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惑乱红楼 >

第419章

惑乱红楼-第419章

小说: 惑乱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前的经历告诉贾环,这时候的争论是没有用的,而且还会雪上加霜。若是他自己尚且算了,只是赵姨娘还在,都是一把年纪的人了,若是因为自己受了连累,贾环如今比从前懂事,晓得心疼亲娘。

    因此冷哼一声,并不多加言语,转头狠狠瞪贾政一眼,就准备将被被他这番举动吓得不敢说话的赵姨娘扶起来。

    但贾政本身就有些心虚,见贾环竟然不仅顶嘴,竟然还敢瞪他,怒火更甚,伸手指着贾环,却是有些气急败坏的开口。

    “好,好得很,你们娘俩如今连我都不放在眼里,李家对你们大恩,你们也不知道感恩,反而说些不三不四的话,不忠不义不孝,我贾家没有你们这样的人,给我滚,滚出去!我要把你们逐出家门!”

    几乎歇斯底里,贾政看着赵姨娘和贾环的眼神满是厌恶。

    步子微停,闻言贾环深深看贾政一眼,心里平静无比。

    “你这是认真的吗?”

    一字一句问得认真,贾环并没有如贾政想象中的立马痛哭流涕下跪认错,这样的态度让他微微心悸,喉微动,这时候李家人已经听到动静赶过来,众目睽睽,李守忠虽说对贾环也很是看不上,却也少不得替他说点儿情,只是这样确实更加让贾政下不来台。

    毕竟贾环都已经这番表现了,若是这时候他松口,倒是显得他作为父亲的威严收到了质疑。

    因此咬牙切齿,往贾环母子方向看一眼,贾政冷哼一声。

    “人家翅膀硬了想飞,我这个做父亲的自然要成全,不知天高地厚,没有自知之明,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什么事情都敢妄想!”

    “那你敢立下休书吗,从此以后,我们母子和你再没有任何瓜葛,人死由命,富贵在天,从此井水不犯河水!”

    少年字字铿锵,明白自己这番话出口,往后将会面对什么,但依旧丝毫没有畏惧。

    和贾政跟荣国府脱离关系一样,这个时代,和家族脱离,是一件可以上升到个人人品的事情。若是事情闹大,将来贾环入仕,都会受到影响。

    贾政原本说的就是气话,无非是被贾环气得上头,一时激动,所以有些口不择言,然后李家人这时候赶过来,让他有些下不来台,于是才有了刚才那番话。

    但贾政心里,自己都已经这般口吻,按照常例,不管是贾环还是赵姨娘,都应当是马上赔礼认错,然后求着他不要将自己赶出去的,但现在贾环竟然不仅没有求饶,而且还如此冷静的质问他!

    语塞的同时,贾政脸色更加难看,事情发展到现在这种地步,如果他态度软下来,往后可还这么服众?

    因此甩开问询而来的贾宝玉,贾政语气坚决。

    “来人,笔墨伺候!”

    赵姨娘早就被吓得说不出话,但见贾政真的要写休书,也顾不得其他,连忙一一巴掌重重拍到贾环背上,然后哭着朝贾政求饶。

    “老爷,老爷不要啊,我们错了,环哥儿还小,他不懂事,您不要跟他一般计较。”

    惊惧交加,赵姨娘是万万没想到,自己争风头,竟是换来了这样的结果。

    尽管只是一个丫头出身,但她深深明白,若是没有家族做后盾,贾环往后要面临的是什么!

    和当初二房脱离贾家的时候,贾政身上还有官位,宫中还有贾元春不同。

    如今若是他们被赶出贾家,可真的就是两袖清风,双手空空!

    原本提笔,贾政心里还有些犹豫,毕竟准备笔墨这段时间,贾政已经稍稍清醒了些。

    但赵姨娘这一闹,贾政心里一喜,想要狠狠教训贾环一番,于是手上悬空的笔疾驰而下,一番行云流水,不过一会儿工夫,却是连印章都已经盖好了。

    那边贾环却是将想要冲过去跪下的赵姨娘一把抓住,脸上面无表情。

第四百七十四章 逐出家门

    难道他不怕吗?

    不是的,他也怕,但经过这么些日子,加上从前贾琏潜移默化的影响,贾环就算是怕,却也知道作为一个儿子的担当。

    好男儿顶天立地,便是不依靠他们,他同样也能闯出一番天地!

    抿嘴,不管赵姨娘如何的哭嚎,贾环弯腰捡起贾政扔在地上的休书,随后缓缓跪下。

    “这一跪,是跪给我父亲,从此以后,我贾环只有亲娘,再没有父亲!”

    瞳孔放大,赵姨娘只觉得眼前一黑,指着贾环嘴唇不住哆嗦,耳边却是传来贾环冷漠异常的言语。

    “从此你就再不是我姨娘,而是我母亲了,若是今日你再闹下去,咱们娘俩便直接死在这里吧,左右我如今只有你,若是连你都不和我站在一起,我不如死了来得干净。”

    托住想要装晕的赵姨娘,贾环显得很镇定。

    知母莫若子,赵姨娘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伎俩经久不变,他早就已经习惯。

    赵姨娘从来未曾见过贾环这个样子,连以死相逼这样的招数,竟然也都使了出来。

    贾政也是张着嘴惊骇的看着淡定自如的贾环,心里惊涛骇浪,却是碍于人前只好佯装镇定,只是脸上难看的神情,却是藏都藏不住。

    李守中也是没想到贾环竟然如此决然,原本李纨带着贾家人来投奔娘家,虽说他也有些不乐意,但总归接纳了所有人。

    而至于贾环抄书这个,还真没李守中什么事儿,因此这会儿看到贾环这般模样,心里反而起了欣赏的意思。

    这边动静闹成这样,彩霞自然也是坐不住的,见贾环这般坚决,她也没说什么,只是一言不发的往旁边一站,意图显而易见。

    感受到身边来人,贾环转头,见是彩霞,两个人相视一笑,贾政见状仿佛找到了突破口,连忙朝彩霞厉声呵斥。

    “你过去干什么,还不快过来,他们都已经不是我贾家的人了,自然也就不再是你的主子!”

    说完朝贾环看一眼,贾政这番举动,其实也不过是想要贾环就此低头认错,然后求着他原谅。

    只是这次却不是贾环。

    闻言彩霞朝贾政福了福,脸上笑得温柔,却是看着贾环。

    “贾老爷恕罪,从当初大观园被抄家开始,我就已经不再是贾家的家仆了,如今我本来就是自由之身,何去何从,无须贾老爷来安排。”

    贾政语塞,先前看见彩霞和晴雯的时候,只是理所当然认为她们就该如此,却是未曾想过,两个人从当初大观园被抄家开始,就已经不再属于贾家。

    于是众目睽睽,尽管赵姨娘心里还是不愿意,但儿子态度坚决,彩霞有陪伴左右,没有众人想象中被逐出家门的狼狈,贾环腰杆挺得笔直,仿佛在告诉别人自己不会轻易被打倒。

    贾环被逐出家门的消息,还是兴儿告诉贾琏的,彼时贾琏正在筹划第二期的周刊,编辑部的人还在考虑他此前的话,兴儿原本就是个八面玲珑的人,因此不过两三句的功夫,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然后转述给贾琏。

    虽然贾琏没说,但兴儿看得出来,贾琏心里,其实对贾环贾宝玉这两个堂兄弟,还是很有人情味的。因此一听到这个消息,就连忙回去跟自己主子汇报。

    “他如今才多大点儿,贾政也是心狠的,自己亲儿子,又不是捡来的,也做得出这样的事情。”

    直接被惊呆,贾琏挑眉,将手上正在草例的关于武子博事件的新闻稿放到一边。

    “可不是这样,听闻原本那位的意思,彩霞是不许跟着三爷走的,只是彩霞姑娘烈性,直接顶回去说抄家后就已经不再是贾家家仆,又如今是自由之身,那位管不着,这才跟着赵姨娘和环三爷出了门。”

    微微沉吟,贾琏闻言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心里不由对这个贾环也有些刮目相看的意思。

    贾环从小气性就大,这个他是知道的。

    只是倒是未曾想过,竟然大到了这样的地步,不过听到彩霞跟着一起的,心里原本还有的些许担心,倒也烟消云散。

    彩霞和晴雯走的时候,贾琏是给了两个人一些金银细软的,当初想的便是用这两个小丫头的手,往那边帮衬些,如今彩霞既是跟着贾环走了,这样就算贾环真的很穷,彩霞也足够养他的了。

    不过贾政这番做法,贾琏看来,实在不甚明智。

    “不过宝玉竟然做了皇子伴读,这倒是令人意外得很。”

    贾宝玉向来都是和北静王走得近的,按理皇帝和北静王算是面不和,心也不和的,贾宝玉既是和北静王有这样一层关系,皇帝应当不会用他才对。

    毕竟贾宝玉这个人,说到底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每日无非就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所以灵气或许有,但实践能力,基本为零,因此作为伴读,并不能做到督促和引导皇子的作用。

    这种事情兴儿知道贾琏不过也就是随口自己说说的,毕竟以他的水平,实在没资格和贾琏探讨。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贾琏来到报社,很平静的坐在首位。

    此前他给了尤三姐等人三天的考虑时间,报社能不能走远,就看今天他们的决定了。

    时间慢慢过去,贾琏一动不动的看着门口,良久,门口传来的声音。

    “二爷,今日您这么早。”

    熟悉的声音,贾琏抬头,是尤三姐笑盈盈的站在门口,身边的人一个都不缺。

    起身,尽管早就已经知道是这一幕,但贾琏心里还是感动不已,深深给众人鞠躬,贾琏由衷开口。

    “我保证,一定不会让你们后悔今日的决定!”

    贾琏奉行的,一向都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如今他们如此呢信任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也愿意帮助报社走向更好的未来,那他也就不会辜负他们!

    众人相视一笑,眼里都是默契。

    第二日,就是第二期周刊截稿的日子,贾琏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稿件交到尤三姐手上,脸上笑得真诚。

    至此,周刊算是真正立足,而武子博的事情,也算是彻底将朝堂的黑暗,**裸的暴露再众人目前,毫不掩饰。

第四百七十五章 事件发酵

    没有意外,在第一期的好口碑,以及涉及政事的情况下,群众的好奇以及热情被调度出来。

    甚至因为皇帝的夸奖,连带朝堂上众人对这报社第二期的内容很为关注。

    千呼万唤始出来,周刊第二期,武子博事件被贾琏放在了头版,栩栩如生的画像,以及别具一格的配图,第二期周刊仿佛挂起一阵旋风,几乎是刚出厂,就被洗劫一空。

    “哼,我看这个武大人做得甚好,那些大官平日里搜刮的民脂民膏少了?左右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是没那福气享用的,便是多砸上几个,也使得。”

    “可不是这样说来着,而且先皇陛下多好的人啊,既然是他亲口下令收监的,必然都是些十恶不赦之人,就是要好生让他们长长记性。

    你看,这位上位,可不就将那些个人给放出来了?”

    市井茶楼,两个身着粗布长衫的书生侃侃而谈,言语间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脸上的鄙夷显而易见。

    不知这一处,自第二期周刊发出,百姓也好,官员也好,士子也好,无一不是掀起一阵阵争论的风潮。

    而这些争论不休的,有对武子博的唾弃、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