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放啸大汉 >

第32章

放啸大汉-第32章

小说: 放啸大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年淡然扫了一眼侍立在班沅君身边的苹儿,料想是这小婢透露,含笑道:“不敢,在下班行,字达远,一介行商而已。”

    班氏虽以畜牧起家,但光是卖牲口,怎能买得富比王侯?自然得包揽毛皮、鞣制、草料、屠宰、店铺等等产供销一条龙。并以此为契机,不断扩大产业,并利用近边地之便,大搞边境贸易,谋取暴利,方成巨富。

    武帝之时,张骞凿空西域,贯通丝绸之路,至此大漠驼铃,响彻万里戈壁,东西方商贾络绎不绝。这样一条金光闪闪的财富大道,身为北地第一豪门的班氏,没有理由不涉足其间。而班行,当代家主班况的六堂弟,就是班氏家族在商业方面的掌舵人。

    苹儿一一为三人斟满一怀酎酒。在班况示意下,三人举杯以袖遮口,满饮而尽。

    关于这酎酒,张放这几日倒是在班府饮用过,据侍者说这是彼时最高档的酒水了。乃经过反复精致酿制,原料和酿制方法都很考究,主要供给贵族宴席时享用。酒在当时,不过是饮料一样的存在。但纯以口感而言,这样的低度白酒,实在淡寡,当作饮料的话,又远不及后世种类繁多的各种饮品。因此,这所谓的高级饮品,张放实在喝不惯。当然,对付几盅还是没问题的。

    酒过三巡,班况方道:“曾闻小女言道,张君博学多才,通晓地理,天下四极,无有不知。吾尝将张君当日所言,说与达远贤弟听,达远异之。那大秦之国,他也是前番至大月氏行商时,方听闻一大夏胡商说起,其国情况,与张君所言近似……”

    班行笑道:“说来可笑,某在此前,还想将张君招入敝商团。如今得见张君风采,便知某那小池,难容张君这等蛟龙啊!”

    张放忙谦逊道:“小子只是纸上谈兵而已,莫说那极西之地,便是西域,亦未曾涉足,岂敢在班门弄斧。”

    “班门”弄斧,还真是形象,班况与班行相顾宛尔。而班沅君则安安静静坐在父亲与堂叔身后,双手交叠于膝,垂首含笑,十足的书香门第小淑女之状。

    班况沉吟道:“张君言语的确是纯正的长安口音,又有如此风采学识,可想而知,必是长安人氏,且出身不凡。长安张氏权贵豪门……唔,待老夫入秋之后入长安述职,或可替张君打听一番。”

    张放连忙鞠礼致谢,心头苦笑,自己的名字与这具身体完全是两码事,用“张放”这名字到长安查询,能查得到才叫怪?

第四十章 【美 食】

    (感谢大盟、小胖、铁锤s)

    ~~~~~~~~~~~~~~~~~~~~~~~~~

    这是一间雅轩,正中置彩漆四羊跪驮缕空云纹食案,案上置四彩盘、一彩碗,内盛热气腾腾的食物。分别为羊骨煲萝菔(萝卜)汤、蜀酱蘸芜菁(大头菜)、清汋冬葵、藕汤、腌笋干。

    这就是西北首富千金班沅君的午膳。

    这样的饮食,放到后世,说好听些是节食,说难听就是寒酸了。事实上班沅君并没有节食的想法,这就是她正常的午餐。与她的父兄们的区别,也就是少了几盘肉食及一卮洒而已。

    班氏以畜牧起家,家中肉食那是绝不会缺的,班沅君打小就吃腻了,饮食方面偏向清淡,所以多为素食。只不过,以汉代的初级烹饪技术,加上食材短缺,纵然是这时代顶尖的大厨,也休想做出什么美味佳肴来。

    这餐四菜一汤,加上清香的梁米,以及蜀地所产上品枸酱、茈姜末、葱花等佐料,绝对堪称丰盛了。

    面对如此“丰盛”的一桌案菜肴,班沅君却无半分食欲,手持洁白的玉箸轻点红唇,怔怔出神。

    一阵轻快的脚步传来,苹儿端着一四方托盘步入雅轩,脸上的表情有些奇怪。

    班沅君并未多加留意,她的目光投注于托盘的彩碗之上,秀眉微蹙:“不是让你送一碗鹿脯过去么,怎么这样快就端回来?张君不喜食鹿脯么?”

    苹儿忙道:“张君收下了鹿脯,并以三道菜回赠,眼下是第一道菜。”说话间,已将方盘置于案上。

    班沅君颔首而笑,这张君,还真是礼尚往来啊。只不过,这西北最好的庖丁都在自家府上,班氏酒楼做出的菜肴,那也是远近驰名。这几****让苹儿送去的都是府上庖丁的拿手好菜,张君回赠固然是心意,只是他那随行的侍女不过一山野女子,怕都没吃过几样好的,哪能调制出什么好菜来。

    班沅君挥了挥玉箸:“张君心意沅君领了,一道菜足矣,余下两道菜就免了……嗯,这碗菜你端回屋,略尝几箸,吃不了就分给这几日服侍张君的府中下人吧,就说是张君谢礼好了。”

    苹儿欲言又止。

    班沅君这才注意到她脸上奇怪的表情,蹙眉道:“怎么?”

    苹儿嗫嚅道:“张君说……这菜是他亲手烹制,务必请小娘子亲尝……”

    班沅君杏眼越瞪越圆:“你是说……张君亲手……烹制?”

    “嗯,张君是这么说的……”

    “这……这可……”班沅君都不知说什么好了。

    这时代讲究“君子远庖厨”,她们已认定张放是长安贵公子的身份,完全无法想象一介贵公子挽袖下厨的模样……

    虽然对张放这样有**份的举止着实无语,但念及他“失忆”之事,也还算情有可原。既然是张放亲手做菜,班沅君可就不能不领情了。

    “这样啊,那就……打开碗盖,且看张君手艺如何。”说这话时,班沅君已做好皱眉咽菜的心理准备。

    盖子一开,一股混和着肉菜香的特别香味扑鼻而来,令人不由得唾液加剧分泌,咽下口水。

    班沅君与苹儿一齐圆眼睛:“这是……鹿脯煮蕹?”

    “可是……鹿脯煮蕹我不知吃过多少次,哪有这样的……”

    鹿脯就是鹿肉,蕹就是空心菜,这算是汉代的家常菜之一。此刻这碗“鹿脯煮蕹”,焦黄的鹿肉滋滋冒油,碧绿的空心菜泛着油光,看着就令人食指大动,加上炒菜特有的香气扑鼻,令从来只吃煮食的主仆二人全看呆了。

    班沅君试着夹了一箸,放进嘴里,眼睛顿时冒出小星星,然后是第二夹、第三夹……当碗底最后一根空心菜被玉箸夹住时,传来苹儿弱弱的声音:“小娘子,小婢才夹了两箸……”

    班沅君哧地一笑:“好,张嘴……”将夹着的最后一根空心菜扔进苹儿口中。

    班沅君食毕,用淡盐水漱了口,以丝绢抹了抹嘴,想到方才的大块朵颐,吃相不雅,真是太羞人了。

    主仆二人对视一阵,心里转着同样的话:这张君的庖丁手艺简直……

    而班沅君一张口,说出的话却是:“不是说还有第二道菜么?”

    苹儿啊了一声:“小婢这就去……”

    班沅君脸微红:“……我是看你没吃多少,所以才……”

    苹儿掩口道:“是是是,小娘子对小婢真是关爱有加……”边说边跑得没影了。

    苹儿回来得很快,还是那个方盘,还是那个彩碗。而这一次,班沅君已充满期待。

    盖子打开,两颗小脑袋一齐凑近,这次是……好像是鸡蛋?

    没错,这次是煎蛋,准确的说,是蛋松卷肉。也是煎得油香四溢,混合着肉末、葱花的香味……四个蛋松卷肉,主仆各吃两个,意犹未尽。

    然后是第三道菜:肉片炒笋。同样在开盖后不到一分钟,风卷残云,差点连舌头都吞下去。而那一桌子“佳肴”,从头到尾没动过一箸。

    其实这三道都是家常菜,张放的手艺也就是后世小餐馆厨师的水平,而且还受到没味精、没调料的各种制肘。但放在这个饮食还处在瓮煮釜焖的时代,头一回吃炒锅,又怎令班沅君与苹儿不为之倾倒?

    “走,去向张君道谢。”

    班沅君道谢不假,但更多的,是想看看张放是怎么弄出这几道如此美味的佳肴。

    在张放等人所居的西院,班沅君终于看到了,但也更困惑了。

    张放向她展示的是一个可一手持柄、面盆大小、底端平滑的铁制怪盘子:“这叫平底锅,我到你府上的铁坊打造的,今日方完工。以此物炒菜,传热快,味道香,可煎、炸、炒、焖,做出不一样的菜肴……”

    张放边说边用勺子下油、热锅、放菜、翻炒……轰地一下腾起火焰,把班沅君与苹儿吓得连连后退,失声尖叫。

    一旁的韩氏兄弟、青琰、渠良等边吃边看,津津有味,当真好享受。

    望着围着古怪布兜(围裙),动作娴熟地翻炒的张放,班沅君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她的目光随炒锅上下闪动,似有所感,脱口而出:“当日张君被三水胥吏误认为私制盾牌……莫非便是此物?”

    哗啦一下,一锅热气腾腾的喷香回锅肉倾入大碗。张放随手将平底锅抛向空中旋转几圈,扬手接住,回首一笑:“正是。”

    嘴里与班沅君说着话,头也不回,咣当一声,铁锅将大碗扣住,将几双木箸挡在锅底外。

    “我说,厨子也是要吃饭的,这最后一道菜,总得留给我吧?”

第四十一章 【血 债】

    (感谢大盟、小胖、铁锤s)

    ~~~~~~~~~~~~~~~~~~~~~~~~~~

    张放一行,在灵州前后呆了七日,治疗、游玩、购物、宴会。七日之后,方尽兴而归。

    班况与班行很慷慨地赠送了一辆牛车,更有米面布匹堆满半车。据张放这几日因购物而明晰的物价,这连牛带车带物,市值十金。以大汉俸禄计,超过一上县的县令年俸了(汉时县令年俸为六百石)。这出手可谓大方,而张放也老实不客气尽数收下。他有好几十口人要养,什么时候都不会嫌钱多。

    张放心似明镜,经过几日相处,这班氏兄弟已认定他必是出身长安豪门,这是在提前投资呢。做官的谁不知奇货可居?行商的谁不知买跌卖涨?人家要投资,自己需资金,各取所需,何乐不为?

    韩氏兄弟与青琰坐在牛车上,看着半车馈礼,几疑在梦中。充当车夫的渠良,更是晕晕乎乎,几乎将牛车赶入道旁沟里。

    白吃白喝,管吃管住,来时车迎,去时馈赠,区区山野小子,何时竟也能享受如此这般厚遇?

    四双钦服的眼睛一齐投注向那挺拔修长的背影:“小郎君,当真是我等命中贵人啊!”

    此刻,坐在近车辕处,顾盼生辉、满面春风的张放,心里也是这么认为。

    但是,他真是青溪聚乡民的福音么?

    来时半是乘车,半是步行,故此用了七日,而回去则是全员乘车,只用了五日,便赶到了陀螺山。一入三盘口,所有人都跳下牛车,望着整条山道满地凌乱不堪的痕迹,面面相觑,惊疑不定。

    这些痕迹太明显了,即便是像张放这样追踪查迹的门外汉,也可轻易辨识,这里边有大量马蹄印、车辙印、牛羊蹄印、还有……大大小小的人脚印!

    这是什么情况?什么时候陀螺山这般热闹了?

    张放站起,扭头问韩骏:“这陀螺山里的各聚落,有什么祭祀吗?”这自然是想起当日黑雾岭之事。

    韩骏把头摇得象拨浪鼓:“没有,这时节没有祭祀。”

    青琰突然大声道:“脚印全是向山外去的,而且……而且……”青琰不光脸色,连声音都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