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回到三国去种菜 >

第237章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237章

小说: 回到三国去种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蝶舞点头:“那就好,不知先生接下来有何对策?”

    戏志才道:“按此女所说,太后乃装疯已是无疑,哼!主公救太后出宫,为少帝帝位不惜于董卓反目,既然太后心中有恨,为了主公大业,只能让太后的恨出不了这府。”

    黄蝶舞皱眉:“那为何不杀了她?”

    戏志才道:“太后对主公还有用,只要太后一日不死,董卓所立新帝就一日不稳,这也是主公为何千里迢迢带太后来此的原因。”

    黄蝶舞点头,对顾清萱道:“既如此,那处理太后之事就交给姐姐了,毕竟先生不方便进出内宅。”

    顾清萱点头,其实她明白戏志才与黄蝶舞说的那么直白是解释给她听,可他们不知道自从顾清萱失去清白又死过一次后,以前那个温柔可人的顾夫人已死,活着的是百无禁忌的顾清萱,不然她也不会数年如一日的躲在暗处,为刘备的情报机构做事。

    不做情报不知道,一做情报才知道天下龌龊之事何止千千万万,远非黄蝶舞这个武痴少女所知。

    “夫人安心,一旦先生在外动手,奴就会软禁太后与貂蝉夫人。”

    顾清萱淡淡道。

    戏志才闻言不由多看了顾清萱一眼,他的确有计划行动,不过顾清萱怎知?戏志才突然想起有手下曾说过,一些高官、士族首领身边多了些美貌女子,这些女子仿都受过训练,虽然不动风云可却令人生疑。

    戏志才一直在追查他们的下落,此刻恍然大悟,难道这些女人都是眼前这个女子都派?主公知不知晓?若人人身边都有一美妾,天下对她来说还有什么秘密?

    “咳咳!”

    黄蝶舞清喝让戏志才缓神,顾清萱正一脸微笑的看着自己,戏志才心中一紧,突然想到第一次见她时,她身侧的骷髅,看来这个无害的女子并非是摆设,她掌握的隐秘或许比自己更多。

    比自己更多,花费肯定更多,那就是主公在暗中支持,对神秘女子的试探要结束了,不然就查到主公了。

    戏志才微笑道:“多谢夫人支持。

第五十五章祝智二见阴斐

    入夜后,貂蝉婢女去过的商铺掌柜径直去了祝智府,祝智接过掌柜递来的娟帛只看了一眼便大喜,道:“你去找奥儿领十金为赏。”

    “喏!”

    那掌柜自动离去,心里嘀咕:真小气,老子为你卖命通报信息,你只给十金,还没陆城军给的十分之一多。

    掌柜想到那人说的:事成之后,那商铺归自己所有,而且陆城新来的货物都会分润一下给他。只要自己肯努力,儿孙再争气些,他家就会是这晋阳有名的商家。

    掌柜不情不愿的找祝奥领十金,十金也是钱呐!不领白不领。

    祝奥给过他钱,立刻去找祝智,祝智正看着那布帛发痴,祝奥尽量轻声走到祝智身旁。

    祝智抬头道:“他们的看法如何?”

    祝智没头没尾的问一句,祝奥却晓得祝智问什么,忙道:“他们觉得刘备用人唯亲,黄忠匹夫也!此去必败,若是于禁去,胜负尚未可知?”

    祝智点头:“这就好。”

    “父亲,他们几家的意思是把家财转移到冀州去,以免匈奴破城后人财两失。”

    祝奥小声道。

    祝智冷不丁的看向祝奥,祝奥有种被毒蛇盯住的感觉,浑身发颤,道:“父亲。”

    “这也是你的意思?”

    祝智看似发问却带着些不满问道。

    祝奥低下头道:“匈奴人虽不善攻城,可新迁山民甚多,万一山民哗变,晋阳恐不保也!”

    祝智冷哼:“说到底都是害怕匈奴人。”

    祝奥闻言不语,匈奴常常犯边,深入太原郡内也不是没发生过,匈奴人的残暴早被流民描述的妖魔化,他们岂能不怕?

    祝智道:“你告诉他们不必怕,耿祉没死,匈奴人此番前来乃是为耿祉复仇,定能不会为难他们的。他们若一意撤退,被陆城军闻到风声怎么办?匈奴人未到,反倒死在陆城军手中,岂不可惜?”

    “喏!”

    祝奥口承喏,脚下却不动,许久道:“父亲何以确认耿祉未死?”

    祝智有些恨铁不成钢的道:“耿祉曾拜见过吾,吾自然记得其相貌,那吊在城头的首级上眉毛间可有一黑痣。”

    祝奥细想,道:“没有。”

    “耿祉有得。”

    祝智自说自话道:“故刘备一离开太原,某就派人去美稷地区打探耿祉的消息,果不其然耿祉没死,还想东山再起。”

    祝奥闻言大喜:“原来父亲早有准备,某这就去告诉各家。”

    祝奥离去,祝智轻摇其首,顿时有种吾何其英雄,怎么麾下有犬子?

    “来人,更衣。”

    祝智叹息一阵喊道。

    “喏!”

    祝智从小门离开府邸,身披黑衣,身边有几个小厮跟随着快速走进黑夜中,一行人避着灯火,专走暗处径直来到一处高第的小门处。

    祝智亲自敲门。

    过了好一阵,门房老伯才看门,黑暗里看到面目模糊的祝智吓了一跳:“祝处士,为何作此打扮?”

    “休要多言,吾有要事求见明公。”

    祝智冷着脸道。

    “某去通报。”

    “不必了,人多眼杂,吾径自去见明公。”

    祝智乃晋阳处士,在这晋阳地界他的影响力比阴斐这个太守还要大,因此阴斐初来便拜见祝智,丁原来后,更是唯他是从。

    没法,丁原太强势,背后还有大将军何进,因此阴斐若不想被丁原驱走,只能借助祝智的力量来站稳脚跟,就这样阴斐还是被丁原压的死死的。

    祝智就成了阴斐的座上贵宾,在太守府可以来去自如。

    虽然刘备来后,阴斐为了不掺和进祝智的阴谋中,几乎与祝智断了联系,可祝智直言要进,门房也不敢拦。

    祝智闯进阴斐的书房时阴斐正在处理政务,虽然兵权没有了,可政务大权刘备却放给了阴斐,这也是阴斐不愿掺和祝智阴谋的主因。

    “祝公,怎么有空来吾府上?”

    阴斐打断正要说话的门房,挥手示意他离去。

    门房见状,施了一礼离开。

    祝智见门房离开,方道:“某当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吾有一事要请教明公。”

    “祝公请讲。”

    阴斐明显有准备,他今日在书房处理政务就是做给祝智看,如今将与匈奴大战,一切为战争为主,刘备从陆城带来的学子早把阴斐架空了。

    “明公以为,黄忠此去能胜否?”

    祝智亦不拐弯抹角,直言道。

    阴斐皱眉,道:“陆城军久在幽州与鲜卑人作战,名声在外,匈奴人战力下降,想必匈奴人不是陆城军的对手。”

    祝智冷笑:“陆城军天下闻名,可太原的陆城军怎么回事?明公还不知吗?都是新卒,况且陆城军打胜仗多赖甲械与战马,如今黄忠部战马缺少,如何抵得过匈奴人?”

    阴斐闻言抚须道:“祝公明智,莫非祝公欲献战马与陆城军吗?”

    祝智冷笑:“某诚心而来,明公何必假意试探?”

    阴斐一脸茫然:“不是为战马而来,那祝公因何而来?”

    祝智暗骂一句老狐狸,从袖内抽出一绢帛递给阴斐。

    阴斐知这绢帛有异,犹豫好一阵才接过,一打开何后印玺之印入目,阴斐朗目一跳,果不其然何后的手书,祝智的阴谋是为了救太后除刘备。

    可刘备真的那么好除吗?

    阴斐只沉思一刻,便将绢帛递还给祝智:“祝公,刘侯忠臣之名满天下,怎会挟持太后,再说太后身体有恙,何以下此谕旨?奇哉?怪哉?”

    阴斐透露出自己不愿趟这浑水,祝智眼神变得有些阴鸷,道:“黄忠此去必败,匈奴大军兵临城下之时吾等起事,定能一举成功。”

    阴斐还是摇头:“祝公,某就当你今夜未曾来过。”

    “你?”

    祝智见阴斐还不上路就欲翻脸,后生生忍下,道:“明公不知,其实耿祉未死,这次就是耿祉带军而来。”

    阴斐听到耿祉未死,眼神一阵闪耀,许久道:“祝公,刘侯乃忠臣。”

    祝智怒而摔袖离去。

    “叔父,祝公为何而来?”

    祝智离去,阴夔悄然走进书房,阴斐正在提笔写着什么?

    阴斐闻言道:“还不是老一套,劝某跟他合作,驱逐刘备。”

    阴夔问道:“叔父不是不看好黄忠吗?既然黄忠败局已定,叔父干嘛还要坐山观虎斗呢?”

    阴斐冷笑:“孰胜孰败尚未可知也!吾一直觉得有那不对劲,直到祝智拿着何后的谕旨前来,某才明白祝智做事太周密了吧!”

    阴夔一愣:“做事周密不好吗?”

    阴斐看着阴夔道:“祝智周密,他的盟友都周密吗?”

    阴夔下意识摇头,阴斐道:“那为何没有一点风声?”

    阴夔道:“这是陆城军封锁消息。”

    阴斐点头:“还有陆城军大将都离城而去。只留于禁一人,若你想把太原做根基,你会这样做吗?”

    “不会。”

    阴夔坚定的说,此刻深佩服阴斐的眼光,阴夔问道:“那咱们怎么不投靠陆城军呢?”

    阴斐道:“祝智劝某不成,必会监视于某,某一举一动他都会注意,妄动岂不是打草惊蛇?既然陆城军有关注,咱们不动就是对陆城军最大的帮助。”

    “喏!”

    阴夔心道:又学一招。

    阴斐见阴夔明悟,道:“当然也不能什么也不做,你把这绢帛无意间落在花园内。”阴夔皱眉:“这是?”

    “何后的谕旨大意!”

    阴斐道。

    阴夔点头又皱眉,为何丢在花园内?

    阴斐轻笑,阴夔恍然大悟,陆城军既知道这是祝智有阴谋,祝智监视阴斐,陆城军岂会不监视阴斐?

    落在花园里就是给陆城军传消息了,不管传不传得出去,阴斐都是站在刘备这边的。

第五十六章匈奴分兵

    兹氏县。

    此刻的兹氏县一片狼藉,烽火袅袅,残尸断骸遍地可见,匈奴人的身影随处可见,汉人偶尔露出身影,又飞快的藏了起来,深恐被人发现。

    两个身穿汉服的人在一队甲士的护卫下直奔县廨府,右边的那人看到这边的惨状有些不忍目睹,对左边的人道:“耿中郎,这匈奴人也太残暴了吧!”

    那耿中郎微笑:“匈奴人一贯如此,否则这中原不被他们全占去了,匈奴残暴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温和起来,占我河山呐!”

    右边那人不置可否。

    殊不知耿中郎所言甚是,百余年后匈奴人在刘渊温和的政策下霸占三晋大地,并拉开五胡乱华的帷幕。

    二人径直入了县廨府,县廨府内倒是一片祥和,匈奴人披甲持锐颇为雄壮,一匈奴贵族模样的人正在演武。

    耿中郎在其演武完毕拍手叫好,他身边的文士亦象征性的拍手。

    那贵族看到耿中郎大喜:“中郎大人,旁边这位可是晋阳使者?”

    耿中郎点头:“回大王,正是使者。”

    “某见过大王。”

    那文士施礼,大王连忙将其扶起:“先生不必多礼,先生先稍事休息,待本王沐浴一番再为先生设宴款待。”

    “如此,多谢大王。”

    那文士与耿中郎一起离去,耿中郎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