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赤卿 >

第29章

赤卿-第29章

小说: 赤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52心上人(四)

    离开院子,凤川开始思考,方华说,家附近并没有陈姓街坊,那这个陈姓人的荷包为何会被留在了那里,白小姐想留下什么线索吗?

    方华突然停住脚步。

    “陈~”

    凤川:“你是不是想起了什么?”

    方华看着凤川,眼里透出希望,“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年白家为芷柔找的婆家大抵姓陈。”

    陈家的荷包,白老爷的玉佩。

    白芷柔想告诉方华什么?

    若两人真的有感情,她或许想告诉方华,嫁给陈家并非所愿,是爹爹的意思。

    看来她或已成了陈家夫人,凤川试探问方华还要不要见一面。

    “我要见她,只见一面就好。”

    凤川看到他眼中沁出的泪光,周围来往的人群无人顾及这个痴情的男儿那一丝柔弱,只有她,看到了。

    对于陈家的地址,方华不知。

    对于陈家是做什么,方华也不清楚。

    当年他没想到芷柔会突然的离去,他只惦记若是他人娶了芷柔,自己就在娶亲当日劫亲,两人双宿双飞。

    曾经他们也计划过逃走,只是白芷柔舍不下她的爹娘。

    单凭一个姓氏,属大海捞针,找人奈何容易。

    “陈?”方华又想起了什么,转着眼珠,“白家曾经有一个奶娘,她姓陈。”

    白家并不算有权有势,但因李氏一直没有奶,所以白家老爷只能花银子雇佣一个奶娘来照顾喂养孩子。后来两家关系较好,芷柔又吃了那人的奶水,白家便让她向陈氏叫乳母。

    “陈氏?”凤川尴尬的说,陈氏的孩子又不姓陈,方华不绝的说,她的孩子可不遂她姓,但若是她的侄子那便与她同姓。

    方华如今倒是聪明,凤川觉察,他或许知道陈氏的住所。

    如她所料,方华的确知晓。

    “小的时候,芷柔跟白伯伯生气,一气之下便让我陪着她到陈氏那里去。”

    方华回忆起白芷柔的第一次离家出走,也是唯一一次离家出走。

    两人说着叫了马车,一路颠簸着去了陈氏那里。

    这些年方华从没来过这儿,今儿来了大吃一惊,这里早已旧貌换新颜。

    多少年了,陈家或许早就搬走了吧。

    他轻叩三声珠兰花纹的镶漆木门。

    内应声之人脚步拖沓,“门外何人?”

    声音足足拖长半刻,才见有人开门儿。

    “你是谁啊?”

    她年岁不大,但脸上布满了沧桑,一条腿悬空,同侧倚着拐杖。

    方华细细辨别,杏眼未改,发髻圆平,脸颊右侧一个最为显眼的黑痣,她就是陈氏。

    “您还记得我吗?我是方华,曾陪着白芷柔来看过您。”

    她一听白芷柔的名字倒是犹如见了鬼一样,一只手伶俐的关门儿,颤抖的答:“你来干嘛,这不欢迎你。”

    她是芷柔的奶娘,芷柔喜欢赖着她,胜过粘亲生娘亲,芷柔每次见她一口口的乳娘叫着,亲切的不得了。

    她对芷柔也胜过自己的孩子,她总是娇惯着芷柔的一切,她的眼中芷柔如同她亲生女儿一般。

    凤川注意观察她刚刚的动作,她似乎很害怕,一只手关门,另一只手死死抓住拐杖,身子像关好门的一侧倾斜,这种动作很明显表示,她,在害怕。

    “这个陈氏一定知道关于白家的秘密。”凤川眼神掠过一丝肯定。

    她再次扣门儿:“陈氏,你是芷柔的乳娘,你是不是知道她在哪儿?”

    里面无人回应,若不是刚刚她开了门儿,倒会以为屋子里面没有人。

    “陈氏,白家发生了什么,你若是知道,就告诉我们好吗?”

    凤川说了很多话,企图说服她。

    她一声不响,凤川知道她没有进屋子,她拄着拐杖,腿脚又不利落,若是进屋或挪步都会留有声响,而自打她关门,院子里静悄悄的,没任何声响,她一定在门口。

    凤川动情,压低了声音:“陈氏,人非圣贤,说到底不过是一个情字,方华为了情字一等十四年。您一定要告诉他当年发生了什么?”

    久久,里面穿出了沙哑声,“好好的,你们找一个死了的人做什么?”

    芷柔死了?

    凤川愣住了,扭过头,方华已经倒在瘫坐在地上了。

    凤川想过很多种可能,她嫁人了,她一直等着,她当年有所苦衷,可就是没想过她竟然不在人世。

    凤川句句祈求,陈氏缓缓的打开了门,“你们为何会来找我?”她脸上极为困惑的表情,随后抹了一把泪。

    她看着凤川,还有地上瘫坐的方华,大呼一口气,“你们要知道什么?”

    “我们——”

    凤川看着方华,此刻顾不得他。

    “当年白家为何会突然搬走?”

    “白家人之后去了哪里?”

    “还有白小姐——”

    凤川声音逐渐减弱,那句“她是怎么死的?”被她硬生生压在了嗓子里。

    可陈氏还是听到了,眼眶中的泪还是流了下来。

    芷柔从小吃过她的奶。

    这孩子又及其惹人爱,总是缠着她。

    古人有话儿,生养者为大,但食乳者为尊,或是命中注定,芷柔整日粘着陈氏,直到她离开了白家,她仍旧常常去找她。

    “都怪我,若不是乱点鸳鸯谱,芷柔她不会死的。”

    绍兴十八年,人人向往权贵,百姓贫富悬殊,有女儿的人家万分庆幸,他们通过招婿的方式求自身的福禄。

    白家也是如此,他们找到了来往密切的陈氏。

    陈氏也想让芷柔嫁个好人家,享享清福。

    她为芷柔介绍了几个人家的男儿,虽不是高官厚禄,但生活也算富裕,但她都不同意。

    正巧陈氏的侄子中了举人。

    白家便惦记上了她的侄子。

    陈氏欢喜,这样便可亲上加亲。

    可芷柔却不同意,白老爷将她关起来,让其面壁思过。

    陈氏借机进去探望,她问芷柔是不是有心仪之人。

    芷柔见到她,仍如同小时候一般,伏在她的怀里痛哭起来。

    “乳娘,芷柔有无心仪之人又怎样?爹爹只让我嫁有钱人家。”

    一面心疼芷柔,一面也担心她日后过的不好,她便游说:“乖孩子,听乳娘的,家侄从小斯文,待人温和,相信以后会好好待你,到时候你叫我一声姑母,亲上加亲不是?”

053心上人(五)

    芷柔没有再说,只是再她的怀中腻了一阵子。

    过了五日,陈氏带着侄子上门提亲。

    那日太阳刚好照在院子里的围墙之上,整个院子光亮亮的,那些火红色绸缎打好花结的彩礼让白老爷笑得合不拢嘴。

    这个男儿看起来确实斯文。

    可芷柔心里早已住进了一个人。

    他不如他斯文,却懂得哄她开心。

    他不如他有钱,却在乎她的喜怒哀乐。

    院子里所有人都在笑,唯独芷柔,怎么也笑不出。

    陈家决定买一座大一点的院子送给白家,白老爷听了这话儿更是合不拢嘴,没几日便收拾好东西,找人去陈家传话儿,问宅子是否置备齐全。

    陈家人说已安排妥当,白老爷带着家人赶忙收拾东西离开。

    讲到这里,陈氏看着地上的方华,“或许白老爷是怕你纠缠,所以偷偷离开的吧。”

    方华傻笑,落泪,喃喃自语:“白家到底有多狠心,宁愿芷柔去死,也不让她跟着我。”

    陈氏跟着自责,若不是她的劝说,或许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白家搬走几日,两人便要成亲。

    成亲之日,午时,喜娘慌张,新娘子竟不见了。

    白家人四处寻找,终于在家附近的一条巷子里找到了她。

    她苦苦哀求,说不想成亲。

    白老爷住着大宅子,每日小酒入肚,他叫骂着芷柔不懂事,便带她回去成亲。

    芷柔或许不甘心,在成亲的路上,巧遇一山坡,她用力一撞,冲出轿子,轿夫东倒西歪,一个不稳,她从山坡滚了下去,尸骨全无。

    方华听陈氏讲完,恸哭不已。

    十四年,他多想见她一面。

    他想问一句,她是否爱过自己。

    但她竟然……

    再也没有机会了吧!

    凤川拉着方华从地上起来,两人准备离开。

    方华像丢了魂魄一样,任由凤川拉着,左右乱撞。

    凤川本以为什么都找不到了。

    没想到结果是这样。

    “人的一生,无论生死,她知道你如此爱着她,足以。”凤川呵气,“好在她也是爱着你的,否则也不会为了你冲出轿子。”

    方华摇头,眼泪滚下脸颊,“我宁愿她没有爱上我,那样,她便不会连自己的命都搭上了。”

    一声声恸哭,那是他对爱人的不舍。

    凤川不知说些什么,此刻再多话语也是无用,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不是广缘寺的和尚吗?他怎么在这里?

    方华也顺着凤川的目光望去。

    了无希望的他似乎想到了什么。

    重新挺直腰杆,目光直悚。

    “你要干嘛?”凤川有种不好的预感。

    然而话音刚落,他已走上前。

    “请问,我可以出家吗?”

    小和尚怔愣半晌,看着他结巴着:“这……这要问方丈。施主可想好?出家之事无可戏言,需六根清净,忘却红尘,便可皈依佛门。”

    一旁的凤川反复问方华是否考虑清楚?

    他面颜未改,仰脸深吸一口气,将那日的银子交给了凤川。

    “你……这是做什么?我不能要这么多银子,我的铺子童叟无欺,那日只想让你死心,却不想今日倒是弄了这结果。”

    方华说他心意已决,这些银子便无用了,不如用它为铺子翻新,也算是感谢凤川的帮忙。

    说完话,他蹙紧的眉头突然松散。

    万物皆使人烦恼,不如忘却,不如割舍。

    凤川推搡,她明白的讲,自己无功无禄,万万不得手下这些,方华拿出一计沉甸甸的银子,放在她的手中,“一天想你也累了,这算是报酬,其他我自会带到寺庙,做香火钱。”

    一夜已逝,天亮了。

    凤川去了广缘寺,今日方华便要出家,出家之刻,六根清净,削发为僧,心中清明,不与世争。

    广缘寺旁,一个青姑庵里出来几个小尼姑。

    她们一个个温声柔和,相互轻念着什么,她们有的垂眸收目,有的细细碎碎的说着什么,可看出她们的心静若湖泊,了无波澜。

    一个小尼姑顾着说话,不小心撞到了凤川身上。

    “罪过,罪过,施主莫怪。”

    她嘴里的每一个字都如同神仙下凡后吐出的金字。

    凤川忙应着没关系,挠挠头正要离开。

    她一低头见到了地上掉落一个帕子。

    小尼姑没有慌乱,气定沉稳的弯下身子,拾起帕子,雪色丝帕上一个善字用株丝黑线绣的整齐,正居正中央,那条条纹路似乎在哪里见过。

    “帕子倒是别致。”

    小尼姑听凤川夸奖,谢语,“施主可是好眼力,这是我们静惠师太削发前绣的,她为我们寺院绣了很多条,说是告慰苍生,了却心缘,从此便独剩一个‘善’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