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全球三国 >

第133章

全球三国-第133章

小说: 全球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诸葛瑾把自己任命作地方大员!

    诸葛瑾掌握了大权后,虽为文官,对兵法也不陌生,火速下令道:“把幽州至冀州之间的所有郡县全部放弃!百姓、物资、粮草、军队全部后撤!扼守乐陵、勃海、博陵、安邦、常山一线!”

    大家看着地图,齐吃一惊道:“大人!”

    诸葛瑾自顾自地道:“集中全部百姓,在沿线修改营垒,断绝道路,以防骑兵突击,多备箭矢、投石车,驻守这一线的军队,全部不得后退,擅自后退者,斩!”

    他冷笑道:“如果鲜卑人真的按我大元的战法,我们分兵把守各城,根本守不住,收缩兵力方为上策!哼,只要挨过冬天,到明年春暖花开之季,就是鲜卑人的死期!”

    蒋钦迟疑问道:“那么,那么我们不救幽州了?”

    诸葛瑾摇头道:“敌军共二十万之多,我军才十一万!如果出兵救,最多能动用七到八万人,那么敌军起码二倍于我!又是骑兵对步兵,怎么打?只好让幽州之军暂时死守了!”

    满宠沉吟道:“我军民后撤,只怕鲜卑人会对我军民进行骚扰!”

    诸葛瑾爽快地道:“这好办,命令潘璋将军和马忠将军率三万人马,号称十万!多备弓箭,准备厢车,沿着博陵、河间、任丘,大张旗鼓向前慢慢推进,待我军民后撤后,立即返回,千万不可与敌决战!此乃疑兵之计也!”

    他手指地图道:“鲜卑必在幽州附近与我决战,那里地势平坦,正是骑兵用武之地!又以逸待劳,所以鲜卑一直不进攻我冀州就是等着我军前来矣!”

    军令如山倒,一级压一级!元军执行了诸葛瑾的计划,疑兵之计生效,不但把各地军民物资钱粮安全收回,而且潘璋、马忠两将也安全折返,实现了诸葛瑾的作战意图!

    鲜卑人确实象诸葛瑾所料,在幽州主城附近准备了重兵,想围点打援,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大元全国大胜之际,元朝居然有官员敢大唱反调,不但不去救幽州,还丢城弃地!如此鲜卑人不但没打着元军,更让幽冀之间的大量百姓和物资逃到了后方!

    任何事情都有好有坏,虽然鲜卑人没有达到消灭元军主力,抢掠元朝的目的,却因此让鲜卑中某位早早预言鲜卑人的围点打援之计必不可行的人得到了军权,以致日后大元、鲜卑有一番苦战!

    诸葛瑾通过信鸽,把北方事务作了一个汇报,才让李亦奇清楚了怎么一回事!然后转给群臣看。

    两个兵部尚书首先看,郭嘉暗暗心忖:“元臣个个都是胆生毛的家伙,当朝首辅敢当面骂皇帝,吏部尚书敢自己任命自己!而皇帝居然任由他们胡作非为!……”

    其他大臣看过后,李亦奇懒得再和大家讨论了,快刀斩乱麻地道:“着青州军马立即增援冀州,守住冀州,明年再发大兵攻打鲜卑了,派人传旨,正式任命诸葛瑾为冀、幽两州行营总管,叫鲁肃回来,你们兵部准备讨论全国驻军之事,该如何部署兵马之事,还有明年和鲜卑开战之事!户部做好明年的开支预算、还有援助北方之事,礼部准备开学习班,准备往北方开始全民教育,工部准备接待北方的地主,准备往北方开展工程建设之事,利用农闲修路,刑部也要准备在北方建立法院和检察院事务……”

    他说得飞快,下边的大臣拿出笔记本和铅笔也是记得飞快。北官都没有这个习惯,郭嘉侧头一看,见到旁边张正常记的字,他居然不认识!

    细声问起,张正常告诉他:“这是简体字!是吾皇陛下从天界带下来的,仓撷造字,先造了繁体字,现在又为我们制作简体字,现在江南都已经在内用简体字!对外才用繁体字了!”

    “啊!”用起了简体字,确实方便多多!郭嘉悄声问:“这样不怕废了传统?”

    张正常不答,心忖:“狗屁传统!要是按传统,我是个商人,哪得来现在如此风光?!”须知张正常现在是大学士、工(商)部尚书,女儿又贵为大元贵妃,兄弟还是当朝首辅,张家已经成为江南第一大族矣!还不是得皇帝废了不少“传统”,才有如此的风光!所以张正常为什么要站在皇帝这一边,答案是不言而明的!

    三个北官,郭嘉开小会,华歆假装仔细听着,而曹植则不时抬头看人家的老婆,越看越喜欢,越看越迷恋!到最后,简直是被色迷了心窍,直勾勾地看着甄宓,恨不得一口把她吞了进去!

    当事人的甄宓被他炯炯眼光所向,居然不觉得难为情,她却是被人看惯了!

    甄宓是个极聪慧的女人,她加入了李亦奇的后宫,见到诸多姐妹必须帮老公管事,也划定了势力范围,凑巧大家都不喜欢军事,甄宓遂负责起兵部的事务,既然一定要做了,那就要做好,甄宓为兵部极为尽心尽力,所以兵部有她在后宫里撑腰,用人、物资和军费才有好日子过。

    作为兵部在后宫里的后台,甄宓经常被兵部盛情邀请去看部队操练,站在主席台上,几千人,上万人甚至是几万人的目光射来,可能还要当众训话,如果没有一点胆量,就会站都站不稳!要知道,台下那些军佬的眼光是最令一般女人害怕的,就是军队中的杀气和色眼!

    现在曹植这样看她,不过是小CASE啦,甄宓倒是在发愁不知老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她并不知道,她老公正在阴阴笑着,一个阴谋正在形成中……

第四节 群英会

    诸事已了,众大臣跪安而出,曹植在离开殿门时,终忍不住又向后看多一眼,凑巧与洛神的眼光对上,弄得曹植脑袋空白一片,差点摔了一跤,幸亏郭嘉很注意他,扶住他,才不让他出丑!

    出来就比较从容了,张温热情领三个北官沿路参观,告诉他们,紫宸殿在后宫中,属于皇帝的寝宫,也是外臣能进入的唯一的一座后宫。皇帝在此宫召大臣密议。

    一路的房间都放着各种家具、书画、盔甲、兵器、瓷器、秦汉金石、器皿等,相当多都是三个北官没见过的艺术品,看得他们啧啧称赞,某些大臣真恨不得偷上几件回去,只是四名女兵在他们身后“护送,押送?”着,才不能下手。曹植大为赞赏道:“陛下真是眼明如烛,件件都是珍品,摆设得也是极具匠心……”

    张温笑着打断他的话道:“陛下哪有时间理这些闲事,他日理万机(鸡),宫里的文物和摆设,都是妃嫔娘娘们弄的,宫里的投资委员会现在就是刚荣升的乔贤妃(大乔)娘娘掌管的,里面有文物投资、金融投资两大分支,全是陛下后宫里的娘娘们负责的!”

    走到了刚才孙尚香挂图框的地方,那些图画,画的是各地的风光,画的角度与人不同,极为传神,大手笔中又夹杂着细腻,大臣都是识货之人,都看得赞叹再三,曹植不敢出声,以免失礼,仔细一看,果然在画上寻得一枚图章,俨然就是:蔡文姬!

    大臣们刚出了紫宸殿大门,听见身后传来声音道:“张公慢走!”回头一看,竟是皇帝跑出来了!大家慌要行礼,皇帝手一摆,免了,挥手让他们先走。

    他叫的是张昭,其他臣子连忙退开,以为他们君臣有体已话要说,哪知……

    李亦奇有点扭捏地道:“你们张家的女儿,全是一流的!先是张子仪,再就是张玉华,都让朕感到极为满意!”

    他一副食过番寻味的样子道:“玉华年纪虽小,却是落落大方,毫不羞涩!嘻嘻……不知你们张家还有其她漂亮的女孩儿不?有的话,就再送进宫来吧!”他早就心庠庠的,现在才方便说!

    猛然耳边一声低吼:“没有!”却是张昭发出的,险把李亦奇吓了一跳!

    要知居养气,移养体,泰山崩于前而不动声色,乃是首辅为官之道也,现在张昭沉不住气,弄得要失态!

    他是被李亦奇这个猪狗不如的东西气的,说出来真是老泪纵横,小孙女张玉华年仅八岁,连经都没来,李亦奇这个人渣居然把她给幸了!她和张子仪还是姑侄(女)的关系!这样人神共愤的事都干得出来?!

    李亦奇讪讪地道:“没有就没有嘛!干嘛这么凶?!”见张昭目光不善,李亦奇急忙开溜!

    还没走上几步,屁股后一股大力传来,李亦奇本来能避开的,但在瞬间,立即来了一次极快的思索,得出的答案就是:“不避不躲,吃小亏赚大便宜!”

    只听得“扑通”一声,先走的大臣们吃惊看回头!

    皇帝李亦奇四肢摊开,很不体面地面朝下趴倒在地上,屁股上一个很明显的白印!

    张昭整整衣冠,看都不看皇帝一眼,扬长而去!

    最近的华歆十万火急跑过去扶起皇帝,左拍右拍,一副奴才样,他大惊小怪地道:“张子布居然敢对陛下大不敬!请陛下立即降旨,严惩张子布,明正典刑!”

    李亦奇呵呵笑道:“无妨,无妨!”

    华歆不依不饶地道:“张子布身为首辅,带头违法,若不严惩,只怕众臣不服!”

    李亦奇毫不在意地道:“张子布叛朕乎?”

    华歆不得不答道:“无!”

    李亦奇又问:“张子布辅政尽心不?”

    华歆只好实话实说:‘然也!“

    李亦奇大度地道:“那不就结了!牙齿有时都会咬着舌头,这点小事,犯不着计较嘛!”

    见华歆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李亦奇指着张昭的背影道:“象诸葛子瑜和张子布,都是朕的狗!不过呢,子瑜这种狗,我怎么样叫他去咬,他就咬!子布呢,有性格,叫他去咬,就要摸着他的头,他才去,要是踢他去,只怕他不肯去,还会冲着朕咆哮!两种狗,你说你要当哪一种呢?”

    华歆谄笑道:“小臣当然学诸葛子瑜!”

    李亦奇重重地拍了一下华歆道:“好极了,两种狗,朕都要!象你和子瑜,朕用得十分舒服!象张子布,虽然朕用得不痛快,但他毕竟肯帮朕去咬人,更能提醒朕做人不要太得意忘形!人太过得意,就会倒霉的,呵呵呵!”

    两名头戴王冠的靓女过来道:“即将上大朝了,请陛下更衣!”……华歆慌忙向她们请安,须知只有宫里娘娘一级的女人才有资格去待侯皇帝,一般宫女根本不能近皇帝的身的!

    作完案的张昭大步离开,一脸凛然的样子,其它同僚想问又不敢问。

    九时正!

    南北两地的官员史无前例地汇集在大元的中枢之地——太和殿上!

    太和殿又名为“金銮殿”,是元宫最堂皇的建筑。殿高二十八米,宽十一间,进深五间,共五十五间。有盈米大柱八十六根,气魄雄浑稳重。殿内居中是一座两米高的小平台,摆着金漆雕龙宝座。座顶正中的金龙藻井倒垂着圆球轩辕镜。天花板绘龙戏珠图案,两旁耸立蟠龙金柱,座后是精美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

    皇帝升座了,殿前陈列的鹤、鼎、炉都升起袅袅香烟,缭绕着殿宇。殿廊下的金钟、玉馨和笙、箫、琴齐鸣,跪在丹犀和广场的文武百官三呼万岁,充满了无比肃穆的气氛!

    李亦奇没穿军装,而是穿上了冕服,威严地坐在宝座上,环顾下面,差点想放声大笑,他用指甲掐着自己,才勉强压制住自己那无比得意的心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