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极品书生混大唐 >

第304章

极品书生混大唐-第304章

小说: 极品书生混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仙子自是不认得孟星河。从她冷如冰霜的眼中突然射出一道寒光落在孟星河身上。

    她就和天上的仙子被凡人偷看在天池洗澡了般,一句话也没说,恼怒的拔出了身上的法宝。噌的一声龙吟,宝剑出鞘,指着孟星河的咽喉:“让开!”

    话如冰冷。孟星河笑道:“不让。打死我也不能放你走。你还没告诉我,这几个月。你去了哪里?是不是雨湘妃把你关在绝情峰,让你不出来见我?”

    仙子还是一句话也不说,就和孟星河以前遇见她时一模一样。不过,她手中的宝剑可不是配着玩的。孟星河无赖一般阻挡她的去路。她原本指着孟星河咽喉的剑,瞬间寒光一闪,就在孟星河眼前化成一道箭雨。

    “她要杀我?”孟星河顿时觉得心口很凉。像是被撕开了一道口子。他以为自己要死在偶然相遇的仙子的剑下。不过,他正享受着死的过程的时候,他突然觉得自己好像还活着,睁开眼,仙子早就不见了踪影,唯见自己胸前被剑刃划出几道口子,风吹进来有的凉透心的感觉。

    孟星河此刻好生失落,只怪自己没有武功,什么时候都留不住仙子。

    他叹了一声,武媚娘无心,道:“那位姑娘好像是去壶口镇。”

    “嗯?”孟星河不以为然:“什么。仙子要去壶口镇?我怎么不知道?”

    武媚娘幽幽,道:“刚才某人只管看美人,那能听见掌柜说的话。”

    “对啊。眼珠子都差点掉下来了。怎么不被她一剑戳死呢。”小师妹也插嘴道。

    孟星河撇撇嘴:“都别吃了。马上赶去壶口。仙子姐姐肯定在前面,我一定要追上她。非把她留住不可。”孟星河已经掏出银子结账,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表现的如此急迫。

    三女不知道孟星河同仙子的故事,同时白眼,:“掌柜,给我们准备三间上房。”她们完全忽略孟星河的话,起身往楼上走去。

    孟星河门外望了眼,楼上望了眼,追也不是,留也不是,他干脆坐在桌子上:“掌柜,有没有酒?”

    “酒,自然是有。”掌柜笑呵呵说着。

    “给我拿两坛来。”孟星河决定醉死了算了。

第十章 拭目以待

    由于唐朝大军不日就要率兵攻打壶口镇,为了体恤百姓,唐军特此拟出免战三日的军令,目的就是让壶口镇内的百姓尽早搬离此处。所以在前往壶口镇一路上都能看见一群群避难的百姓。驱赶着一辆辆拉着家资的骡马牛车,老少相互掺扶深一脚浅一脚向远方走去,脸上隐见背井离乡的痛苦。这都还算是好的,两军大战,还有时间让这群祖辈都生活在壶口的平民,能在战火来临之际避难,纵使心有怨言,总好过战火纷飞下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那份悲凉。

    与那些从壶口出来的人背道而驰,孟星河带着三个女子一路向东直奔壶口镇,他原本是想单独而去,奈何三个女子就像狗皮膏药,贴上了就甩不掉,这让孟星河感慨,这是去打战不是游山玩水,刀剑无眼要是伤着那个他对谁都不好交代。

    先前歇息的时候听武媚娘提及再有半日的行程就会到达壶口镇,唐军三日的期限已过,此刻只怕两军已经在酣战了。孟星河听武媚娘分析过这壶口镇,城墙就设立在两山之间,像一个茶壶的壶口,城高十丈,固若金汤,就算有十万大军前来围剿,也只能分批进攻,根本就不可能一字排开全军出击。这样一来,大大消弱了进攻方的实力,加上壶口独特的优势,想要攻下势必异常困难。孟星河心里思考着战事,心里想着不知道杜百科怎么用兵,一旁并肩而行的武媚娘善于察言观色,微微笑道:“你就莫要担心了,杜小姐断不会失去方寸的。”

    孟星河心想也对,自己的死活,杜百科才不会放在心上,大体方向她肯定是了如指掌,攻下壶口只是时间问题。可他心里担心的并不是杜小姐,而是怕那群以前认得的兄弟冲冠一怒,打起仗来不要命往前冲,若是受了伤他心里也过意不去。

    武媚娘一边擒着马缰,一边望着那些逃难的平民。忽地叹了口气,难得感伤,道:“我师父说过,无论是太平盛世还是乱世纷争,吃苦的都是这些百姓。这天下何时才能真正太平呢?”

    孟星河呵呵一笑,听武媚娘提起她师父,想必就是帮自己还魂的袁天罡了。想来那袁天罡的神秘,孟星河有意问道:“对了。媚娘,你师父现在在哪里?”

    “他老人家喜欢云游四海,我也不知道他现在何处,不过,每年上元节,师父都会去长安城中的三清道观。说起来,我也有一年没见他老人家了。”武媚娘轻声说了句关于袁天罡的事。然后好奇问道:“莫不成你也想找我师父给你占卜算卦询问前程么?我倒是学过几天,你只需把手掌递过来,观你掌纹便可知道你这人一生的命途了。”

    你学过几天也有那么神?孟星河可不敢将手伸过去,这个时代有些东西的确太神秘了,甚至连科学都解释不了,就像前几天他看见的无字天书,居然神奇到真的可以预测未来,虽然他还没弄明白那东西是什么原理,但他还是心有余悸,生怕被武媚娘观手掌说出个子丑寅卯,再整一句自己是死人可就越发吓人了。

    武媚娘兀儿一笑,精致光泽如白瓜子一般的脸上隐隐透着一抹红晕,将她的皮肤衬托的白里透红。此刻,她全然不担心前方的战事,同孟星河谈话,道:“其实,占卜算卦,只是那些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糊弄人的把戏而已。命好名命歹,离不开,天命、时运、根骨、阴德、才学,一个人若是同时具备五者,就算不用观其手纹,也能知道他以后必定有所作为。”

    古人智慧之精湛,那是现代人肯下功夫去研究的。孟星河姑且把她的话听进去三四分,懒洋洋的溜着马,道:“媚娘说的太对了!”

    媚娘把他敷衍自己的话省去,好像是故意说给孟星河听,道:“但凡有才、有德的人,皆不用问前途,其胸自有沟壑,身居茅庐,也知天下大事。正所谓成事在人,某事在天。那些整天怨恨郁郁不得志,仇视朱门酒肉臭的文士,与其说他们在感怀民生疾苦,倒不如难听点,无病呻吟。没那份担待,就少了那份根骨,凭什么央求上天临幸,只能回家种田养花,舞文弄墨多独自愤世嫉俗罢了。我武媚娘最瞧不起便是那些闲云野鹤的文士,有能耐,站出来,若大的江山,难道抵不过一张白纸上数字之言的豪壮?我看,非也,只因江山如画!”

    江山如画,能描绘她的有几人?媚娘区区一个弱女子能有此番豪言壮语,一旁惯以大老爷们自居的孟大人眯着眼摇摇晃晃驾着马,他似乎在思考武媚娘此话是什么意思,琢磨着好像当初在国子监云姨毁琴教夫的意思。自从他奉旨下江南以来,都是浑浑噩噩过日子,就连这回和太平军作战,孟星河都把自己置身事外,难道自己成了武媚娘嘴里的闲云野鹤之人?被未来的女皇鞭策,孟星河爷们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冲击。

    此刻,武媚娘望了眼前方,只见一溜儿烽火像条巨龙升天,她伸了伸细腰:“开战了。平静了二十年的大唐,终于燃起了战火。想当年隋末大乱,天下豪杰纷争,此刻,谁又能主江山沉浮?太平军和李阀的斗争,只怕该做个了结了吧?”

    幽幽然一声叹息,武媚娘纵马前去。

    孟星河也看见了唐军进攻的烽烟,壶口一旦开战,太平教无疑和李唐正式交战,区区几万人数虽不足惧,但也玄乎的为李唐以后的江山易主提前敲起了丧钟。

    孟星河精神突然抖擞了起来,他有幸能体会战火纷飞,如何能放过千载难逢的机会。驾马而去,追上了前方的武媚娘,两人似乎心有默契的彼此一笑。

    片刻之后,武媚娘指着远方四周一片黑压压的壶口镇,据她的分析,向孟星河兜售,道:“太平教藏匿了近二十年,绝对不会只会在太湖小打小闹。不出三日,辽东,洛阳,江都,这三处地方绝对会竖起天下为公的大旗。当今圣上之所以会让秦将军和李军师留守长安,只怕早就想到这点,究竟那个才是真正的黄雀,还得拭目以待啊。”

    孟星河心里有数。洛阳,江都,辽东,当年都是太平教发家的地方,一旦起事不可能再躲躲藏藏。只是恐怕这一战,当年许多往事都要尽数曝光,他倒是非常期待,道:“的确拭目以待。”

第十一章 心事

    李承乾此次受命带兵南下征剿反贼,虽是前来磨练,但身为太子的他自知道是父王李世民有意让他在朝中树立威信,以便于以后登基帝位没有谁敢不服。他自是把此次征剿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在大军驻扎在壶口镇外三十里的地方,便已经派出一支先遣部队出去打探军情。在得知太平教壶口守军不足三千人后,他似乎已经看到自己夺下一生中第一个城池傲立而站的自豪,当下命令大唐军队迅速进攻,争取一天之内拿下通往太湖唯一的路卡。只要壶口失守,太平军就被孤立在太湖中心,尽管李承乾知道唐军不擅长水战,但困兽之斗,终究博弈不了多久便会束手就擒。

    点兵一万,任命张士贵为先锋,侯君集押后,李承乾便不经军师和众参谋合议,翻身上马大马金刀率兵狂奔而去。

    一万对三千,绰绰有余。一个小小壶口,岂能阻挡他李承乾的铁骑。

    李承乾领兵出征的时候,当时杜军师还在军帐中和李治商议如何才能攻破壶口,却听见外面擂鼓吹号俨然是点兵出征的声音。她还没来得及细问,秦怀玉和李闯两人急忙跑进大帐,见面就大呼:“军师。太子李承乾已经摔兵出征。我等如何是好?”

    既已出兵,又怎许回头,杜小姐摇头,道:“你二人速去将元帅请回来。壶口乃太平军的重镇,马虎不得。”

    两人领命出去。旁边的李治瞧见杜军师临危不乱,俨然问道:“军师难道就不想为孟大人报仇么?”

    军师脸上无任何表情:“他那人皮粗肉糙脸皮厚,那是那么容易死。太平军以为借此便可以扰乱我军心。我岂会中计。”

    李治多嘴说了句:“恐怕是扰乱了军师的心吧,我听说军师每日早晚都会到军营外面的土坡上停留一会儿,莫不成日出日落真有那么好看么,那明天学生也去瞧瞧?”

    军师被他问到心里的秘密,脸色嫣然一红,很快一闪而过,正经道:“王子当以国事为重,切莫要整日嘻戏游玩。”

    李治受她教诲,脸上立刻收敛起笑容道:“夫子教诲,治儿受教了。”

    夫子却也不理。拿起行军地图,道:“壶口之战,依你看,应当如何调兵遣将才能顺利拿下?”

    李治虽然混混荡荡,不喜朝中诸事,偏爱寄情山水游玩,但却是不笨,甚至可以说比李承乾都还聪慧几分,只是他不愿意用在正事上。

    “这个。治儿不知。”李治小声道。生怕被军师责罚。

    军师叹了口气,军帐中只有他们两人,军师悉心说道:“治儿,你可知朝中有多少人对你寄予厚望?你父王,长孙大人,房大人,还有我爹,秦将军,李军师,那个不是希望你能胜过你大哥李承乾,此番下江都,若是你能建立一番功业,他日回到长安,被圣上封王,以后的前程定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