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回到三国去种菜 >

第343章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343章

小说: 回到三国去种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大将军,那个大将军可是天下十三州的将军,而仅非益州一地之大将军。

    吴匡想到吴,不由心里又活泛许多,也许女儿关键时候才是自己最大的筹码,吴不能嫁给刘瑁。

    原本吴匡想过,把吴嫁给刘瑁或刘璋,这样他就能以外戚的身份统领益州军政,然而益州的岌岌可危让他把目光投向刘备,也许益州不保,投靠陆城军才是唯一的出路。

    吴匡见多了朝廷政变,他对权利的渴望不如一般人那么大,因为他知道掌握的权利越大,死的越快。

    如何进,大权在握不过两年,董卓亦不过三四年,王允、李儒等不过数月,眼前的刘焉、刘诞也不过年余,他又能活多久,因此投靠陆城军才能活得安稳。

    议和使者一路朝剑阁而去,雒城、江州战场都因为陆城军辎重跟不上,而使得坐围坚城而不得,这也暴露了陆城军不善攻克坚城的弱点。

    张松一行人到达剑阁时庞羲刚刚击退一波陆城军的进攻,如今剑阁攻防战就跟训练一样,每天陆城军的路数都一样,每天都留下近百具尸体退下,当然益州军死的更多,甚至有时候能达到十比一的伤亡。

    十说的是益州军,那也没有办法,陆城军甲械齐全,又有犀利的弓弩以及投石机。

    投石机,乃刘备在雒阳武库内找到,又经郑钧、高顺等一干大匠改进,如今已成为陆城军的攻城利器。

    庞羲每天都在水深火热里苦熬,每一天身边都有血肉模糊的同袍被抬下去,如果不是有督战队,加上剑阁险关,人早跑了。

    因此庞羲没有杀邓贤,只是让邓贤率部每日坚守关墙,邓贤不负其所望,每天都坚守在第一线,其麾下儿郎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其从没说过一个退字。

    庞羲这才把他引为心腹,不是邓贤遇敌便撤,而是陆城军太强悍,邓贤不是对手啊?

    庞羲见到张松三人,听到三人带来的旨意跟成都的消息,庞羲呆愣在原处,自己在前线每日打生打死,后方竟然发生兵变,最可耻的是他们竟然要投降。

    这庞羲看来,议和跟投降没有什么分别,刘备跟刘焉仇深似海,除非刘备傻了,才会在占据如此大的优势下跟刘璋议和。

    张松跟法正极力劝说庞羲,庞羲无力抬手道:“某心已乱,你跟某手下人讲吧!”

第九十三章议和(关于打赏的两次加更明天一并加)

    “议和?议什么和?跟谁议和?陆城军吗?”

    邓贤等将校被庞羲招来,听到法正跟张松的来意后立刻炸毛,邓贤更是激动的大吼:“议和?亏你们想的出,咱们在前线浴血奋战,你们却要议和?某不同意,某麾下儿郎亦不会同意。”

    法正闻言皱眉,道:“议和是为了保全益州百姓。”

    “哼!”

    邓贤冷哼:“今天是议和,明天是不是就得投降了?尔等是没上战场,若明天投了降,陆城军死在白水、葭萌、剑阁三关前那么多人,他们能不报复吗?”

    法正道:“邓将军可放心,既然是议和,陆城军肯定不会秋后算账,何况军人战死沙场乃本分?先前各为其主,诸位杀敌越多岂不是显得诸位越有本事吗?”

    诸将校听到法正之言不由一凛,其实法正说的没错,两军各为其主,生死各安天命。

    邓贤脸一冷道:“看来尔等真想投降,尔等难道不知先帝与刘备有灭族之仇,你们投降官升一级,先帝子嗣怎么办?若先帝在泉下有不知会作何愤怒状?尔等可对得起先帝栽培知遇之恩?”

    邓贤几乎指着法正的鼻子骂他背主。

    刘焉在益州排除异己,针对的只是益州本地士族,对法正这等跟随他入蜀和入蜀避难的士族青眼有加。

    法正不再言语,毕竟议和这事却是有些对刘焉不住,在陆城军全面占优的情况下议和,不是割地就是赔款,这不变相把刘焉辛苦打下来的基业白送给仇人刘备吗?

    张松见邓贤叫嚣个不停,当下丑脸一拉,更显得奇丑无比。

    张松的丑三国演义有详细的描写“额镢头尖,鼻偃齿露”,额头像锄头,头尖,鼻塌,牙齿外露,而且个子矮小,大家可以自动脑补新三国(高希希版)里的张松。

    众所周知历史小说对人物特征描写很少,像关二爷也只有丹凤眼、卧蚕眉、枣红脸、长髯寥寥数字,刘备双臂过膝、大耳垂肩,张松亦被这八字描述足亦证明其丑,甚至比庞统还丑,庞统的丑不过是相貌奇特而已。

    张松当下指着邓贤道:“哼!罔顾先帝知遇之恩?某看尔等才是罔顾先帝之恩,先帝拨尔于行伍之间,可尔如何报答先帝,逼名将张任反叛,结果张任一路从宣汉、宕渠、江州,再到德阳、广汉,如今更是兵至雒城,眼看就要打到成都,尔可对得起先帝?”

    “某?”

    邓贤闻言正要辩解。

    张松哪里会给他辩解的机会,又道:“陛下让尔坐镇汉昌,紧盯米仓山方向,尔是如何做的,轻易就丢掉汉昌,而后更是屡战屡败,如今你有何面目提先帝?如某是你,要自刎以谢先帝知遇之恩。”

    “再说议和,如尔能将张鲁之乱早日剿灭?岂有陆城军翻越米仓山?若尔能堵住米仓山或灭杀翻越米仓山之敌,陆城军岂能与张鲁合兵一处?若尔收复汉昌,陆城军岂不被围在宕渠一代?若尔等坚守白水关不使陆城军入蜀,主公又岂会提议和之事?”

    “够了!”

    庞羲见张松句句直戳邓贤内心,一点也不留情,甚至有抹平数万东州军血战数月的战果,当下推席而站道:“某意已决,同意议和一事,某愿全听二位之言。”

    “哼!这就对了嘛!”

    张松当即笑道。

    “将军三思。”

    邓贤领衔出列恳求道。

    庞羲见张松脸上的笑容由暖便冷,当下抽出腰刀一下将席案斩作两半,喝道:“吾意已决,若有反对者就如此案。”

    邓贤等人怒而不敢言,张松得意的道:“庞车骑果然是明智之人。”

    张松带着法正、吴懿得意的离去。

    邓贤却在张松等人离去后不忿的说:“将军,难道咱们就这帮文人把主公基业拱手相让给那大耳贼吗?要知道将军与先帝跟大耳贼有灭族之恨呐!”

    庞羲闻言怒瞪邓贤道:“某岂不知?不议和?怎么办?”

    邓贤道:“都是这帮益州本地士族作怪,将张松等人杀了,某看谁还敢再言议和?朝廷无议和心,大家死守剑阁,某不信陆城军还能在剑阁耗个一年半载,再说主公不是前往凉州、羌胡、袁绍处求援了吗?时间一长,刘备还能安心在蜀吗?”

    邓贤的话庞羲不是没想过,可是天真能如自己所愿吗?当下道:“杀了一个张松,还有李松、董松,你能尽杀益州本地士族吗?杀光他们,谁来统治益州各地,靠你吗?”

    邓贤被庞羲说的不再说话。

    庞羲又自言自语道:“至于凉州韩遂、马腾,某听说贾诩在武威吓得韩遂连府门都不敢出,生恐被贾诩暗算,马腾在陇西与其死马超弄得很僵,又要提防韩遂,根本不敢出兵,至于袁绍,哎!张飞一人将文丑、颜良二人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袁绍只能在河内干耗。自从陆城军借给公孙瓒一批物资跟教官后,公孙瓒又重组白马义从,阎柔等人被彻底赶出汉境,眼看公孙瓒又要南下,袁绍亦不敢动,你说谁还能救咱们?”

    庞羲见邓贤等人不发一言,不由恨铁不成钢道:“其实说来还不是怪尔等作战不力,让陆城军在巴郡、广汉弄得风生水起,不然某怎会同意议和?还有吴崇义,在这关键时刻竟然还行废立之事,他想干什么?投靠陆城军吗?”

    庞羲话语中毫不掩饰对吴匡的不满,邓贤等人却不好说话,因为在他们心中刘诞的确不是个好皇帝,哪怕刘诞对屡战屡败的邓贤没一点责罚,可邓贤依然对其不感冒。

    “也许,吴将军有不能言的苦衷。”

    邓贤低声道。

    其实邓贤已经听到成都传来的风声:吴匡因为刘诞霸占其妻,又枉杀他的妻儿才使得吴匡叛变,可以说吴匡完全被逼的。

    他们出来当兵不就是求家人过得好吗?遇到刘诞这样的主子,他们又怎能放心在外打仗?万一哪天刘诞来了兴致看中他的妻子,又杀他们满门怎么办?

    庞羲瞪了邓贤一眼道:“陛下,乃先帝亲封,纵然有错也该先告知以太庙,他放学伊尹,难不成他要做董卓吗?”

    庞羲对突然出现的刘璋很不感冒,当初刘焉选刘诞为帝,他出力甚大,如今刘诞被庞羲所杀,他自然火大。

第九十四章议和,我们不服(为撒手卡车大打赏加更)

    “主公,剑阁关有一队人走出,恐怕这就是那边传来议和的使者吧!”

    刘璋虽然经过刘焉身死、刘范被擒、刘诞惨死,心中对陆城军有些不满,不过他依然跟陆城军互通消息。

    因此刘璋一派出使者就有消息从成都传到剑阁关外的陆城军大营,陆城军对剑阁的进攻彻底成了诸军实兵演练的场所。

    关于议和这件事,刘备早已招郭嘉、戏志才等人商量过,郭嘉跟戏志才一直同意议和。

    其实刘璋更想的是投降,不过被郭嘉给拒绝,理由是与其接受一个隐患很多的益州,不如索性将益州所有的野心家一次清理干净,免得刘备参与中原争霸时被人在益州拖住,陆城军这些年一直都是几面作战,使得陆城军的战略一再改变。

    戏志才亦是同样心思,如今益州士族跟东州士族矛盾甚大,在没经过赵韪之乱以及南蛮的威胁,外加二十年的磨合,两者之间矛盾丛生,既然如此不如等他们缓和一些,或者等他们自行处理后再接手。

    刘备两大谋主都如此说,刘备自然同意,他又派人询问荀及贾诩的意见,两人都跟郭嘉意见一致,又把各自嗅到的危机告诉刘备。

    袁绍跟韩、马以及鲜卑、羌胡的蠢蠢欲动,的确让人很棘手,刘备真不可能耗在益州一年半载,不然真可能顾此失彼,何况有刘璋这个最大的内应在,哪怕晚些年再挥军入益州也来得及。

    郭嘉道:“主公,议和可以,首先刘璋得割巴郡、广汉、广汉属国三郡给主公,最关键的是要赔偿主公出兵的粮饷。”

    戏志才亦道:“称臣、纳贡、互市、遣子、联姻一样不能少。”

    郭嘉跟戏志才一人一语,说出许多苛刻的条件,那架势深恐吓不走益州使者一般。

    刘备瞪着眼道:“你们确定这么苛刻的条件,刘璋,哦!不,益州士族会答应?”

    郭嘉跟戏志才对视一眼,道:“主公,如果不苛刻?庞羲跟吴匡怎会放心一斗?”

    “如何不苛刻?益州士族跟东州士族的矛盾又怎会炽热化?”

    戏志才随即接口,接着二人一同道:“矛盾不激发,主公如何能从中取利?如何尽快夺得益州全境?”

    “好吧!”

    高智商人的世界咱不能彻底理解,刘备决定做甩手掌柜,道:“那这使者交给你们二位接待,法正、张松、吴懿,三个人恐怕代表三方势力,最好把他们都拉拢到咱们这边来,至于议和条件不防放松一些。”

    郭嘉开玩笑道:“主公,难道他们三是您必须招降的三大儒士吗?”

    刘备一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