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唐之李家庶子 >

第77章

隋唐之李家庶子-第77章

小说: 隋唐之李家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王杨侗派遣虎贲郎将刘长恭,光禄少卿房率领步兵骑兵两万五千人去讨伐李密。

    当时东都人都以为李密是饥饿的抢米盗贼,只是一伙乌合之众,容易击破,都争相来应募,国子、太学、四门三馆的学士以及贵胄勋戚都来从军,官军器械完备整齐,衣服鲜明华美,旌旗钲鼓极为壮观。

    刘长恭等人率兵在前,让河南讨捕大使裴仁基军率所部自汜水进入洛口仓以掩杀李密军后部,约好十一日在洛口仓城南面会合。

    李密、翟让完全了解他们的意图。东都的官军先到,士兵们还没吃早饭,刘长恭等人就驱赶他们渡过洛水,在石子河西列阵,阵南北长十余里。

    李密、翟让挑选骁勇强壮之士分作十队,令其中的四队埋伏在横岭下等待裴仁基,其余的六队在石子河以东列阵。

    刘长恭等人见李密的军队人少,就很轻视他们。翟让先率兵与隋军交战,交战不利,李密即率所部横冲隋军,隋兵饥饿疲惫,于是被打得大败。刘长恭等人脱掉衣服潜逃才得以幸免逃回东都,隋军士卒死伤十之五六。

    由于此次战败,涉及的贵胄勋戚太多,所以越王杨侗赦免了刘长恭等人的罪过,并派人慰问安抚了他们。

    李密将隋军的辎重、器械、铠甲全部缴获,因而威名大振。于是翟让推举李密为瓦岗军之主,给李密上尊号为魏公。

    二月十九日,李密设坛场,继位为魏公,称元年,大赦天下。李密向下颁发的公文书信等,署名为行军元帅府。魏公府设置三司、六卫,元帅府设置长史以下的官属。

    李密授翟让为上柱国、司徒、东郡公,东郡公府也设置长史以下的官属,数目比元帅府减少一半。任命单雄信为左武候大将军,徐世绩为右武候大将军,各自统领自己的部队。房彦藻被任命为元帅左长史,东郡人邴元真为右长史,杨德方为左司马,郑德韬为右司马,祖君彦为记室,其余的人封爵拜官各有等次。

    于是赵、魏之地以南,江、淮以北地区的群盗莫不响应。

    河北的孟让、郝孝德、王德仁以及济阴人房献伯,长平人李士才,淮阳人魏六儿、李德谦,谯郡人张迁,魏郡人李文相,谯郡的黑社、白社,济北人张青特,上洛人周比洮、胡驴贼等都归附李密。

    李密对他们全部封官授爵,让他们各自统领本部人马,设置百营簿来总管他们。前来归降的人络绎不绝如流水一般,李密的部众达几十万人。

    于是李密命令护军田茂广修筑洛口城,方圆四十里,李密住在城内。他派房彦藻率兵向东攻占城池,取下安陆、汝南、淮安、济阳,河南等郡县大多为李密所攻取,短短不过数月的时间,李密竟一跃之下,成为了此时天下实力最强的叛军首领。

    太常丞元善达在李密刚开始刺探东都情报的时候,就开始出使江都,一路南下,几乎是没刚到一个地方不久,那个地方不久便为李密所有,可谓是数次历经生死,所以在到了江都、见到杨广并向一个诉说了越王杨侗之后,才忍不住哭泣起来。

    虞世基进言道:“越王年轻,这些人诳骗他,要是贼兵像他所说的那样势大,元善达他自己又怎么能安全的来到江都这里呢?”

    杨广听后勃然大怒,骂道:“元善达这个小人,竟敢在朝廷上侮辱我!”

    于是杨广派元善达经过贼人境地,到东阳去催运粮食,元善达在运粮的路途中,毫不意外的被群盗杀死了。此后人人都不再开口,不敢向杨广报告贼情。

    虞世基长得相貌深沉稳重,说话大都迎合杨广的心意,特别受到杨广的宠幸,自从宇文述死后,朝中大臣便无人能与他相比。

    虞世基的亲朋党羽凭借他的势力,卖官买狱,贿赂公行,其家门庭若市,因此朝野上下许多人都对虞世基极为痛恨怨愤。

    当然,也有更多的人为了能升官发财,而阿附虞世基的,这些人中的杰出代表便是内史舍人封德彝。

    因为虞世基不熟悉为官的要务,封德彝就秘密地替他筹划,比如如何传布实施皇帝的诏命,如何迎逢顺从杨广的心意,群臣的表奏有偏离违背皇帝旨意的,都屏弃不上报;审理案件、实施刑法,大多引用严峻苛细的条文,刻意诋毁;凡是论功行赏,则极力抑制贬低。

    有了封德彝的相助,虞世基日益得到杨广的宠信,而隋朝江山也日益弛废崩坏,却一点有效的处理措施都没有。

    虞世基还时常向江都通守王世充索要贿赂,王世充虽每次都大方的答应了,但心中却愤愤不平,而他这时在得知中原的情况后,心中顿时就有了别的想法。

    东都洛阳,有民百万,士兵现在也还有二十余万,各种财物无数,在王世充看来就是个宝藏一般的所在,他王世充要是能从现在处处受到掣肘的江都调到洛阳,那真是天大的美事。

    至于声势浩大的李密叛军,却不怎么担心,他现在手里有数万随他征战多年的江淮劲旅,足以让他在这个乱世中自保有余。

    打定主意后,王世充开始极力结交虞世基,希望能通过虞世基,让杨广能够派他去镇守洛阳……

第137章 家书传建成

    大业十三年二月二十七日,河东郡安邑县。

    安邑县是战国时魏国称霸于诸侯之时的都城,物产丰富,其中,安邑食盐更是几乎支撑了整个河东道的食盐来源。安邑县西南几百里处,即为关中的门户潼关。

    这时,李家在安邑县的别宅中,李建成正在灯下看着一封来自太原的家书,家书看到最后,李建成的手不由的颤抖了一下,眼神中有几分恐惧,但更多的,却是激动与兴奋。

    李元吉这是已是十四岁的年纪,他这便在李建成的身边,见了李建成的神情后,好奇的问:“大哥,爹在信中都说了些什么?”

    李建成没有说话,将家书递给了李元吉,然后在房屋来回踱起步来,心情仍是久久不能平复。

    李渊在家书中提到,他将会在近一两个月内起兵,让李建成带家人尽快前去晋阳团聚,以免除李家起兵的后顾之忧。

    李元吉这时也将信看完了一脸兴奋的道:“大哥,爹要是造反成功了,你不就是太子了吗?我怎么说也能当个一字王吧?”

    李建成渐渐压抑住心中的激动,沉声道:“这岂是容易的事情,一着不慎,我陇西李阀,全部都得连根拔起,我们得赶快回到父亲身边帮助他才是。”

    李元吉这时似乎也想起了如果起兵失败的后果,不由的打了个冷颤,脸色有些发白,许久说不出话来。

    李建成拍了拍李元吉的肩膀道:“好了,收拾一下行礼早点睡吧,明天一早,我们就出发去晋阳与父亲会合。”

    李元吉听后,刚转身要离开,但却忽然回头道:“大哥,我们明天离开这里去晋阳的时候,带不带李智云?”与李建成、李元吉一起待在这里的,还有与李元吉同岁的庶子李智云。

    李建成皱眉道:“智云是我们的兄弟,明天自然是要与我们一起离开这里的。”

    李元吉道:“大哥你想过没有,要是我们李家三兄弟,一起在同一个时间离开安邑,会不会引起此地官员的注意?他们要是为此派人半路追拿我们的话,到那个时候,我们兄弟还有小命去到晋阳城吗?”

    李元吉自小就不做正事,常与纨绔子弟厮混,渐渐养成了一肚子的坏水,所以才会在这时极力主张为了自身的安全,而抛弃同父异母弟李智云。

    李建成这时听了李元吉的话后,脸露迟疑之色,有些犹豫不决。

    李元吉又接着继续劝道:“大哥,我李家即将成就大业,要是最后爹坐上龙椅了,而你却死了,那太子之位,可就成了三哥或是李隐那家伙的了,你切不可在这时有妇人之仁啊!”

    “唉,你说的道理我都明白,不过智云毕竟是我们的弟弟啊!要是此时将他抛弃,你我只怕要背上不悌的骂名,而且他与二弟向来亲近,我们若将他害了,二弟只怕要此处怨恨我们。”李建成顾虑繁多的道。

    李元吉嗤笑了几声,“到时我们只需随便找个借口糊弄过去,比如我们只说李智云是自己因为身体弱而选择留下的,又有谁知道?至于李隐,大哥,你若当了太子,我是肯定死心塌地的拥护你的,但李隐有兵有地盘,他的选择会跟我一样?”

    李建成听后,沉默不语的在房中走动了许久,最后才咬牙做出了决定,“那我们每天就说是去打猎,随身带些碎银就行,到了城北的山林后,就直接赶去晋阳!”

    李元吉听后顿时大喜,心中暗道,有了李智云在安邑迷惑官府,他北上晋阳就安全许多了!

    翌日,李建成与李元吉轻装简行低调的出了安邑城,只留下懵懂的李智云一人留在李家别宅之中。

    如果按照历史的发展,李智云会被官吏抓捕到,最后送往长安,小小年纪,就被凌迟处死了。

    李渊在太原动作频频,虽然都是暗中进行,但毕竟瞒不过有心人,所以河东诸郡对此都是有所耳闻,在安邑县的李建成三兄弟,自然便成了官员看顾的对象。

    当然,李渊毕竟没有光明正大的造反,隋朝官员即便有监视之心,也不能做得太明显,并不会每时每刻都跟着他们三兄弟,虽见李建成与李元吉离开安邑,但因为李智云仍在府中,便没有怀疑。

    不过当李建成与李元吉离开安邑县两天仍没有回来后,隋朝在安邑县的官吏这才觉得不对劲了,于是派了数百县兵直往李家宅院而去。

    李智云小名叫祈健,但自小身体就不怎么好,时常不是这里痛就是那里痛的,不过最近倒是好了很多,他这时正向府中的管家问道:“我大哥他们去哪了?这两天怎么都没见到他们?”

    这个管家是服侍李家多年的老仆,但李建成、李元吉也并没有将他们的去向告诉这个管家,所以管家这时并不能回答李智云的问题。

    李智云心怀疑问的向房屋走去,就在这时,一个人忽然从隐秘出跳了出来,蓦地出手将李智云打晕,然后将他扛起快速的走出了李家宅院。

    就在那人将李智云扛着走出李家宅院不久,官兵便将李家宅院团团包围了……

    当李智云姓过来时,发现自己竟侧身挂在一匹向北而行的骏马上,骏马的缰绳则在骑着另外一匹马的人手上。

    “你是何人?快给我停下!”李智云大声喊道。

    那人听后立即停了下来,向李智云抱拳道:“殿下受惊了,我是李郎将的手下傅鹰,奉命来护你北上晋阳的。”

    李智云坐在了马上,一脸疑惑的道:“你是我二哥的手下?为什么要将我带去晋阳?”

    傅鹰道:“你父亲唐国公将要在晋阳起兵,写下家书让你大哥带家眷回晋阳,不过他却将你留下了,要不是李郎将派我来,你这会肯定已被官府给抓住了。”

    李智云听后,脸色变得十分惨白,“不……不可能的,大哥怎么这么狠心将我抛下?”

    傅鹰叹道:“是与不是先不理,我们还是尽快赶路吧,不然官兵就要追上我们了!”

    傅鹰说着向前拍马而去,李智云虽有些六神无主,但还是紧随其后的向被疾行……

第138章 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