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唐之李家庶子 >

第94章

隋唐之李家庶子-第94章

小说: 隋唐之李家庶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密虽没猜中王世充出击的原因,但却猜中了王世充的意图。

    那天夜里三更时分,王世充的军队果然来了。王伯当先遭遇王世充军,不过与之交战不利。

    王世充很快率军突破王伯当部众的防御,指挥士兵立即登城,总管鲁儒率军拼死抵抗,王伯当又收集兵卒再次进攻王世充,王世充久战洛口仓城池不下,只好败退而归。

    王伯当斩杀王世充的骁将费青奴,其部下士卒战死淹死的有一千余人。

    王世充屡次与李密数次交战,都无法取胜,军队的士气低落之极。

    越王杨侗派遣使者来慰劳他,王世充向使者大诉苦水,说自己兵已很少,几次战斗后已疲惫不堪,准备打道回江都休整了。

    使者回到洛阳后,将这一情况禀报了越王杨侗。王世充虽与李密交战没大胜过,但小胜还是有过几次的,而且还有胆量主动经过李密,这在一听闻李密之名就丧胆的洛阳大小官员眼中看来,已十分的了不起了,所以都害怕王世充就此离开。

    于是在洛阳官员的一致要求之下,越王杨侗从洛阳派去了七万援军,补充王世充的力量。洛阳的兵力也是有限的,派了这七万大军给王世充之后,王世充的兵力已超过了洛阳,再加上洛阳守军中的部分将领已被王世充暗中收买,这时的洛阳,其实已是王世充嘴边上的一块肥肉了……

    十二月,初九,大隋皇帝杨侑追谥唐王李渊的祖父襄公李虎为景王,李渊的父亲仁公李为元王,李的夫人独孤氏为穆妃。

    初十,李渊召屯兵扶风郡的李世民、在新安驻军的李隐,回长安接受封赏,以表两人的功劳。

    李隐和李世民将军务交代妥当后,很快赶回了长安。

    李渊于是升李隐的左领军都督府为左元帅府,升李世民的右领军都督府为右元帅府,李隐、李世民各为左、右元帅府元帅,李渊又将两人的食邑提升为五千户,李隐和李世民也从此成为了李唐势力中,最有军威的两人。

    封赏完李隐和李世民之后,李渊并没有让两人返回所属军队的地方,提议让他们过了年后再走,李隐和李世民自然没有异议。

    平定河东郡,击退薛举大军后,李唐势力的首要之事便成了巩固地盘、扩展地盘。巩固地盘之事自是不用多言,扩展地盘之事,李渊等人都不由的将目光看向了长安西南方的巴蜀地区。

    巴蜀之地无比富饶又居长江上游,而且是当今天下之中,唯一的一处没有经历过较大战乱的地方,富足而安定,实乃关中附近的一块肥肉,李唐若能得巴蜀,就能效仿秦汉之形势,逐步吞并天下了。

    所以巴蜀之地,李唐是志在必得的。

    事实上,自从李渊率军入主长安之后,便开始与巴蜀之地的郡县官吏眉来眼去了,不仅仅是官吏,盗贼首领、氐羌酋长,也都有写信来长安,或是直接派遣子弟来见李渊,请求归顺。

    故而李唐欲得巴蜀地区,其实以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唯一需要考虑的,便是派谁去招抚这些地盘,或者说,应该将这一个大功让给谁去立。

    李隐和李世民两人首先被李渊剔除掉了,他两人战功已够多了,没必要再平白增加这种大功。

    要不派世子李建成前去?想到这后李渊一阵心动,不过思索良久后,最终还是被他否决掉了。

    否决的原因,一是出于安全考虑,虽然巴蜀之地的许多郡县都表示了归降之意,但那地方多有不服教化的族类,并非十分安全。

    二来李建成也并非是无所事事的,他算是各类官员与李渊之间的一条纽带,许多安抚官员、与官员沟通的事,而李渊又不便直接出面的,都是李建成来从中协调的,所以现在李渊还暂时离不开李建成的帮助。

    最后,李渊将目光锁定在了他的一个堂侄身上,此人名为李孝恭,现年二十六岁,是上个月刚来投靠李渊的,具李渊观察,李孝恭为人沉稳有度,又知兵略,正适合出使巴蜀。

    于是,李渊派李孝恭为左光禄大夫、山南道招慰大使,让他前去招抚巴蜀之地。

第168章 群芳馆【求订阅!】

    李孝恭奉李渊之命后,南下出商洛(近陕西商县,武关等地),遭遇了朱粲军,进击而大败之,诸将请将俘虏全部杀死。

    李孝恭道:“不能这样做,否则,往后谁还肯投降?”于是从金川出巴蜀之地,檄书所至,投降归附李渊的有三十余郡,巴蜀之地遂为李唐所有。

    之后,李渊又派太常卿郑元领兵从商洛,攻取南阳郡;再派中元帅府司马、安陆人马元规去攻取安陆及荆州、襄州等地,与朱粲、萧铣争夺南阳以及汉水地区的控制权。

    至此,李唐的势力范围已东至新安、宜阳,北至雁门、延安等地,西至陇山山脉(即今六盘山脉),南抵巴蜀、南阳地区,势力庞大,实力雄厚,已为天下最不可小觑的力量之一。

    当然,现在的李唐势力仍是处于危机四伏之中,其中心腹之患便是陇西地区的薛举,以及河西地区李轨,这两个势力都是兵强马壮,而且随时都有可能率领大军直驱长安,对李唐势力的威胁极大,若李唐不能将这两处心腹之患消灭,便不能思虑其他。

    眨眼间,时间已来到了十二月的二十九日,除夕佳节的前一天。

    这两天风雪都停了,是难得的好天气。

    左元帅府中,李隐正在宽敞的庭院中练着拳脚功夫,小蝶拿这毛巾站在一旁,采莲坐在屋檐下一边刺着绣,一边频频含情脉脉的看向庭院中的李隐和正在打雪仗的两个小孩,大一些的是已有十一岁的妞妞,小一点的男孩只有两岁多,但长得虎头虎脑的,满庭院跑来跑去,与妞妞打雪仗打得不亦乐乎,一点都不显累。这个两岁多小男孩,便是李隐与采莲的儿子小虎儿。

    小蝶、采莲一行人是李隐平定河东郡的时候,才派人前去将她们接来长安的,一家人经过大半年的分离后,总算是又重新团聚在了一起。

    这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走了进来,口中啊啊的说了几声,手指一阵比划,然后递给了李隐一封信,李隐从小蝶手中拿过毛巾擦干脸上、手上的汗水,然后从哑巴老者接过了信件,笑道:“周叔,你快回去歇着吧!”

    哑巴老者赫然便是周安的父亲周老汉,这些年来李隐与周安南征北战,周老汉一直待在洛阳,默默无闻的为李隐处一些理财务方面的杂事,也是最近才被李隐接到府上的,打算给他养老,不再让他吃苦了。

    不过周老汉明显是个闲不住的人,总是会主动给自己找事做,现在基本算是元帅府中的一大管家。

    李隐将周老汉送来的信打开,匆匆瞥了几眼,然后将信件随意的仍到了一边。写信的人是裴寂之子裴律师,邀请他今晚去群芳馆赏花作乐,群芳馆是长安城此时最负盛名的一家青楼。

    裴寂向来与李隐不对付,他的儿子忽然邀请他前去群芳馆赏花,只怕没安什么好心,李隐自是没那个心情去与之消遣浪费时间。

    这时,翟娇如燕子般进了庭院,向李隐打了声招呼,向采莲喊了声嫂子,便转身将小虎儿抱起,与他嬉闹起来。

    虽然来到长安后,没了在瓦岗寨之时的威风,但翟娇过得并不差,就是有些无聊,所以经常来逗小虎儿开心。

    忽然,翟娇瞥见了李隐随意扔下的那张信件,打开一看,略带兴奋的道:“群芳馆赏花?这个季节竟还有花可赏,大哥,反正闲来无事,何不去瞅瞅?打发打发时间也好啊!”

    李隐咳嗽一声,“这个……这个群芳馆啊,女孩子家家的是不能随便去的。”

    翟娇听后立马不高兴了,“女子就不能赏花了?这规定真是岂有此理!我定要去找他们的掌柜理论理论。”

    翟娇说着,转身欲走,看神情似乎真的较真上了,李隐连忙将她拉了回来,“唉,我就跟你直说吧,群芳馆是一家青楼,信上说的赏花是看女人的意思。”

    翟娇脸色一红,轻啐了一口,骂道:“男人没一个是好东西!”

    李隐笑道:“你现在还要去跟人家的掌柜理论吗?”

    翟娇迟疑了一会,然后有些逞强的道:“去,怎么能不去?我可不怕他们!”她虽嘴上说不怕,但似乎有点心虚,硬是要李隐跟她一起去,李隐感到一阵头疼。

    夜晚的长安城,一片灯火通明。

    长安城虽也实行宵禁,但时间比较晚,所以此时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可见百姓已完全适应了李家占据长安的事实,重新恢复了以往的生活。

    群芳馆在长安的众多青楼中,向来以姑娘的姿色上乘而著称,不仅善解人衣,而且多才多艺,使得无数的五陵年少争缠头,馆中女子一曲红绡不知数。

    此时群芳馆中的一处包厢中,一眼望去,全是姿色上佳的莺莺燕燕,尽心欢笑的伺候着包厢中的几个达官贵族的子弟。

    这些达官贵族的子弟中,为首的是裴寂之子裴律师,此外还有丞相府司录李纲之子李立言,民部尚书萧之子萧锐,以及与李隐打过照面的扶风郡公窦琮之子窦实,其他的人也都来历不凡,皆为长安新贵。

    窦实这时松开怀中的姑娘,来到裴律师身边叹道:“真没想到,李隐这家伙竟如此傲慢,连裴兄的邀请都拒绝了。”

    裴律师面无表情,李立言接着哼声道:“人家可是大名鼎鼎的左元帅,大权在握,恐怕是瞧不起我们这种小人物的了,可惜了我们精心为他准备的妙计。”

    裴律师摆了摆手,“次计不成,再想一计便是,只要他李隐还在长安,我们就多的是机会。”

    萧之子萧锐一副胆小怕事的神情,他这时怯怯懦懦的道:“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得罪晋公?大家和和气气的相处不是很好吗?”

    李立言嗤声笑道:“我们既然都是世子身边的人,就该为世子减少一切障碍,李隐位高权重,难保将来不会与世子争权,所以为了世子,为了我们大家的利益,就该未雨绸缪,从现在开始打压李隐和李世民!”

第169章 魅雪

    人类的社会具有利益共生性,所谓一荣俱荣,一辱俱辱,说的便是如此。李建成、李隐和李世民三兄弟,此时走到一块的时候依旧是如以往那样有说有笑,也并没有产生要打击对方的想法,但他们身边的人,因为利益的共生性,却已开始暗怀别的心思了。

    裴律师因李隐没答应来群芳馆,故而没什么心思继续留在此处,正打算要离开之际,忽然有人来报,李隐已和几个人乘坐马车往群芳馆而来。

    裴律师听后,不由的精神一阵,同时也心中暗恨,李隐这明着拒绝他们的邀请,暗地里却自己前来的行为,表明了就是不愿与他们有交集,实在是让人恼火。

    李隐乘坐的华贵马车在寻芳馆门前停下后,自有有眼力的小厮上前牵马,群芳馆中的老鸨虽不认识李隐,但也知道来者身份不一般,立即出门来招呼。

    古代的风气,男子逛青楼是件风雅的事情,即便以李隐现在的身份,偶尔来之也不会有人说什么,李隐听说李世民前阵子也来过这群芳馆的。

    当然,如果来青楼的次数多了的话,难免给人以不务正业的感觉,所以如非不得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