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唐之李家庶子 >

第47章

隋唐之李家庶子-第47章

小说: 隋唐之李家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汾水、浍水萦流于河东右边,漳水、沁谁包络于河东左边,可以灌注良田,运输粮食。

    公元前1106年,叔虞初封于唐国的时候,不过百里之国,其后并兼弱小,渐以盛强,并在后来改国号为晋。

    春秋之时,晋国就时常充当霸主,后来即使三家分晋,韩赵魏三国依旧是战国七雄之一,由此可见河东之地在这个时代中的地位。

    临汾郡,以前各朝多叫平阳郡,东面连着地势险要的上党郡,其内有汾河谷地,良田甚多。

    临汾郡的北部有座东西纵横的大山,名为霍山(又称太岳山),山势十分险要,要想从霍山进出汾河谷地,只能经过霍山之下的霍邑城,李隐这时便是来到了这霍邑城歇脚。

    李隐要想北上雁门郡,不一定非得走汾河谷地这条路,他渡过黄河到了河内郡后,直接往上走,经长平郡、上党郡、太原郡后,也可到达雁门郡境内,走到这临汾郡来反而是绕了许多路了。

    李隐独自一人绕了这么多的路,也没其他的想法,只是为了亲自考察地形罢了。

    他现在看到霍邑城后,不由的赞了一声:“真是好一座坚城!”

    霍邑城之所以这么高大坚固,是因为它并不是隋朝时建造的,临汾郡是当年北齐高祖高欢的起家之地,高欢为北魏臣子时,便是常年镇守在这里,霍邑城便是在那时慢慢成为坚城的。

    这时天色已不早,李隐便牵着马进了霍邑城,打算在这里休息一晚,明早再继续赶路。

    李隐是在霍邑城中最大的一家客店落的脚,当睡到半夜的时候,李隐忽然一跃而起,他听到了自己的马嘶叫了一声,虽然这声音不大,但李隐还是感到有些不对劲。

    当他拿着武器迅速的跑到马厩附近的时候,看到一个衣着破旧的汉子,正在奋力的拉着他的马往外走。

    “好你个偷马贼!”李隐大喊一声,挥着刀便向前跳去,他这些年来,什么事情都遇到过,但是被人偷马这还是第一次遇到。

    那人见到马的正主后,今不害怕,从腰间取下柄大斧头,便向李隐迎来,两人于是就在这马厩边厮打在了一起。

    这偷马贼的斧头虽别看锈迹斑斑,但力气忒大,武艺也不弱,显然是练过的,李隐虽略占上风,但要想取胜似乎没那么容易。

    两人你来我往的打了三十几个回合后,李隐跳出战圈,向那马贼问道:“你是什么人?偷我的马做什么?”

第八十一章 盂县

    那马贼猛的喘了几口气,然后将斧头扛在肩膀上,神色傲然的道:“要打就动手,哪来的这么多废话?”看他的神情,似乎一点都没偷马当场被捉的窘迫感。

    李隐走过去牵着自己那马的缰绳,往马厩走去,扔下一句话道:“可惜了你一身好本事,竟沦为偷马贼,如果想有用武之地,明早到霍邑城外等我!”

    “口气好大,你是哪位?”马贼一脸狐疑的问。

    李隐将自己那匹马拴好后,向屋子里面走去,并没有回答马贼的问题。

    马贼自语道:“神神秘秘的,只怕也没有多大能耐。”

    第二天一早,李隐骑马出了霍邑城门不久,便见到路边躺了个大汉,模样正是昨晚的那个偷马贼。

    偷马贼并没完全睡着,这时立即站了起来,盯着李隐道:“你到底是什么人,凭什么说可以让我有用武之地?”

    这偷马贼此时双眼发红,似乎一整晚没有睡好。

    李隐道:“我是雁门郡新任的鹰扬郎将,以你的本事,当个旅帅不成问题,总好过你偷马为生吧!”

    偷马贼听后有些心动了,但却傲然道:“旅帅太小了,以我的本事,怎么着也能当个校尉吧!”

    李隐哈哈一笑:“你以为鹰扬府的校尉是那么好当的?我能给你个旅帅,那是因为征辽时那些原来那些旅帅都差不多死光,有许多空缺,校尉的空缺朝廷已派人补上了,可不由我来决定。”

    偷马贼又问:“那鹰扬府的文官呢,还有有空缺的吗?”

    一个鹰扬府中,不全都是武官,还有一些处理文书的文官,比如司马、行军书记、典薄等等。

    这偷马贼长得五大三粗的,竟然说要当文官,让李隐听后感到一阵好笑。

    偷马贼见了李隐的神色后,有些不高兴的道:“怎么?我就不能做文官?老子以前可是一名儒生!”

    李隐笑道:“文官有没有缺员,我倒是没有留意,这个去到雁门郡再说吧!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偷马贼迟疑了一下,答道:“我叫刘……刘宏,事先说好啊,没有鹰扬府司马的职位,我可不干!”

    李隐不置可否,“走吧!”说着挥了挥马鞭,向前而去。

    “停下,老子没有马啊!”刘宏大声喊道。

    出了霍邑城,往北走不多时便是西河郡,再穿过西河郡后,就到了河东重地太原郡了。

    太原郡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是河东的根本之地,为古今兵家之必争,其郡城为晋阳,也是河东数一数二的坚城。

    李隐和刘宏在晋阳城中待了几日,这才继续启程。

    太原郡的北面大都是与楼烦郡接壤,但东北角却是与雁门郡接壤的,所以李隐和刘宏出了晋阳城后,就直往东北方而去。

    慢悠悠的走了几日,两人来到了太原郡与雁门郡接壤处的县城盂县,听到这个县的名字时,李隐感到有些耳熟,但一时间又想不起什么来。

    这盂县的道路尘土很重,几匹快马奔过,尘土飞扬。

    刘宏捂住脸大骂道:“跑那么快,赶着去投胎啊!”

    那几个骑马之人听后又倒了回来,指着刘宏的鼻子骂道:“他奶奶的,你刚才骂谁?”这几个人身材都很魁梧,从穿着上来看,似乎是县兵。

    刘宏一点不虚的继续骂道:“刚才是你爷爷我,骂你们这些兔崽子,咋了?”

    那几个县兵听后顿时大怒,挽起袖子便要打架,但其中一人看清李隐的相貌后,立即惊喜交集的跃下马,“扑通”的跪在地上,激动的道:“恩公,恩公,您怎么会在这里?”

    李隐一脸疑惑的问:“你是……”他完全记不起自己几时对这么一个人有恩。

    那人向其他几个县兵喊道:“你们都愣在那干嘛,这位就是救了咱两次的李恩公啊!”

    那几个人听后,立即跃下了马,齐齐跪在地上给李隐磕起头来。

    李隐连忙下了马,“不敢当,不敢当,这是怎么回事啊?”他现在可谓是一头雾水。

    最先认出李隐来的那人名叫苏伦,他大声答道:“恩公,我们便是当年你在平壤城收拢的溃兵啊!要不是你为我们求情,我们现在早已被那昏……皇上给下令杀了,您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

    李隐听后,这才恍然明白,原来他们都是大业八年时,被流放的三万府兵中的几人,李隐这时也才记起,他们的流放之地,可不就是这太原郡的盂县吗?怪不得他之前听到这个县的名字之时,会有熟悉的感觉。

    不过他们那时不是流放到这里挖矿的吗,怎么这几人看起来似乎混得还不错的样子。

    李隐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现在确实是还在挖矿,但少部分的人,则被盂县给弄到县兵中去了。

    “这盂县的县令胆子不小啊,这可是违反《隋律》的。”李隐心中想到。

    李隐又向他们问:“那你们中的大部分人,现在是在什么地方挖矿?”

    “在藏山附近。”苏伦回答。

    藏山在河东名气不小,因为春秋时期的赵氏孤儿赵武,便是被门客程婴、公孙杵臼藏在这座山中,抚养长大的,赵武后来当上了晋国执政,声名远播,这座山也被更名为藏山,文人雅客也很喜欢到那游览。

    盂县多山,盛产各种矿产,这藏山因其名气,不宜开采矿石,但藏山附近的大小山头,就没那个顾虑了。

    李隐与刘宏随着苏伦等人到了藏山附近转了几圈后,不由的皱起了眉头,那些府兵们干的活可着实不轻,每个人与当初相比,基本都要瘦了许多。

    “唉,要不是怕牵连到恩公,兄弟们早就反了,那还会乖乖在这里干这些苦力?”苏伦叹了一声,然后以热切的目光看着李隐,其他的几个县兵也是如此,意思不言自明。

    李隐沉默了许久,最后才道:“你们放心,他们在这里受苦的日子,不会太久的!”

    苏伦等人听后,顿时脸露喜色。

第八十二章 到雁门

    盂县再往上走,就是雁门郡的五台县地界了。

    五台县有五台山,《名山志》曰:“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太,故曰五台。”

    《古经》上就有记载:五台山左临恒山,右接天池,南属五台县,北至繁峙县,环台大约有五百余里。

    五台山地区环境优美,各种名胜宝刹多不胜数,可惜李隐没多少闲功夫驻足欣赏这些美景。

    从五台山的山间小道艰难而行,穿过五台山区后,就到了雁门关管辖的地区。

    雁门关,便是雁门郡的郡治所在。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关又称西陉关,高踞勾注山上(勾注山又称雁门山),附近群峰挺拔,地势险要,有“太原之锁钥,全晋之咽喉”之说,是历朝历代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天堑,战国名将李牧,便曾在这里抗击匈奴十多年。

    刘宏看了看略显冷清的雁门关门,笑道:“堂堂鹰扬郎将到任,怎的每个人出来迎接?我看你这似乎不受人待见啊!”

    李隐无所谓的蹬马上前,“我辈行事,又何须看人脸色?”说话间已骑马进了这雁门关。

    李隐是九月初开始启程来雁门关赴任的,现在已是十月末,白雪纷飞,天寒地冻,偌大的雁门关内,并没有多少行人。

    大隋的府兵主要还是集中在关中、河南两地,像雁门郡这种边塞之地,整个郡就一个鹰扬府,共辖四千五百人。

    雁门郡只有一千五百郡兵,但雁门关还有六千驻兵,由虎贲将军王智辨率领,这六千驻兵常年守卫雁门关,只负责雁门的安全,没有特殊调令,不会调离雁门关。

    整个雁门郡兵力共一万两千人,足以在平时守卫这座关键的要塞,如果遭遇大战,则能随时请求太原等郡的增援。

    当李隐去到雁门鹰扬府营寨的时候,周安、吴汉、张亮等人立即迎了出来。

    由于接连两次征讨高丽都伤亡惨重,使得雁门鹰扬府总共只剩下一千出头的人,所以朝廷允许李隐带他在酸枣的旧部前来上任。

    李隐在酸枣的旧部,也就一千多人,李隐觉得只带这点人太少了,所以又自行招募了八百多人,名曰辅兵。所以他总共带了两千多人来这雁门关。

    周安他们是直接北上雁门关的,没绕什么路,但不走汾河谷地的路段不易于大军行走,所以他们也是刚到雁门关没多久。

    至于采莲、小蝶和妞妞她们,由于现在这里不确定的因素太多,所以李隐打算一切安定下来再去接她们来,就让她们暂时留在了酸枣县,李隐在酸枣县的威望很高,没人敢为难她们三人的。

    “郎将大人,您终于到了,可把我们给盼苦了!”张亮声情并茂的道,一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