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963章

寒士谋-第963章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必惊慌!!此中贞侯早已预料,计已算定,必有良谋。我等当决一死战!!!”

    张颌喝毕,即分兵而去,引一军力当周瑜的兵马。而典韦则引军截杀周泰的前头部众。两头死战,叫杀连天。战况极其激烈。张颌飞马迎住凌统,凌统舞动双鞭,攻势猛烈,双鞭击打不断,如同骤雨打落之势。张颌舍命抵挡,待凌统攻势一停,舞枪骤发,两人杀得正是激烈。甘宁拧刀纵马杀来。张颌身侧部将看得心急,连忙纷纷赶去抵住。甘宁面色阴寒,那如同鹰目的眼眸,散发着阵阵寒光,手中虎牙大刀或劈或砍或刺,从人丛里赫然杀出,数个魏将早已倒落马下。

    却说夏侯渊在在山上探望,见吴兵势大,各个皆不顾生死而战,自军力危,渐渐抵当不住。夏侯渊见势,如此危急,脑中不禁回想起昨夜郭嘉所交付计策。

    “若周瑜引兵杀来,后部兵马至急,你可速教军士在四处呐喊,作疑兵之势。吴兵不知兵马何处杀来,必定大乱。即时你便趁势引军杀之,可获全胜!!”

    夏侯渊神色一凝,速教军士在四下呐喊。一众魏兵听令,齐声竭力大喝。霎时间,四下喊杀声如潮,更盛于山下厮杀声。吴兵一听又有喊杀起,顿时大乱。大半吴兵自相互扰,退的退,前的前,一片混乱之势。周泰见自军慌乱,心神一动,正欲喝止军士时。陡然间,典韦大声一喝,骤马逼来,双戟如同旋风,一连暴砍,周泰抵挡不及,被典韦杀得节节败退。杀了七、八合后,周泰露出一个空档。典韦顿时笑起,气势骤发,双戟如涌起无尽恶气。周泰被惊得一阵心惊胆跳,心知典韦欲出相势杀招。而如今战况正紧,若是他一退,自军必定更为混乱,以致此战败北。如今之计,周泰唯有与典韦一拼。若是赢了,此战便是自军大胜,若是输了,兵败如山倒,便要换做自军。

    周泰气势遽然爆发,浑身肌肉bao动而涨。说时迟那时快,典韦双戟已动,向周泰飞袭过来,周泰眼见着在双戟之上,一黑一白,两道光华漫天而起,黑色光焰内,恶龙游荡而出,白色光辉中,一头庞大的巨象奔驰而来。

    周泰眼中尽是死志,一刀赫然砍出,快如惊虹掣电。典韦亦看到,在周泰的刀上涌出漫天黑光,一条巨大的龙蛟从黑光内张牙舞爪地飞窜而出。赫然间,典韦的一柄铁戟先与周泰的大刀撞在一起,白象与龙蛟互相扑咬。猛然间,典韦铁戟一荡,周泰竟是劈开了典韦的第一柄铁戟。典韦竭斯底里地大喝一声,声若似洪荒巨兽,拼命时的吼声。第二柄铁戟骤然而至。恶龙咬住龙蛟,竟赫然将其咬断两截。

    ‘嘭’的一声如同天崩般的巨响。周泰手上的玲珑虎啸大刀遽然化作了两截。典韦飞戟而去,直破开周泰的铠甲,深深地刺入进去,透体而出。周泰巨瞪双眼,全身的气力正以一种极其诡异的速度散去。周泰大吼一声,那声音宛如一条困龙临死前的呼啸。一个拳头遽然飞出,直打在了典韦的胸甲之上。典韦立即连人带马,暴退而去。

    典韦大吐了一口血液,体内五脏六腑好似翻腾。而典韦那一柄铁戟,仍留在周泰身上。周泰浑身抽搐,面目狰狞,似有许多话要喝出,但最终还是来不及道说,身体一滚,坠落马下,一动不动,眼看死绝。虽是如此,四周魏兵仍旧无一敢靠近。周泰虽死,但其余威尚在,容不得宵小之辈践踏!

    就连典韦,亦不禁露出几分敬佩之色,将嘴上血液擦拭,纵马一飞,赶到周泰尸前,取回了铁戟,又再杀入乱军之内。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孙权撤军(上)

    此时四周吴兵已发觉周泰被典韦杀死,顿时那股血气荡然无存,纷纷慌乱而逃。典韦引兵盛势杀来,周泰军大溃而散。曹操见状,速令兵马进攻,将周泰军大半人马擒住。潘璋死战逃脱,急退回后军阵内。典韦奔马飙飞,引兵杀来援助张颌。张颌被甘宁、凌统猛攻正急,此时典韦赶到,顿时压力大减。典韦敌住甘宁,张颌敌住凌统。周瑜见势大急,急喝令军士进攻。蓦然间,夏侯渊引军从后杀来。吴兵军心惶惶乱走。夏侯渊舞枪杀入吴兵人潮内,左突右冲,如入无人之境,来捉周瑜,眼看见着,厉声大喝。

    “周公瑾,你自以为才智过人,却不料我家贞侯,早将一切料定。你又败一阵,何不速速下马投降!!”

    周瑜听言,火气上涌,怒气攻心,大吼一声,吐血昏去。众将见之,连忙救起,护着周瑜突杀逃去。夏侯渊从后引兵追袭,吴兵无敢应战,被杀得抱头鼠窜,狼狈不已。甘宁、凌统见后军大乱,唯恐周瑜有失,哪敢再做硬战,纷纷拔马引兵逃退。典韦、张颌随后掩杀,吴兵丢盔弃甲,败如山崩之势,死伤不计其数。魏兵大胜,长驱大进,背后曹操引兵接应诸路人马,追杀吴兵数十余里,一路下来,天昏地暗,惨叫不绝,吴兵横尸遍野,血流成河。

    就在数月前,意气风发,意图一举攻破中原的周瑜,又岂会料到今日会落下如此损兵折将的惨况。曹魏第一谋士,‘鬼才’郭嘉,施计大破吴军,歼灭足足三万余兵马。加上前番吴兵所折,就这两阵,吴兵已损了五万兵众!而且东吴第一勇将周泰,更在此战役中,被曹魏上将典恶来所斩杀。

    话说吴兵大败一阵,连夜奔逃,待回去陈城时,魏兵已自回去。孙权闻之自军大败,上将周泰被典韦所杀,周瑜气厥过去,折损兵马近有三万余。孙权听报大惊失色,面色煞白,惨呼一声,几乎亦气得昏厥过去。幸好吕蒙尚能保持冷静,言魏兵恶战一日,皆筋疲力尽,可速派兵出城收聚败军。孙权应之,遣吕蒙引兵出城收聚残兵,得兵数千余,归城疗伤。

    次日,孙权于殿内责骂诸将,怒声喝道。

    “你等不知兵法,只凭血气之勇,强欲出战,致有此败,使孤损一大将。今后切不许妄动,再有不遵,决正军法!!”

    众皆羞惭而退。这一阵,魏军死者极多,遗弃马匹、兵甲无数。孙权如今只剩下三万兵马,而魏军锐气正盛。孙权心里极其忧虑,而周瑜又迟迟未醒。陈城之内,似乎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阴霾。

    忽有一日,有人来报,有一队魏兵将周泰尸首送至城下,便迅速离去。原来曹操怜周泰忠烈,故将其尸体送归。孙权速教人出城取回周泰尸首,见之哭绝于地。见者无不动容,纷纷欲为周泰复仇。众将皆有死志,吴兵成哀兵之势。旬日过去,魏军歇养蓄势,曹操引兵大举压上,孙权亲自引兵,与曹操相拒七、八日。吴军以哀兵之势,硬是抵住了魏兵的攻势。

    曹操见不能取胜,陈城急切难破,心里正是烦闷,遂召郭嘉来见。郭嘉却是淡然一笑,从容而道。

    “主公勿忧。如今吴人以哀兵之势而抗,急切攻之,自然难破。可教军士撤寨而退,然后再遣一人讲和。当下潘凤已弃守荆州,吴兵连番损兵折将,自知难以进事,必愿和之。即时,主公可详装撤军,再如此如此。孙仲谋、周公瑾等人可尽擒也!!”

    曹操闻言大喜,大笑不绝,遂依郭嘉之言,下令拔寨而撤。吴兵见魏兵撤走,并不敢大意,后来过了数日,魏兵仍旧未有动静。吴兵紧绷的精神渐渐松下,那股血气亦是褪去了。一日,诸将见魏兵退走,来见孙权。诸将齐上言道。

    “曹操势大,不可力取。若与久战,大损士卒。兼之潘无双已弃守荆州。倘若曹操发兵断我军后路,我军围困魏国重地,只怕众皆落得死无葬身之地。依某之见,不若求和为上?”

    孙权一听,面色一紧,正是踌躇。蓦然,周瑜冲入殿内,疾声喝道。

    “主公可尽斩上言之人!!!”

    周瑜此言一落,顿时众人皆是脸色大变。孙权急问之。周瑜冷哼一声,苍白脸色上,尽是恨色而道。

    “如今豫州大半土地都被我军攻略。我军前番虽大折兵马,但曹操四处征战,其兵士恶战连连,皆以疲惫。主公可割据陈城、汝阴、寿春等地,各布以重兵把守。曹操急切难破,又欲安抚荆州百姓,迟早退走。即时主公可歇养兵马,再一面遣人到江东召集兵马前来接应,以待时机,再一举攻往中原,克成帝业,指日可待。倘若就此求和,前番军士拼死而得之地,尽数要复还曹贼,如此一来,那些为国捐躯的一众烈士,岂不皆枉死哉!!?”

    周瑜厉声而喝,说得动情时,已不觉泪流满面。此番出征伐魏,前后折损了将近七八万众兵马,周泰、徐盛、陈武等将士更因此丧命。众将听了,皆有愧色,不敢反驳。那一个个丧命的将士,忽然在孙权的脑海中纷纷闪过。孙权如连遭电击,一声长叹,好似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可他却非认同周瑜之言,一双碧目赫赫有神,凝视着周瑜道。

    “人当知难而退,见势而忍。一味执意而为,并无好下场落得。”

    周瑜一听,脸色一急,正欲张口。哪知孙权不等他开口,随即而道。

    “曹操已得荆州,而我军深入彼之腹地,却无重兵可据。三万兵众,亦久战连连。若分兵各处,一旦曹操歇养待定,发兵来攻,只会被各个击破。士卒远涉劳苦,且宜存恤。如今还是撤军为妙。”

    周瑜闻言,心里火燎火急,一双皓目带着几分疯狂之色,急色喝道。

    “可纵然主公有心撤军,曹操岂会就此罢休!倘若发兵来袭,该当若何!?”

    周瑜话音刚落。忽有人来报,曹操派刘晔来见。孙权闻之,叹声而道。

    “看来老贼亦不愿久持战事,刘晔此来,必是请和。”

    孙权说毕,便召刘晔入见。周瑜急欲再劝,哪知孙权忽然眼色锐利,如同刀锋般射向周瑜。周瑜神色一变,知道孙权动了怒火,只好先压住心中急躁。须臾,刘晔入殿,拜礼毕,遂与孙权告道。

    “如今两军在陈城此处对峙多日,两国之战,生灵涂炭,死伤无数。吴虽出兵伐魏,但魏王料此乃诸葛亮之计,并无怪责吴王。还望吴王就此撤兵,归还我魏国境地,许年纳岁进贡朝廷。从此两国相安无事,实为天下百姓之福也。”

    刘晔果如孙权所料,来此是为请和。周瑜面色一寒,慨然喝道。

    “老贼乃乱国之臣,以当今圣上为傀儡,朝廷大事不得圣上做主。我堂堂东吴,何须向国贼进贡!?若曹操有心讲和,且先撤兵出六十里外,以表诚心。否则我东吴绝不愿和,宁死而战之!!”

    周瑜此举自然有所深意,他料定曹操并非真心求和,自然不愿撤兵。到时,孙权亦从此发觉曹操奸诈,从而知得防备。哪知刘晔却答得爽快,对于周瑜冒犯曹操之言,更是置之不闻,颔首应道。

    “两国之战,不但耗损两国兵众,更祸延百姓。魏王乃爱民之君,自然诚心望能休战,以安百姓。大都督所言是理,魏王亦已料得,早就颁落将令。只要吴王应下求和之事,某即当回复,今夜我军便会拔寨而走。待吴王撤回江东,魏王方才会令人前往交接。如此足可显魏王之诚意哉?”

    周瑜闻言,脸色一变,速速望向孙权,连投眼色。孙权却置若不睹,沉着神色,大有一种不怒而威的王者威严。只见孙权目若刀光,紧紧地看着刘晔,似乎要看透其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