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盛世为后 >

第276章

盛世为后-第276章

小说: 盛世为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赫舍里假装犹豫了一下:“臣妾斗胆猜上一猜,若是错了,请皇上宽恕。”赫舍里诚恳道。没法子,你我再亲近,我都不能对你放松警惕,你是皇帝是主宰,我是皇后也是你的属下,随时都有可能被你炒鱿鱼,还不能上诉,更没可能跳槽。所以,预防针是一定要打好的。

    “现在,就我们夫妻两个人说说私房话罢了,你犯不着这么紧张。有什么就说什么吧!”玄烨不耐烦地皱眉,老婆就这个脾气不合他心意,两人都躺到一个被窝里了,哪儿还有那么多刻板的讲究?

    “那臣妾就猜了。”赫舍里目光闪烁了一下:“既然皇上都说到这份上了,我要是不猜,不是坏了皇上的兴致?臣妾猜想,皇上还是为三藩的事情烦恼着。”

    “你也看过那个折子,尚可喜再次要求撤藩,我已经准了,依然赏了他许多财帛,并且留了他亲王的职位,对他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我怎么还会为他们烦恼?”(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最新章节 第三百零一章 发生了什么?中

    第三百零一章 发生了什么?中

    “啊?不是啊?那臣妾就真的猜不着了。”赫舍里见好就收并不想和他深入讨论什么问题。现在,他的意志坚定,等了这么就,准备了这么久,机会终于来了。没道理再犹豫不决的。

    所以,这个时候他有什么烦心事,必定是因为和军机处敲定某项细节的时候,又拿不定主意了。

    这种细节问题,恰恰是赫舍里最不擅长的。大方向上,她知道玄烨削藩的过程是先抑后扬的,至少肯定是没有他想象当中那么顺利。

    但是,具体会出现什么状况,什么人会干什么事,她却是一头雾水。更何况,战争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带给后方的,永远是无止境的伤痛。

    玄烨之前一直不愿意痛下决心出兵东三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军队是人组成的,打仗是会死人的。

    现在,索家有三个男人在部队,都是赫舍里的至亲。二叔的家人因为二叔的关系,走的都是读书从政的路子。

    可是,赫舍里的两个哥哥却因为性格原因,走上了从军的路,从军,是要面对马革裹尸的惨淡结局的。即便你是皇后的哥哥也不能幸免。

    眼下,淮北大营里,年遐龄的身边,就有两个索家人。赫舍里觉得,自己在削藩这件事上,已经不敢想得太美好了。

    见老婆只猜了一下就退缩了,玄烨很不适应。老婆一向是自信的人,绝不会因为自己听着都模棱两可的话而改变原有的看法:“赫舍里,你怎么了?这不像你啊!我才说了一句,你就放弃观点了?”

    “没有,臣妾只是觉得,打仗什么的,臣妾完全不懂,完全帮不上皇上,因此更不能胡言乱语影响皇上的判断了。朝野上下有这么多能真善战又有谋略的将军。

    有他们在,定能为皇上克敌制胜的。”赫舍里的情绪恹恹,听在玄烨的耳朵里十分不舒服。

    “赫舍里,刚才还是我在烦恼,现在听着,怎么像是你有烦恼了?说给我听,你在烦恼什么?”玄烨伸手放在赫舍里的腰上,安抚地摩挲了几下。

    “皇上,三藩所在的西南,是我们并不了解的汉人和少时民族聚居地,社情民意十分复杂,而他们若是起兵反抗朝廷统治,只在三藩境内倒还好说些,若是他们举兵北上呢?” 赫舍里犹豫了一下;才把自己的隐忧说了出来。

    削藩,是汉人打汉人,而清前期,汉族是最受压迫的民族,汉人在民族感情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全面滞后。

    现在,朝廷又要出兵向南,所到之处,对汉人来说,是一路血泪。淮北向难这条线路上有什么地方?

    扬州,多尔衮屠过城的地方。南京,朱元璋的明朝第一个都城就在南京。再往南,更加血腥。

    当年郑成功北伐的时候,已经带动了大批汉人造反,朝廷为了镇压他们,以各种名义,残杀了不少人。

    有读书人,有官员,更有普通民众。朝廷在南方的支持率到现在还是个负数。

    而且,不要忘了,江南是鱼米之乡,多钱粮。而朝廷派往江南的官员呢?多的是贪赃枉法,钱眼里打滚的奇葩。

    赫舍里用脚趾头想,都能想象到战争一起,吴三桂所到之处,民众纷纷揭竿而起的混乱局面。甚至可能出现百姓开城迎接吴三桂的“王师”的奇观。

    到时候玄烨不但会脑溢血,没准还会顺治附体,强行要求率军亲征什么的。一团乱,各种乱。现在的玄烨被自信心冲昏头脑,没可能想像到这一点。到时候,怎么办?

    所以,这个问题一定要提一提,至少在他的脑子里要有点印象才行:“皇上大约不知道顺治十八年,江南士子得知先帝驾崩,做过什么事吧?”“顺治十八年?什么事?”玄烨见赫舍里的神情凝重,脸也板了起来。

    “当年,臣妾的阿玛和二叔都在江南,所以,臣妾倒是知道一点。当时,金陵曾发生过轰动一时的哭庙案,士子们借哭先帝辞世,声讨江苏巡抚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罪状。

    最后的结果,士子们的反抗被镇压了,他们中大部分的人遭到了残杀和流放。”赫舍里叹了一声;喘了口气。

    这件事,她的确是知道一点内幕的,也知道就是因为在这件事上,爷爷选择了静观其变,才会在后来一直都只能被鳌拜打压,只能装病,请假避其锋芒。

    “有这种事情?顺治十八年?当时的折子都掌握在内阁手里,我甚至都没有听说过这事,你是怎么知道得这么仔细的?”玄烨一下子惊了,睡意全无。

    “这件事在当地很轰动的,最后遭到牵连的人员达到上千人。当时父亲和二叔曾经书信给爷爷,想要为书生们求情。可是,爷爷选择了静观其变。

    为了这个事情,爷爷大怒,臣妾从未见过他老人家这么生气。”赫舍里回忆着当时听到下人来报,说索尼在在书房里砸碗的情景。

    “那,那他为什么选择静观其变?”玄烨一听说有这件陈年旧案,第一反应就是如果当时索尼能出来说话的话,这批书生就能为朝廷所用了,没准还能成为他的班底呢?

    “皇上,臣妾给皇上提当年的旧事,只是想到一个可能性,就是江南地界的民心相背,也许不是皇上想的那般,也许和皇上想得正好相反。皇上要有充分的准备还好。”

    赫舍里的确是好意,提醒他前途可能会有危险,但她忘了,这件事情是她爷爷做错了事情,他是辅臣,替当时年幼的皇上把关的人,国家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却选择息事宁人,这是个巨大的失误啊!

    且不提当时朝局是什么样,索尼是逼于无奈才这么做。现在在玄烨的心里,索尼是做错了事的。赫舍里提起这件事,无意之间高乐爷爷的状,她当然不想爷爷被怪罪。

    玄烨乍一听有这事的时候,他的确是很不理解索尼为什么默不作声,但是并没有到达怪罪索尼的高度。毕竟事情过去很久了,而且当时他自己知道日子有多难过,鳌拜有多么蛮横不讲道理。以己度人,索尼为了求稳,不与鳌拜争锋可以理解。

    撇开这个点不考虑,他的思绪就绕到了这个事件的另外两个关键点上了:“我明白你想说什么,放心吧。”安抚了一下妻子,玄烨翻了个身,背对着赫舍里,他要认真想一想,没准,这件事里那些赫舍里认为会对他不利的地方,会成为他的助力。

    而赫舍里却惴惴不安了起来,自己是不是好心办坏事了?还是自己的表达有问题,让皇帝找错重点了?万一他因此追究爷爷的责任怎么办?最后他那句“明白你想说什么,怎么听怎么模糊。

    这个时候,面对玄烨拿背对着她的状况,赫舍里开始辗转反侧。第二天一早,玄烨离开瑞景轩,第一件事就是召见索额图,详细了解哭庙案的详细案情。

    玄烨想到的关键点,一个是当年被降罪的士子,现在还剩多少,在哪里可以挽回多少?这件事,他必须马上就做。

    当年鳌拜获罪之后,朝廷的确是进行了一系列的翻案,替很多人平反冤案了。

    但是江南士子这一块,因为涉及到文字狱,谋反,以及各种种族歧视的关系,他们几乎没有在鳌拜死后获得什么福利。

    赫舍里能想到朝廷在江南的支持率不高,可能会不利于进兵,玄烨被她提醒了一下之后,自然想得更远一些了。

    他要做出知错就改的样子,做一些马后炮的事情。有了哭庙案的例子做榜样,和它同时期发生的,鳌拜欺压江南书生的事情,都可以难出来做做姿态。

    这件事,就交给佟国维和索额图两个,翻翻故纸堆,找找当年鳌拜的小辫子,然后大张旗鼓地做一些皇恩浩荡的事情,让曹奎拿去大肆宣扬一番,就就是玄烨的想法。

    另一方面,这个案子的另一个重点,就是书生们声讨的那个江苏巡抚,这个人究竟有多十恶不赦,这个人现在还活着吗?当年清查鳌拜党羽是不是已经把他做掉了?

    如果这个人还在,现在挖出来就能好好利用一下了。玄烨在心里默默谋划着。吏部的效率很高,第二天,调查的结果就出来了,顺治十八年的江苏巡抚,那个大名鼎鼎的朱国治被挖了出来,他在地方上做过的那些“政绩”当然也被挖了出来。

    玄烨看完之后差点破口大骂,就这个一个货色,居然还被鳌拜夸赞,认为他是国之良臣!

    不过,还好这个人活着,这让玄烨很欣慰。欣慰之余,他想到了老婆,要不是老婆提醒他,要不是老婆说起往事,他还真是一筹莫展了。

    想到老婆,玄烨就想去看看她。“来人!摆驾瑞景轩。”玄烨一声吩咐,外面步辇遮阳伞什么的片刻功夫就准备好了。

    一直纠结的事情有了意料之外的转机,玄烨的心情大好,又有闲情逸致和老婆风花雪月了。

    赫舍里却没有那么好的心情了;昨天辗转反侧了****;第二天当然就没什么精神。但这件事涉及到爷爷的名誉,甚至可能会有更加不好的后果。她只要一想到这个就紧张到不行。

    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让连璧去请索额图来;既然玄烨同意她可以见二叔;这个时候她也不矫情了;自己是女人;关键时刻容易感情用事;虽然她已经很克制。

    但这仅限于事不关己,真要是轮到自己头上,她知道自己的脾气是很难保持冷静的,这个时候,和二叔商量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让她没想到的是;连璧回来回话;说二爷一清早就被皇上传召了过去;没多久就离了畅春园。

    这下,赫舍里更加心不定了。难道,玄烨真的迁怒了索家?难道玄烨申饬了二叔,把他赶出去了?难道……赫舍里开始坐立不安起来。

    昭嫔带着董答应要来请安,人都到半路了,赫舍里没心情见她们,想也不想就让他们原路返回了。

    这会儿她正惴惴不安地坐在榻上,七月酷暑的天,她却觉得浑身上下凉飕飕的。各种担心,后悔,鄙视自己。

    没事那么多嘴干什么?就该让他遇到挫折啊,就该让他吃败仗啊!要不然他一直一帆风顺,怎么能成为千古一帝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