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1204章

寒士谋-第1204章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邓艾杀来,连忙抖数精神迎之。邓艾枪式连抖,枪起如若百鸟成片,杀的又是百鸟朝凤枪法,不过比起文舜所使的迅猛,邓艾的枪式却更为灵巧多变。张苞死咬钢齿,亦杀出八荒灭神矛法,硬是与邓艾抵挡。两人杀了十数回合,邓艾枪式一变,顺势一转,枪如捻住了张苞的蛇矛一般,使的正是太极招式。原来邓艾所学武学,并不如文舜那般繁杂,他只学了两套,一乃百鸟朝凰枪法,二乃太极招式。邓艾素来刻苦专注,深研此两套武学,已是受用不尽。更兼令文翰也极为惊讶的是,邓艾对太极的领悟,竟比从小修炼的文舜更要悟切。后来文翰经过对邓艾的观察后,方才明白,此实乃与两人的性子有关。邓艾比起文舜更要沉稳收敛,与太极之道正是相合。何况邓艾亦是妖孽般的存在,比起文舜也不逞多让!

    此下邓艾太极招式一出,张苞的攻势竟被一一化解。张苞越攻越急,邓艾却越守越稳。而且张苞发觉,他所使的力劲,仿佛被邓艾吸去了一般,散得无影无踪,更为恐怖的是,邓艾但凡由守转攻,那枪式之猛,宛如借力打力一般,聚合两人之劲。张苞毕竟年初经战事不久,又哪是邓艾的敌手,随着气力耗损,矛式越来越乱。蓦然,邓艾眼迸精光,大喝一声,背后霍然显现出一面三头六臂的不动明王相势,一枪暴刺而出,望张苞咽喉刺去。张苞不敢硬挡,急忙扯声一闪。

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降唐

    一阵破空震响,在张苞耳畔暴起。张苞吓得脸色煞白,险避一劫。邓艾眼中神光赫赫,拧枪盛势追击。在邓艾精妙绝伦的攻势之下,张苞被杀得节节败退,尽落下风,险象迭生。四周唐兵纷纷涌杀过来,蜀兵抵挡不住,被杀得阵阵溃散。眼看张苞将要被邓艾还有一众唐兵围在垓心,幸好法正察觉及时,早令如今仅存的数百白耳精兵前往救援。这白耳精兵本就是蜀汉第一精锐兵马,时值至今,国破家亡,尚能留存的数百壮士,皆都是对蜀汉忠心耿耿,武艺过人的彪悍汉子。身穿白甲,手持大刀的白耳精兵扑涌杀到,无不一以当十,攻势极猛。张苞也是狡诈,趁机逃回人丛之内。邓艾挺枪追杀,却被白耳精兵乱刀砍回。眼见那一个个身形硕大,如若野兽般不断扑杀过来的白耳精兵,邓艾扯声厉喝,引兵冲突,两方搅成一团厮杀起来,战况尤为激烈。

    与此同时,在赵云的令声之下,城下的各门轰雷炮,不断发射,拦截从各处赶来的蜀军援兵。一道道光焰涌起,不知吞噬了多少条人命,碎石乱飞,烟尘弥漫。蜀军将士宛如见到当初成都破时的光景。而在城门之下,宇文恪不断指挥兵士进攻。各队唐兵听令而发,勇不畏死,或是急攻城门,或是踏云梯而登。法正眼看着唐兵如同潮涌般的攻势,耳中又不断地回响着,那一阵阵如若惊雷的炸响,面色冰寒至极,而眼中却渐渐有着空洞、虚无之色。不过,法正仍无放弃,强震精神,又是竭斯底里地大喝起来。在法正喝令之下,吴兵、交州兵皆望厮杀处赶去。吴兵、交州兵内有不少将士,畏而不前。法正立马提剑亲引数员心腹将士向前斩杀,状若疯狂,厉声喝道。

    “唐贼残暴不仁,临贺若破,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也。敢有畏而不战者,斩立决!!”

    吴兵、交州兵将士无不俱之,奈何四处皆有蜀兵的弓弩手提备,也无胆大的将士敢与之反抗,无人发作,只好纷纷向前拼杀。渐渐地,已到了黄昏时候,在临河北门各处冰冷的血色,仿佛被黄昏染红。在法正的调拨之下,虽然蜀军占据下风,但还是始终抵住了唐军的攻势。赵云眼看城上战况,心知此下纵然继续强硬攻之,也难成事。赵云不欲与蜀军拼个两败俱伤,玉石俱焚,遂下令鸣金收兵。鸣金声一起,轰雷炮连发暴射,城上道道光焰骤起,连发六响。城上唐兵听得信号,立马纷纷撤去。而蜀军各部人马,虽见唐军撤退,但本就处于下风,根本掩杀不及,兼之又有轰雷炮作为掩护,蜀军不敢轻举而前。文舜、邓艾迅速引兵落城,法正嘶声大叫,蜀兵弓弩手方而慌促地连发箭矢,却收效其微。不一时,那一阵阵轰雷般的巨响又起,蜀军连忙四处躲避。文舜、邓艾赶落城下,宇文恪引兵接应,遂整军急撤。

    比及夜里初更,唐军兵马尽数撤走,城上城下却仍旧弥漫着一阵阵浓烈的血腥,尸体乱叠,死的却大多都是蜀兵、吴兵、交州兵的军士。法正见得唐军撤远,紧绷的神经一松,无尽的疲惫立马汹涌而来。法正呻吟一声,身体一晃,跌倒在地。四周蜀将见状,顿时吓得面色剧变,连忙赶来看望。

    当夜,且说赵云大胜归寨,重赏文舜、邓艾两人恢复其职。其余有功之士,皆得封赏。众将一一谢过。赵云手扶长须,哈哈大笑,与众将谓道。

    “此番虽未能攻破临贺,尤为可惜。但经此一役,蜀人兵力大折,士气低落,已不足为虑也。攻破临贺,擒下刘禅,指日可待也。依诸位将士之见,此下我当急攻克下,还当徐徐而进?”

    赵云此言一出,帐下众将兴致极高,七嘴八舌纷纷而言。大多者都是有意急破临贺。这时,赵云眼色却投向了文舜、邓艾两人。邓艾神色一紧,先是说道。

    “回禀龙侯。今日末将见蜀军之中,不乏交州异族还有吴人。蜀军兵士掺杂,更兼我察觉,交州异族还有吴人皆是被蜀人逼迫,无奈应战。时下,临贺难保。依我所料,交州异族与吴人必定不欲与蜀人舍命顽抗。

    何况我等虽不知前事,但以今日蜀军如此仓促应战来看,不久前临贺必发变故。竟如此,龙侯何必与之硬攻搏杀,不妨静观其变,分军围住临贺,又以轰雷炮扰之,震慑城内兵马。如此一来,临贺城中必会再发乱事。到那时,我军再而盛势攻之,临贺一举可破也!!”

    邓艾此言一出,赵云顿时剑目一亮,先是沉吟下来,望向文舜。文舜重重颔首,拱手应道。

    “士载所言甚善。而且我素来听闻,刘禅此人,与其父刘备性情大有所别,为人懦弱胆小,平日里只知玩乐。如此昏君,若见我军围城,必定心怯,有意投降。纵然临贺有法孝直、马季常这等才谋百出之士,也无济于事耳!”

    赵云听罢,似乎有所抉择,纵声大笑,连声道好。

    “哈哈哈!!殿下、士载你等所言极是!”

    于是,赵云速发将令。次日,唐军分兵四部,赵云率四千兵马围逼北门,东、西、南城外,则分别由文舜、邓艾、宇文恪三人各引二千兵马把守。唐军分兵围城,又各布轰雷炮,每隔半个时辰,轮番发射。一阵阵如若惊雷般的炸响,响不绝耳。蜀军各部人马,无不胆怯,其中吴人、交州异族兵众更为如此。临河城危在旦夕,怎奈法正、马良齐齐病倒,无人坐镇大局。刘禅素来依仗两人,此下更是急得如坐针毡,堂皇不安。潘平、张苞等将,一时间亦是无计。随着轰雷炮不断震起,刘禅可谓是日夜恐慌,寝食不安。城内吴人、交州异族动乱不安,潘平、张苞两人得知,见刘禅已被时下局势吓得面无血色,那雍胖的身躯,硬生生在这数日间,消瘦了许多。两人唯恐刘禅把持不住,便有意隐瞒,为防交州异族还有吴人倒戈作乱,两人皆去引兵提防,以备万一。

    刘禅日夜呆在寝室,用大棉被子盖住身子,浑身颤抖,喃喃求饶。忽然,门外有兵士来报,聂友求见。刘禅正愁无人商议,立马精神大震,急呼召入。只见聂友满脸惶恐,刚一走入,便是哭声跪拜,哽咽而道。

    “王上,王上!!你这般消瘦呐!!”

    刘禅一听,心头甚是感动,此下城中文武,各个顾忌着战事,哪有人关心过他。想到此下,临贺即将不保,性命堪忧,刘禅泪水直涌,嘶声叫道。

    “爱卿,孤即要被唐贼所擒!!孤此番必死无疑,必死无疑!!爱卿可知,孤那父王当年与西唐王文不凡屡屡作对,文不凡对孤刘氏一族恨之入骨,岂肯相容!!?孤若被擒,必定受尽百般折磨而死!!爱卿你快快救孤呐!!”

    聂友急急而拜,满脸悲切,先是好言安抚。渐渐地,刘禅哭声却是愈来愈大,哭声里尽是惊恐。聂友忽然神色一变,收住泪水,低声而道。

    “王上若想保住性命,却非不可。但只恐王上宁死不屈,不肯相从!!”

    刘禅听言,宛如溺水之人,忽然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时情急,竟从床榻下滚落。刘禅却不顾疼痛,胖脸上带着几分疯狂,几分急促,连忙爬到聂友身前,急急抓住聂友问道。

    “爱卿有何妙计,快快道来~~!!孤有赏,有赏!!”

    聂友面色一沉,暗用眼色示意。刘禅这下子倒也变得聪明起来,立马喝退门外守卫。聂友见四下无人,低声说道。

    “王上不必多虑。小人听闻,昔年西唐王文不凡曾深受当时北中郎将卢公之恩,而先王又是卢公门下之徒。卢公慧眼识英雄,看出西唐王非池中之物,有意使西唐王与先王交好。那时,西唐王与先王甚有交情。可惜时逢乱世,两人皆乃世之豪杰,为创立王业,兵戈相对,这实乃无奈之事。依小人之见,西唐王此人极重旧情。时下局势,蜀汉难以复国。若王上愿以投之,竭力相辅,西唐王念在旧情,必定不会亏待。到那时,王上封得侯爵之位,富贵无忧,岂不是好?”

    刘禅一听,顿时面色勃然大变,眼眸大瞪。要说刘禅不眷念这蜀王之位,那是绝无可能。但刘禅一想到,临贺难保,若是负隅顽抗,惹怒了西唐王,那肯定要受尽百般折磨,不得好死。想到此,刘禅连忙强震精神,思前想后,还是颇有顾虑道。

    “孤虽亦有意投之。只恐众臣不愿,众望难压!这可如何是好?”

    聂友闻言,心头大喜,急急又道。

    “王上不必多虑。诸葛丞相与张公皆不在此处。众臣皆以马季常、法孝直马首是瞻。

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连连异变

    此下两人皆昏迷不醒。而潘坦之、张安邦年纪尚幼,众臣自然不敢忤逆王上之意。还有,依小人之见,那两人定是不安天命,故遭此罪。王上万不可步其后尘,当宜当机立断,速发此事。否则,待唐军群起而攻,为时晚矣!!”

    刘禅闻言,心头一颤,一时无了主意。这时,刘禅忽然想起两人,甚为忧虑而道。

    “此下,孤之亚父还有张叔父皆在吴地作战。先王与亚父、叔父亲如手足,若吴人听闻孤降了西唐,欲加害两人,他日九泉之下,孤如何有颜面见于先王呐!?”

    聂友眉头一皱,脑念电转,速又谏道。

    “王上此言差矣。诸葛丞相有鬼神莫测之智,张老将军神勇无敌,两人智勇兼备,吴人岂敢加害!?更何况王上有所不知,此下城内交州异族与吴人皆欲暗中倒戈,献了临贺,已保性命。潘坦之、张安邦皆知此事,却恐王上得知惊慌,投了西唐,故而隐瞒。如此足可见,两人皆无投唐之心,欲要顽抗到底。王上若不趁此下,先发制人,性命堪忧也!!”

    刘禅一听,顿时脸色连变,满脸惧色,惊呼喝道。

    “果真有此事!?”

    “事已至此,小人岂敢再瞒!?但恐王上他日受尽折磨,死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