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历史维修工 >

第114章

历史维修工-第114章

小说: 历史维修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道姑抬起满是皱纹的脸,做揖行礼,“小哥儿,弊观并无正阳先生。”

    李扶摇淡淡笑了笑,“出家人不打逛语,真人如此说,不怕九天之上的真君们责怪真人向道之心么?”

    老道姑面色不变,“贫道一心向道,真君们又岂会责怪降怒。”

    却是巧妙的避过了话锋。

    李扶摇摇了摇头,也不敢乱来,想了想,“那不才可否进观信香火?”

    道观慈爱笑了笑,“道门福地,当为泽众生,有何不可?小哥儿请。”

    李扶摇将踏云乌骓栓在门口,拍了拍这货的脑袋,“道门重地,注意礼仪,注意你的尊严啊。”可别乱拉屎拉尿。

    踏云乌骓那个无语,老子现在是一匹马啊,难不成盛唐还有专门的马厕?

    老年道姑忍不住摇了摇头。

    和一匹马说话,这小哥儿有些独立特行。

    独自进入道姑,李扶摇并没有去大殿供奉香火身上没有大唐的钱,只是找个说辞进观,然后看是否能见到正阳先生而已。

    来到观后幽舍外,李扶摇唤住一位年轻道姑,“真人这厢有礼了,我奉命前来见正阳先生,还请指路。”

    就不信玄都观所有人都有这么强的警戒之心。

    年轻道姑打量了李扶摇一眼,干净清爽,透着一股犀利气息,宛若藏鞘之剑,确实不似普通人,想当然的以为李扶摇是正阳先生家人派来的。

    做揖回礼,然后指着幽舍内一座独立小楼,“先生刚去静室,贫道为你通报罢。”

    片刻后年轻道姑回来,“先生说不见客。”

    李扶摇哦了一声,在玄都观饶了一圈,无人注意时回到那座小楼前,丝毫不介意会失了礼仪的推门,“正阳先生安好,可让在下一顿好找。”

    说话间,似乎有一阵微风自李扶摇身上飘起,在室内飘荡片刻,消散于无形之中。

    安静坐在静室里,身着白色道袍,头戴道冠,看年岁,也就二十二三,实际年龄约已二十五的道姑睁开眼,恬淡的望着李扶摇,“善人何来?”

    纵然神情恬淡,纵然道袍道冠典雅,依然遮掩不去她身上那股不输虞姬的英姿,以及……那种只有经历过战场之人才能感受到的血腥气。

    小哥儿和善人,都是道士对普通人的称呼。

    李扶摇笑如春风,“我于何来不重要,但想问正阳先生,欲于何去?”

    称呼道士,一般尊称道长、仙长,学问精深、修炼有成或德高望重的道士可以尊称为先生、真人,一般是朝廷颁赐。

    道姑云淡风轻,“从何来之则之何去。”

    李扶摇苦笑,“先生此言,可是置国于危,岂是巾帼平阳昭公主之本意?”

    平阳昭公主!

    这位道姑豁然是李渊第三女,大唐平阳昭公主!

    嗯,是死了的平阳昭公主据史书记载,平阳昭公主在623年去世。

    现在是626年,她已经“死”了三年。

    这是一位奇女子,唐高祖李渊和嫡妻窦氏(窦皇后)的爱女。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李渊起兵,柴绍离长安奔太原,平阳公主动身回到县的李氏庄园,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将当地的产业变卖,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相当规模的起义军。

    在此期间,朝廷不断派兵攻打平阳公主,平阳公主率领的义军不但打败了每一次进攻,而且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老百姓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

    公元617年9月,李渊主力渡过黄河进入关中,平阳公主挑选了一万多精兵与李世民会师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长安。

    关中平定之后,李渊将自己这位才略出众的爱女封为“平阳公主”。

    攻克长安之后,平阳公主防守李家的大本营山西,驻守出入陕西的咽喉之地绵山,也就是后世的娘子关。

    这样一位巾帼英雄,为李唐的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没有意外,注定是要以女儿身上凌烟阁,铸就一段不输花木兰的千古佳话。

    但她早夭。

    历史记载,平阳公主的死很意外。

    而且低调。

    长安之战后六年,才在史书上突兀的添了一笔,还是因为葬礼与众不同才被史官记录。

    当时很多大臣反对,说一个妇人以军礼下葬,不符合规矩。李渊就反驳说,平阳公主生前每临战阵,身先士卒,死后用军礼下葬,又有什么不妥?

    所以,平阳公主仍以军礼下葬,且按照谥法所谓“明德有功曰‘昭’”,谥平阳公主为“昭”。

    根据后世推测,有几种可能。

    公元622年,太子李建成讨伐刘黑闼,直到年底才将其击溃,平阳公主的葬礼在623年2月,当时平阳公主镇守的娘子关正处于交战前线,很有可能她在这一仗中战死,将其尸体运回长安并适当做一些葬礼的准备工作,时间上正好吻合。

    而且,就平阳公主被用军礼下葬这一点是最坚实可信的证据,战死和军礼,顺理成章。

    除此之外,新旧唐书都没有提到平阳公主的战死,如果是战死,那么肯定会带上一笔,除非是战争以外的死因。

    所以推测可能是冠心病之类的突兀死亡,毕竟盛唐李家有冠心病的病史。

    另外还有两种推测说:平阳公主在之前的战争中受了伤,等回到长安后旧伤复发死去;平阳公主和秦王李世民关系较好,却因此得罪了太子李建成,所以李建成下手把她干掉了。

    但此刻平阳昭公主就站在李扶摇面前。

    所以所有推测不攻自破。

章一百八十一 惹个游侠万户侯

    正是平阳昭公主的正阳先生极其愕然,“你……”

    李扶摇人畜无害的笑了笑,“先生不必担心,我来此拜访,并无恶意。”

    当今天下,只有两人知道平阳昭公主在玄都观。

    一者李渊,一者李世民。

    而自己之所以知道,是因为曾经读过一本《唐拾遗杂录》的古书,里面记载了无数民间流传过的盛唐隐秘,有一篇章专门说了平阳昭公主的事情,说她很可能只是诈死,其本人在朱雀长街的玄都观修行终老。

    自己本不抱多大希望,但没想到竟是真的。

    先前在玄都观,对那个老道姑读心,就知道她在撒谎。

    如今果然见到了活的平阳昭公主。

    那个被李渊无比宠爱,又被李世民最为宠溺、心疼的平阳昭公主,真的没死。

    平阳昭公主死死的盯着李扶摇,良久才喟叹道:“是大兄让你来的罢,他还是不放心么,非要置我于死地,倒也为难他能找到这里来。”

    李建成要置平阳昭公主于死地?

    李扶摇愣了下,感觉李家这摊争储的水很浑啊……

    叹了口气,“若是太子知晓,来的恐怕就不是我一人。”

    平阳昭公主讶然,“你不是太子的人?”

    李扶摇笑了笑,“事实上,我是想投靠秦王殿下,只是因为无引路之人,才冒昧找到正阳先生。”

    平阳昭公主认真的凝视着李扶摇,笑了起来,“善人身手不俗,何至于报国无门。”

    说的是报国无门!

    显然在平阳昭公主心里,秦王李世民才是这大唐未来的天子。

    李世民便代表着盛唐。

    李扶摇终于放心,《唐拾遗杂录》没欺骗自己,平阳昭公主果然和李建成不是一路的,想来也是,她的前夫柴绍毕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如果平阳昭公主是太子党,那么柴绍断然上不了凌烟阁。

    顺着平阳昭公主的话头,轻声道:“先生当知如今长安局势,太子势大处处逼迫秦王,若是此刻我去投靠,秦王会信乎?”

    正想要点头,却听得平阳昭公主:“那你以为我会信?”

    确实很难让她立即相信自己,李扶摇却不慌不忙,“但问公主一句,何至于此?”

    问的是公主,不再是正阳先生。

    称呼的转变,让平阳昭公主愣了一下,旋即明白过来李扶摇问的什么,脸色倏然剧变,情绪极度复杂的望向窗外。

    有一颗柳树,枝芽嫩绿。

    一只蝴蝶飞过来,落在柳树上,寻觅着春味,发现并不是鲜花后,振翅飞走……

    良久,才道:“因为我是那只蝴蝶啊。”

    李扶摇没有看见那只蝴蝶,不知道平阳昭公主何意,但此刻心中雪亮,《唐拾遗杂录》上说的竟然是真的……

    能知悉平阳昭公主这等秘事,《唐拾遗杂录》作者的身份恐怕不简单。

    笑了笑,“公主至此修道,置天下众生不顾,不过是因为顾全皇家颜面,又不欲得罪柴绍这位开国功臣,我若是太子党人,完全可以将此事告知太子,他便可借此事操作一番,分化柴绍和秦王事小,甚至可以让秦王府的所有拥护者离心离德,让秦王陷于危难之中!”

    平阳昭公主脸色刷白,不可置信的看着李扶摇,“你……你怎么可能知道?”

    李扶摇当然知道。

    一者,《唐拾遗杂录》记载了这件事。

    二者,自己和平阳昭公主的相见相处不会太多,自己只是借她这个靠板走进李世民的身边,所以果断的动用了读心。

    一个任务里,可以对任何对象使用一次。

    这一次读心效果极好,自己问了她“何至于此”时候就使用读心,那一刻起,她的所有心理活动自己都一清二楚。

    平阳昭公主的诈死,理由其实简单的不能再简单。

    因为本来就不爱。

    没有什么感情的花边也没有什么权利纠缠。

    平阳昭公主的老公是柴绍,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柴绍拜左翊卫大将军。

    此后柴绍随秦王李世民参加统一战争,平薛举父子(浅水原之战),破宋金刚,败王世充,擒获窦建德洛阳、虎牢之战,屡立战功,因此封为霍国公,赐食邑一千二百户,并转为右骁卫大将军。

    可以说,他是李世民手下最为精锐的武将之一。

    不过玄武门前后,他一直中立。

    平阳昭公主给她生了两个儿子,延续子嗣,这才有了八世孙,后周世宗柴荣。

    按说,一面是巾帼女子,一面是开国名将,两人应是郎才女貌的天作之合,夫妻感情应是极好,但遗憾的是,平阳昭公主心中自小就有一个男人。

    所以在大唐一统天下后,作为政治联姻的平阳昭公主屡立战功,终于有资格对这一场政治婚姻说不了。

    于是她说了。

    这可难倒了李渊。

    一方面是自己最为疼爱的三女儿,一方面是开国功臣,手心手背都是肉。

    最终没办法,在李世民的建议下,让平阳昭公主以战死的借口诈死,获得无上荣光的同时,还能安静的生活在玄都观,等待那个男人。

    同时李渊大肆封赏了柴绍,不至于让他因为失去一位美貌娇妻而对李家心生不满。

    但是李扶摇知道。

    如果柴绍知晓了平阳昭公主离婚的真相,必然要对李渊和李世民产生不满,转而掉头去支持太子李建成……

    心中先前还在祈祷,希望来到这个时期的穿越者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