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唐之李家庶子 >

第34章

隋唐之李家庶子-第34章

小说: 隋唐之李家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隐只好道:“酸枣县中的城墙还没修好,你们还可以继续留在这里,至于以后,那到时我再想些办法吧!”

    众人听后,这才作罢。

    李隐便领着新收的一千二百人返回了军营,亲自训练这些“新兵蛋子”去了。

    李隐看中这些认得原因,是因为他们不仅身体素质好,还都是见过血的,只要再训练一些时日,便能成为精锐之师!

    ……

    大业九年二月二十五日,杨广下诏曰:“宇文述以兵粮不继,遂陷王师;乃军吏失于支料,非述之罪,宜复其官爵。”

    宇文述再次当回了他左翊卫大将军的职位,还多了个开府仪同三司的武将散秩,圣宠不衰反升。

    不过跟宇文述当初一起入大牢的于仲文,就没能等到这一刻了,因为他已于去年腊月去世了,医者说是忧郁而死,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忧郁些什么。

    随后,杨广又对身边的侍臣道:“高丽这个小虏,竟敢侮慢我隋朝上国,如今我大隋,就是拔海移山,也是可以办到的,何况这个小虏呢!”

    于是他又召集群臣,商议出兵征伐高丽。

    左光禄大夫郭荣劝道:“戎狄之国无礼,是臣子应该处理的事情,千钧之弩,不会为小老鼠而发射,陛下何必亲自征讨这样的小小敌寇呢?”

    杨广不喜,叫人将郭荣赶出了议政殿。

    将郭荣赶走后,杨广看了看太史令庾质,在第一次征高丽的时候,庾质那时还是合水令,杨广在大军出征前夕,曾向他问策,庾质也是像这郭荣一样,劝他不要御驾亲征,遣一主将征讨即可。

    于是杨广这时又向庾质问道:“你现在有什么要说的?”

    庾质回答:“臣实愚昧迷,犹执前见,陛下若动万乘,劳费太多,宜速战速决,不宜御驾亲征。”

    杨广大怒:“我乃天之子,尚且不克,遣人去安能成功?”

    随即下令将太史令庾质以不敬天子的罪名,关入了大牢。

    三月初三,杨广下令征发男丁十万,到长安城,加强西京防御,初四,命新任民部尚书樊子盖等辅佐越王杨侗留守都城洛阳,随即率领大军出发,再次北上征讨高丽。

    几乎就在同一日,山东济阴人孟海公起事为盗,据守周桥(今曹县),几日间便拥有部众几万人,声势比之前的格谦更大了几分。

第五十七章 卢公郭方预

    季春时节,草长莺飞,各地的反贼,在杨广再次北征高丽后,就像这春天的草一样,拼命的冒了出来,可把李隐给忙坏了,他几乎每隔几天都要带兵讨伐贼寇。

    幸好出现在酸枣地界的贼寇,规模都不太大,基本都能直接碾压过去,轻轻松松解决掉。

    最近由于连日的阴雨天,出现了倒春寒,气温稍有降低,妞妞一个不小心着了凉,便时刻由采莲照顾,晚上也不例外,小蝶就跟以前一样,回到了李隐房间中的小床睡。

    这一晚,李隐拖着疲惫的身子,从军营回到了民房处,他平时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军营里待的,但偶尔还是回来住上一宿。军营有周安等人看着,没什么放心不下的。

    李隐进了自己的房间后,见到他睡的床上隐隐约约的有个人,嘿嘿一笑,走到床边,快速的将身上的衣物脱去,然后一头钻进了被窝。

    李隐伸手搂住被子中的娇躯,一阵上下其手,“嘤咛”的一声响起,李隐忽觉不对劲,点灯一看,不由的惊呼一声:“小蝶?”

    小蝶红着脸坐了起来,“少爷……”

    李隐摸了摸自己的额头,“你怎么跑到我的床上来了,采莲呢?”

    小蝶低头道:“采莲跟妞妞睡了,天气有点冷,我……我想帮你暖暖被子,所以就……”

    李隐无奈的道:“那你回你的床睡吧,被窝已经暖了。”

    “哦。”小蝶朱唇轻启,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后还是没说出来。

    ……

    山东北海郡人郭方预,近日刚起兵反隋,自称“卢公”,还攻下了北海郡城临淄,有众三万余人。

    北海郡西边就是齐郡,郭方预原本打算去哪会会张须陀的,因为在山东,没跟张须陀照过面的人,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自己是造反的。

    现在山东之地,名头最响的,当属知世郎王簿,原因有二,其一是王簿乃首个“起义”之人,那首《无向辽东浪死歌》更是妇孺皆知;其二是这知世郎王簿自“起义”以来,便一直在跟张须陀死磕,四、五万人的队伍,被张须陀打败了,过些日子,又拉起一支更大的队伍来,继续再去打齐郡,屡败屡战,让人佩服。

    这位“卢公”郭方预刚带着人杀入齐郡境内,忽闻之前那个纵横山东的格谦,竟然死于非命了,头颅被挂在了都城洛阳的城墙上。

    郭方预立马像是被人泼了盆冷水一样,整个人清醒了不少,“格谦八万多人尚且打不过张须陀,我这三万人能顶什么事?”

    于是郭方预立即下令:“全军掉头,往西南而行。”

    “卢公,我们不去齐郡了?”有人问道。

    郭方预大骂道:“去齐郡做什么?老子可不想做第二个格谦!”

    “卢公,那咱这是去哪里?”有另外一人问道。

    郭方预指着西南方道:“河南之地,人口稠密,受灾祸少,粮食多,油水足,去那里准能过上好日子!”

    郭方预带着部众出了齐郡,进入鲁郡,继续行了十几日后,进入了河南之地的济阴郡,在济阴郡一番攻占劫掠扩充后,郭方预的队伍已达五万人。

    济阴郡都尉董平率兵前去征讨,大败而归,再不敢出城,郭方预随后兵围郡城济阴城。

    范阳卢氏出身的太守卢坤无奈,只得计划派人突围而出,向都城洛阳和附近郡县求救。

    都尉董平向卢坤进言:“如洛阳不肯派兵,府尊应该请求让酸枣的李郎将来救援我们。”

    卢坤迟疑道:“那酸枣李郎将之名,我也略有耳闻,他虽然骁勇能战,但只有两千人,能击溃声势浩大的郭贼?”

    董平道:“来了总能增加赢的机会。”

    卢坤觉得有些道理,便在给洛阳的求救信上多加了几句话。

    当晚,五百隋军突围而出,在死伤大半后,终于还是将信送了出去。

    ……

    忙碌的日子,过得总是很快,再过两天,便是四月了。

    这时的庭院中,妞妞兴奋的骑在李隐的肩头上,李隐不时的将她举起,逗得她哈哈大笑。

    采莲坐在桂花树下,弄着刺绣,看着眼前的情景,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小蝶搬着一张小板凳坐在了采莲身旁,她这是要向采莲学习刺绣,这些日子,小蝶经常向采莲请教学习,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各种生活技巧,都在孜孜不倦的学习,采莲也都一一耐心的教她。

    已被李隐提拔为旅帅的吴汉这时走了进来,径直走到李隐面前,“禀郎将大人,有来自东都的传令使,现在正在军营等你。”

    李隐将妞妞从肩膀上放下,拍了拍她的脑袋,笑道:“去你娘那里吧。”

    妞妞“嗯!”的应了一声,然后跑到了采莲身边。

    李隐进了屋,迅速的换上戎装后,很快的赶回到军营,从传令使中接到了让他救援济阴郡的命令。

    酸枣与济阴郡挺近的,往东南反走,过了东郡的封丘县,便是济阴郡的济阳县,沿着济阳县中的济水,向东继续走上五六十里,就可到达郡城济阴城,以普通的行军速度,最多花费一天多一点的时间。

    第二天,李隐穿着整齐,即将率军出发,采莲为他戴好头盔,柔声道:“你上战场,要时刻记得小心谨慎,不要大意轻敌,最要紧的,是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李隐笑了笑,答应了一声,每次他出征,采莲都会对他说一次刚才说的那些话。

    “走了,等我回来!”李隐说着亲了一下采莲的额头,然后拿起武器,大踏步出了房门……

    济阴城依旧被围着,郭方预让部众发起过试探性的进攻,但损失较大,知道这城实在不是一块容易啃的骨头。

    “卢公,隋军的来援队伍越来越多了,要不咱撤离这里吧!”有人向郭方预劝道,许多人也立即随声附和,都觉得没必要耗在这济阴城。

    郭方预不甘心就这么灰溜溜的离开,问道:“来援的隋军有多少了?现在都在什么地方?”

第五十八章 济水之战

    为郭方预掌握情报的人名叫傅鹰,他这时回答:“来援的隋军现在有一万两千人左右,现在全都在济水边上安营扎寨。”

    郭方预感到有些诧异的道:“哪个郡能一下子调来这么多人?”

    因为杨广现在征讨高丽,各地的府兵基本抽调一空,只剩下些郡兵防守,这也是郭方预等反贼能随意四处攻占郡县的缘故。

    按照郭方预的估计,隋军即使有增援,但互不统属的,应该会分散各处才对,现在突然冒出来这一万两千隋军,既然驻扎在同一个营寨,看起来像是来自同一个地方的。

    但是傅鹰却答道:“这一万二千人并非来自同一个郡,东平郡、梁郡、东郡各来了三千多人,总共一万出头,还有两千人,是由酸枣鹰扬府的副郎将率领,这些人之所以能聚在一起,似乎跟这李隐有关。”

    “李隐……李隐,难道就是杀了格谦的那个李隐?”郭方预忽然睁大双目问道。

    傅鹰点头:“没错,就是他。”

    “哼,老子可不是格谦那丧家之犬!”郭方预思考了一会后,眼露凶残之色的喊道:“随我去济水,先将那一万二千隋军灭了,再回来攻打这济阴城!”

    ……

    “禀郎将,郭贼正在往我军方向而来!”探马回报道。

    “知道了,再探!”李隐淡然的回了一声,探马立即继续探明情报去了。

    “李……李郎将,我们人少,要不先避敌锋芒吧!”一个身材发福的中年男子脸色有些发白的向李隐说了一声。

    这人是东郡的副都尉,东郡虽然有瓦岗寨这一伙贼寇,但瓦岗寨并不劫掠东郡,而其他贼寇又不敢侵犯瓦岗寨的“地盘”,使得东郡相对来说安稳不少,所以是有兵可派的。

    以前,凡有驻兵处,则刺史带诸军事衔以统之。杨广在大业三年时则别置都尉,副都尉。都尉正四品,副都尉正五品,统领郡兵,使得太守彻底的失去了领兵权。

    隋朝的主要战兵是府兵,各郡都尉的郡兵并不多,多的一万出头,少的则只有两三千,只要职责是维护治安、剿灭山贼,东平郡、梁郡、东郡都是人口稠密的大郡,所以即使抽调一半来救援,也能有三千多人。

    因为现在是非常时期,各郡的都尉都是不敢轻易离开郡城,所以派来的都是济阴的都是副都尉,不过即使是副都尉,也是比李隐的官职大了一级,按理来说,李隐应该听他们的才对。

    但是,因为这三个副都尉都是出自各大家族的子弟,基本没见过什么血,根本不懂怎么打仗。

    而李隐就不同,第一次征高丽,战功无人能及,为世人所知,到了酸枣后,屡战屡胜,善战之名,传遍河南。

    所以,当李隐去劝他们合兵一处得到时候,这三个颇有自知之明的副都尉,都将指挥权交给了比他们低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