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回到三国去种菜 >

第284章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284章

小说: 回到三国去种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说刘备诸妾还没生出儿子,可已经接连有两个女儿降生,随着势力急剧增大,刘备的宠妾也会越来越多,生个儿子不成问题。

    张宁没想过让张旭继承刘备的势力,不说刘备愿不愿意,单单他顶着小贤良师的名号就能让诸多儒士反对,张旭身上道家印记太深了。

    为了抱住张旭的性命,张宁绝不能再得罪中山三族,虽然三族都是商贾出身,可他们都是刘备的亲族,日后都是显贵一脉,尤其是甄宓被道人刘良四处称赞:“此女有贵不可言之相。”

    贵不可言,那就不是皇后吗?

    皇后的孩子就是嫡子,日后可是有继承刘备之位的首选资格。

    整个黑山都撒满了黑山军的踪迹,张燕带着甄氏姐妹回来的时候就被这怪相惊着,同时更加肯定这二女必有一是甄宓。

    张燕深吸一口气,甄宓的到来让他不得不提前做选择,因为稍缓,就跟陆城军有了芥蒂,在陆城军跟黑山军将来合并的时候出现芥蒂,这对黑山军可大不妙。

    “渠帅,您可回来了?”

    刘当一听到张燕回来的消息,立刻赶来见张燕。

    张燕冷静的问:“大小姐已经知道扣押三氏商队的事了?”

    刘当连忙点头,一脸懊悔的道:“不仅如此,而且还把甄氏送给刘备的两个女人给弄丢了?”

    “嗯!带人去看看后面那匹马的两位是不是甄氏小姐。”

    张燕随手一指骑在马上犯困的甄宓跟甄脱道。

    刘当闻言眼睛一亮,道:“渠帅放心,某这就去请三氏管事。”

    张燕留下甄宓二人待确认,自己径直去见张宁却没想到张宁处有贵客在。

    “戏先生,您怎么来了?”

    张燕毫不掩饰自己的惊愕之色,虽说时隔两天晋阳该派人来了,可戏志才随刘备出征鲜卑应该在五原才对,怎么那么快来到黑山?

    刘备的消息灵通他晓得但不可能会预知,除非是阴谋?

    张燕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戏志才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看到张燕精神一震,道:“张平难,您放心某是在陆城听到消息后才迅速赶来,此时主公才刚刚得到消息,不过恕某直言目前夺取常山、中山两郡的机会已经成熟。”

    张燕被戏志才耿直惊着,目前黑山军大面积出井陉,在常山、中山两郡搅动风云,他却告诉自己取二郡时机已成熟,这是信任自己呢?还是信任自己呢?

    张燕晒然,戏志才已看透他的心思,道:“张平难休要疑虑,如果某没有十足把握,岂敢深入虎穴?”

    戏志才表现出的信任让张燕心中一暖,道:“不知戏先生准备让某怎么配合?”

    戏志才笑着从袖里逃出一布帛,道:“计划都在这里面,张平难可以细细揣摩下再做决定。”

    “好。”

    跟聪明人合作就是舒服,起码没有那么多节外生枝。

    张燕跟戏志才在黑山谋划取中山、常山两郡,张白骑却威风无限。

    自其率军出井陉道,趁夜一举拿下井陉县,身在井陉县驻足玩耍的韩莒子丢下上千常山精锐,只带数十心腹精锐逃出井陉县。

    喝得大醉的韩莒子一直到天明,才彻底醒悟过来:黑山贼重新出山了,而且一战就歼灭自己上千精锐,还拿下井陉这个要镇。

    韩莒子看着井陉恨道:“某一定会回来的,一定会回来的,黑山贼,你们给某等着。”

    韩莒子咬牙切齿的离开。

    张白骑兵分两路,一路径直取灵寿、蒲吾,而后直下中山郡,一路他亲自率领前往常山郡郡治元氏县。

    韩莒子前脚赶到元氏县,后脚张白骑就派兵围了元氏县。

    韩莒子连夜去见太守,反而被太守以通匪罪给关押起来,幸好平时韩莒子为人不错,太守属吏为其多番求情,他才幸免于难。

    之后韩莒子在常山太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被狱吏放出城,韩莒子看着元氏城跟城外漫山遍野的黑山贼感慨万千。

    一日前他还是常山郡都尉,手握数千郡府兵的中两千石大员,如今锒铛入狱,白身出城,此恨难消啊!

    “都尉,咱们接下来去哪?”

    韩莒子的心腹问道。

    韩莒子苦闷道:“先杀出去再说,黑山即反,常山、中山、赵国、魏郡必定都受牵连,如今晋阳不可去,只有前去陆城,幽州南部都尉太史慈与某有一面之缘,咱们可去投奔于他。”

    “喏!”

    韩莒子拼死杀出,黑山贼猝不及防只能看着韩莒子率数十骑离去。

    韩莒子一路向东经河间而入幽州境,路途上听闻的消息都是黑山军攻城拔寨的好消息,什么时候黑山军有如此战力?

    韩莒子突然有些懊恼自己平时给黑山贼太多照顾,以至于让黑山贼如此做大,弄得自己有家不能归。

    黑山军本就士气不错,加上训练跟甲械支撑使得黑山军逐步朝精锐方向去,攻城器械也有工匠制作,再加上黑山军在陆城军的熏陶下,攻破城后灭土豪拉拢佃户,一时间在中山、常山两郡声势大增。

    这无疑让某些人跌破眼睛,但同时心里窃喜不已,原本还怕黑山军战力不足,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如今看来绰绰有余,当然他不认为黑山贼能战胜自己的精锐部队。

    驻守在巨鹿郡的淳于琼如此想,当然他的军师郭图更是如此想。

第一百三十四章太史慈的左右为难

    “都尉,先生,元氏县告急,常山太守已全面倒向本初公。”

    蒋义渠满脸的喜色的出现在淳于琼跟郭图跟前。

    淳于琼闻听消息后面露满意的神色,郭图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问道:“中山方向的黑山军呢?”

    蒋义渠想到中山三族的顽强抵抗,有些懊恼的道:“中山三族在中山势力庞大,外加中山太守栗成又是干吏,中山军民据城而守,黑山军进展缓慢,如今还在新市城前呢?”

    淳于琼小心的看向郭图,道:“公则啊!你说咱们是不是立刻发兵两郡?”

    郭图轻轻摇头:“不急,刘备远在草原,公孙瓒正欲青州黄巾交战正酣,幽州刘虞正极力安抚鲜卑各部,咱们有的是时间来等栗成跟中山三族来求咱们,另外也让黑山诸贼明白,这逐鹿中原不是谁都有资格的?”

    淳于琼听得直点头:“不错,不错,也让这帮悍匪明白一下正规军的含义。”

    涿郡陆城,陆城早已不复之前的繁华,可比之一般的城池依然繁华,刘虞为了保住陆城,特设幽州南部都尉,由陆城系亲近的将领太史慈来担任,并命一校人马常驻陆城。

    短短两三年内,太史慈由流亡江湖的游侠儿到掌握一校兵马(两千五百人)的都尉,又坐镇陆城这等繁华地,最感谢的就是刘备跟刘虞。

    随着中山、常山两郡的求救使者源源不断的赶来,太史慈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中,为刘备计应该出兵,为刘虞计就不应该招惹黑山军,因为北太行山也有不少黑山军。

    万一黑山军大举北上,公孙瓒又不在辽西,一旦鲜卑骑兵南下,幽州危矣!

    因此韩莒子带数十骑狼狈逃到陆城,太史慈亲切欢迎但却对韩莒子请兵的要求置之不问。

    “都尉,刘族老请您去一趟。”

    太史慈正在练武消除进退两难的烦恼,自己的心腹突然跑来禀报。

    “哦!”

    太史慈收枪,接过汗巾擦了擦汗,随口问道:“刘族老有说什么事吗?”

    “没有,来的人只是说请都尉赴宴。”

    心腹亲卒道。

    太史慈抬头看了看夕阳,夕阳如血,凄美的就像西边的战场,这点赴什么宴?看来韩莒子求到刘族老那里去了。

    刘族老乃原陆城族长刘浑,刘备将陆城迁往晋阳后,族长率大部分族人前往跟随,刘浑却自甘留下来守候宗祠,因此得到大部分族人跟陆城人的敬重。

    韩莒子若真求到他那去,太史慈还真不好拒绝,看来今夜势必要有个决断了。

    “来人,备浴。”

    “喏!”

    太史慈一番沐浴后,便前往陆城侯府。

    刘备及大部分族人离开陆城,为了彰显族老刘浑留守宗祠的孝义,刘备特将陆城侯府赐给刘浑居住。

    刘浑虽老却不糊涂,侯府后宅他自然不住,只是住在侧厢内,侯府大门亦不开启,又在侧厢处开了一小门。

    刘浑虽老可地位尊崇,太史慈每月都来问候一遍,因此也算侯府常客,门房自然认得太史慈这位陆城军权最重的人。

    太史慈一进门就看到刘中跟韩莒子出迎。

    刘中自从那夜骚乱后被刘备免了职,自己在讲武堂学了一段时间,然后一直在家赋闲,别人都随父亲去晋阳,他却无颜再领兵,陪刘浑一起留守陆城,没想到因祸得福,涿郡太守征他为贼曹从事,暗中又成为涿郡的情报头目。

    “子义兄,这位韩都尉,你想必已认识可吧!”

    刘中指着韩莒子问太史慈。

    太史慈点头:“韩都尉第一次来时某已知晓,只是某公务繁忙,尚未与韩都尉好好聊聊。”

    韩莒子了解的道:“陆城军训练任务繁重某是知道的,因此一直也没去都尉府上叨扰。”

    太史慈点头,你是没去,你的下人天天去堵门。

    “那今日不就是个好机会,两位老兄可要好好聊聊,你们一个常山都尉,一个幽州南部都尉,咱们陆城跟晋阳的联系可就全靠两位了。”

    刘中笑着道。

    太史慈面露苦笑,这才刚入门就来戏了。

    韩莒子道:“某已成丧家之犬,还望太史都尉发兵相助。”

    太史慈道:“好说。”

    刘中在里面掺和,三人一路来到刘浑的住处。

    刘浑已近七旬可身子骨依然健朗,正在一片自己种的菜地里劳作,身旁还跟着一位儒士。

    远远看去,太史慈看不清是何人,只是那单薄的身形看的有几分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是何人?

    “某见过族老。”

    太史慈上前见礼。

    刘浑闻言站起身,挥手让太史慈起身道:“子义来了,快进屋。”

    刘浑一走,双目一黑又栽倒的趋向,那儒士赶紧搀扶住刘浑,太史慈也上前一步扶住刘浑。

    太史慈鹰目瞄了那儒士一眼,好似走着熟悉,但不记得在哪见过?

    二人把刘浑搀扶回屋内。

    刘浑坐在太师椅上,刘中端过婢女递过来的茶水,道:“叔祖,你贫血症又犯了吧?快喝些糖水。”

    刘浑点头,喝过糖水才觉得好些。

    “某已经没事了,子义、志才先生、韩都尉,快请坐。”

    太史慈听到志才先生,不由又看了那儒士一眼,一直听说刘备身边有位谋士戏志才可知天下事,难道这位就是?

    太史慈虽疑虑,依然道:“族老,既然您身体不好,这菜地就不要自己侍弄了。”

    刘浑摇头:“老头子老啦!已经不能再上阵杀敌,如果连种地也种不成了?老头子还活着有什么滋味呢?子义不必再劝,对了,你还没见过志才先生吧?”

    太史慈摇头,刘浑道:“志才先生可是侯爷最看重的谋士,子义可以多跟先生交流一下。”

    “东莱太史慈见过先生。”

    太史慈起身一脸恭敬的道。

    戏志才亦起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