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全球三国 >

第257章

全球三国-第257章

小说: 全球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笞畲蟮谋帷

    部队并不是一次性全部出动,先行三万海军陆战队和一万鬼佬师,一路横扫各国,其余六万,次第出发,帝国海军现有150艘蒸汽船,将出动120艘,另外租赁征用80艘民间最大或最好的蒸汽船,共200艘蒸汽船,不用帆船,帝国天下第一的舰队,直下西洋!”

    出动的部队都是精选过的,将领阵容空前强大:

    陆战1师:关羽、关平、周仓、高定、高翔;陆战2师:曹仁、曹洪、董袭、陈武;陆战3师:赵云、潘璋、马忠;陆战4师:夏侯渊、夏侯惇、牛金;陆战11师:甘宁、王越、许褚、典韦、张邰、张飞:

    第1步兵师:徐晃、于禁、文聘;第2步兵师:太史慈,曹休、冷苞;第3步兵师:吕蒙、周泰、凌统、凌操;第4步兵师:李典、乐进、蒋钦;第5步兵师:鬼佬师。

    皇帝亲军是陆战11师,海军由蔡瑁、毛阶统领。除了北方主力将领没有调动,几乎所有的大将都出动了。

    北方将领留在帝国,以备不时之需,象忠心的张辽,引军南下,屯于扬州附近;黄忠部队驻扎交州,另外,榆木脑袋死忠的高顺没有去,他呆在建业当九门提督,此外,皇帝有诏令给在北方的将领,诏令多有抚慰之意,要他们勤练兵,继续深入北方,日后必有大战事,当重用他们也!

    军队最怕后勤供应不上,朝廷着令近海的扬州刺史顾雍、交州刺史赵范在兵部和户部的指挥下,确保各港口畅通,领王命旗牌(先斩后奏)切实负起地方安靖之责。

    郭嘉说完,副总参谋长贾诩站出来,谈到了本次出兵的原则!

    “归顺帝国的国家,王族可保荣华富贵,必有封爵;

    反抗帝国不造成重大伤亡的,则杀尽其国王族,灭其国之祀;

    反抗帝国造成重大伤亡的……”

    贾诩环顾四周,看到大家都急切地想知道个究竟,他阴狠一笑道:“屠尽该国男丁,王族、官吏的女人,一律为奴,该国的女人,全部成为帝**人之妾!如果实在伤亡太多,那么举国的女人,也尽变卖为奴!”

    贾诩所说的三种处理方法,正式成为了对外战争的三项基本原则,帝国对外征战,都按此办理。

    除此之外,皇帝身边的人马是:贾诩、庞统两人当狗头军师去出谋划策,马良主管文书事务,诸葛瑾、王朗充门面功夫(外交);

    皇帝身边不可无女人:吕丽儿、马彦丽引三百女兵防护,同去的妃嫔为:大乔、小乔、贾靖雯(贾诩之女)、秦好(夫余公主)、张玉华(张昭孙女)、天心(校花)六人。

    为讨吉利,同去的八个女人均是以处女身份待奉皇帝的,皇宫内所有的破鞋一个不带去。

    ……

    青武十年的春节,是极不寻常的春节,部队调动频繁,物资大量集结,早就按政府采购中标的商家忙得团团转,把准备好的货物装运上船,根本上没有过上一个好年。

    不过大家都很高兴,心甘情愿。部队能去杀人立功,商人则是有财发。

    一切准备就绪,定于新年初八,自长江的出口处上海郡(此上海不是彼上海)启锚远航!

第十六节 驶入阳光灿烂的大海

    青武十年的春节,一直阴天下着雪,可是到了年初八,太阳露出了久违的笑脸,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天气异常的好,大家因为天阴阴而面上带的晦气都随着好天气**的到来消失得无影无踪,私下窃窃私语,都说皇帝出兵,大吉大利。

    天界管天气的神仙,本不想违反天道规律,可是他们都知道,下界之主五爪青龙是个非常麻烦的主儿,如果他不高兴,那么大家谁都别想高兴。

    于是天界管事的风婆婆、巽二郎(风神)、云童子、布雾郎君诸神只得识事地收去满天云雾,放出阳光灿烂,以免青龙轻则跑到仙府吵闹,胡搞一气兼调戏天上仙女,重则告上灵宵宝殿,玉帝震怒大家吃不了兜着走。

    帝国诸人,哪知这么个回事!见到天色大好,人人都说此番帝国远征,已受天佑矣!

    长江边的上海军港,彩旗招展,锣鼓喧天动地,人山人海,码头边,战舰、货船,头尾相连,长龙似的排列着。

    货物早就装运上船了,现在等的是装人,实际上完全是做秀。

    先是皇帝讲话,大谈特谈对外出兵的必要性、重要性,是为了宣扬中华文化,为了世界和平,为了报仇雪恨,出征是为了正义和仁义。

    他是个实干的家伙,说话不多,然而他意味深长地道:“历史将会记下这次伟大的航行!”

    的确,谁都不曾想到,从将军到士兵,从庙堂上的大臣到一般的码头工人,他们认为不过是一次远征,然而这次远征注定会青史留名!

    帝**队马蹄所到之处,就是国界!那么帝国舰队所到之处,就是国土!

    临行前,皇帝已经先后向太庙、三圣教堂献祭,求得上天神仙的保佑,现在就要与航海中最重要的海龙王沟通。

    传统的习俗,人们出海航行前要用三牲拜过海龙王,以得到他保佑,让大海风平浪静,使得船只能平安地航行在大海上。

    专设的高台上,峨冠大袍,被风把衣服吹得漂漂扬扬的的礼部尚书蔡邕面带微笑,接过宫女递来的明黄色册子,展开一看,笑容就象钟山上的积雪一样,凝固起来。

    他看到的了什么?

    随着帝国的发展,文化也在急剧发展,象政府的文书种类,发展出三种,一是皇帝使用的各文种,称为诏令文书;二是臣僚上书皇帝使用的各文种,称为奏疏;三是各官府相互行文使用的各文种,称为官府往来文书。各式文书在写法上有严格的要求,马虎不得。

    其中第三种往来文书下行文有札付、帖、照会、故牒等文种,上行文有咨呈、呈状、申状、牒呈、牒上等文种,平行文有咨、关、牒等文种。

    此次告祭海龙王,蔡邕手上的册子是“札”!

    就是上级对下级的训令!哪有半点对神灵的恭敬?皇帝是个BT狂人,他对海龙王下札,有如下的解释:“朕是天子,是天帝之子,就系太子党,海龙王是海洋的神,受天庭管辖,是朕的老子手下的打工仔,你们哪一个听说过太子党会去求打工仔的?哪个打工仔敢对太子爷不尊敬的?”

    这番胡诌的鬼话是对着他的后妃们说的,一帮女人们深以为然,信以为真,于是皇帝口谕,蔡琰用她优美的毛笔写札,然后盖印,现在交给蔡邕去读!

    可怜的蔡邕对于鬼神是充满敬畏的,他读着这道札文,在清冷的正月里居然他满头大汗,仿佛大热署天,他身为大文学家,是识字最多的学坛泰斗,读得却不能称为流利,有点接近结巴,如同贪玩孩童上学时只勿勿温了一次书,就被先生捉着,要站起来背书的窘状!

    札文中,哪有半点对海龙王的恭敬?!皇帝命令海龙王,必须在帝国舰队出航期间,做到顺风顺水,不得有误,若有违背,就把海龙王降职弄去冥河当河龙王或者当御花园的井龙王,皇帝圈叉圈叉海龙王的龙婆和龙女(有这个意思,龙王真是郁闷不已,以前有个李哪姹闹海,现在又有个李亦奇威胁要搞他龙王家中的女人,都是姓李的家伙!)

    蔡邕念完,军乐队高奏起《牢不可破的帝国》的乐调,士兵们迈着轻快的步伐,在百姓的夹道欢送中登舰。

    百姓们毫不吝惜地向着自己的军队送上了平安顺利之词,向士兵们大把大把地洒出了用香料熏过的彩纸,掷出了彩缎花绸,从各地玻璃花房运来的珍贵花束,被红着脸的少女们送到了士兵的手上。

    码头上,六座高达数米**的鞭炮塔山发出震耳欲聋的爆响声,六个香炉焚烧着名贵的香料,氤氤一片。

    本次远征的旗舰“中华号”闪亮耀眼,船桅上的海军旗高高升起,正在迎风飘扬,铁灰色的庞大舰身,随着江浪微微起伏,表明了帝国工业的极致!

    中华号是帝国历史上第一艘入役的全钢军舰,靠功率强大的蒸汽机驱动,和20世纪的军舰毫无二样,漂亮的流线型,高大的桅杆,更令很多人有眼不识泰山的是船上摆开的黑洞洞的红衣大炮!

    经历三十年,火炮终于问世了!火药武器用来单对单威力远远不足,但用来攻打大型目标却是绰绰有余,威力类似明代初期的火器,穿透力并不强,毕竟上千年的技术沉淀也不是想过就过的。

    船身是用钢材通过铆钉和特殊胶水密闭,不再是以往的木头,船上甲板以上建筑木制为主,排水量达到惊人的五千吨,这样的战舰,放在公元219年对世间的震撼,等同于当代揭秘UFO外星人是真的存在一样!

    它作为帝国的秘密武器,早在二年前已经下水,一直进行海试和训练,李亦奇是个做事稳妥(怕死?!)的君主,对新造出来的军舰下令要千试万试后,方才在即将下南洋的一个月前,对中华号授予海军旗,正式加入帝国海军序列!

    中华号战舰代表了中华民族登峰造极的智慧!

    中国古代不是不行,而是很行,太行了。唯一的遗憾是不会总结,理论知识不强,政府又不重视,手艺人们又太保守,搞什么传子不传女,这才有落后的结果。不然,哼哼,工业革命还轮得到老外么?

    皇帝可以说是一个先知,他知道科学技术的事情,虽然他做不出,然而何用他动手!他给了中华民族一个支点,中华民族就把地球给撬起来了!

    李亦奇在帝国对民间抓紧了二件事,一件是发展经济,另一件就是教育!

    靠经济发展提供的金钱,有全民教育发展提升的科研能力,加上他指明的方向,帝国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惊人的大发展!

    舰桥上,中华号的舰长毛阶看到皇帝已经上船了,对身边的帝国海军大臣蔡瑁请示道:“大人,下命令吧!”

    蔡瑁曾是个谄媚小人,靠着其姐(刘表之妻)与皇帝的超友谊关系得享荣华富贵,然而他业务知识十分精通,不然也不能稳稳地坐在海军第一人的位置上,下令道:“舰队出发!”

    毛阶中气十足地道:“升皇帝旗,升行动旗,起锚解缆!”

    代表皇帝驾临的金边青龙旗升起,升上桅杆的最高处,其下的司令旗指示整支舰队开船,在舰桥边的露台上,水兵熟练地打起旗语。

    在船头和船侧、船尾的水兵们忙碌起来,“当当当当!”一阵急促响亮的铜钟声从船头传来,说明沉在长江底的大铁锚,已经浮出水面,被水兵们拉上来了。

    臂膀粗的缆绳一离开带缆桩,船便徐徐动了起来。

    这时,皇帝李亦奇还在甲板上,隔着船舷,两手分别紧紧地握着二宫皇后的柔荑,虎目注定她们道:“此下南洋,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珍重!”

    此时说千言万语也是无用,更没时间。蔡琰和曹节强颜欢笑道:“愿陛下战胜敌人,凯旋归来!”

    两宫皇后,飞快地吻过皇帝,然后,他们的手轻轻地松开了,蔡琰那晶莹如玉的手臂还保留着向前伸的姿态,一颗珠泪滚落到地上……

    “呜……”嘹亮的汽笛声响起!

    庞大的帝国舰队驶向洒满了一片金光的大海!

    带着举国上下的祝福,奔上了战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