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493章

寒士谋-第493章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始细细整军准备战事。而戏隆略做歇息后,坐在这里已有将近二个时辰,一直都在观看城中的景象。

    武安城守备森严,前门足有三万兵士据守,而后门唯有数千兵士。如此布置也是合情合理,武安城左右环山,若是文军要攻取武安,前门是最有可能的攻击位置。毕竟若要攻往后门,就要通过一条山脉,行五六个时辰才能赶到。

    “信号已起,如此张将军可以领军发起冲杀了。这武安后门兵力空虚,张将军定要抓住这一空档,在前门的守军未有赶来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武安后门攻得千疮百孔,攻势越是猛烈,就越好!你通知各部将领,无需留有余力,我军只要狂攻半个时辰,便可退军!”

    “偌!末将接令!”

    “好。戏某先是提前祝贺张将军再立大功!”

    戏隆斟满两茶杯,递一予张绣,自己执手拿一杯。两人以茶代酒,先饮庆贺,张绣饮毕,重重地一拱手,便火速离去。

    一刻钟后,高览正于武安城中命令兵士赶往前线,探查战况。须臾间,城后山脉擂鼓声轰天大作,一**喊杀声如覆天掀海连连暴起。

    武安城后门,一队队文军兵士从高山蜂拥冲落,张绣引军冲在最前,先领六千刀盾手赶至武安后门城下。城上数千守军一阵惊呼嘈杂后,急急发剪阻击。张绣令刀盾手组成盾墙,抵挡箭潮,因为后门的守军不多,这箭潮的攻势并不强烈,六千刀盾手所组成的一面面巨大盾墙,坚固而立,将箭雨尽数挡下。

    后门守军射了三轮箭潮后,又有两万文军兵士倏然赶至,一桩一桩巨木由数十个兵士齐齐拖住,第三轮箭潮一过,张绣举枪大喝,顿时无数支巨木飞撞向武安四周城墙还有城门之上。

    轰隆隆!!!

    木屑碎石暴飞不停,整座武安城似乎都被撞得摇晃起来。随着文军兵士越来越多,那数千守军根本无力阻击其狂烈的攻势。

    “不要停!!!给我狠狠地攻!!只要攻破这武安城,二十万袁军便如同丧家之犬,必败无疑!!!”

    张绣扯声厉喝,城上守将见张绣好似下定决心要一举攻破武安,吓得面色大惊,连忙派人赶去禀报高览。

    因为张绣早有吩咐,这五万文军兵士几乎使劲浑身解数,不留余力,使劲拖木meng撞。于此武安城被撞得暴响猛晃,如此猛烈的攻势若是再维持三个时辰,武安城必然被破!

    此时在武安城内,高览一脸急色,策马在街道上飞奔不停。

    “滚开,都给本将军速速滚开!!!!”

    高览一路暴吼,凡有挡路之人,皆被其身边随从使枪驱散。高览正行间,忽见一兵士往后门的方向,仓促慌张地冲来。

    那兵士一见高览身影,顿时一喜,连忙翻身下马赶来喘声报道。

    “大大大事不好呐!!!高将军!!在后门不知为何会突然冒出近五万文军兵士,五万文军正于后门发起狂攻,好似不将武安攻破誓不罢休!”

    “什么!!!快!!快去将前门三万兵士唤来!!!还有派人速速前往前线,鸣起收兵号角,让前线的大军速速赶回武安救援!”

    高览顿时被这情报惊得方寸大乱,整整五万大军正在狂攻武安后门,而武安后门仅有不到三千兵士把守。再者,即使要将前军守军尽数调往后门,亦要一个时辰的时间。到那时,只怕武安后门已被攻得破烂不堪,即使高览将兵力尽数集聚后门,也一时难挡五万文军的狂攻,除非有大量的兵士赶回,才有可能力挽狂澜。

    “可是高将军,麴将军正领军于前线作战,这忽然收兵,只怕多生变故呐!”

    “愚昧!我早言此乃文不凡之计,可那麴义和田丰却执意不听,文不凡动用了近五万兵力偷袭武安,又岂敢出兵与我十六万大军厮杀,此时定然是在据山而守!两军非是正面厮杀,如此即使在此时收兵,那文不凡也来不及派兵掩杀!

    更何况主公先前有令,武安城不容有失。否则无论大小将领皆以处斩问决!”

    高览厉声暴吼,牛目大瞪,吓得那兵士连忙闭嘴不敢多言,急急就欲依令通报。

    “慢!那麴匹夫、田元皓素来自傲,大有可能听令不归。你传我命令,派一队轻骑,与前线战场于各部将领底下通报。就言武安将失,不想被主公日后问罪,丢失头颅的话,就速速归来救援!”

    高览忽然喊住那兵士,疾言厉色的当头就是一顿吩咐。那兵士见高览如此焦虑,唯恐犯错丢命,连忙细细记在心中。高览吩咐完毕后,一甩手令其速速安排。

    随着高览的号令下落,很快整个武安城赫然动荡起来,前门三万兵士疯狂地往后门蜂拥扑去,一队快骑从城门奔出,往前线飞奔而去。

    在武安城后门,眼见赶来的兵士越来越多,来自城上的阻击攻潮也越来越是狂烈,这五万兵士大多是老兵和新兵,老兵强攻不久,很快就力有不足,新兵没有经验,难免慌张犯错。而造成一些无谓的伤亡。

    张绣一双虎目死死眯起,随着每一分一秒的过去,文军兵士持续不断地出现伤亡,张绣在心中几乎在每时每刻的数着时间。

    又是一波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又是将近有数千袁军兵士赶至,此时武安后门内已有近两万袁兵。

    城上箭雨坠落不停,一块块巨石飞落,一条条滚木倏然撞落。又是近数百名文军兵士死在城上守军的阻击之下,武安城下尸体密布,文军的伤亡已足足有近六千多人!

    “到了!”

    张绣大呼一口大气,心中盛喜,急声大呼道。

    “刀盾手阵势不变,组盾阻击!其余兵士立即退兵!!!”

    在五万文军兵士将近半个时辰的狂攻之下,武安城不少处已露有破口,那巨大的城门更是被红的摇荡不已。眼见武安城大有希望能够攻破,张绣却忽然在此时喝令退兵。

    顿时,这城上二万的守军皆是惊异不已,个个都是一脸的不可置信。

    这五万文军煞费功夫饶山而来,伤亡了近六千兵士,眼看破城有望,却主动放弃,撤军退兵!?

第五百九十章 高览之失

    这就像是一头饿虎和一头公牛厮杀,饿虎耗费精力才得以将公牛击杀,准备迫不及待地去进食时却忽然扭头就走。

    这种情况只有两个解析,要不是这头饿虎饿得迷糊了,就是这头饿虎故意如此,欲要借这头公牛为饵再诱猎物!

    高览立于城头,死死地看着张绣领兵撤去,一张脸是又黑又是阴鸷。他隐隐地感觉到,自己好似犯下大错。这五万大军先是狂攻,后又忽然撤去其中必有大阴谋!

    高览迅速地回想着刚才的一幕幕,蓦然高览虎目大瞪,大吸了一口凉气。

    “难道这五万文军此番行举,就是为了逼我向前线的兵马救援!”

    这一想法顿时将高览吓得面色苍白,即使与前线十六万袁军对峙的文军仅有五万,但若是他么早有预谋,蓄势而发,而十六万袁军一听武安危急,必然慌乱后撤,到时这五万文军趁势而攻,必能将十六万袁军杀得天翻地覆!

    如此一来,高览可谓是这场大败的罪魁祸首!

    一股凉气猝然从高览的脚底直窜至天灵盖,高览浑身冷得寒澈,大祸临头的危机感充斥着高览的全身。

    不过事实并非尽如高览所料,在前线与十六万袁军对峙的五万文军,除了不到四千的精兵外,其余尽是百姓伪装。文翰根本无足够的兵力,趁袁军乱势掩杀。

    但饶是如此,艺高人胆大的戏隆,却是在剑走偏锋,设下天马行空一般的奇谋,献计文翰就用这四千不到的精兵,再加之一员绝世神将,化腐朽为神奇,击退这十六万袁军!

    此计又是如何,且为观之。

    话说麴义正欲命令阵中一万刀盾手做好防备提防关羽的神威。就在此时,阵中后方连起bao动,随之而来的竟然还有鸣金收兵的号角之声。

    收兵号角一起,顿时十六万袁军乱成了一锅粥,文军仅仅派出了不到四千人兵马,虽然这四千兵马精锐难挡,但对于十六万袁军来说,这点兵力完全无法构成任何威胁。只要半个时辰的时间,大军足有能力以人海攻势将其吞灭殆尽!

    但是出人预料的是,就连平常士卒都能明白的事情,这军中大将为何却忽然要撤军?

    难道发生了什么大变故!?

    这个念头迅疾在每一个袁军将士兵卒脑海中升起,于此大军不觉慌乱动荡起来。黑风骑、陷阵营、精盾营顿时趁此发动狂攻,不断地突进而去,黑风骑杀得最快,已是杀透了前方三万持戟甲士的大阵,陷阵营紧随其后,精盾营稳居后方,奋力阻击追来的袁军持戟甲士。

    “混账!!!是谁!!!是谁下令撤军!!!!”

    麴义状若疯狂,竭斯底里地暴喝,他乃军中统将,撤军大事没有他的决定,谁敢贸然行之!

    麴义正喊间,忽然后军兵士竟然在一个个袁将的带领下火速撤退,撤军退潮瞬间一发不可收拾。

    这时,几个快骑冲至,还未等麴义发话,便急声在四周喝道。

    “高将军有令,武安城正遭五万文军狂攻,武安城岌岌可危,各部将领立即听令领部下兵士赶回武安救援!”

    此话在军中四处荡开,顿时军中将士一片哗然,麴义、田丰两人更是听得一脸的惊骇呆愣。不过麴义却是很快反应过来,扬鞭聚声暴喝。

    “都给我镇定下来!!!武安城尚有四万兵士把守,那五万文军岂能如此迅疾攻破武安!大军撤去五万兵士足可抵挡!”

    麴义还未大失方寸,很快便是做出了合理的安排。只是他话音刚落,一个乃是高览心腹的快骑立即疾声回道。

    “麴将军!那五万文军饶山而至,攻打武安后门,后门仅有三千兵士守护,高将军料之不及,虽急遣前门三万兵士赶援,但后门遭五万文军狂攻已久,我赶来报时后门已有多处破口,若是再无大量兵马赶回救援。这五万文军杀入武安,烧毁兵粮,我军必然大乱!还望麴将军以大局为重,先解武安之危!”

    在这快骑回复的同时,又有几十个快骑迅速赶至军中一个个袁将身旁低声将高览的话带至。这些袁将多数是些自私之人,一听武安将失,未来大有可能会遭袁绍的重罚,顿时心头大乱,纷纷向麴义谏劝撤军。

    面前的时势,可谓是乱得一团糟,麴义虽是善兵征战,但麾下将士心其不齐,根本难以指挥。大军越来越乱,又是一批袁将未得麴义之令擅自退兵。当然这些袁将大多是在左右那两部袁军,他们早就收到高览之令,急商议一阵后,皆是决定先斩后奏,先是撤军救援武安,解武安之危,亦是解自己之危。

    越来越多的袁军往武安急撤,除了麴义镇守的中军外,其余两边的八万袁军几乎有大半在往武安撤去。在麴义所居的中军,不少袁将见到如此,忍耐不住,竟也下令撤军。这些袁将心想,既然已有如此多的部将擅自撤退,也不怕再多他们一个,反正罚不责众,麴义再是军法严明,料他也不敢一次下令诛杀如此之多的部将。

    就在十六万袁军,因武安之危,自乱阵脚之时。关羽骑赤兔马倏然突飞,已是在乱军中杀透二万袁军骑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