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元配之训妻记 >

第27章

元配之训妻记-第27章

小说: 元配之训妻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让田氏惊喜的是,女儿比起往常来,与自己愈加亲近起来,这些时日因为她的改变,也让自己省力不少,竟成了自己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

    虽然越想越觉得欠女儿良多,但想到她变成现在这样,却更是讨人喜欢,将来的人生路也必走得更顺遂,倒是该鼓励她继续保持下去,于是田氏笑道:“自然是更喜欢现在的你,如今你这样就很好。”

    丘若兰笑靥生春,问道:“这是真的吗?”

    田氏肯定地点头,丘若兰这才真正开心地笑了,越发显得她容颜灿若春花。

    田氏却又有些忧愁道:“一路上听见人议论方家的事情,偏她家又与敬大老爷家有亲,现在你敬大伯娘还不定怎样烦恼呢,咱们这个现在过来,怕是有些不是时候。”

    丘若兰美目看着车内一角,轻声说道:“没有早一步,也没晚一步,现在回来,便遇到了……却正是刚刚好。”

    田氏不解,丘若兰收回目光,笑启朱唇,便欲解释。

第四十五章 至亲骨肉

    只听丘若兰解释道:“母亲曾说,咱们这次回来,按着亲近关系,该是与荣叔父家打声招呼的,偏因长辈间的矛盾,不好开口。若是和敬大伯娘说了,却也不够好,故女儿建议谁都不必打招呼,等到了家庙,她们自然不难知道消息。”

    田氏点头道:“是啊,宋氏与于氏面和心不和,却也都是好脸面的人。宋氏定会与咱们家做个人情,况且她也早就知道消息了。那于氏见此,也必不想被人诟病,说不得也会出面,有他两家帮衬着,让你祖父和父亲好好地入土为安后,咱们也能从容置办下家业了。”

    田氏说罢,又话锋一转,叹道:“谁能想到方家这个时候出了事,宋氏未必有心思管这个闲事,没有宋氏在旁比着,于氏也难十分尽心,咱们这一走十多年,再回来,已物是人非,竟是两眼一抹黑,买宅子置办田产,怕要多费些精力了。”

    丘若兰却摇头,冷笑道:“方家出事,那府里的大伯娘冷眼旁观,致使方家小姐不得不流落于烟花之地,她未必不怕人说,正想做件让人称颂的事情,咱们便撞了过来,她岂有不接着的理。所以说咱们不早不晚,来得刚刚好。”

    田氏闻言,细思后,深以为然,这才放下心来。

    丘若兰眼见快到丘家家庙,又对母亲说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世上又有一些势利眼,一会儿到了家庙,他只当咱们落魄,不得已才回了故土,怕是要怠慢为难咱们,若是说些冷言冷语,还请母亲不要往心里去,以后有的是机会让他们巴结。”

    田氏叹道:“这不消你说,母亲这把年纪什么事没经过,心里明白的很。”

    这时正好走到一处宽阔有阴凉的地方,大家便停下来歇息喝水。

    丘如山在一旁照看着,命弟弟丘如川过去照应一下母亲和妹妹。

    丘如川走过来,正好听到母亲与妹妹的对话,便道:“咱们何苦受他们的气,我就不信大把银钱撒下去,他们敢怠慢了咱们。”

    丘若兰轻笑道:“二哥这话也有道理。只是咱们十几年没回故乡,也算是人生地不熟,如今丘氏家族又都穷了,到时便由不得咱们不当冤大头。倒不如此时先放低了姿态,他们有肉吃,咱们也得些汤喝,等你与大哥金榜题名,咱们再立起门户来也不迟,以后用银子的地方多着呢,现在还是能俭省就俭省一些吧。”

    丘如川闻言,说道:“还是妹妹想的周全。大哥和我不通庶务,母亲年纪大了不易操劳,幸好有妹妹在旁筹划,才使得我们安心读书上进,若将来真能在仕途上有所成绩,妹妹便是头功,哥哥们再不敢忘的。”

    丘若兰笑道:“二哥不必如此,只别嗔着妹妹不如从前恬静贤淑,风风火火地丢了丘家人的脸面,妹妹就感激不尽了。”

    虽然丘若兰从前性子柔顺,在生活上把兄长们照顾的无微不至,但真要说起来,还是现在这个善谋算支撑一个家的刚强性子,更让他们省心不少,所以丘如川笑道:“不会的,妹妹现在这样就很好,比从前强了十倍百倍,哥哥们只有心中欣慰,哪会指责你呢。”

    田氏见他们兄妹和睦,心里高兴,点头笑道:“只要你们以后相互帮扶着,咱们家起来也是指日可待了。”

    当天日落时分,田氏一家便赶到了家庙,住在家庙附近的人便都知道了。

    虽然于氏的出身颇让丘氏人看不起,但谁让人家有钱又是官夫人,所以仍有不少人跑去献殷勤,第二天一大早于氏便得了消息,便也不奇怪了。

    丘如意听说母亲那里闲了,便走来,说道:“这不年不节的,那些人跑来做什么,无事献殷勤,必有所求。”

    于氏笑道:“你也别心里不齿,各有所求罢了。她们来通些消息,得些银钱物件补贴家里,母亲这里及时得了些消息,一些事上便可从容些,双方都有利处,何乐而不为呢?”

    丘如意坐在母亲身旁,思忖道:“母亲说的是有道理,但若我是她们的儿女,决不会让她们来低这个头的,又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了。”

    “她们自然没有母亲这个福气,有你这个好女儿。”于氏调笑道。

    丘如意倒不好意思起来,便转了话,问道:“您今天又派我二哥什么差事,方才看他急匆匆出去,我看他穿的素淡,心里好奇,竟没叫住他。”

    于氏面上的笑容便浅了,淡淡说道:“你伯祖爷家的伯娘昨天扶棺回来了。”

    丘如意心里有点好奇,她还没见过伯祖父家的人呢,倒是隐约听父母谈过几次,却是因为那边伯父伯祖父去世的事情,想到这里,丘如意有些明白了,落叶总有归根的时候,她们回乡也是应该的。

    丘如意忽然想到,伯娘一家回来,身为至亲骨肉,他们家理应接待照顾,心里就有些雀跃:“她们离乡多年,突然回来,凡事都要从头开始,又要治丧,哪有时间收拾庭院,不如先接了她们过来住,也好亲近,况且本就是至亲。反正咱们家也够住的,女儿又可以帮着母亲一同忙活。”

    于氏便道:“你说的也有道理,这几日你就多用些功,把这段时间的经文都抄出来,不然到时忙起来顾不上抄。”

    丘如意原本懒得抄写经文,这才想方设法找借口,没想到反而功课加倍,只得苦着脸回自己院里去了。

    丘如意人在抄经文,心却早就飞到九霄云外了。

    她家这一枝脉的人丁不兴盛,在顺阳城内几无亲支,与嫡派的几家关系也只是面上过得去,心里却不亲近。

    每每看到丘玉晴她们一伙人同进同出的,丘如意心里没少羡慕,况且她家只她一个女孩子,形单影只的,心里颇是清冷。

    虽说也知道有个伯祖父在南边,还有个年纪相差不多的堂妹,可到底距离太远,又没什么来往,故心里也没多大想头,却不想如今她们竟回来了。

    想到以后姐妹二人一处玩耍,自己也有了伴儿,丘如意心里格外高兴,抄起经文来也劲头十足起来。

    直捱到掌灯时分,丘如海才回来,丘如意闻讯,急忙赶往母亲房里。

    这时丘如海正说道:“听说他们昨晚到家庙时,颇是吃了些气,还是今天上午那府里的伯娘听说了,赶着派人过去,又一顿训斥,那些人方不敢再怠慢他们了。”

第四十六章 甚合心意

    丘如意走来正好听到,便气愤道:“那些人都是些势利眼,最会见风使舵。哥哥当时就该好好教训他们一顿,那可是咱们的本家,你不护着些,反还要等到外人说话,也不怕人心寒。”

    虽然两家骨血上最亲近,但因为有上一代恩怨在里面,近不得又远不得,这分寸实在难以拿捏,偏丘如意并不知那些陈年往事,若真解释起来,又得从头讲起,丘如海此时心里唯有苦笑。

    于氏见儿子面上尴尬,便对女儿嗔道:“如今你们一日大似一日,怎么还象小时候,没大没小的,那是你二哥,怎么能用那种语气说话对他说话。况且有些事,并不象你想的那样简单。”

    丘如海便笑道:“儿子从小被教导:你妹妹还小,你身为哥哥的,要多让着她些。如今都成习惯了,她哪里还改得过来,谁让我是她哥哥呢,只好这样让一辈子了。”

    丘如意却不领情,哼道:“我们是手足,你为大让着我些,本就应当,况且但凡妹妹这里有了好处,什么时候忘记过二哥?倒是哥哥,什么时候做了坏事,哪次没拉着我给你做挡箭牌?”

    丘如海自小与妹妹亲密,便知道女人最爱扒拉往事算旧帐,便怕妹妹又说出什么事来,害自己被母亲责骂,便忙对着妹妹作揖道:“是,是,如意大小姐说的很是,小的在这里谢过大小姐的相护之恩。”

    虽然是开玩笑,丘如意却还是闪身躲开了,笑道:“少来这套,真是心疼亲密,不在面表在心底。其实这事也怨不得哥哥,我能明白,必是那府里的伯娘想要堂伯娘一家在心里感她的恩,才故意用了这招:先让别人把她们往脚底下踩,在她们凄惶无助之际,她再出好卖好,到时由不得她们不在心里对她感恩戴德。她最爱用这招了,连玉晴那丫头也学会了,我都看得厌了,她们还不换别的招使。”

    丘如海连声赞同道:“还是妹妹看的透彻。”

    丘如意便得意道:“那是当然,别看我平日里粗心大意的,其实什么事能瞒过我去。我是懒得说也懒得用手段,不然她们捆一块也不是我的对手。其实是她们太傻,算尽机关,却哪知用计策算计来的人心,终归会被人识破反噬,倒不如实实在在,以真心换真情呢。母亲,您说女儿说的对不对?”

    于氏笑道:“你哥哥恭维你两句,瞧把你美的,这就吹上了。”

    丘如意哼哼两声,于氏便道:“你说的确实有道理,不过那府里的也不全是因为这个,关键还是投石问路的心思:虽然妯娌几十年,到底不通音信十数年,摸不准彼此的脾性,如此一来,先探得一二,以后大家相处心里也有个底。”

    丘如意心道:以后各家过各家的,能有多少事相处,便是知道又如何,凡事按惯例本分来做,她是什么性子有那么要紧吗?

    当然丘如意不敢说出来,因为她知道母亲虽不纵着家下人作威作福欺压人,但试探堂伯娘一家的心思与那宋氏必是不谋而合的,不然二哥便是为了堂伯娘一家少受些委屈,也该立时就出手相助的,就目前来看,他却是冷眼旁观了。

    果然就听丘如海正色说道:“据儿子暗地里打探,他们家这次是要在故里安定下来,不过囊中颇为羞涩,已是落魄了。堂伯母看着倒是个温婉和顺的,和儿子说起话来,慈祥亲切。两位堂兄弟也都是读书人,略谈了几句话,看得出死读书太过,所以就老实本分的过了头。”

    说到这里丘如海面上带了得意,看着母亲笑道:“就资质来说,未必比及得上儿子,与大哥更是没法比了。不过只要他们肯用功,天子脚下,名师诤友也不难寻,到时多切磋琢磨一番,将来挣个功名也未可知。”

    于氏先还赞许地对儿子点头,后面见儿子自夸起来,便笑道:“在俺们娘俩跟前说点大话也就罢了,让别人听到不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