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蝶与谍 >

第257章

蝶与谍-第257章

小说: 蝶与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周林与史密斯在餐厅的厕所里见面了。

    周林给了史密斯一个纸条,史密斯看后烧掉了纸条。

    周林回到了旅馆后,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是一个女人的声音:“林先生,史越先生说,同意与你做生意,并请你明天中午吃饭。”

    周林知道了,美国中情局同意交易了。

第385章 日本人的主意

    1941年8月16日,周林来到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

    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哈尔滨市十七座教堂中规模较大和较早建成的一座,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

    它位于东北城市黑龙江哈尔滨透笼街、地段街、石头道街之间,是原俄国远东地区现存最大的东正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整座教为庭式建筑,中央一座主体建筑有个标准的大穹窿,红碑结构,巍峨宽敞。现存的砖石结构教堂建于1932年。

    圣索菲亚教堂气势恢弘,精美绝伦。

    教堂的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篷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

    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

    看完了外观后,周林步入了教堂的里面。

    里面的建筑,也让看过武汉教堂的周林感到惊叹。

    索菲亚教堂的蓬顶以主穹顶为轴心,分布与主穹顶的前后左右四个帐篷大小不一,装饰十分精美与主穹顶形成了主从结构,主体以大小套叠的拱券构成母体,组成的细部丰富而生动。

    位于大穹顶下方的是一个16面体的大鼓座,鼓座的第一个段面都开了一个高侧窗,檐口装饰线角为花瓣形和神乳体。

    鼓座下部经过多层线角过流到下层八面体的大柱墩。

    底部棱、角、线和谐连接,为罗马风格的边疆拱券的设计风格。

    周林来到了排椅处,一眼就看到了昨天那个道士。

    不过今天他不是道士,而是一个教徒。

    周林来到了那人的身边,装作不认识,也没有人注意他们。

    过了五分钟,那人将一本《圣传》放到了周林的旁边。

    周林用眼角扫视了一下,也拿出了一本《圣传》放到了那人的身边,而后将手压在那人放过来的《圣传》上。

    那人也拿起了周林放下的那本《圣传》,然后起身离开了。

    周林在那人走后的十分钟,也起身离开了大教堂。

    出了大教堂,周林便直接坐车回到了旅馆。

    一回到旅馆,周林便拿出了《圣传》,发现中间夹有两页纸张。

    周林不认识上面的字,所以他只好让香君用相机拍了下来。

    刚拍完,周林的房门就响了,来的真快。

    基本上是踩着周林的后脚跟到来。

    周林打开了门,门外站着小林和泽田中佐。

    “我们是来登记旅客的情况的。”泽田说道。

    “真是麻烦!”周林抱怨了一句:“请进吧!”

    泽田进来后,眼睛看向了那本《圣传》。

    周林将已经夹了两页纸张的《圣传》,递给了小林。

    小林马上将《圣传》收进了自己的皮包中。

    泽田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他们便离开了。

    在小林离开后不久,正是吃饭的时候,周林香君去吃饭。

    还是在厕所,周林将胶卷交给了史密斯。

    史密斯拿到胶卷后,出到了餐厅外,几口吃完了饭,便离开了。

    史密斯出了旅馆,来到了一个咖啡馆。

    这里有一个人在等他,已经喝了三杯咖啡。

    史密斯走到那人背后的一张台子坐下。

    两人背告背,没有说完,但那人伸出的手接住了史密斯从椅子边递过去的胶卷。

    一接到了胶卷,那人便站起了身,出了咖啡馆。

    而另一路的小林与泽田,在十几个日本士兵的保护下,回到了宪兵队,将《圣传》递给了一个等待的将军。

    “周林看了吗?”将军接过书问道。

    泽田摇摇头:“他一回到旅馆我们就进去了,前后脚。”

    将军放下心,打开了《圣传》,满意地点头:“这里的东西没有被移动过,你们可以出去了。”

    小林和泽田一肚子的气出来,泽田说:“还怕周林君偷看,也怕我们偷看,要知道这东西可是周林君拿到手的。”

    小林没有说话,他知道,这些人都防着周林呢。

    屋子里的日本翻译很快翻译成了日文,交给了将军。

    将军马上去了电讯室,命令道:“将这份重要材料立即发到大本营,注意,是特级保密。”

    周林不知道这些情况,他还在餐厅慢悠悠的吃着饭。

    那些文字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那些文字,所以他不操心。

    是真是假,很快就会有人来告诉他。

    夜晚,周林很快地就睡着了,他不知道的是,美国本土和日本本土,为了他拿回来的东西忙了一夜晚。

    最后,他们得到了结论,这两张纸的东西,正是迈特纳核裂变实验数据的一部分。

    很快,美国本土和日本本土的命令下到了哈尔滨。

    一定要拿到对方手中的迈特纳核裂变实验数据。

    于是,日美双方的高层分别就如何拿到对方手中的迈特纳核裂变实验数据而制订了策略。

    美国方面愿意出钱购买,但是开价为五万美元。

    因为他们知道日本肯定也会想法抢到这份材料,美国只要在日本人的手中拿到副本就行了。

    所以没必要由美国去当冤大头,日本人的头小,需要证明头大,就让他们去充当大头儿子吧。

    而日本人根本没有想充大头的想法,他们连五万美元都不想出。

    为此,他们订了一个计划,准备将那个人连他手上的迈特纳核裂变实验数据一起抓过来。

    他们准备不告诉周林,带去的钱有问题的情况,瞒着周林,让周林带假币去与那人交易。

    然而,小林不忍心,便提前偷偷地将这个计划告诉了周林。

    如果周林这样做了,那周林就会陷入无止境的追杀中。

    日本人的意思就是让周林用自己的安危去换取日本人的利益。

    这个傻瓜,周林才不当呢!日本人做梦去吧。

    小林走后,香君安慰着气愤的周林:“这小鬼子,该死!”

    周林哼了一声:“让我当替死鬼,我就要他们鸡飞蛋打。”

    “!”门外传来了敲门声,是李十八的暗号。

    香君打开了门,李十八进入了房中。

    “少爷!我发现了一个情况。”李十八说道。

    “你不是跟踪那个与我在教堂见面的人吗?有收获?”周林暂时不去想日本人让他去交换的事了。

第386章 发现

    “有收获!让大家难以置信的收获。”李十八接过了茶杯。

    周林一喜:“那你说说是什么样的情况。”

    “那个同你接头的人是假的。”李十八的情况让周林站了起来。

    “什么……个假法?”周林终于缓过气来。

    李十八将茶杯的水一口气喝完,放下了茶杯。

    李十八喝了水,又点了一支烟,才慢慢地讲了起来。

    原来那个人走后,李十八便一路跟着他。

    那人转了三四个弄堂,在以为自己安全的情况下,进了一间屋子,那屋子里有一个人在等待着他。

    那个人竟是一个苏联人,不是偷银行的那些人一伙。

    “陈一明,事情办的怎么样了?”苏联人问道。

    “戈尔巴夫,已经交换了。”陈一明拿出了那本《圣传》。

    戈尔巴夫接过《圣传》,打开后,拿出了那里面的十张百元面的美元,仔细地看了看:“不错!是真钱。”

    陈一明坐下来拿给茶几上的酒瓶,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戈尔巴夫,下一步,你准备怎么办?”

    “下一步?当然是交易啊!”戈尔巴夫说道。

    “可你没有那个迈特纳核裂变实验数据啊?”

    “我们已经拿那两页纸骗住了那周林,只要他们认为材料是真的,肯定会同我们交易的,因为他们太想拿到那东西。”

    “可你只有那两页纸啊?”陈一明说道。

    “相信了那两页,他们就会相信其他的东西。交易现场,只要他们不是科学家,他们就不会发现除了那两页外,其他的都是假的。哈哈,是我写出来的爱因斯坦的另外发表的一篇论文。”

    陈一明点点头:“你这话不错,不旦文字不懂,数据更不懂,那些日本人只会将它当真的。”

    戈尔巴夫说:“只要骗过了交易当场,离开了后,我们就拿着巨款去马尔代夫旅游去。”

    “可那个给你两张纸的人怎么办?”陈一明说。

    “怎么办?十天前我倒是真有心将那数据拿到手,可是莫斯科让我们想办法筹钱买下,然后拿数据回莫斯科,才能拿到钱。草!我哪来的这多钱?”戈尔巴夫说。

    “如果银行的那笔钱拿到了手,就好办了。”

    “可是偏偏出事了!现在哈尔滨及周边,甚至整个东北的银行都提高了警惕,我们再想动手就困难了。”

    “肯定不能再打银行的主意了,那等于是向日本人的枪口上撞。”陈一明说道。

    戈尔巴夫点了一支雪茄:“所以我才想办法将主意打在各国的人的头上,他们不是要迈特纳核裂变实验数据吗?我可以便宜给他们,每个人的身上捞到十万美元,我也就可以凑齐了百万美元将那份资料买回莫斯科,然后拿着莫斯科的奖金和官位,我们就发达了。”

    “可是他们会很快发现是假的,最多三个小时就会发现。到时你就骗不了其他的人。”陈一明质疑道。

    “我只要在十个小时内完成十家的交易,我就能抽身而退了。日本人的风险最大,所以将他们放到最后,就算其他各国知道了是假的,他们象老鼠一样,不敢去日本人那告发的。”

    “不错!你这个计划很好,操作的好话,能够骗倒一大批。”

    “只要百万美元到手,我们就可以拿着迈特纳核裂变实验数据回莫斯科了。”戈尔巴夫高兴地手舞足蹈起来。

    “那个卖主不会又找了别人吧?”陈一明担心道。

    “我每五天都要同他联系一次,告诉他,我的资全从莫斯科过来的情况,让他安心等待着我们。他不会抛开我们的,因为我告诉了他,除了我之外,没有人会给他一百万美元的。”戈尔巴夫看了看手表:“还有两个小时,我要去同他联系了。”

    陈一明看着戈尔巴夫离开,没有起身。

    他其实就是苏联特务组织的外围人员,因为与戈尔巴夫是同学,所以两人才会互相信任。

    戈尔巴夫出来后,拦了一辆车到了市北边的一个市广场,在广场边的一堆雕像前停下,在一个小孩子雕像的脚底放了一个纸条,然后便离开了广场,坐车回去了。

    李十八一直是跟着戈尔巴夫,看到了他的行为。

    戈尔巴夫走后,李十八去了那个暗洞内拿出了戈尔巴夫的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