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魏宫廷 >

第1007章

大魏宫廷-第1007章

小说: 大魏宫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考虑到这场战争的严重性,两位朝中大臣只能咬牙接受。

    他们已意识到,今明两年,全国子民或许得勒紧裤腰带生活了,除非这场战争能在短时间内结束。

    可问题是,面对动辄可能要超过两百万兵力的敌人,他魏国真能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争么?

    虽说他魏国有肃王赵润、南梁王赵佐、上将军韶虎等诸多擅战的将帅,但其他国家的亦不逊色啊。

    就比如楚国那路大军的总帅寿陵君景舍,他就是肃王赵润当初未曾讨到丝毫便宜的楚国名帅。

    考虑到这一点,甘露殿内诸朝臣们心中不禁有些惶恐不安,害怕国家会在这场战争中迎来不好的结局。

    而这时,魏天子已看到了站在一旁的赵弘润,展颜笑道:“弘润来了?”

    殿内诸朝臣闻言微微一惊,回头看向赵弘润,不知为何,在看到那位年方弱冠的肃王殿下时,他们心中的惶恐与不安稍稍退散了几分。

    “父皇。”赵弘润迈步来到了魏天子养病的卧榻前,拱手行礼,轻声问候道。

    魏天子点了点头,随即对殿内诸朝臣说道:“诸位爱卿且先回署统筹计算,三日之内,务必要给朕一个确切的答复。……这场战争,我大魏可动用多少兵力,粮草军饷能支撑多久。”

    “是,陛下。”

    诸朝臣拱手行礼,随即躬身离开了甘露殿。

    在大太监童宪的搀扶下,魏天子在卧榻上坐了起来,见儿子满脸沉重,魏天子笑着说道:“朕已派人去传召南梁王与韶虎,不过他俩都不在大梁,怕是得过个一两日才能回到大梁,朕先传召你来,是想听听你的看法。”

    说到这里,他见赵弘润眼眶泛红、面露悲伤,心中感觉有些不对劲。

    起初魏天子还以为是儿子看到自己卧病在床而感到悲伤,但问题是他这会儿精神还不错,没理由眼前这个儿子会如此悲伤啊。

    于是,他皱眉问道:“弘润,怎么了?”

    只见赵弘润深深吸了口气,低声说道:“父皇,六叔……走了。”

    魏天子愣了愣,他错将赵弘润口中的走,理解成了离开大梁,因此他心中并无波动,毕竟,怡王赵元当日在中阳行宫内做出了那般逼宫的行为,若依旧逗留在在大梁,魏天子反而觉得为难他总不能真的真的狠下杀手,诛杀了这位相处二十余年的兄弟吧?

    因此在魏天子看来,纵使眼前这个儿子徇私放走了怡王赵元,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内侍监的小太监急匆匆地来到殿内,附耳对大太监童宪低语了几句,只听得童宪满脸震惊、面露骇然之色。

    “发生什么事了?”魏天子皱眉问道。

    只见大太监童宪在遣退了那名小太监后,瞧了一眼悲伤的赵弘润,随即压低声音,语气沉重地说道:“陛下,就在方才,怡王爷他……他在宗府监牢里,服药……服药自尽了。”

    听闻此言,魏天子先是呆了一下,在足足几个呼吸过后,他的面色突然变得涨红,瞪着眼睛骇声说道:“老六……老六服药自尽了?”

    “是……”童宪低着头说道:“是俨王爷的公子,宗府从事赵弘殿下,亲自来到皇宫传递的消息。”

    “……”魏天子张了张嘴,随即猛然转头看向赵弘润,问道:“弘润,你方才在宗府?”

    “是。”赵弘润点了点头,仿佛是猜到了魏天子的心思,语气低落地说道:“六叔说,他犯下了不可饶恕的过错,就必须受到处罚……谋逆犯上却得赦免,这个先例,决不可开。”

    “……这个蠢材!!”

    魏天子面色涨红,神色激动地怒骂道。

    纵使是在中阳行宫当晚,被怡王赵元揭破了当年的种种黑历史,魏天子都没有如此震怒。

    见此,童宪连忙在旁劝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足足过了有半盏茶的工夫,魏天子长长叹了口气,重新靠躺在卧榻上。

    本来,他传召赵弘润,是想跟儿子商量一下出兵御敌的事,可眼下,他已没有这份心思。

    而他相信,面前的这个儿子,此刻也没有这个心情。

    “弘润,你先回去吧,待过两日,等南梁王与韶虎回到了大梁,朕再与你等商议出战之事。”

    “是,父皇。”赵弘润低了低头。

    正如魏天子所猜测的那样,此刻赵弘润的思绪异常混乱,的确没有这个心思。

    不过在离开甘露殿前,他说出了此番的来意:“父皇,儿臣希望能为六叔守孝。”

    魏天子深深看了一眼赵弘润,随即默然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怡王赵元对赵弘润这个侄子向来是视如己出,当初叔侄二人的感情,比他这个亲生父亲还要深厚,因此,赵弘润应当为那位叔父守孝。

    “应当的。”魏天子叹息道。

    见得到了父皇的首肯,赵弘润拱手施礼,随即便离开了甘露殿。

    看着儿子离去的背影,魏天子默默叹了口气,在思忖了半响后对童宪说道:“童宪,以朕的名义向朝野宣告,怡王赵元,于中阳行宫叛乱当夜,拼死护驾,不幸被乱党所害。另着宗府,免了老六的一切……过失吧。”

    “是,陛下。”童宪躬身退离了甘露殿,到殿下召人传达圣谕去了,只留下魏天子独自一人躺在殿内的卧榻上。

    四哥……

    四王兄……

    闭着眼睛回忆着,半响后,魏天子喃喃低骂了一句:“蠢材,朕难道……还会真的杀你么?”

    魏天子明白,老六赵元之所以选择服药自尽,归根到底就是不希望两个人难做,而这两个人,正是他赵元,以及老六视如己出的侄子赵弘润。

    而赵弘讲述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赵元本来是有机会逃离的,因为许多宗卫都暗中希望帮助这位仗义豪爽的怡王爷逃离,但赵元却偏偏选择了自尽,让中阳行宫那晚的逼宫事件,能让魏天子给朝野一个交代。

    没来由地,魏天子感觉心口传来一阵阵的绞痛,随即,眼前天旋地转。

    隐约间,他听到了童宪惊慌失措的喊声:“来人!快传御医!快传御医!”

    而与此同时,赵弘润与宗卫长卫骄已离开了皇宫,再次回到宗府的监牢,见到了六王叔赵元的遗体。

    当晚,赵弘润在六王叔赵元的遗体前坐了一宿,直到天亮,他才召来宗卫们,收敛六王叔的遗体,准备丧事。

    对于赵元的丧办之事,魏天子与赵弘润都希望按照王侯规格下葬,但宗正赵元俨却反对。

    倒不是对赵元曾经架空了自己心存什么怨恨,赵元俨只是认为,既然赵元做出了勾结萧逆、逼宫作乱的事,按照族制,就不得葬入祖坟,甚至于,还要将赵元在宗谱中划除。

    毕竟祖制明确规定:谋反作乱者,不为姬赵氏子孙。

    经过赵弘润的强烈反对,宗府宗正赵元俨最终妥协了:不将赵元在宗谱中除名。

    但作为代价,宗府不会出面操办赵元的丧礼。

    虽然赵弘润感到气愤,但他也能理解赵元俨的为难,毕竟当日在中阳行宫,六王叔赵元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做出了逼宫犯上的事,倘若此刻宗府大张旗鼓地为赵元操办后事,当日那些王公贵族会如何看待宗府?

    因此,赵元的后事,宗府是绝不可能插手的,因为它要维护祖制。

    甚至于,就连魏天子都不能出面。

    只能由赵弘润个人的名义,替赵元操办后事以侄儿的名义。

    只有这样,那些王公贵族们才会看在死者为大的份上,替王室守住这个秘密,默认赵元是在中阳行宫的当晚为了护驾而遭遇不测。

    次日,赵弘润在怡王府为六王叔赵元操办了后事。

    事实上,当日前来吊念的人还是非常多的,无论是知情或者不知情的王公贵族或者世家,皆有代表前来吊念,只不过那些知情者,几乎都是看在肃王赵润的面子上来的。

    并且,这些人在吊念之后,便迅速以各种理由告辞,并没有留下用饭。

    也难怪,毕竟六王叔赵元终归是与萧逆不清不楚,他们可以看在赵元平日里的为人以及肃王赵润的面子上前来吊念,但是,也必须与赵元划清界限谋逆作乱,这是一条就算是姬赵氏王室子弟都不能逾越的界线。

    期间,赵元的宗卫长王,亦带着这两个月都躲在肃王府自己闺房内不出门的玉珑公主,前来吊念。

    当时,王忍不住再次旧事重提,指责赵弘润当日不该领着人追击他们。

    毕竟当时,他王明明已说服了赵元逃走,但是在看到了赵弘润后,赵元顿时改变了主意可能是因为他知道他是赵弘润憧憬的对象,因此,赵元不想在最后,仍然给这个视如己出的侄子一个坏的榜样。

    听着王的职责,赵弘润起初一言不发,直到他再也忍受不住时,他终于将这些日子以来压抑在心中的愤懑都宣泄了出来,吼得王默然不语。

    其实王也明白,论心中的悲痛,眼前这位肃王殿下未必会比他少,毕竟这位殿下,一直以来都将六王叔看成父亲。

    在彼此都平静下来之后,王对赵弘润说道:“殿下,卑职想离开大梁。”

    赵弘润疑惑地看着王,不明白王的意思。

    见此,王遂解释道:“王爷虽然不在了,但王爷最后未完成的遗愿,卑职希望替王爷完成……除了一方水榭外,王爷在国内仍有不少人脉,其中或有萧鸾的人手,卑职想将这些人揪出来。”

    在说这番话时,王目不转睛地看着赵弘润。

    尽管赵弘润只是怡王赵元的侄子,但那么多年来,在王看来,赵弘润跟怡王赵元的儿子也没有什么区别,因此,所谓子承父业,怡王赵元的一切家当、人脉、隐秘力量,都应当由赵弘润这个侄子或义子来继承。

    同理,作为怡王赵元的宗卫,王想要有所行动,最起码得征得赵弘润的同意。

    “有线索么?”赵弘润问道。

    王摇了摇头,如实说道:“殿下,王爷手底下有两拨人,一拨是我们这些宗卫所知的,明面上的人,还有一拨,总算是我也不知,只是感觉有这么一拨人。”

    说话时,他想起了当初那名在怡王府扮成家仆自由出入书房,与赵元密谈的人。

    王怀疑,就是这拨人,曾经在暗中与萧逆合作,至于这拨人究竟是这边的,还是萧鸾那边的,这一点就算是王也不清楚。

    相比之下,夜莺算是明面上的人了,至少,王还知道有这些人,只是他不知道,那些夜莺,都被训练成了刺客。

    “万事小心,不要鲁莽。……萧鸾,迟早会被本王千刀万剐!”赵弘润在思忖了片刻后,叮嘱道。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他暂时是顾不上追查萧鸾了,毕竟眼下当务之急是如何击退那五路征讨魏国的联军。

    只有击退那五路联军,赵弘润才有工夫腾出手来对付萧鸾。

    因此,在此之前,就只能让王设法去追查萧鸾的线索了。

    “嗯。”

    在点了点头,王在赵元的灵柩前磕了几个头,随即,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怡王府,离开了大梁。

    当晚,莺儿、雀儿姐妹二人来到了怡王府拜祭他们的义父。

    相比较曾经在中阳猎场时莺儿的热情,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