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唐之李家庶子 >

第23章

隋唐之李家庶子-第23章

小说: 隋唐之李家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采莲疑惑的问:“这是为什么?”

    李隐看着一片漆黑的窗外,“因为平壤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不怎么平静。”

    ……

    六月十一日,杨广来到辽东城南,观看辽东城的形势。

    随后,他把将领们召集起来斥责说:“你们自以为官居高位,又依恃着家世显赫,想要暗中怠慢欺骗朕吗?在京师的时候,你们都不愿意让我来,怕我看见你们的私弊和**。今天我到这里来,正是要观察你们的所作所为!今天你们怕死,不肯尽力,以为我不能杀你们吗?”

    诸将都惊惧、战栗而变了脸色,唯唯诺诺不敢发话。

    杨广因此就留在辽东城西几里外的地方,住在**城,敦促各军卖命攻城,但高丽的城池都各自坚守,一座也未能攻下。

    在隋朝各军营帐中,有一个比杨广的御营小一半,但又比大将军营帐大许多的营帐,这是东。突厥始毕可汗的大帐。

    始毕可汗名叫阿史那咄吉世,是东。突厥的前任大汗、启民可汗之子,启民可汗在大业五年病逝,始毕可汗便是在那年,继承的东。突厥大汗之位,现在算来,已差不多有三个年头了。

    始毕可汗是在去年十二月末与隋军汇合的,但到目前为止,他带来的两万突厥骑兵,还没跟高丽人打过一仗,始毕可汗自己不愿意打,杨广是更不愿意让隋军以外的军队出力。

    这时的大帐中,除了始毕可汗外,还有其他一些突厥将领,都在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此时隋军的物资供应虽然有些紧张,但对各藩的供应却是要什么有什么的,在隋军军营吃喝了近半年,这些突厥将领大都胖了好几圈。

    始毕可汗一直在盯着望中的隋朝给的美酒(酒是整个军营中,只有各藩国才能喝到的东西。),低头沉思。

    “伯图鲁,你现在去告诉杨广,说我打算回草原了。”始毕可汗忽然开口道。

    那个叫伯图鲁的,其实是个汉人,不过在东。突厥中担任要职,他这时听了始毕可汗的话后,愣了一下:“但是……天子还没撤军,我们真的可以先走吗?”

    始毕可汗将手中装满酒的碗猛的放在了桌面上,“让你去就去,哪来这么多废话!”

    伯图鲁立即跪下,告罪了一声,得到始毕可汗示意后,才匆匆跑了出去。

    始毕可汗哼道:“这些汉人,就是欺软怕硬!”

    大帐中的那些将领,这时都停止了喝酒,一脸惊讶的看着始毕可汗。

    那伯图鲁虽然是个汉人,但始毕可汗以前对他还是挺重视的,许多事情也会找他商量,众人都没想到始毕可汗现在会这样毫不留颜面的训斥他。

    始毕可汗看着众突厥将领,冷笑了几声,“我已得知消息,现在大隋境内,到处都是反民,而这昏君却还在这里打仗,我看这大隋,是气数将要尽了,所以我们突厥,不用再想以前那样做他们的狗了!”

    始毕可汗说完,将碗中的酒一干而尽,然后将碗摔碎在地,大声道:“跟我回草原!”

    说着大步走出了营帐。

    ……

    杨广对这场战争的耐心,在始毕可汗率领部队离开后,终于被磨得一干二净了。

    于是他一面亲自指挥辽东城的攻夺,一面命亲信大将宇文述率领于仲文(左第十二军)、荆元恒(左第七军)、薛世雄(左第十一军)、辛世雄(左第八军)、张瑾(右第十二军)、赵孝才(右第九军)、崔弘升(右第二军)、卫文升(右第一军)等九个军,共三十万五千人,自怀远、泸河两屯粮地出发,避开众多高丽城池,直击高丽都城平壤!

    这个举措无疑是疯狂的,行军打仗,首要之事是补给充足,没有补给,任你有百万大军,也只有败亡一途。

    所以在这个没有飞机空投食物的年代,打仗几乎都是平推过去的,只有将一座座的地方城池拔去了,保证补给线的安全了,才会继续进军。

    当然,这其中又有些列外,比如一路烧杀劫掠的北方游牧名族,就可以不用管补给的问题,还有如果少数几座的城池实在攻不下,而己方兵力又足够将未攻下的城池包围的话,也是可以分兵的。

    但是现在杨广让整整三十多万的大军,在敌人城池一座未拔除的情况下,直接挺入敌方国境,在毫无补给的情况下行军数千里,直扑敌国的都城,这……这实在是从古未有之事!

第三十七章 平壤之战

    杨广在下令九支大军往平壤而去的时候,也终于下令,让磨刀霍霍多时的来护儿,率军从海路攻击平壤,配合陆军的行动。

    高丽在得知三十多万的隋朝大军直扑平壤后,立即让大将乙支文德率领三万精锐,浩浩荡荡的出了平壤城。

    在城中的李隐,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情变得十分沉重。

    因为李隐知道,如果他什么都不做,任由事情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的话,乙支文德将会在萨水以少胜多,大败三十多万的隋军。

    整整三十多万的隋军,最后安全返回的只有两千多人。

    李隐虽然对隋朝没什么好感,但却不忍眼睁睁的看着三十多万汉人,就这样死在敌国的手里。

    然而,以李隐现在的权势,有扭转“萨水之战”胜败的能力吗?

    答案是否定的,当这三十万隋军不顾补给问题,开始进军的时候,他们就已是注定了必定会战败的了,即使不在萨水被打败,也会在其他地方。

    但是,李隐却有机会让更多的人活着回去,不过能不能成功,就全看天意了。

    李隐想到的办法有两个,一个办法需要以后才能做,但另一个办法却需要越快越好。

    “吴汉!”李隐向府宅中的的一个护卫喊了一声。

    吴汉立即跑了过来,“六当家的,有什么事要我去办吗?”

    这个吴汉,便是李隐当初在翠云峰的时候,训练喽时第一个任命的队率,他之后随李隐下了山,又跟他从军厮杀,一个月前则他弄到了这里当护卫。

    虽然李隐已不是强盗头子许久了,但这吴汉对他的称呼,却一直改不过口来,还是会在人少的时候,叫他做“六当家”。

    李隐从桌面上拿起两封书信,“有件关系重大的事情,需要你去办,将这两封信,分别送给右第一军的大将军卫文升和右第十二军亚将王仁恭,你可能完成任务?”

    吴汉站直挺胸道:“我定不负六当家的所托!”

    李隐点了点头,将信交给了吴汉,然后从怀中拿出一块令牌,“这是周法尚将军的令牌,你可以凭此与卫、王二人取得联系。”

    说着一并将令牌给了吴汉,“现在就出发吧,路上小心点。”

    吴汉没有多说什么,将东西收好后便转身快步走了出去。

    “尽人事,听天命吧!”李隐叹了一声,继续处理其他的事情了,最近这几日,他都十分的忙。

    来护儿很快率领大军渡海而来,在六月末的时候,便出现在了水河口,离平壤旦夕便至。

    平壤的普通百姓,万没想过战争会离自己这么的近,顿时都慌了神,纷纷抢着要拖家带口的逃离平壤,使得原本还算安定的平壤城瞬间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李隐在这个月初看了辽东战场的情报后,便知道水师应该快来了,所以这时十分的平静,静静的等候着自己发挥作用的时刻到来。

    同时,想到那座被隋朝战士染红了的辽东城,一向自诩是硬汉的李隐,也不由的打了个冷颤,

    这就是当初他向李建成讨要职务的时候,特别说明最好是能来水师,而非陆军部队的原因,如果随军去了辽东城那个送死的地方,李隐现在十有**就已交代在那里了。

    去那里根本不是打仗,而是送死。

    七月三日,来护儿率领大军进入水,逆水而上,向平壤直扑而来。高丽匆忙调集大军迎击,双方在离平壤城六十里左右的地方展开激战,高丽军惨败,只几万大军只有五千多人逃回了平壤,整个高丽国都为止震动。

    随后,来护儿欲趁胜追击,一口气攻破平壤城,周法尚制止劝他等陆军来了再一起围攻平壤,不然孤军深入太过危险。

    来护儿不以为意的道:“平壤城先是调走了三万精锐,接着又被我们大败,城里人心惶惶,士兵斗志低沉,再加上有内应(即李隐等人)接应,此时攻打平壤可谓是万无一失,如果前怕狼后怕虎的,岂不是错失了良机?”

    周法尚苦劝不住,便只好道:“根据李隐发来的情报来看,那个荣留王高建武在招募敢死士,请将军务必不可以掉以轻心。”

    来护儿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周法尚只好忧心忡忡的退了出去。

    李隐因为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来护儿会在不久后遭遇惨败,然后退守到海边的,惨败的主要原因,便是是轻敌大意,被高建武的几百敢死士偷袭成功了。

    于是李隐在给周法尚写的情报中,让他一定要让大军万分谨慎,周法尚这时觉得来护儿并没有听进自己的话去,心里想道:“看来得采取与李隐商量好的防范措施了。”

    来护儿此次渡海而来,共率领了八万多的大军,之前那一仗,虽是大胜,但也损失了八千多人,现在还有七万多人。

    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来护儿这时从中挑选了四万精锐,乘上最好的战船,立即奔袭高丽都城平壤,剩余的三万人则周法尚押后而来。

    来护儿此举,除了觉得兵贵神速外,还有一点小小的心思:独占攻破高丽首都的大功!

    这个功劳,可以说是整场战役中最大的,来护儿自然是不愿意与周法尚分享了,这其实也是他不愿意等陆军的一个原因。

    不到半日,来护儿的大军便来到了平壤城下。

    荣留王府的正堂中,此时一片肃然,荣留王脸色难看的坐在首座上,其下是渊太祚等一干大臣。

    “大王在前线激励将士,将首都交给我们看管,如果平壤从我们手中丢了,在座的各位和我都是高丽的罪人,还有什么颜面活在这世上?”高建武沉声说道。

    高建武环视了众人一会,继续道:“值此危难之际,我希望各位可以将家中的护卫兵丁,全都投入到城墙上,守卫平壤城!”

    平壤城现在兵力严重不足,但是这些大臣家中,却基本有几十上百不等的护卫兵丁,渊家更是达到上千人,聚集起来也能凑出不少人了。

第三十八章 王爷,不好了!

    然而在高建武说完话后,在座的大臣却都没说话,都将目光看向闭目沉思的渊太祚,似乎都在等他发话。

    高建武见到这种情形后,脸上的愤怒之色一闪而过。

    见渊太祚久久不发话后,一个肥胖的官员迟疑的道:“如果……如果城被攻破了的话,我们没有护卫,可就死定了!”

    高建武站了起来,大声喊道:“只要你们再抵挡住敌人半日,我就有把握将敌人击败!”

    “不好了,王爷,不好了!”有人喊着飞奔了进来。

    高建武皱眉道:“慌慌张张的,难道天塌下来了不成?”

    那人颤颤的道:“王……王爷,敌人入城了!”

    “什么?怎么这么快?”众人都站了起来,包括一直没有说话的渊太祚,也是脸上露出了震惊之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