雪了!”宋金刚口中喃喃说了一句。

    “将军,小心受寒了!”护卫军帐的亲兵关切的说道。

    宋金刚听后,默然不动,静静的在那站了许久,才返回军帐之中,然后强打起精神来,走到了河东战场的地图前面,心中不停的默念道:“一定还有扭转局势的转机的,转机处在哪?”

    最终,宋金刚将目光定格在了河内郡与泽州(原长平郡)、潞州(原上党郡)三处地方,这三处地方现在的控制者,是当年名震天下的魏公李密。

    李密已在河内郡蛰伏了一年多,因为有黄河天险,不易攻伐,且他仅有一郡之地,所以王世充便没将他放在心上,一心忙着称帝之事和攻占大唐的地盘,所以李密得以在河内郡站稳脚跟。

    当河东局势糜烂,李密野心再起,在谁都不注意他的时候,忽然带兵出击,一举攻下了大唐的泽州和潞州,现在手上有着精兵两万,有影响河东局势的能力。

    当李隐屯兵柏壁之时,宋金刚便派人去与李密联络,想与之结盟共抗李隐,然而李密对此既没反对,也没拒绝,态度着实让人有些捉摸不透。

    但是这时,宋金刚已到了败亡的边缘,宋金刚若败,仅凭李密他自己,肯定是无法保全的,若是让李隐抽出手来,李密也只能滚回河内郡去。

    所以宋金刚觉得,李密此时定会出手相助自己,于是他挥笔写了一封书信,连夜派人送给李密。

    在信中,宋金刚向李密坦言,他军中已无粮食,翌日便回撤军至仍有些许存粮的介休城,到时他将会在那与李隐决一死战,恳求李密务必前来相助,若是战胜李隐,他愿劝刘武周与李密平分河东,永结同盟!

    武德二年十月十四日,宋金刚率军离开柏壁,以将军寻相殿后,自己则率主力开始向北逃窜,在柏壁屯兵多时的李隐,终于对战意盎然的众将士,下达了出击的命令,亲自带兵向宋金刚追击而去。

    一路疾奔后,李隐在吕州(今霍县)的时候追上了寻相的军队,将他打得大败,接着继续乘胜追击逃敌,一昼夜走了二百多里,大小战役打了几十场。

    当大军追至高壁岭(今灵石县东南二十五里,又名韩候岭)的时候,兵部尚书屈突通抓住李隐的马缰绳规劝道:“大王打败敌人,追击逃敌到了这里,功劳也足够了,不断深入,就不爱惜自己吗?况且士兵们饥饿疲惫,应当在此停留扎营,等到兵马粮草都齐备了,然后再进击也不晚。”

    李隐摇头道:“宋金刚无计可施才逃跑,军心涣散;功劳难立,失败却很容易,机会难得,失去却很容易,一定要趁此机会消灭他。如果我们滞留不前,让他有时间考虑对策加强防备,就不可能轻易打败他了。本王尽心竭力效忠大唐,怎么能只顾惜自己的身体?”

    于是不顾屈突通的劝阻,继续打马追击,将士们见此,也不敢再提饥饿与疲惫,紧紧追随着他继续杀敌。

第241章 决战介休

    唐军越过霍邑,赶至雀鼠谷的时候,追上了宋金刚的大军,双方一天交锋了八次,因缺粮加败逃的缘故,宋金刚军队的士气极低,根本不是唐军的对手,所以交锋八次,结果都是唐军都打了胜仗,唐军杀死、俘虏了宋金刚军好几万人。

    与宋金刚交锋于雀鼠谷的当晚,唐军在雀鼠谷西原宿营。

    李隐这时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三天没有脱下战袍了,全军的肉食就只有一只羊,火头军将羊肉煮好后,端到了李隐的面前。

    李隐不愿独食,让火头军将羊肉剁碎了,与全军的将士们共享羊肉,并慷慨激昂的对将士说了一番激励的话语。

    全军将士们虽最后连羊肉的味道都感受不到,但却对此感到十分的感动,多日的行军之苦似乎也随之一扫而空了。

    因宋金刚的败逃,那些原本被宋金刚所俘虏的一些唐军官员将领,都陆陆续续的从混乱中得以逃脱,陕州总管于筠、内侍侍郎唐俭等人,都从宋金刚手下脱身逃回唐军中。

    这时,唐俭向李隐道:“晋阳乃河东根本所在,不如让末将带一部人马先行到晋阳附近,以窥伺晋阳?”

    在唐俭看来,刘武周势力败亡已定,若是能先入晋阳,无疑是大功一件,这可比与宋金刚拼命可要好得多了。

    李隐沉吟一番后,答应了唐俭的请求,拨了五千人马与他,让他第二天后轻军北上,先与河西城的李仲文等会合,再随机应变。

    唐俭的那点小心思,李隐自是知道的,不过只要不影响到大局,甚至对局势有利的话,这种小心思也并非不可接受。

    十月十九日,李隐带兵追敌至介休,宋金刚的士兵这时还剩三万人左右,李隐一方的军队,因追敌数百里,有不少人都掉了队,所以现在也只有约七万,但也是宋金刚军队人数的一半有多,而且虽然比较疲惫,但士气却很高涨。

    宋金刚这时将介休城最后的粮食拿了出来,让饥饿了许久的士兵饱餐了一顿,又对将士说了些激励的话,然后率众出西门,背对城墙排列战阵,南北长约七里,准备在此与李隐的军队决一死战。

    李隐在李世绩耳边嘀咕了几句,然后派李世绩先行率军出战,双方厮杀了一会,李世绩假意不敌,稍稍退却,以引诱宋金刚。

    宋金刚不知是计,或者说即便他知道有可能是计,这时也管不得那么多了,立即乘此战机,率领全军反扑,李隐让罗士信、裴行俨、程咬金三将率领五千精骑,绕到宋金刚背后袭击。

    在罗士信、裴行俨、程咬金这三尊杀神的突袭下,宋金刚的军队的阵型瞬间乱作一团,李世绩也随即不再退让,指挥军队反击,宋金刚全军于是开始节节败退。

    李隐见此,微微的点了点头,然后亲自率剩余的部队全线压上,打算给予宋金刚军最后致命一击。

    然而就在这时,李隐军阵的后面蓦地传来惊天的喊杀之声,李隐心中一惊,扭头看去,见己军背后,这时竟杀出了大批的敌军!

    一向镇定自若的李隐,此时面对这始料未及的情况,也是有些慌了,连忙下令让前行的部队立即停下,后军变前军,前军变后军防范来敌,然后在让传令兵打出旗号,让罗士信、裴行俨、程咬金三将率骑兵杀回本营,再命李世绩务必要尽快击败宋金刚军,以解除己方腹背受敌的状态。

    这时,李隐已看到了突袭之军的帅旗上,赫然写着“大将军、魏公、李”等字样,这才恍然,“原来竟是李密!这次真是大意了!”

    敌军的帅旗附近,正是已快要被世人淡忘了的枭雄李密,他这时脸上略带疲惫,但却精神焕发,一如他当年初上瓦岗寨之时那样。

    李密退守河北之后,也曾心灰意冷过很长一段时间,不过最终他还是又重新恢复了斗志,因为他实在是不甘心,不甘心从崇高的地位中变为普通人,更不甘心就此放弃争夺天下的机会。

    之前李密便一直寻找使自己重新翻身的机会,之前他将更多的目光,放在自己的死对头王世充的身上,直到今年河东局势的突变之时,他才将目光转向了河东。

    河东有着完固的地形,不失为王霸之地,若能全取河东之地,足以凭此与李唐、王世充、窦建德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