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盛世为后 >

第21章

盛世为后-第21章

小说: 盛世为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消息,朝堂上难免会有非议。还好,内阁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安抚了大家。这件事做得很好,三位其功非小。”

    被点名的三人连忙起身连称不敢,太后抬手:“坐,都坐吧。外头人质疑皇上为什么不上朝,你们三位心里,一定也有质疑,再不明就里的情况下,还能站出来力排众议,足见三位对大清的忠心了。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老太婆也没有必要再瞒你们什么,皇帝之所以在宣布立太子之后就一直没上朝,那是因为……”话音一顿,眼神再次扫过右侧的三人。最左边的苏克萨哈仿佛是路人甲,既没有站起来也没有说过话。

    “因为皇帝他病了”太后的话如一声惊雷,直接打入鳌拜和遏必隆的心里。什么?主子病了?什么病?怎么一直都没有消息?

    看到遏必隆抬头,眼珠子都要突出来的样子,太后一阵叹息。同样听到消息的鳌拜却是把头垂得更低,让太后看不到他的表情。

    “皇帝病了,而且日渐沉重,来人,把皇帝这些天的脉案呈上来给大人们过目。”太后一声吩咐,内侍捧着盘子进来。鳌拜抖着手接过黄本本,打开一看,饶是心理素质再好,也被脉案上的天花两个字吓得跪到了地上:“怎么会,怎么会这样……”

    鳌拜一跪,遏必隆慌了,直觉地也要往下跪,太后却先他一步:“哟,这是怎么了?来人,将鳌少傅扶起来。”

    鳌拜脸色苍白,眼神闪烁。太后却叹了一口气:“也怨不得你要紧张,我老太婆活了这么大岁数了,什么风浪没经历过,刚得到消息的时候,也是惊得摔了杯子。没错,咱们的皇上,这回是见喜了”

    不去看底下人的脸色,太后接着说:“太医们连番诊治,总不见效。没法子,我只能下令封宫。就在昨日,他的体温又上升了。可即便是这样,他还是勉力做了一个决定。”

    说到这里,她的眼神终于落到了苏克萨哈身上:“苏克萨哈,正白旗吶喇氏,正式认命为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入内阁协理朝务。”

    苏克萨哈这才站起来跪倒:“奴才谢主隆恩”太后俯视苏克萨哈:“你的任命是皇帝的金口玉言,当实心任事,与三位大人一起,助我大清,渡过难关”

    “奴才定不辜负皇上以及太后的信任,鞠躬尽瘁,为国效命”苏克萨哈一个头磕下去。太后命人把他扶起来仍然坐在位置上。然后才恢复了愁容:“皇帝的身体一日重似一日,却迟迟不肯择立储君。本来我这心里总是不踏实,总觉得有件事情搁在心里。

    如今,他记得给内阁添人,说明他的心回到了国家大事上。若他真看不上玄烨,我也认了,有你们四位在,朝政一时半会儿的不会有问题,就让他安心养病,立储的事情,等他好了再议吧”

    这一番话,索尼听了没想法,苏克萨哈听了也没想法。唯独鳌拜心里翻起了滔天巨*。怎么才一天的功夫,就变天了?内阁进了新人,不管是不是皇上选的,太后嘴里说出来的就是班上钉钉的事情。这么一来,他在内阁的地位,就得再斟酌。

    原想着索尼和汤若望进乾清宫是去说服皇上立储,怎么才一天的功夫,就变成了给皇上进言推举大臣了?苏克萨哈是什么人?是太后的死忠,铁粉啊当年批判多尔衮最凶的,就是他。索尼上了太后的船,这么快就帮太后往内阁塞人了?他自己隐形,却把苏克萨哈推出来。

    不能不说,索尼真是只老狐狸

最新章节 第二十七章 安排

    第二十七章 安排

    苏克萨哈的确是顺治钦定的,索尼和汤若望离开乾清宫宣布说服失败向太后汇报,太后起初觉得很失望,儿子都****病榻了,臭脾气一点都没有改善,还是油盐不进。

    可是再一想,她又宽慰了。儿子连两位老臣的话都不听,将他们赶了出来,说明他打你好转了,精神头又上来了,这样才有力气思考问题不是?

    因此,太后把斟酌很久的,写有大臣名字的条子递到了里面。上面罗列的姓名都是他精挑细选的内阁“第四个人”。其中就有苏克萨哈。

    本来呢,索尼,鳌拜,遏必隆,都是太后选的,按道理苏克萨哈当时就该被选进去。可是太后当初也有自己的考量,苏克萨哈隶属正白旗、比两黄旗出身的前三位大臣低一个档次。

    而且,苏克萨哈因为在多尔衮一案中大放异彩才进入公众视线。此前此后并无其他政绩。加上他是太后的坚定支持者,选他对太后来说是不避嫌,对大臣们来说却是嫌疑太大了。

    索尼和汤若望说服工作失败,太后必须考虑儿子绕开自己单独宣布立储的可能性,如果那样的话,太后就会动用最后的杀手锏,给福全改玉碟出身,抹掉他身上属于董鄂氏的痕迹。

    想通了这一点,太后才会说如果皇帝真的不喜欢玄烨,她也认了的话。于是,事情就顺利过渡到眼下内阁的矛盾中了。无论未来会发生什么情况,眼下皇帝会有很长时间不能理政。内阁依然是国家正常运转的支柱。

    之前鳌拜种种让人不放心的表现,以及索尼的明示暗示太后都记在心里。眼下储位的事情搁浅。她当然希望内阁的矛盾能够顺利解决。

    因此,名单在年初四早上的时候就递进去了。人都是事先权衡利弊很久以后才拟定的,太后的意思是从中选一或者选二,人数扩充了。互相的制约也就更均衡了,太后是这样盘算的。

    但如果赫舍里在这里,一定嗤之以鼻,没有严格的条约法规约束,光靠人数多根本没有用,人心相背是世上最复杂的东西,人多而缺乏政策约束,其结果要么在自然的分化整合中出现霸主。要么在各自为政中出现党争。

    这是在现代企业的股东大会中经常重复演绎的桥段,分分合合,合合分分。遇到一个大权独揽说一不二的董事长,公司为个人意志而转移发展方向,这样有可能好,也有可能坏。

    遇到董事长不给力被炒鱿鱼,董事们百家争鸣谁也不服谁,每次开会都跟斗鸡一样,公司就必定逐渐走向落寞。

    眼下的朝局也是如此,太后毕竟隐居幕后多年,看事情目光有局限性,索尼本意是想加一到两个人,更方便他潜水观望。太后的意思却是要在内阁扶植一个真正的“自己人”。

    就这样,带有苏克萨哈名字的名单被送进去了。太后祈祷愿望和现实一样美好。同一时间,乾清宫龙床上的顺治此时却是万念俱灰。

    立福全为太子,是眼下他最想做的事情,他把它当成是最后的心愿一样珍而重之。可是,索尼和汤若望的话给他兜头泼了一盆凉水,这两个人的联手让他看清了外面的形势,连汤若望都被皇额娘拖来当说客了,索尼都倒戈了。

    如果自己还要硬来,恐怕福全和董鄂氏一族,会遭殃。想想皇额娘之前应允了把爱妃的弟弟召回京里,这恐怕是她最后的底线了吧?

    顺治心里知道,额娘还是怨恨自己独宠董鄂氏的,自己若是身体好,还能多护着董鄂氏一族多些时日,可是自己眼看着就要不行了,罢了罢了,自己都不想要了,不留恋的,何必再苦了孩子。

    皇子等同亲王例,福全未来能若真能做个贤王,说明额娘没选错人,玄烨是个好皇帝。如果玄烨不是好皇帝,福全也能捞到个闲王。总之,安安稳稳过一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了。

    可惜顺治的最后这几年,他眼里除了爱情再无其他,看不到关外蒙古部落间的倾轧纷扰,边境线的那边,邻国正在不断扩张。看不到关内南边儿风声越来越紧,各种反清的,复明的,排内的排外的各种此起彼伏。

    福全和常宁这两个,那都是要上战场滚了一身伤病才能退下来,最后都落了个病亡。顺治这满打满算的十七年,除了制定了一套又一套的祖宗家法,还真没什么可以拿出来说事儿的功劳。倒是给少年康熙留下了一个内忧外患各种动荡和百废待兴差不多的局面。

    当然,现在他躺在床上,唯一能有的动力就是叹气,一晚上过去,第二天昏昏沉沉地醒来,发现自己还活着,例行公事地喝完药,刚想要振作精神把想好的事情办了。小太监忽然递进来一个黄封:“启禀皇上,太后娘娘递了东西过来,说是请皇上亲自过目。”

    顺治抿嘴,心里琢磨着什么东西,东西已经送到眼前了。是一封折子,擅抖着手翻开一看。顺治的眼睛眯起来了。

    皇额娘这是要往内阁添人,自己很久不管事儿了,她若真是越过自己随便塞个什么人进去,自己也不知道。可现在居然把罗列好的名单都送到自己眼前了。看着名单上的人,脑子飞速转动起来。

    索家的人,是可以信任但不能倚重的,他们太圆滑,一点儿风险都不肯担着,应一些编修,翰林,大学士什么的还行。

    纽钴禄家的,皇阿玛手里还能出几个武将,可是自己手里,文臣不像样,武将更是一个也没,也不靠谱。

    名单上的人一个个看下来,看到苏克萨哈的时候,想起了吶喇氏,也就是那拉氏。这又是一个望族。而且,这个人在倒多尔衮的时候,还很卖力,晋了内大臣之后,一直就以自己耿直到一根筋的表现在朝堂上杵着,总是说些和别人意见相左的话,仿佛当年弹劾多尔衮,劲儿没用完似的。

    他背后的吶喇氏家族里,到有几个得用的人,只是他们家和昭陵守墓的富察家一样,埋没得久了,好容易出了个堪用的,有些急躁收不住火候。苏克萨哈用是能用,只怕是用不长。

    不能不说,顺治其实还是有脑子的,只是之前脑子不用在工作上罢了,名单看了一圈,就把名门望族,隐形巨族,可能在两三年内出仕朝廷的人都理了一遍。

    索家有索尼,两个儿子毋庸置疑肯定是能用上的。瓜尔佳氏本来就牵扯广,又有鳌拜在,也不担心他们不想出人头地。纽钴禄氏家族人才储备差一点,不堪大用,好歹有个额亦都的光环在,想来还可以罩一阵子。只是这一阵子,恐怕熬不了很长时间。

    叹了一口气,顺治最后圈了苏克萨哈的名字,还在其他几个名字上点了几下。做完这些,疲累已极的他才昏睡过去,失去意识之前,他想着一会儿是该留下写话了。

    黄封回到太后手中,于是才有了初四的这次四人接头,苏克萨哈又怎么知道,皇帝之所以用他,只不过是看重他的家族里那些现在还没有展露头角的人,为了他们能有一座好的靠山。

    太后看了名单,暗叹了一声:“真是要等到病重了,才想起来自己还有很多事没做。等事儿到了眼皮子底下,才知道出事儿了。哎,我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儿子”

    太后叹着气,看着名单发愣。儿子不但选了苏克萨哈,还在另外几个名字上点了痕迹,这事儿还得托给索尼,细细查访一番,这看人的功夫,还只有这只老狐狸眼光最凶。

    原想着事情全部都弄好了,只等儿子身体养好,就可以继续临朝了,偏偏初四的夜里,顺治原想着写遗诏以备不测的,特地让太监到时间一定要叫醒他。结果太监叫了,却发现主子的体温又一次飙升到烫手的地步。

    大半夜的,太后也得了消息匆匆披了衣服起身赶到乾清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