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明末之领主天下 >

第107章

明末之领主天下-第107章

小说: 明末之领主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这样的好事自然是人人争先。

    可若是此时来个三四万的骑兵。那事情就不太一样了。清军这次围攻扬州的兵力虽然号称三十万,但是实数不满二十万。而且这几日攻城已经伤亡了一万余人。若是这情报属实的话。那么至少要派出同等数量甚至更多的骑兵去对付这些敌人。可是这次的出征的满蒙骑兵加起来也就三四万的人,难道要全部派出去么?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若是悉数将满蒙骑兵派出去迎敌,那么指望剩下的那些绿营兵攻城,这些满蒙将领自然也是不乐意的。谁乐意眼看着煮熟的鸭子被别人抢了去。

    可若是派那些绿营兵去迎敌,不说这些绿营兵大部分都是步卒,单就他们的战斗力那都是让人不放心的。步兵对上骑兵,那纯粹是厕所门口摔跤—找死。

    所以想到了这些,众将都是心中嘀咕,却没有说话。

    多铎等了半天,却发现没人说话,只好点名发言。他瞅到了左手第二个的图赖,伸手一指他道:“图赖,你说。”

    图赖本不想说,看多铎点名要他说,也只好道:“奴才谨遵王爷吩咐。”这个图赖是清国所谓的“开国五大臣”的费英东的第七个儿子,久经沙场。俗话说人老奸,马老滑,已经将近五十的图赖又将难题轻易的抛给了多铎。

    图赖虽然不是宗室,但是却也是老资历了,多铎不好多说,只得心中骂了一句“老滑头”,又将眼光看向了苏克萨哈。

    苏克萨哈一看多铎看向自己,便大声道:“王爷不必忧心,想我大清军队勇猛无敌,那些南蛮子来的再多也只是找死。只要是王爷的吩咐,奴才一定会听的。”

    这说了等于没说,这也是个滑头。多铎的脸色越发的阴沉了。这些人心中在想什么,他心中明白。都担心的是把自己派出去迎敌了,这攻城的首功被别人抢了。

    多铎不想再问这些鼠目寸光的家伙了,便将眼光投向了右首第一个的洪承畴。

    在满人的朝堂上是满人为尊,所以左边站的都是满人大臣,右边站的都是那些降了清朝的汉人大臣。

    在多铎的大帐中也是一样的站位,左边是满人,右边是汉人。为了表示对洪承畴器重,多铎便让他站了右手第一个位子。

    洪承畴降了新主子,自然是想好好的表现一番。他从心中鄙视这些只知道争取眼前利益的满洲将领。刚才经过一番思量,心中已有主意。看到多铎看向自己,便越众而出,朗声道:“王爷,以臣看来,这股骑兵不足为惧。如今江北能够快速出兵救援扬州的只有滁州的萧毅而已。然而众所周知,这萧毅麾下只有两万人马,如今却有三万骑兵奔扬州而来,显然是其中有诈。以臣估计,这应该是萧毅故布疑阵,吸引王爷的注意。若是臣估计不错的话,这股援军最多不过万余人马。”

    洪承畴的话让多铎脸上显出了几分笑意,这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人家不愧是读书人,这脑瓜子就是好使。于是又道:“洪大人言之有理,依你看,本王该如何调兵遣将。”

    洪承畴道:“那萧毅所图无非是能够及时救援扬州城,所以才故布疑阵。王爷只需派一支人马将其阻住,其他大军全力猛攻扬州。只要能将他们牵制在外,等扬州一破,王爷再派人合围,这股骑兵就自然就是王爷的囊中之物了。如此一来,那萧毅不仅没能就救的了扬州,反而赔上了所有骑兵,实力大减。王爷再挥兵趁机猛攻滁州,萧毅必败,江北一战可平。”

    多铎闻言,大喜道:“洪大人妙计,就照你说的办。”(未完待续。)

一百五十三章 死战

    萧贵带着一万骑兵势如奔雷般绕过了仪征县城,弄出了好大一片的动静。远远看去,奔涌而来的骑兵扬起了漫天的灰尘,有遮天蔽日之势。再配上那密集如雷的马蹄声,让那些在不远处徘徊观望的清军探马自然大惊失色,真的以为有数万骑兵来袭 。再加上无数面“萧”字大旗随着战马的疾驰在晨风中飘扬,他们自然是快马加鞭的赶回大营去报信去了。

    其实一万骑兵是弄不出这么大的动静的。萧贵是为了迷惑鞑子,所以命令骑兵们在马尾巴上绑上了树枝,战马奔跑之时自然会带起比一万骑兵更大的烟尘,看起了足足有三四万的骑兵一般。为了进一步加强效果,萧贵还让骑兵们在背后多插色旗,营造一种人多势众的感觉。果然,这样的布置迷惑了那些清军探马,让他们将大军来袭的消息报给了多铎。

    虽然洪承畴的分析基本是与事实相距不远,但是为了谨慎起见,多铎还是派了五万人马,由李永芳,石廷柱两人率领前来应战。这五万人之中,有五千的满蒙骑兵,五千的汉军八旗人马,剩下的四万人都是绿营兵。多铎认为,这些的就算不能够歼灭或者击溃这股援军,最起码也可以牵制他们一两天的时间。到时候扬州城早已经是自己的囊中之物。扬州一下,自己再派大军合围,那么这支骑兵覆灭是必然的事情。

    阻击援军的部队出发之后,多铎心中大定,下令全军猛攻扬州城。

    城中的守军百姓知道援军即将到来,也是精神振奋,也是拼命的死守,丝毫不退缩。城中凡是看起来身体健康的青壮一批一批的开上城池。守城毕竟不是野战,对于个人的武勇要求不高,只要有些力气,能够扔的动石头,搬得动金汤粪汁就够了。城中的妇女们也是被组织起来做饭。运送伤员尸体。城中所有的郎中。不管是正是开馆行医的左堂大夫,还是走街串巷的游方郎中都被征集到城头上给伤兵们疗伤。

    那些个城墙附近的民宅都被城头的士兵们拆掉,将建材用来守城。石头,砖块可以用来砸那些往上攀爬的清兵,木料大椽浇上油,点燃之后可以当做滚木。凡是只要能够用来打击敌人的东西都会被朝鞑子的头上扔去。

    一方拼命的攻,一方死命的守。双方的伤亡都在迅速的攀升着。城墙山的尸体不断的往下面抬,运兵道上不断的有民壮增援上来。由一些明军官校组成的督战队挥舞着腰刀在城墙上来回的呵斥着。所有人都明白,今天是生死存亡的一天。所以没有人犹豫,没有人还有时间去害怕,每个人都是本能般的举起手中的手头向城下砸去,也不管是否砸中了敌人。又低头继续掂起石头砸下去。

    城下清兵也是疯了似的,前面的刚从云梯上被滚烫的粪汁烫的惨叫着掉了下来,后面的又红着眼睛往上爬去。多铎组织的督战队就守在后面,只要看见是后退的士兵,只管当头一刀,绝无二话。

    攻守双方从一开始就打出了真火,都是以命搏命。城上城下的大炮都是在一刻不停的轰响着。城中的大炮是哪里人多就朝哪里打,但是城下清军的大炮则是主要攻击的是城墙的西北角。只要攻破一点。那么清军就会从缺口处蜂拥而入。那么破城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史可法显然也是明白鞑子的打算的。他派庄子固带着大量的弓箭手和火铳兵守卫在西北角的城墙上,只要有鞑子进入射程。那么弓箭和三眼铳就使命的向他们身上招呼而去。

    作为前锋的弓骑兵在一名骑兵参将的带领下已经行至离扬州城三十里的一个叫做马山的小镇的时候,便发现了鞑子派出阻击的军队。因为是步骑混合,所以鞑子的军队行进的比较慢。

    这名骑兵参将稍微思量片刻,便做出了突击的决定。他知道此时鞑子肯定也发现了他们。因此绝对不能等到鞑子摆好阵势之后再行战斗。只有趁着鞑子阵势尚未摆好的时候突击一阵,将鞑子的阵型大乱,才能给后面的部队创造战机。

    这位骑兵主意一定,呼啸一声,拔出腰间长刀便策马向鞑子军队冲去。这些弓骑兵都是萧毅军中战斗次数最多的部队,个个经验丰富,都是有样学样,呼啸着向鞑子的队伍扑去。

    李永芳看见当头的只有几千余骑兵,心头一松,看见他们冲杀过来,急忙传令布阵迎敌。可是因为赶路匆忙,很多清军士兵还没有搞清楚状况就又听见列阵的命令,一时间乱哄哄的根本摆不到一块去。

    这些绿营兵自从跟着主将降了清军之后一直就是被当做马前卒,炮灰兵使用,根本就没有在一起演练过列阵之法。这忽然让他们列阵,要是能很快列好那真的就是见鬼了。别说李永芳这个庸才了,就是多铎自己来了也是一样的没辙。

    清军这边正乱哄哄的一团,定北军的弓骑兵已经快要冲到了面前。李永芳大急,急忙命令身边所有的骑兵出战去挡住他们。可是那些骑兵却被那些步卒混乱的阵型给困在后面过都过不去,急得李永芳直跳脚。

    定北军弓骑兵冲过来之后二话不说,就是一阵箭雨向混乱中的清军阵中撒过去。这次他们用的都是可以破重甲的狼牙箭。很快的清军阵中就响起了一阵惨叫声,这使的本来还在按照军令找自己位置的那些绿营兵更加的混乱了,这个时候还找什么位置,躲箭才是硬道理。

    弓骑兵射完箭之后就走,根本不与清军做接触。后面的弓骑兵也是走马灯般的冲过来重复射箭掉头的动作。一阵箭雨,一阵惨叫。

    等那些骑兵砍杀了一些挡路的步卒,好不容易挤出一条道路的时候,这群弓骑兵已经是射完了三轮箭,清军已经死伤两三千之众。当清军的骑兵准备冲上去的时候,定北军的骑兵却立刻掉转马头向后跑去。

    李永芳吃了亏,怎么会容忍他们就这么离开,下令骑兵迅速的追击。

    弓骑兵在前面跑。清军在后面追。眼看着要追上的时候,对方却忽然回头放一阵箭。等清兵要还击的时候,却悲哀的发现自己的马没有人家的快,射出去的箭都落了空。后面的清军骑兵都不敢放箭,害怕伤到了自己人。就这样追一阵,射一阵,转眼就追出了十里地。

    清兵追了半天,没占到什么便宜,反而折损了不少人马。担心前面有埋伏,正准备掉头回去,却发现前面烟尘滚滚,蹄声如雷,而且那些正在逃跑的弓骑兵也停下了逃跑的脚步,掉转马头作出朝他们反击的姿态。

    清军终于看清楚了,随着那滚滚烟尘的接近,出现在他们眼中的是无数的有着血红披风的骑兵正朝他们冲了过来。

    这些清军毕竟都没有和定北军交过手,正因为追不到那些弓骑兵而郁闷。眼看着敌人冲过来了,也不怯战,拿着武器就迎头冲了上去。

    刚刚出现的这伙骑兵正是由萧贵亲自带领的三千多的轻骑兵。萧贵看见清兵扑了上来,拔出长剑一挥,身后的亲卫将大旗向清军方向一挥。身后的轻骑兵们精神一振,也是挥舞着武器像开闸的洪水一般向清军阵中撞了过去。

    萧毅将所有兵种整编成六大营之后,为了加强骑兵的战斗力,给所有的弓骑兵都配上了轻巧一些的马刀。而轻骑兵则是根据个人喜好来配备武器。有人选择马刀,也有人选择长枪,但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了狼牙棒这种势大力沉又具有恐怖杀伤力的武器。萧毅事后知道后也在琢磨是不是因为这些士兵有欧洲人种的特点,力气比较大,喜欢这种重型武器。

    而铁甲骑兵则是全部换成了镔铁长枪。长枪墙头上都刻有一道又深又长的血槽。

    双方骑兵很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