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回到三国去种菜 >

第200章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200章

小说: 回到三国去种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太后就去吧!”

    刘备突然松手,极力挣脱刘备的何后一下摔在地上,头上顿时磕了一个大包。

    何后突然哭泣声一止,有些茫然的看着刘备,不知怎么懵圈了。

    “太后要去见陛下,天经地义,但是某要告诉太后,一旦太后去见陛下,董贼将再无顾虑,臣亦再无为陛下效忠之理。”

    刘备的话掷地有声,他身边站满了目光远眺的白兵,没一个人看向何后。

    何后突然感到头一阵剧痛,神智因剧痛而有一丝理智,回味着刘备刚刚说出的话,不仅生出一阵恐惧来。

    如果刘备不在护佑自己跟辩儿,谁来保证辩儿的皇位,在皇家没了皇位就等于没了性命。

    “不,不要,刘卿不要不管我们母子。”

    何后之前曾想诱惑刘备,此刻更不会顾及自己的脸面,脸面、清白都没有自己儿子的皇位重要。

    何后几下匍匐在刘备脚下,抱着刘备的大腿哭诉道:“刘卿,皇位我们不要了,求你救救辩儿的性命吧!”

    皇位可以不要,但人不能不要。

    然而就这刘备也不能满足何后,董卓怎会把前皇帝交到自己手里,他握在手里能让自己投鼠忌器不说,给了自己,就相当于给他跟刘协按个了叛贼的名头,顺便把大义给了刘备。

    “太后,且起来吧!”

    刘备无奈的说道。

    “不,刘卿不答应,哀家就不起来。”

    何后可谓连一点皇家威仪都不要了。

    “太后,只有你活的更好,某手中兵权更盛,董卓那厮才不会为难陛下,您说呢?”

    刘备居高临下的看着一脸泪痕的何后轻声道。

    何后愣了愣,道:“刘卿说的是,我听刘卿的,都听刘卿的,只要能换回辩儿的命,就算拿哀家这条命去换都可以。”

    刘备听完,不由翻白眼:你的命那抵得上皇帝的命。

    “来人,送太后回宫。”

    刘备招呼陈到将何后送回永乐宫。

    宫门下,火光照耀,吴匡跟张璋全副武装的骑着高头大马出现,对着城头大呼:“城上的人听着,半个时辰的时间已过,快把太后乖乖送出来,否则本将只能尊奉圣旨将太后救出来了。”

    “吴崇义,你说这话可对得起九泉之下的大将军,如无大将军提携,尔今日之富贵,而大将军之权来自于太后,今日尔却从董贼前来逼迫太后,尔尚知礼义廉耻否?”

    刘备在张、陈到的拥簇下指着吴匡大骂。

    “刘备,是刘备。他怎么在宫内?”

    张璋看到刘备大惊,陆城军的威力已有西凉军验证,连西凉军都不是陆城军对手,他们这些数年不经战事的禁军能打得过陆城军吗?而且还是攻城战。

    “哼!刘备又怎样?”

    吴匡壮着胆子道:“他的对手是董将军,咱们只要困住刘备就是大功一件。”

    吴匡对着城头骂道:“刘备,尔也算先帝托孤之臣,尔与十常侍勾结不说,如今还禁锢太后,尔究竟是何居心?”

    “贼,到喊起捉贼来,不过自有天下智者为你我分辨,史书上自会分别乱贼与忠臣,吴崇义,你吴家世代忠良,恐怕家道就要败落于尔手了。”

    东汉时期,家族门阀大于天的概念刚刚萌芽,甚至只是一小部分的思想,主流还是忠大于孝,为国可以破家,可以妻弃子。

    “哼!乱臣贼子自有陛下论断,某这就派人去面见陛下,请旨诛杀尔等乱贼。”

    吴匡只能借皇帝大旗来镇住人心。

    北军五校数年来深受何氏厚恩,再让刘备说下去弄不巧,北军五校有人会造他吴匡的反。

    “张璋速去见主公,另外把驺靖……嗯!”

    吴匡说起驺靖的时候做了个抹喉礼。

    驺靖久任北军中侯一职,北军五校中他的心腹不少,如果有人被刘备的话鼓动,请出驺靖主事,他二人恐怕就得狼狈离开北军五校了。

    “嗯!某明白了。”

    张璋点头。

    张璋去北军营地解决驺靖且不说。

    刘备露过面后,跟张一起离开:“隽,这北宫可有隐秘的出处。”

    张虽然年轻,不过经历战事不少,对守城战亦颇有心得,因此他待在北宫这些天,把北宫每个角落都走遍,每个隐秘的出处都被他派兵重点守护。

    “自然有,主公要出城吗?且随某来。”

    张来京师数月,经历三次政变,一次比一次嗨!也正是如此让她明白汉室已衰落,又到天下群雄崛起的时刻了,也正是他这等武将出头的时候,因此选个好主公很重要。

    运气不错,他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不错的主公人选,相比天下都不太出名的诸侯,张更容易接受刘备。

    “隽,记住我的话,有兵才最重要,北宫我就交给你了。”

    刘备离开前慎重的握着张的手嘱咐道:“我留下一个跟我很像的人,关键时刻来迷惑吴匡等人,记住保命最重要,天下这个舞台还需要你去演绎。”

    “主公,放心,某定不负主公所托。”

    刘备的白兵中,跟刘备身材相似着十数,脸孔差不多的也有三四人,这都是刘备为了保命提前做的准备。

    即是死士,又跟刘备朝夕相处,如果不是跟刘备曾经近距离接触过,想要清楚分辩出哪个是刘备在这没有手机、没有相片的年代真的很难。

    张看到面目跟刘备差不多的死士亦吃了一惊,同时心中对刘备认同度更高,有诸多分身,刘备在乱世活下来的几率才更高。

    而只要刘备能活到最后,以陆城的根基,刘备想东山再起不难。

    刘邦这个痞子不就是靠命大,最后才坐了皇帝。

第三十九章吕布之叛

    “刘备在北宫,你可看清楚了。”

    董卓听到张璋的报告心中大喜,一把抓住张璋的衣领,毫不费力的将张璋拉到自己面前问道。

    “回主公,某跟吴校尉亲眼所见绝错不了。”

    张璋不敢抗拒董卓的拉扯,一口咬定。

    李儒道:“你之前可曾见过刘备。”

    张璋道:“刘备巡街时北军中不少人都曾见过他的模样,绝对认不错。”

    “值此关键时刻,刘备不在府内待着应变,跑到北宫去作甚?这其中莫非有诈?”

    董卓听到张璋的话大喜,喜不自禁的看向李儒,如果刘备真的被困在北宫,那只对付丁原,董卓的压力无疑要小很多。

    “文忧,说话呀!”

    董卓眼巴巴的看着李儒,久不见李儒说话急得望眼欲穿,直想扒开李儒的脑袋,看看李儒到底在想些什么?

    李儒踌躇良久,道:“既然他愿意待在宫里,那就不要让他从宫内出来。”

    “诺!”

    董卓看着李儒道:“文忧,真妙计也!”

    李儒摇头:“虽然某不知道刘备为何去北宫,不过某总觉得不对头。”

    李儒的感觉不错,刘备此刻已出了北宫,正悄默的往刘府赶,刘备之所以前往北宫还不隐藏踪迹,这就是贾诩的一计。

    瞒天过海,偷梁换柱。

    就算吴匡跟张璋不进攻北宫,贾诩也准备让董卓的探子知道这件事,这样董卓才能全心全意对付丁原,刘备的突袭才能给董卓最大伤害。

    李儒又道:“且不管他为何去北宫,只要他不捣乱,主公就能收拾丁原,收拾完丁原,主公必定威望大增,到时主公再议废立之事何人敢反对?”

    董卓连连点头:“不错,不错,再说李、郭汜四人已率本部赶来,待他们到来,小小刘备又何足道哉!”

    董卓想到即将到来的李等人,心中雄心一壮:“如果吕布不识抬举亦不必管他,某派兵堆也能堆死他。”

    李儒张了张嘴却没说什么,一旦西凉军受损过多,不说刘备,袁绍又岂会老实本分?

    丁原大营,自从丁原回来,整个大营都处在一片混乱中,因为丁原下令:明日搦战西凉军,所有人枕戈待旦。

    入夜不久,许攸便潜入丁原大营。

    丁原看着许攸一愣:“子远为何而来?”

    许攸道:“建阳公,袁太傅希望你能慎重一二,此刻跟董卓火并非明智之举!”

    丁原叹息一声道:“子远有所不知,不是某不听太傅差遣,而是董卓大部已近在咫尺矣!”

    许攸不在乎的道:“这不过是董卓的疑兵之计也!刚入京师时就用这手骇住了吴匡等人,此时再用是为了逼迫建阳公主公动手。”

    许攸只说吓住了吴匡,他没说连袁隗等人也心存疑虑,待探清底细,董卓已拉拢不少禁军。

    丁原摇头:“此乃某心腹探马亲眼所见,不会有假。”

    许攸见丁原如此慎重,心中一惊:“难道是真的?如果是那如今才是对付董卓的最佳时机。”

    许攸道:“既然这样,某要去禀告太傅,最后还有一言要告知建阳公。”

    丁原道:“子远请讲,某定当洗耳恭听。”

    “吕布,此人见利忘义,建阳公想想当初他是怎样背叛刘备的?焉知他不会背叛建阳公?”

    许攸还没说完,丁原便将其打断:“子远休要再言,吾与之有父子之情,他岂敢叛我?”

    许攸见丁原一脸严肃,知道再说下去也是无用,当即作揖:“建阳公保重。”

    许攸一走,丁原越想心里越膈应,当初他把吕布拉走,的确做的不地道,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蛋。

    如果不是吕布心存不满,他又何至于离开刘备?

    那吕布有对自己不满吗?

    丁原仔细想想,没有啊!自己一到并州就让他收编度辽营,让他的兵力大增,又收他为义子,带他见并州士族,又几次三番表他为骑都尉,可是朝廷不允呐!

    自己只能让他先做主薄,然后再做一任县令,然后再升迁太守,最后便可转任校尉、中郎将等实职。

    丁原忽然召心腹来见,问道:“今日可有人拜访奉先?”

    心腹道:“并不曾见。”

    丁原这才放心。

    然而丁原不知,这心腹已被吕布收买。

    此刻吕布大营内,李肃正光明正大的坐在吕布对面,只见吕布满脸红光,显然已喝的不少。

    吕布道:“兄赠某宝马,某无以为报啊!”

    李肃道:“某为情义而来,岂敢望报?某与兄少见,却与令尊常常来往。”

    吕布一愣:“兄说笑啦!家父已死二十多年,兄岂能相见?”

    李肃道:“某说乃丁并州是也!”

    吕布一脸尴尬,当初离开刘备去丁原,原以为能平步青云,没想到还是蹉跎岁月,丁原并不想自己想的那样有本事,到不像刘备次第为执金吾,又深受先帝跟太后恩宠,连不如自己的关羽都做了下军校尉,如果他在,恐怕不会低于关羽。

    若此时再让吕布主动投靠刘备,他又拉不下脸去。

    “某在丁原处,亦事出无奈啊!”

    李肃道:“兄有擎天架柱之能,何言事出无奈?”

    “哎!不说这了,不知兄现居何职?”

    李肃笑道:“某不才,现任虎贲中郎将之职。”

    吕布惊道:“兄高就啊!”

    李肃道:“良臣择主而侍,良禽择木而栖,奉先不遇明主,自然有蹉跎岁月之感。”

    吕布眼前一亮:“谁为明主?”

    “某觉得董将军乃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