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187章

寒士谋-第187章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我定会妥善保管。元化,我此次来,是有一事相求。”

    “哦,平日里凡事静如止水的文冠军,此时脸上竟有几分急色,看来定有文冠军所重视之人,身体不适呐。”

    文翰轻轻颔首,将与卫家决斗之事简约地告之华佗。华佗听毕,毫无犹豫地答应了文翰。对于华佗来说,文翰不但是他的财主,更是他的好友。特别是文翰毫无保留地,将这么重要的书卷赠送予他,虽然只是副本,但足以赢得华佗的友谊。

    文翰与华佗约定后,时下无事,一连三日,文翰除了拜访解县县令何双出了一次家门外,就一直闭门不出。他在准备,与卫家决斗之事。卫家乃是诗书、儒学名门,在诗歌与书法上,文翰难以取胜。

    但千人斗阵这一项目,有黑风骑在,文翰几乎是十拿九稳。至于琴艺,他在蔡邕的教导下学过一段时间,虽然手法比不上蔡琰,但文翰却可以用琴曲来出奇制胜。别忘了,文翰可是后世之人,一些尚未出世的精妙经典琴曲,文翰可都是知道。只不过,记得不是太熟,文翰当下需要做紧时间去练,尽量地弹出这些经典琴曲的精妙。

    而最后一个项目,治好蔡琰身上的顽疾。有华佗这医学鼻祖在,文翰几乎是稳拿。

    在另一边,安邑卫家。

    卫家府邸,占地足有数十亩,据于城中南角一处,几乎占了城池十分之一的面积。而且卫家在城外还有不少的田地,庄子。

第二百三十六章 卫家

    在安邑的粮食、丝绸、铁匠等商业,卫家都是其中的龙头老大。再加上,卫家养了将近有数万人之巨的私兵,家丁、仆人、侍女数不计数,又是儒家名门,门徒遍布天下。

    可以说,卫家在安邑有着举重轻重的地位,以往在河东的太守,凡事还需问过卫家家族的意见,才敢颁发政策。

    在卫家大宅子内的大厅,卫仲道坐在正座,左右两旁坐着都都是他的叔父。卫仲道的父亲乃是卫家族长,于几年前身亡,当时卫仲道年少,未曾上任这族长之位,由他的几位叔父暂时管理族中事务。

    “哼哼,:。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没想到,这文不凡竟敢将第一把火洒在了吾等卫家头上。真不知说他是有大气魄,还是不知死活。”

    “当然是不知死活。吾已与安邑城内其他豪门族长说好,三日后等这文不凡来这安邑,我等一同闭门不出,不去迎他。

    只要我等几个大豪门不去迎这文不凡,城内一些小家族的人又哪敢去迎。然后再严厉各家家丁、仆人,令他们家中亲戚好友不能去迎文不凡。而到时,只怕整个安邑足有八成之人闭门不出,视他如瘟疫。我看他,到时这脸面往哪里摆!”

    “没错,就当如此。落落他的面子,让他知道,在这安邑甚至于整个河东,得罪我等河东卫家,他文不凡将会寸步难行!”

    卫仲道坐在正座上,不由眉头一皱,这些事他们这些叔伯根本没与他商量,当他这个少主根本就等于空气。

    “二叔、三叔、四叔。汝等这么做,可是否有些欠思虑。我等卫家得罪这文不凡,百害而不一利。这文不凡毕竟是朝廷封下!”

    “仲道!别人都欺负到吾等卫家的头上,抢你那过门的妻子!夺妻之恨,如血海深仇。若是我等卫家,是当年卫皇后执权的时代,这文不凡早就不知死多少万遍了!

    仲道,二叔常与你说。我等是豪门,是这天下除了王孙子弟外,最尊贵的血统之人。那文不凡不过是一寒门人,身体里流着卑贱的血液。这尊卑有分,我等又怎能让这文不凡骑在卫家的头上!”

    “二哥说得对。人以群分,三六九等,若是这等级乱了,岂不是天下大乱?仲道,三叔常于你说,多学学你那死去的父亲,做事强硬一些。你有整个卫家支撑,难道还斗不过一个的寒门人?”

    “够了!二叔,三叔!还请你们对吾尊重一些!吾虽然辈分低于汝等,但毕竟还是这个卫家的少主!吾要如何做人做事,还不需要汝等来指指点点!”

    卫仲道腾地站起了身子,苍白的脸色里狂涌血色,张口大喝,原本略显孱弱的他,此刻平增几分威严。

    那被卫仲道称为二叔三叔的中年男子顿时一愣,眼中几乎是同时,闪过一阴鸷的光芒,做着座椅手柄的手,骤地用力,捏得这手柄都快要碎。

    “仲道,你何必如此呢。他们都是你的二叔、三叔,做人处事的阅历毕竟多于你。而且他们都是为了你好,为了卫家好。

    好了,好了,天色不晚了。仲道,你身体不佳,我等这几个不中用的老东西也不好再打扰,就先行退下了。”

    卫仲道冷哼一声,转过身子,他的二叔三叔临走前,冷冷地瞟了他一眼,囔囔着不知道什么。至于那当白脸的四叔,说了几句好话后,便随着他的二哥、三哥一同离去。

    “这乳臭味干的小孩儿!竟敢喝骂我!连你那死鬼父亲尚且不敢对我如此!卫家迟早要败在你的手上。还好,我未雨绸缪,先做了一些措施。卫仲道,别怪你二叔无情,实是你没能耐,当不得这族长之位!”

    夜雾之下,卫仲道那留着八字胡的二叔,眼中发着骇人的幽光,眼内尽是恶毒的坏水。

    三日后,八千兵马宛如一条咆哮长龙,从安邑城外蜿蜒奔来。现在还未到乱世之时,河东尚且稳定,除了西河一带需要兵马镇守外,其他地方不需太多的兵马镇守。而在其他县里,原本留守的兵马,都有数百人的数量,足以维护各县的秩序。所以文翰并无分出兵马在其他县里镇守。

    文翰、关羽、高顺在队伍前头领军,至于周珑、戏隆、张纮、韩嵩、林氏、小雨寒等文官妇孺则坐在马车内。

    文翰身披阎罗盔甲,穿白色梅花袍,手执虎头银枪,骑着神骏的踏云乌骓,英姿勃爽,威风凛凛,一马当先,先到城门之下,通报自己之名,其他书友正常看:。

    那守城之将,听得乃是上任的太守,不敢丝毫怠慢,连忙放下吊桥,大开城门。文翰领着兵马走入安邑城内。

    安邑乃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地跨鸣条岗黄土丘陵和岗下平原,周长十五公里,作北窄南宽的梯形。

    墙基的宽度除西北城角有一公里的地段为二十二米外,其余部分都是十米左右。大城的中部,又有周长一的正方形小城,墙宽五六米,地势高出周围地面四米左右,乃是魏国当时的宫城,现已被重修,成为安邑的中心地区,成为贵府官僚豪门之人的府邸。至于将大城西南部圈起的中城垣,周长六千多米,乃是郡治之殿。

    安邑虽没有洛阳那般繁华,却多了一种古韵。文翰领兵走在安邑的街道中,眉头不觉皱了起来。

    这街道上寥寥无人,除了几个小贩在吆喝外,静得令人觉得怪异。而且,他此番如此声势浩荡的到来,这城中百姓应该得知,为何也不见有人来迎。

    特别是那些豪门,他们乃是安邑城核心人物,无论是依照礼数,还是为了他们日后的利益,理应也来迎接。

    “哼,卫家人,果然有大手段。竟敢给我一个下马威!”

    文翰冷冷一笑,很快他就不屑一顾,他对这礼数面子看得实在不重,因为这些都是虚无的东西。

    不过,竟然这些人不向他这个河东太守卖好,那么文翰日后也不必与他们客气再多。

    不一会,留在安邑负责交接的官员赶到文翰的面前。他望着周围怪异的景象,心里打着咕嘟,还以为会遭文翰一番泄火。哪知文翰根本就毫不在乎,令他安排文翰麾下官员、士卒的住处,之后再与张纮做文书的交接。

    那留守官员有些好奇地打量了一眼文翰,然后迅速地点了点头,然后将他身后的士卒分出几波人马,两波人领士卒到城中校场、安排住处,一波人则领着辎重队伍,将辎重、军备放在城中粮仓、兵库。

    而他则领着文翰等一众官员,到城中安排府邸。而周珑、关羽已习惯与文翰形影不离,与文翰共处一府。而文翰的太守府邸,比之洛阳的府邸还要大了数倍,房间多得数不胜数。一会后,交接官员将府邸分配完毕后,又领着文翰等人到了城内的郡治大殿,除了要与交接官员对帐的张纮外。

    文翰等一众人人好奇地在周围走了一圈。这郡治大殿,气魄非凡,宽敞威严。此时此刻,文翰屹立在此处,才真正的感觉到,他文不凡当真在这东汉末车成为了一郡之守。

    两个时辰后,那与张纮对账的交接官员,满头大汗。这张纮实在是难缠,一些小数目也要追根究底地问过清楚。这年头,哪里有清白之官,这不明的数目都是上一代的官员贪的,不过这数目不大,一般人也就只眼开只眼闭。

    哪想到,这张纮一点都不上道,非要问个明明白白。弄得这交接官员,一张嘴都快要打结,心里无比的委屈。

    若是这些税赋、粮食、军备是他贪的也就罢了,他根本连汤水也没喝到,却人好似审犯人般的不停地审问。早知如此,他打死也不做这交接的官员。

    “罢了罢了。子纲,这些都是上一代人留下的烂帐,你非要问过明明白白也于事无补。这些小数目也不大,就这样可以了。”

    “不行!”

    张纮昂着头颅,一正脸色,一副大义泯然,无比严肃的样子喝道。

    “小事不整,则乱大事。这些数目虽小,但都是百姓的血汗。他既然做这交接之事,在交接前就理应对过这账本,所以他有一定的责任!甚至有可能与那些人同流合污,依照朝廷律历,应斩去双手,打入大牢!”

第二百三十七章 应战

    “啊~,其他书友正常看:!冤枉冤枉呐~!!!大人千万别治小人之罪,我这就说,这就说!”

    那交接官员顿时吓得跪了下来,面色青得像鬼,连忙将这些账目,是那些人拿去贪污的官员一一说出。张纮在一边,执笔一一记下。

    “汝若想脱罪,还要与吾一同将这些数目追回。否则,汝这双手只怕保不住了!”

    张纮铁面无私地冷冷说道,那交接官员好似被抽走了浑身的力气,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口中囔囔着,小人领命四字。

    张纮手段强硬,又凡事要理过清楚,不愧是史中将江东治理得有条有序的二张之一。文翰暗暗称赞不已。

    这时,忽然有一士卒走到了文翰的身边,附耳低声了几句后。文翰当即神色一凝,点了点头,又迅速地吩咐了几句后,与身边的戏隆、关羽、高顺对视一眼,他们三人心神领会,知道这卫家终于传来了消息,其他书友正常看:。

    在卫家大宅内。周围都是身穿华丽的豪门人、商贾,或是一身书卷气,脸相倨傲的儒生。他们都集聚在卫家的广场内,或是谈论理学,或是议论大义,时不时还会说起一些人的名字,当中提及最多的就是,今日到来上任的太守,文翰,文不凡。

    “哈哈,卫二公当真有气魄、号召力。汝这一声令下,整个安邑的豪门人、儒生、商贾,只要是有些许名声、身份的人,都在这里齐聚一堂。

    那文不凡今日到来,却无一有身份的人去迎接。看来这,安邑还是卫家的安邑呐。”

    “哼,那文不凡以为自己是何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