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明末之领主天下 >

第58章

明末之领主天下-第58章

小说: 明末之领主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个问题。城池刚破,难免会有一些市井无赖之徒趁机混水摸鱼,为非作歹。你要安排好士兵在城中大街小巷巡逻。一旦发现直接斩杀,不用向上汇报。乱世需用重典。非常时期必须采取一些非常手段。除此之外,还有两件事情需要你去做。第一发布安民告示。这个就不用我说了,尽量写通俗简单点。

    第二,派人统计那些城中富户的名单。凡是有为富不仁的你都给我记录在案。但是暂时不要去动他们。日后我会一一收拾他们的。”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你要注意。派人将大黄庄等三个村的百姓暂时都接进滁州城来。我担心这两日鞑子会对他们不利。毕竟我们在那里呆了好几天的时间。

    这些事情下边的人随你调动。尽快务必办好!”萧毅一口气说了这么多,都有些口干舌燥了。

    “大人说的,末将都记住了。一定尽快办妥,大人请放心。”萧贵一脸郑重的道,转身离去了。这一晚上他可是还有得忙了。

    滁州城的百姓们在担惊受怕的度过了一夜。外面的喊杀声,马蹄声,熊熊的火光都让百姓们意识到城中出了大事情。大家心中都是有各种各样的猜测。有人说是城中的士兵反水了,有人说是明军打回来了,更有人说是流贼打进城了。反正说什么的都有,但是无一例外的就是没有一个人敢打开门出去看看,最多就是偷偷在窗户上挖一个小洞用眼睛瞄一下外面的情形。

    有了上次清兵进城的经验,很多人家都将一些值钱的金银细软藏了起来。有女儿和年轻媳妇的人家也都是赶紧将她们藏了起来,生怕又被那些突然闯进来的乱兵给糟蹋了。

    很多百姓家都是紧紧的围在一起,忐忑不安的注意着外面的动静,时时刻刻担心着自家的大门被人一脚踹开。

    后半夜的时候,喊杀声渐渐的消失了,只有偶尔的马蹄声和士兵整齐的脚步声从外面传来。

    守了一夜的人们悬着的心也渐渐的放松了一些。但是他们丝毫不敢大意,依然是警惕的关注着外面的动静。

    这一夜,滁州无眠。

    终于,在人们的猜测和忐忑中滁州城迎来了新的一天的太阳。以往热闹的早市上今天也是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影走动。

    天亮了,一些胆子大的年轻人偷偷的将家门拉开一条缝隙,将脑袋伸出去张望。还没等看到什么,却被后面的家人一把给拉了回去。

    “当当当……”街道上忽然传来一阵阵铜锣的响声,这声音敲打在人们忐忑不安的心中,顿时一个个耳朵都竖了起来。这个声音他们太熟悉了,官府往往有事情告知的时候就会派人敲着铜锣走街串巷的通知。

    果然,在几声锣响之后,一个男子的大嗓门响了起来。

    “各位父老乡亲,昨晚上让大家受惊了。昨晚我们伟大的萧毅将军带领大军攻进城中,已经将滁州城中所有的鞑子都给收拾了,而且鞑子的主将金励和投降鞑子的滁州知州等一干鞑子的走狗都被大军抓住了。大家都不用担心害怕了。萧将军平日非常的爱护百姓,大家该干嘛干嘛,再也不用担心鞑子来祸害了。知州衙门前面已经贴出了安民告示,大家可以去看一看,瞧一瞧。”

    “另外,萧将军规定:若是有混水摸鱼,作奸犯科的人,一旦被巡逻队发现,就地斩杀,绝不轻饶!若是没有发现的,大家可以到知州衙门中举报。一旦查实,当即斩杀。”

    “各位父老乡亲……”那个士兵边走边重复着这些话。

    听到这些话的百姓们都是将信将疑,听到鞑子被那个什么萧将军给赶跑了,很多人心中高兴但是依然不敢出来看看。

    直到那些骑着高头大马的骑兵一队队的从街上整齐的走过,丝毫没有一点扰民的举动后,人们这才将心真正的放下了,陆陆续续的人们走出了家门

    从大街小巷出来的人群渐渐的汇成了一股人流,这股人流的方向正是知州衙门。

    ps:这两天因为请假,收藏掉了好多个,老猫很伤心。但是也没办法。从今天开始,每天两更,中午一更,晚上一更,偶尔爆发。希望那些一直支持老猫的大大们继续支持,老猫不会让你们失望的。这是今天第一更。

八十三章 萧将军是好色之徒

    徐秀才穿着稍微有点大的知州官服,头戴乌纱,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身前身后几十名银盔银甲的骑兵护卫着。

    在队伍的前面还有十几个举着回避肃静牌子的举牌手,在队伍的最前面,一人提着铜锣,边走边敲,另一人扯着个大嗓门不断的喊着:“知州大人出行,闲杂人等回避!”

    街上的民众们都被这动静吸引了,都挤在街道两边看热闹。

    人们心中都在想这知州不是已经被那个萧将军给关进了大牢吗,怎么又出现了个知州大人?难道那家伙又被放出去来了。

    为了看的更清楚,人们都使劲的往前挤,只是慑于那些银甲骑兵的威风,不敢太过靠前。人们都伸直了脖子使劲的瞅那骑在马上身穿官服的人是谁。

    “呀?那不是徐秀才吗?他怎么穿上官老爷的衣服了?”终于有眼尖的认出了徐秀才。

    “是啊,是啊,真的是徐秀才啊!”经那人一说,大家伙也都认出那骑着高头大马的就是徐秀才。

    “徐秀才怎么当官了?他早上的时候不是还帮着大家伙在念告示吗,怎么这一转眼的功夫就成了知州大人?”人们议论纷纷,都表示很是诧异。

    这个时候,那名喊着让众人避让的大嗓门又开始喊了:“肃静,肃静!秀才徐华,因为人品才华皆佳,又敢于自荐,所以被萧毅将军授予滁州知州一职,管理滁州民政适宜。今后凡是徐大人的政令,尔等务必遵守。若是有胆敢不遵号令,寻衅滋事着,严惩不贷。”

    这下子人们全明白了,原来是徐秀才胆子大,自己跑到衙门找萧将军要官去了。这才弄了个知州当。

    知道了事情原委之后,很多人很是羡慕徐秀才。但是那些自命甚高的文人士子则是个个愤愤不平,都在偷偷的骂徐秀才走了狗屎运,甚至有人还在骂萧毅有眼无珠,找个秀才当知州,却把他们这些举人老爷撇在一边。

    但是更多的人则是都是打听其他的官员招聘的事情。在他们看来,知州虽然被徐秀才抢走了,但是不是还有下面的同知,判官,吏目等职位不是都空着吗,再不行动就什么都捞不到了。

    徐秀才平时行的善,积的德这会子就看出效果来了。普通的老百姓对于徐秀才当上知州还是很支持的,都自觉的拿出鞭炮放了起来。这一路上鞭炮声就是不断,整的跟过年似的。

    徐琳正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缝着父亲的旧长衫,白皙修长的双手灵活的穿针引线,只是眉头却微蹙着,似乎有什么担忧。

    她正在为自己的父亲担忧。早上她看的父亲那貌似癫狂的样子总觉得心神不宁。

    正在这时,她家的院门“砰”的一声被撞开了,紧接着涌进来一个腰围差不多有三尺六的妇人。

    那妇人一进门就不停的喘着粗气,看起来刚才是跑过来的。

    “马婶,出什么事情了,你这么慌里慌张的?”徐琳看来已经对这位马婶的行为都习惯了,头也不抬的问道。

    “琳丫头,出大事了,你爹,你爹他……”马婶喘着粗气道。

    “呀!”徐琳听到爹爹出事,验证了自己的预感,不由的心中一慌,手中的针就刺到了左手的食指肚上,一颗细小的血珠瞬间溢了出来。

    徐琳虽然心中慌乱,但是还是很快的稳定了心神,急忙问道:“马婶,你说清楚,我爹他到底怎么了?”

    看着徐琳一脸的焦急,马婶知道这丫头误会了,急忙道:“你爹没出事,你爹当大官了,你爹成知州大人了!”

    一听这话,徐琳慌乱的心放下了,可是疑惑又来了。早上的时候自己老爹还在给大伙念告示,怎么这会就变成了知州大人?这到底是唱得哪出啊?

    她正想问的时候,却被马婶一把拉住往外跑:“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你跟我去看看就知道了。”

    马婶的胳膊比徐琳的腿都粗,一下子拉着她就往门外跑去,她甚至没有反应过来。

    二人刚跑去大门口,就看到护送徐秀才的队伍朝这边走了过来。等走近些了,徐琳仔细一看,那高坐马上,一身官服,笑容满面的不正是自己的爹吗!

    看到女儿站在门口看着自己发呆,徐秀才翻身下马,走到徐琳跟前笑道:“琳儿,爹知道你有一肚子的问题,回家后爹慢慢告诉你。”

    徐秀才拉着徐琳进了院子,萧英则留了几个人在此帮忙,自己带着其他的人回衙门去了。毕竟他这个亲卫队长的主要职责就是保护萧毅的安全,其他的事情都是兼职。

    “爹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快告诉我啊?”等到萧英一行走了,徐琳迫不急待的问道。

    “琳儿,莫着急。事情是这样的。”徐秀才将事情简单的说了一下。

    听了爹爹的话,徐琳是彻底放下了心,但是旋即又提出一个问题:“爹爹,女儿总觉得这事不妥。知州乃是从五品的官职,只有朝廷才能任命。这萧将军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来路,他给你的官当不当的数啊?”

    徐秀才一愣,没想到女儿竟然考虑的如此的周详,让他心中不由的有些骄傲。但是他历来对女儿都是和颜悦色,很多关于朝廷的事情都会说给她听,也会在一些事情上来询问女儿的意见。可以说他是一个在大明朝很少见的父亲。用现代的话来说要做民主父亲,而在当时却是个另类。

    “琳儿,今时不同往日。自先帝在煤山上殉国,鞑子入关一直到现在,朝廷一直龟缩于江南一隅之地,根本无心抵抗。现在鞑子已经占了江北的大半土地,而朝廷,而我们的皇上此时却仍然在南京城中醉生梦死。朝廷,已经不是当年的朝廷了,大明的亡国之象已经很是明显了。

    朝廷之中现在的忠臣良将寥寥无几,督师史可法大人尚被鞑子围困在扬州,黄得功侯爷此时依然在江左和左良玉的叛军以及鞑子另一路人马苦苦对峙。若是不出意外,扬州城不日即可被破。扬州一破,南京城就暴露在鞑子的铁蹄下。以南京那帮子老爷的脾性,被鞑子一吓还不是乖乖的就开城投降了。你说,这个朝廷还有救吗?”

    徐琳被老爹的话说的默然不语。她其实也知道一些外面的大势,只是内心还是受到大明正统的影响,所以才会觉得老爹的官当得不合法。

    “可是在萧将军和他的军队来到江淮之后,三战三捷,连续消灭了两三万的鞑子,又趁鞑子不备,半夜突袭滁州城,采用里应外合的方法一举攻破了滁州城,抓住了狗贼金励等一干鞑子的走狗。进城之后的表现你也看到了,对百姓秋毫无犯,而且非常的亲民,颇有贤者之风,大将之风。这样的人为父不去投靠还要投靠什么样的人。”徐秀才接着说道,语气已经有些激动。

    “爹爹,这位萧将军真的有你说的这么厉害?”徐琳对于自己老爹的话有些怀疑。

    “厉害不厉害,你以后就知道了。”徐华也不详说,他知道女儿一向好强,还是让她自己去判断吧。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