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极品书生混大唐 >

第313章

极品书生混大唐-第313章

小说: 极品书生混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姐夫。”薛仁贵指着眼前的地图,道:“我想到如何攻打太湖县了。”

    “你且说来听听。”孟星河站起来,来到薛仁贵身边。随着他的目光将眼睛注视在地图上那已经被标出来的太湖县。如同看待囊中之物。

    薛仁贵将落在地图上的目光收起,淡淡,道:“李承乾此人刚愎自用。向来都是独断独行,就如同昨夜,唐军军师一定猜到事情有诈,但他仍旧率兵逃离,这就足以说明唐军将帅不和,加上他在太湖边上吃了太平军的亏,以李承乾的性格,心中一定记恨时刻想着要报复,我们何不利用他眦睚必报的性格,以念及太湖县数万民众,恐战乱造成民不聊生的惨状为由,派使者出使唐军,约定两军在太湖城外决一死战。”

    孟星河立刻跟着薛仁贵的思路走,道:“那李承乾一定会在太湖县外决战的地方派重兵埋伏好把我们一网打尽?那留在太湖县城的唐军,恐怕不足两成?”

    薛仁贵点头道:“到时候我们兵分两路,一路直奔太湖县,一路装装样子和唐军决战,两军以烽烟为暗号,等那面攻下壶口断了李承乾退路之后,这面就果断退回太湖。到时候,他李承乾前路难行,后无退路,纵有三头六臂,也无力回天,他被孤立在太平军中间,必定会逃往江都,决一死战的气概,在李承乾身上决计没有。”

    “或者杜军师早就料到我们会有此计呢?”孟星河反问道。

    薛仁贵笑道:“就算李承乾不上当,我们更可以轻松打败出来应战的唐军。大不了多派遣使者前去叫战两次,李承乾就算能忍,终究会有沉不住气那天。况且我们每次出战都会削弱唐军的力量,积少成多,几番交战下来,我们还愁不能真正打到壶口城下?”

    “噗嗤。”孟星河奸诈的笑了起来:“你小子太坏了,不过,我就喜欢看着对手被折磨的一点点疯掉。”

    薛仁贵跟着孟星河脸皮也变厚了,淡然道:“那姐夫,我们何日出战?”

    “明日。明日就派人去唐军军营。”孟星河希望越快越好。同时心里叹道,恐怕在自己打太湖县的时候,边关和岭南两处已经开始有所动作了吧。这正不趁了李世民的心愿。算来算去,自己还成了李世民完成江山一统的大功臣。只是,等到了最后,自己恐怕又成为天下人口中背信弃义的人了吧?孟星河自嘲的笑了起来。

    第二日正午,李承乾还在为粮草的事情发愁,虽然侯君集和张士贵两人都吃了三十大板以儆效尤。但若是粮草不来,唐军又怎么能够轻易打败太平军,难道就一辈子龟缩在太湖县?而且李承乾还听到一个消息,边关和岭南两处同时冒犯大唐的疆域,在这个节骨眼下,正是他竖立威信的时候,若是能尽早解决太湖乱贼,又连续剿灭岭南隋朝旧阀,打退边关突厥,那他太子的地位可谓是固若金汤,加之李世民渐渐年迈,登基帝位是迟早的事。到时候,君临天下,何等威风,身为皇家的男丁一辈子不就是为了那个宝座吗?

    想到这些,李承乾就闷闷不乐。本来想去军中练习骑马射箭,也没了那个心情,独自一个人待在军营中读起兵书。他何曾料到,在他无所动作的时候,对面的太平军已经开始在挑战李承乾的耐心了。

    太平军居然亲自派出使者前来交谈。这是李承乾万万想不到的事情。待外面的士兵通报之后,古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李承乾也大肚的让人将太平教的使者请进来。

    太平教的使者在来之前早就被孟星河交代,现在无非是按照孟星河说过的话走一遍过程,将手中早就写好的文碟交给李承乾。道:“李元帅,我家将军念几太湖县数万民众的安危,特命在下送来一碟战书。还嘱咐在下提醒元帅,妄元帅念及上天有好生之德。”

    李承乾接过文碟一看,“啪”的一声几乎将身边的桌子拍碎:“回去告诉你家将军。本帅随时奉陪。来人,送客。”李承乾真想让人一刀砍了这个使者,以解心头只恨。只是他不想让人议论他不守古训,以后怎会是一个明君,这可是他现在极力想伪装的。不能因为一些污点而影响了他的地位。

    “元帅。是否有诈?”站在李承乾身边的张士贵脸色难看的道:“太平军居然公然叫战?此事蹊跷。”

    “蹊跷?”李承乾冷眼相向,训斥身边的侯君集和张士贵两人,道:“那件事不是败在你们二人常说的蹊跷上?现在大军无粮,用不了几日就会造成恐慌,如果我们不同太平军决一死战,要等到何年何月?”

    “对。元帅说的即是。张将军多虑了。”侯君集见风使舵。“太平军一定是打着我军已无粮草才会如此嚣张。元帅,依下官看,太湖县既然是鱼米之乡,我们何不下令叫当地县令两日内征收粮食以粮养军?就算圣上怪罪下来,元帅也可以以太平军倾巢来攻,不得已才出此扰民下策,情理之中的事情,想必圣上也不会怪罪元帅。”

    “这。。”李承乾犹豫了一下:“好。立刻传本帅口谕,命令太湖县令在两日之内,无论用什么办法征收粮草,倘若延误军情,定斩不饶。等打败太平军后,再将现在征收的粮食,原数还给太湖民众。”

    “得令。”侯君集拿着鸡毛当令箭,立刻很认真的出去办理此事去了。

    此刻,还在太湖城中巡查各处防御守备处军情的杜军师并不知道太平教有使者前来一事。她正领着秦怀玉和李闯二人在街上走着。却看见正前方,一队士兵挨家挨户气势汹汹的闯进去,手中拿着一份盖有县令大人印鉴的征粮告示,但凡有粮的人家,全部拿出家中所有粮食以备驻扎在太湖县的军队所需。如此光天化日下公然扰民的行径,让多日不曾说话的夫子没有的升起一阵怒火。

    “放肆!是谁允许你们拥兵抢粮?”杜军师已经走上去。

    那队士兵并不认识杜军师,为首的一个头头走了出来:“哟呵。还挺霸气的一个小妞。我们就抢了怎么样?这是当朝太子下达的命令。你们谁还能反抗?”

    “李承乾下达的命令?”杜军师脸色一黑,什么话都没说,立刻气急败坏的往军营走去:“秦怀玉,李闯。你二人守在这里,今天如果有谁敢公然在太湖县城抢粮,先斩后奏,大可不必禀告,这是军令。”

    “小将得令。“李闯和秦怀玉二人跳了出来。佣兵抢粮,传出去只怕让天下人都笑话。当年他们爷爷辈在边关和突厥作战时,就算吃树皮草根,也没有那个元帅敢下令就地抢粮,这简直是断了老百姓的活路。这样的军队若是不败,更是天理不容。

第二十二章 降了

    使者回去将李承乾的话一字不漏告诉孟星河。听使者描述李承乾当时说话的语气神态,孟星河嘴角轻轻翘起,鱼儿终于快要上钩了。而在另一方面,为了对付几日后和太平军决战李承乾尽然允许士兵在太湖县内抢粮一事让巡城的杜军师看见,她未曾想到,纵兵抢粮如此恶劣的事居然会是李承乾下达的命令,照此下去,别说打不败太平军,甚至还可以让壶口的百姓跟着造反。

    杜军师急匆匆回到军营,恰巧碰见侯君集正领着一队士兵押着空荡荡的粮车出去,莫非也是去抢粮的?

    “站住。”杜军师站在了侯君集的前面,拦住他去路,道:“没我的命令,谁也不许踏出军营半步。”

    侯君集以前还是杜军师的追求者,自从被孟星河整得不能人道之后,他对孟星河的恨也渐渐转移到杜小姐身上。他心里甚至想过,等有一天太子变成了皇帝,他就会要求太子下令把杜萱嫁给自己,就是要让她守活寡。

    侯君集根本就没把军师的话当军令,他人骑在马上,夹了夹马肚子,一副执行命令的语态,道:“本将也是奉命行事,还请军师让行,若耽搁了大事,只怕我和军师都担当不起责任。”侯君集将坐骑往前面提了下走上几步,步步逼近军师,其实是想以高姿态的形式调戏于她,以前自己总是对她唯唯诺诺讨好模样,结果换来冷眼相待,现在侯君集也不那么伪装了,只想着报复,发誓要让所有喜欢孟星河的女人都得不到幸福。

    “你。”杜萱往后退了几步:“大胆。”

    “究竟是谁大胆?本将奉命行事,军师要是再敢阻挡,休怪本将不念旧情。”侯君集脸色恶了起来。吆喝着身后的士兵不用理会军师直接走便是。

    杜萱知道拦不住侯君集,让出一条路来,见他大摇大摆出去,她委委叹了口气,也没先前那份着急,慢悠悠走到李承乾帐中。见李承乾正看着头上的地图,她只是履行一个军师的职责,建议,道:“元帅纵兵抢粮是否有些不妥。”军师的语气再也没有先前的强势,或许可以说有几分妥协的味道在里面。

    李承乾仔细观察着作战地图。并没觉得军师的建议是件多大的事儿。“军师多虑了。征粮只是为了对付太平军。本帅早已拟定,等朝廷的粮草一到立刻还给太湖县的百姓。”

    “可是。”

    军师本想说民心不可失,却被李承乾打断,道:“没什么可是。本帅已经决定三日后和太平军在太湖县外决一死战。”

    “嗯。”杜小姐听天由命,已经放弃了整个南下大军,道:“既然如此,我就不打扰元帅。不过,我还是想提醒元帅,小心太平教的调虎离山计。”她转身告退,走的时候,起了一丝恻隐之心叮嘱了李承乾一声。

    李承乾满脑子都是报仇雪恨,哪里肯将军师的话听进心里。他只知道杜萱是心想着左路大军,不可能为她所用,她说的话,指不定就是把自己和带来江都的心腹都往死里整,所以李承乾虽然表面上还是听从军师的安排,实则早就把她架空了。根本就不会采纳她提出的任何建议。

    “将帅不和,这样的军队,终究是败。”

    当孟星河站在太平教大帐中,听安插在太湖县中的探子汇报时,他脸上虽有种掩不住的欣喜,但还是为那个为唐军劳心劳力却徒劳无功的杜萱感到惋惜。

    “大家做好准备。三日后,就是我们打退唐军之日。现在,让薛仁贵替大家安排如何进攻壶太湖县。”

    听了孟星河的话,薛仁贵走了上来。将早就布置好的行军作战图挂上。指着上面标注明显的太湖县城,道:“此番交战,唐军一定会将战场选在离太湖县五十里开外的地方。此处两面环山,中间只有一条官道通过,是最适合伏击的好地方,我军要想攻打太湖县,定会走此官路,李承乾一定会再此设下伏兵袭击。张韬将军,你且领三万兵马,务必将声势弄的越大越好,让唐军误认为我等是去决一死战。张将军切记,你们只是去佯装攻打,切不可于唐军念战,等待太湖县城上空燃起烽火立刻撤退太湖,唐军没有船只,是上不了太湖的。”

    “得令。”以前守卫壶口的张韬领了军令下去了。

    薛仁贵又,道:“张将军去牵住唐军时候,我和姐夫率领一万精兵走小路前往太湖县,据探子来报,李承乾留守在太湖的兵将不足五千,大多都是老弱残兵,待我等攻下太湖县,立刻会燃起烽烟,到时候李承乾后院起火,一定会回来救援,张将军乘势追击,他前途无路,后无退守之地,慌忙之下一定会向西边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