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赤卿 >

第150章

赤卿-第150章

小说: 赤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大人从门外走了进去,反驳道:犯了法确实要付出代价,可不是他。需要付出代价的是你的娘子。

    一旁的姨娘可是激动。“我可什么都没做。”

    李大人看着女子,温柔说着,嫂夫人可是紧张,赵大人可是还有另一个娘子,你为何这么激动。

    赵大人连忙转过头,看和姨娘,询问这事情究竟怎么一回事?

    “老爷,您要相信我。不能坏人一唆使,您就怀疑我啊!”

    赵大人陷入两难境地。不过他多年判断,若是娘子没事,他人不会如此说,既然他们说了这话,一定要拿出证据。

    萧木愤怒的看着赵大人,人已经带到了衙门。

    若是大人方便可以去瞧,他们已经认了,你雇佣他们杀人灭口,企图杀了于光华,他们已经认了,于光华也看到了那****让人在罐子里藏砒霜的事情。

    姨娘看着萧木,她不得已认了罪行。

    她与荷娇情同母女,她因为没有孩子,更加疼爱她。

    夫人疯疯癫癫,常年不出屋,她自认为对这个荷娇好,她会知恩图报,两人会真的感情深厚,可不知这个死丫头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许多年来,这个疯疯癫癫的女人早就不是赵县令的夫人了,所有人都称呼自己为夫人,可这个丫头每次都不悦,说娘亲才是夫人,她只是姨娘。

    “我对她那么好,为何她这样,这丫头就是狼心狗肺。”

    她愤恨的说着,眼里含着眼泪。

    赵大人不明,一个名声哪里那么重要。

    哪里那么重要?

    她哈哈大笑起来,“您是县官大人,哪里懂得女子的喜怒哀乐?”她委屈的说着,进这个家门开始,许多人冷嘲热讽,她当年长得那是标志的没美人儿,认得的人都笃定她会嫁一个好人家。

    她嫁了县令,许多人赞叹她是美貌迷人,可另一部分人都在笑她只是一个妾氏,一个永远压在他人之下的姨娘。

    她不甘心,可只能面对现实,毕竟她爱这个男人。

    家丑不可外扬,这个赵大人当着外人面反问,既然能忍,为何又要杀了他唯一的女儿。

    她摇头,命运作弄,她以为只要夫人疯了,荷娇就会跟自己亲,两人便会像亲生母女一样。

    她低估了这个丫头,她虽然跟自己很好,可仍旧惦念她的娘亲,多次让她在外人面前丢丑。

    “我能忍,可这个丫头倒是提醒了我,我这些年一直没能有孩子,我一度认为是自己的身子问题,可那日偶然听到了丫头的话,才知道原来这些年都是她的娘亲在害我,她发现了,便让人销毁了证据。”

    说到这里,姨娘咬牙根儿,她与她的娘亲一样,都是坏人,当年那个婆子疯了,外界有许多言论,说是夫人被她这个姨娘给气疯了。

    这些都是荷娇传出去的,她恨,恨自己用真心对待了这个白眼狼。

    那****做了个梦,梦中荷娇与她的娘亲一同装疯卖傻,将自己置于死地。

    她突然想明白,若是有一天,自己会死,那不如先动手杀了她们。

    萧木含在一旁,问夫人在哪里?

    她笑了笑,“她已经吃了药,不过不会马上死去,我不会让她那么轻松的,她害了我这么多年,我怎么会轻易放过她?”

    夫人服下的药是青筋段石散,服下后筋骨渐渐无力,最后真个人都动不了,慢慢的,呼吸停止,人已升极乐。

    赵大人看着面前的娘子,这哪里是曾经那个人,他不敢相认,这是他爱过的女人。

    不过,这一切也是因为夫人,是她引起的这一切。

    萧木想知道她如何用砒霜将小姐毒死,且没有立即发作?

    姨娘哼笑了几声,念叨着:“这很简单,让一个她熟悉的人等在那里就可以了,她平日里有个习惯,喜欢吃牛乳膏,姨娘早知道她的行踪,便让一个丫鬟等在那里,说新取来的牛乳膏,她一定不会防备,如此一来,丫鬟只要不被其他人看到,自然没事。”

    (未完待续。)

270 银子的意义

    经历了风波,凤川任永裕感情更亲密了。

    两人之间似乎更有默契了。

    凤川与于光华之间的矛盾笑了,任永裕也不再对萧木抱有敌意了。

    “凤川,你回来啦?”

    这个慕氏一脸扫兴,失落的走了回来。

    平日这个时辰她应该在铺子里。

    凤川好奇的起身,问发生了什么。

    她有些伤感,说是一个老夫人去世了。

    凤川知道,她无牵无挂,这个老夫人是何人?

    她缓慢讲诉,原来那是一个常来买玉的老妇人,家里有银子,但子孙顽劣,都靠着祖宗留下的财产虚度,老夫人经常跟慕氏聊天,她希望儿孙都有才能,将来不会因为银子花光而被饿死。

    前一阵丫鬟前来,便说老夫人身子不是很好,还念叨得空请慕氏去府上坐坐。

    慕氏因一直没空便没去,没想到今儿听人说,老妇人已经去世了。

    凤川安慰,人各有命,这老妇人也算是享福了。

    慕氏叹气,人与人的缘分不过如此,两人一见如故,如今她走了,她只想去送送。

    “原来您是惦记这事情,若是您想去,我帮您看着铺子。”

    她摇头,不是铺子的事情,她有些怀疑,老妇人为何会突然走了,怎么突然身子就不好了?

    会不会是她那儿孙做了什么?

    凤川知道她心中的不安,答应陪着她一同去。

    两人去了那户人家。一家人痛哭流涕,守着正堂之内的棺材不停的唤着。

    他们哭成一团,若不是丫鬟提醒。似乎没有发现凤川慕氏已经来了。

    一男子起身,询问有何事?

    “我是邵老夫人的朋友,她经常来我铺子聊天,我得知老夫人去了,前来送送她。”

    说过慕氏向棺材里瞧了一眼,老夫人安详的躺在那里,像从前一样。

    她看起来没什么不妥。凤川跟着瞧了一眼,她面容无杂色,看不出什么。

    凤川只是觉得这家人哭的声音比曾经见过任何人家声音都大。

    其中声音最大的便是一个捂着眼睛的人。

    “这位是?”

    另一名哭的眼睛发红的人介绍。“这是我的长兄。”

    这邵家一共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远嫁,从不回来。得知消息。只是一封家书,怀念娘亲。

    至于兄弟几人,慕氏曾听老夫人说过,他们都为了老爷留下的银票和家当而争执。

    三个兄弟早早想分家,可是娘亲在,不允许任何人谈论分家之事,他们没能分家,但****不得消停。

    每日吵吵闹闹。老夫人瞧见都是皱着眉。

    凤川一直盯着那个人。

    那个捂着眼睛放声大哭的人。

    他嘴里不时的念叨都是自己不好,最为长兄竟然管不好两个弟弟。才会闹出这些,让娘亲为其上火。

    正在痛哭的三弟听了这话可是不悦,为何这事情说道最后倒是没他什么事了。

    “长兄可是聪明至极,这事情说道最后与您无关是吗?”

    他一直捂着眼睛,从头到尾他可是一句话也没说过,为何要说跟他有关。

    二弟也忍不住开口了,“长兄或是没说,可每次都在娘亲耳边吹风,若说娘亲上火,都是因为你说的话而上火。”

    那男人一气之下,可是放下手臂,令凤川惊讶的是,那手一放下,他竟然没有一滴眼泪,他指着两个弟弟,“你们为何说我跟娘亲说了坏话,娘亲明明就是你们气死的。”

    这兄弟两人可算是团结了,对着长兄说,那****去房里好一阵子,等他出来之后娘亲就找两人谈话,说是不是对家里有什么意见。

    “二弟,我不是说你不好,就说你娶的妻子,娘亲看了就生气,什么都不会,蠢的要命。”

    “你这么说我可同意,你的儿子好,整日沾花惹草,不省心,还总要银子,如不是府上的银票大把大把给他浪费,娘亲不会急火攻心的。”最为长兄,他分毫不让,甚至要动手。

    凤川挡在慕氏前,生怕场面失控,伤及无辜。

    慕氏看着躺在那里的老夫人,或许这正是她口中所说的“富不及贫”吧!

    她总说人未必有钱就是好事,看来她每日生活水深火热,没有一个母亲,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互相痛恨,互相谩骂的。

    慕氏正在思考,几个人已经打了起来,这个长兄倒是没什么谦让,动手打起了两个弟弟,两人弟弟不甘示弱,左右勾拳打起了长兄,灵堂乱成一片。

    “你们停下吧!”

    慕氏看不过去了,不过这一声吼倒是让几个人停了下来。

    这个长兄还是不服气,问她凭什么在自家叫喊,她算什么东西?

    慕氏并没在意他的不敬,反而笑了起来,看着老夫人的脸念叨,“邵老夫人,我知道您是怎么走的。”

    几个儿子一听这话儿倒是愣住了,她怎么知道的?

    老夫人小儿子好奇的问,娘亲怎么去世的?

    凤川在一旁叹息,“你们认为娘亲重要还是这银子重要?”

    几个人都不说话了,慕氏接着说,这没完没了的吵闹,老人如何安心。

    “你们是兄弟,她看到自己的儿子如此相互殴打谩骂,她心里会舒服吗?你们若是真的在乎娘亲,就不会这样了。”

    慕氏说过,也就带着凤川离开,留下兄弟三人。

    直到凤川等人走到了门口,三人仍旧没有继续吵架或打仗。

    回去的路上,凤川问慕氏,银子究竟有什么用?

    慕氏想想,银子的用处很多,但若是为了银子而活着,都是没有人情味了,为了这银子,多少人出卖了自己啊!

    是啊!

    小时候,凤川认为银子是为了吃饭才赚的。

    可渐渐长大,她发现银子有很多用处,甚至有人用它做坏事,雇人杀人,拿它羞辱他人……

    “银子的好坏并不重要,有的人用它吃饭,有的人用它妆点自己,有的人用它传给后人。只求它不会让人做坏事。”

    回到铺子,凤川将故事讲给翠菊。

    翠菊叹气,但愿他们兄弟三人早日明白,银子能做很多事,但并非无所不能,它买不来难得可贵的亲情。

    (未完待续。)

271 生分

    任永裕面馆门口张贴了告示,牢里逃了一个犯人,听说是因为抢军粮被抓进去的。

    那是个死刑,要送往刑部等着砍头的,可不知怎么就逃了出来,满大街的通缉令,任永裕格外留意,店里来往客人众多,说不准那个就是那逃犯。

    打面馆重新开张,生意不如从前,一些客人听说面馆曾经有砒霜出现,避之不及。

    人与人就是如此,你传他,他传你,有些话自然偏离了现实,变成了假话,俗语便成了一句,以讹传讹。

    任永裕还是感谢,有人相信他,铺子里才有食客。

    他正在院子里收拾,准备把后院的土地打理一下。

    正忙着,一个伙计嚷嚷,前面有人吵起来了。

    此刻两个人已经吵的不可开交。

    任永裕劝阻,两个人看着他,问他是什么人。

    “我是这面馆的掌柜。”他尴尬的一笑,询问发生什么。

    其中一人看起来很老实,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