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极品书生混大唐 >

第391章

极品书生混大唐-第391章

小说: 极品书生混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承乾的话如刀子一般一句句插在李世民心上。他甚至连自己的儿子一步步往自己持剑走来,也不曾去在意,心中只想着自己错在那里了?或许,自己所做的一切,用帝王受命,非细事诶。方可对得起自己的儿子李家的祖宗。

    李世民干脆闭上眼睛,因为他知道,李承乾得意不了多久了。

    可是李世民不慌不忙的样子,别人虽不担心他的死活,但作为他儿子的李治却在这时候不得不站出来。

    “大哥。”

    他已经很久没叫大哥了,自从李承乾被立为太子住在东宫之后,他和小兕子两人就很少见到自己这位一母同胞的大哥了。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当年父皇在御花园中教你骑马的时候,他说过什么话么?他说,大唐的江山是从马背上夺下来的,李家的男儿岂能只会舞文弄墨,不懂骑马剑术?父皇总会一天天老去,今后这江山,总会交到你的手里,作为君王,你不得不比别人要苦一些。大哥,父皇并没有说要废了你啊,你快向父王认错,或许他还能饶你一命。”

    李治突然冲了出来,望着自己大哥为了王位甘愿弑父,一直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李治对大哥这样的做法已经无法理解。难道帝王家真的没有亲情吗?难道为了那个王位,真的要兄弟相残,父子反目吗?他只希望自己的一席话,能唤醒已经被权力迷住眼睛的大哥,他不想看着自己的大哥误入歧途。

    “三弟。其实,大哥本不怪你,一切要怪,就要怪我们的父皇,是他,是他逼我这么做的。”李承乾呵呵笑了起来,他现在才明白,为什么朝中会有如此多人支持李治为太子,自己这个三弟身上有娘的一股影子,他不喜欢与人争斗,也厌倦那种勾心斗角,但正是如此,他才能成为那些大臣最理想的君王。

    “啊!”突然李承乾大吼一声:“给我杀!”他再也忍不住了,今晚就让一切都结束吧,如果老天注定自己是皇帝,那么自己一定会成功,如果命中注定是个失败者,那无论如何努力都会失败。

    天命难违。亦是天命所归。

    在李承乾一声令下“杀”的时候,受他掌控的御林军已经挺着长矛向那些反抗自己的皇帝身边的侍卫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第一股鲜血终于喷洒在大明宫的地上,接着更多的鲜血开始洒向空中,然后在空气中滋生出一股血腥味。

    群臣当下骇然了。这李承乾说杀就杀,丝毫不手软,他们都打不定主意跟着那面,毕竟现在的决定极有可能出现一个转身就成为开国功臣,或者一失足成为乱臣贼子。

    眼看着李乾承率领的御林军已经拿下大明宫内的守卫,现在的李世民几乎没有任何有生力量抗衡,他也终于放下先前悬着的心,毕竟李世民曾经说过秦琼和程咬金二人,这二人一刻不出现,他就不能掉以轻心。

    幸好带进来的禁军都是自己信得过的人,都是自己的亲信,如今大明宫被自己控制,可以说,大唐半壁江山已经在在手中握着。

    目光投向坐在龙椅上,比任何人都镇定的李世民。李承乾终于一步步向他走去。

    那里是皇位,是他梦寐以求的地方。

    李承乾心中渴望着,只盼早点坐在那个位置上,至于眼前的父皇,他已经觉得他现在应该称之为太上皇了。

    李承乾一步步走着,他走的很慢,就像新皇登基,幻想穿上龙袍,路过跪迎百官身前,那份天下尽在手中的快意。他甚至不在乎多花一些时间走到龙椅旁边,把自己的父皇赶走,自己坐上去。

    高傲的往龙椅前走去,下面的百官谁敢吭一声,估计下一秒钢刀就砍在脖子上。在李承乾走到离李世民约莫百步之遥的时候,那是他第一次看见父皇的眼神,刚才隔得远,没有看清楚那双眼神中充满了失望、懊悔、心疼,甚至是一丝心狠。但那些都无所谓了,因为马上那将成为过去时。

    然而,就在李承乾在百步之外,走向那通往权力巅峰的王座时。

    他刚刚迈出一步,正好九十九步之遥。

    忽然,从大明宫某段城墙上冒出来一个背负长弓,腰挂金锏的武将。

    秦叔宝!

    李承乾面色发寒。来不及做任何抵抗的准备,已然听见那城墙上响起一声如同春雷般震耳欲聋的声音。

    “承乾小儿,且吃老夫一箭。”

    霎时,只听见很清脆的“嘣”的一声从那城墙上传来。

    九石弓开,足以碎石穿心。

第五十六章 天不亡我

    李承乾本打算最后的时刻他也会小心翼翼的对待。毕竟一失足成千古恨,只要他没坐上那个位置,那他就不算是胜者。可是,他虽然心里想着要小心对待,生怕自己父皇留着什么后手,但在快要登上那皇位的时候,突然半路杀出个秦叔宝,那一声怒咤让他还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只觉得心理面害怕无比,秦叔宝的武力值他是知道,单凭那九石弓,足以让现在的李承乾被射个透心烂。

    难道就这样死了么?

    李承乾不甘心想到这个问题。然后只觉得心口突然升起一阵凉意。那是利箭穿透身体的感觉,李承乾不会忘记那样的滋味不好受。

    他甚至连叫都没有叫出来,先前还意气风发的一位太子就像中箭的飞禽一样,无力的向后面飞出了老远。

    “咳咳。”就在众人都以为秦叔宝箭下没有活口,李承乾肯定已经归西的时候。刚才以极其华丽的姿态飞出去躺在地上的李承乾居然咳嗽了几声证明他还活着。此时,他简直不敢相信的摸了摸自己的胸口。

    原来秦叔宝用的是蜡箭头。

    感觉到心口一阵钻心的疼痛,但没有被射穿的李承乾顿时被秦叔宝这种不可理解的举动困扰。

    他为什么要用蜡箭头?难道这是父皇受命的?

    刚从鬼门关转了一圈的李承乾良心上立刻出现了不安。自己现在甚至只差说出弑父了,但自己的父皇还是留给了自己一个活命的机会,要是刚才秦叔宝那一箭不是蜡箭头,那现在是否还能站在这里呢?

    转身望了望身后自己那群寄予厚望的臣子。他李承乾要是今天失败了,这些人,只怕连宗族家族都会从现在起全部消失。

    自己的却不能后退了。

    就算刚才被秦叔宝威震了一次,李承乾依旧没有失去夺得帝王的决心。

    “给我杀。”纵使秦叔宝有万夫不挡之勇,也抵不过千军万马。李承乾甚至下达命令,道:“谁要是杀了秦叔宝,孤就封他为勇猛将军。”

    现在形势往李承乾那面倒,这阵前鼓舞士气的确起到很大的效果。

    大明宫前,文官被这突然发生的政变围堵在一起吓得谁也不敢吱声。武官面对如此多禁军在此,也没有谁有万夫不当之勇出去保驾,倒是李世民身边,虽然被太子截断了所有的后路,在没有禁军的保护下,李世民现在无疑是个光杆皇帝,但虽是如此,他身边还是有如杜如晦、房玄龄一批不肯离去的老臣。

    秦叔宝已经从城墙上下来护在李世民前面不远处。李承乾先前下达的命令让他一个人面对了太多想要取他性命升官的禁军。

    李世民看着下面自己那以一敌百的侍卫。在一批又一批的进攻中,终于开始在锐减,照此下去,李承乾恐怕会逼到他近身来了。但是,他丝毫没有任何自乱阵脚的慌乱。反而敏锐的观察着下面发生的一切都尽收眼底。

    “难道李世民想借此机会看看谁对他忠心?也好为自己的接班人培养一些忠臣?”就站在李世民不远处的孟星河一直观察李世民此刻面对政变的那份从容,在他看来,李世民不可能没有后手,想必等李承乾跳一会儿梁之后,就会真正开始收尾了吧。

    双方发生的战事成一边倒的情况,没多一会儿李承乾率领的禁军就将李世民和几位护驾大臣围在了一个不足五十步大的圈子中。

    “孟大人,你可以出来了。”这个时候,李承乾不忘把和他一条船上的孟星河拉下水。

    现在李世民身边就那么几个忠心是,拉走一个算一个,这是李承乾采取的瓦解手段。

    孟大人脸色一阵铁青。他甚至看见李世民观察自己的眼神都变得复杂许多。

    罢了,既然都这样了,还躲着做什么。

    孟星河干脆心一横,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走向了李承乾的阵营。

    “哈哈。孟大人识时务为俊杰,等孤登基之后,一定会重重赏赐孟大人的。”李承乾很满意孟星河的配合,在这个时候能把李世民身边最得力的年轻将领夺走纳为己用,这无疑是一件瓦解对方军心的重要一步。

    “父皇,都到了现在,你难道还想阻止儿臣吗?”李承乾做了个包围的动作,霎时无数的禁军已经将这地方团团围住。

    就算是看见孟星河离开自己时李世民一直保持脸色不变那份从容,现在听见自己儿子还是那么冥顽不灵,他已经无法再做什么可以让他走回正途的事情,唯一能做的,就是摇了摇头:“这里人,除了太子,其余一律格杀勿论。”

    这句话是他刚才省度之下才决定的。他不能给自己的继承人留下一个威胁到他统治的权臣,而刚才就在孟星河走向李承乾的时候,李世民觉得给予他的宽容就是让他继续放纵的资本。

    李世民已经觉得自己对待孟星河的事情够宽容了,非但对他江南反叛的事充耳不闻,就连孟星河作为太平教圣王,能直接威胁到大唐江山统治的威胁也采取招安安抚的方式平息,一个君王能如此对待一个臣子,除了看重他的才能之外,还涉及的想必是自己江山的稳固。

    很显然,孟星河不会像寻常受到恩宠的臣子那样死心塌地,他是个极其有主见的人,任何人都无法撼动孟星河决定的事。

    李世民极其沉得住气,当局势都已经呈现一面倒的时候,他依然不慌不忙的观察自己每一个臣子此刻的表情,也在琢磨他们是不是对以后接班人是否真心。

    就来一次大清扫吧。

    李世民忽然觉得李承乾的叛乱就像是为下一个继承者铺垫一条康庄大道。他一声“格杀勿论”令下,原本李承乾以为自己控制了所有局面,直到这一声令下,他才发现原来事情并不是像他想象的如此简单。

    禁军居然倒戈相向了?

    这是李承乾最不敢相信的事情,刚才还极其听话的御林军,此刻居然将刀口转向他的人?他甚至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突发情况的调动,先前听话的禁军完完全全受李世民控制,让只离那个位置只有一步之遥的李承乾瞬间心便是凉了半截。

    “不,绝对不可能?”李承乾现在已经咆哮起来。果然,自己的父皇早有准备,而且他比自己沉得住气。

    被迅速叛变的御林军杀个措手不及,李承乾和一大批支持他的人现在都被围在了中间。这约莫占了朝廷一半的官员,现在就像是受惊的小羊,等着外面狼群的进攻。

    “陛下,此等乱臣贼子,理应当诛。”

    此刻,一个约莫四十多岁,凭身上官服应该是属于吏部官员的人站了出来,刚才他还躲在那群一声不吭的文官中观察局势,现在太子被制,他立刻就走了出来出谋划策,引经据典搬出了大唐国法,实在是有拍马屁的嫌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