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回到三国去种菜 >

第398章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398章

小说: 回到三国去种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增至五千人。

    兵马大增,粮草自然要自筹。

    雷绪不敢向本地大族征集,自然就苦了当地百姓,连年来有百姓离去,或者顺沔水进入汉中,雷绪亦不以为意。

    这日,雷绪刚纳一小妾,折腾一夜后睡着。

    忽城中大乱,喊杀声四起。

    待雷绪起身,城门已开,一支船队自沔水而至,一队队精兵自船中开下。

    雷绪的五千人马对付山匪、百姓还行,面对精锐部队只有败逃的份。

    雷绪得到溃兵的消息,才晓得晋军进了城,慌乱之下连忙带着亲卫逃出城,武当城轻易的落入晋军手中。

    李严带大部队进入武当城时,整个武当城已全部落到晋军手中,李严一进入武当城就发安民告示,而后派人惩处作奸犯科之人,又有晋军文职吏员安抚。

    晋军不征粮,又驱除雷绪这个祸害,士民为之欢呼。

    有了武当这个落脚地,晋军就能从汉中沿沔水绵绵不断的开来,接着便能沿沔水南下,也可攻略丹水两岸。

    翌日,李严带水师继续南下。

    南阳乃东汉第一大郡,刘备志在必得,且不能落到刘表手中,因此他此刻跟刘表赛的就是时间,双方是盟友,又都是刘氏宗亲,这城池当然是谁占下的是谁的。

    武关,晋军一夜忙碌,结果只逮着陈兰,张勋稳坐武关,让黄忠不仅扼腕叹息。

    翌日,黄忠带大军攻关,首先就要填平武关前的护城河。

    一辆辆蒙着牛皮的盾车出现在关墙下,随着盾车前行是一辆辆独轮车,车上载着装好的土石,好用来填河。

    有盾车阻挡武关上袁军的箭矢,大半日的功夫护城河被填平,下午休息好的晋军高举着包铁大木盾,抬着云梯朝武关进发。

    一个晋军接着一个,包铁木盾似一曾铁墙一般进发到城下,而后云梯被树立起来,一个个穿着重甲的晋军爬上云梯,快速朝城头蹿去。

    关墙上,袁军用擂木、滚石、热油等各种手段来招呼晋军,直到日头落西,晋军才撤军,将墙下的近百具尸体拖回。

    半日攻城,晋军死百余人,轻伤数百,重伤两百余。

    幸好有随军医士救治,然就是如此,死亡人数也突破一百五。

    黄忠在伤兵营转了一圈后,文聘已在中军大帐等待,黄忠也不废话,当下道:“此番夺城,可有必胜把握。”

    “有。”

    文聘语气坚定的说道。

    从绝涧上垂绳而下,这可是战争史上第一次,不仅黄忠没太大把握,就连文聘也心有忐忑,可这不安他不能告诉黄忠,因为此一战胜,就能名垂青史。

    晋军中名将如云,猛将更是不可数,若不出奇计,何以名垂史册?文聘对此机会绝不会放弃。

第三十七章黄忠义释张勋

    武关。

    又是一夜,又是星光黯淡的一夜,可攻防双方已交换。

    相比昨夜晋军大营的防守松懈,张勋可一点也不松懈,部署比往常多数倍的兵力巡逻,几乎每一刻钟就有一队精兵在关墙上巡逻一回。

    可以说是关墙上巡逻兵士来往不绝,每一个时辰就会换一波,如此可最大程度保证士兵的精力。

    然而谁都不曾往关城南面的绝涧上望,此刻绝涧上一根根绳索垂下,接着一个又一个身手矫健的顺着绳索滑下,有绳索自然有滚轮。

    当第一个晋军士兵安全落到关墙上时,掏出怀中的火折子对绝涧跟城头各晃几下。

    绝涧上陆续有士兵落下,城墙下也有晋军悄悄的靠近。

    等到袁军巡逻队发现时,从绝涧上下来的晋军已有数十人,他们迅速用手弩将袁军射杀。

    依然有袁军发出声响,立刻引起袁军的警觉,迅速有附近的巡逻队赶来,晋军无奈与袁军交战。

    晋军因减重,每人只穿内甲,简单的兵器,一把缳首刀一把手弩。

    然晋军还是凭着精湛的武艺跟配合将袁军杀得连连败退,可随着大量袁军巡逻队杀来,晋军组成一个半月形防御阵阻挡。

    随着越来越多的晋军从绝涧上下来,大量的甲械也被从绝涧中丢落,晋军将防御阵型扩大数倍,渐渐占据城头一段。

    晋军将准备好的火折子丢下,城外大队晋军立刻发动凶猛的攻势。

    张勋合甲而卧,从他听到喊杀声到带队杀到城墙上只用不到一刻钟的时间,然而只是这么短的时间。

    晋军已扛着云梯奔到城墙下,张勋顾不得围剿自绝涧而下的晋军,只能先应付攻城的晋军。

    许多袁军都是合甲而睡,闻到鼓声赶紧冲到城头,可是晋军已开始攻城。

    并在晋军控制的一段城墙上登录,越来越多的晋军杀上城头。

    袁军在精锐晋军面前显得特别苍白无力,在横刀、明光甲这等利器前更是显得稚嫩,晋军一点点的扩大着战果。

    随后晋军杀下城墙,接着杀散城门守卫后打开城门,又放下吊桥,早已准备好的大队晋军杀入关中。

    比之天明,晋军已彻底掌握整个武关的局势。

    张勋力战黄叙三将,失手被擒。

    随着张勋被擒,武关内的袁军皆逃散或投降。

    天明后,黄忠与法正一起入关,并一起接见了被捆缚着的张勋。

    “张将军乃主公素来仰慕者,尔等怎能如此对待?”

    黄忠斥退押着张勋进来的晋军士卒,正欲为其松绑。

    张勋冷哼一声,别过头,躲过黄忠欲解其缚的手,道:“黄将军不必如此,某受袁公大恩,生若不能为其尽忠,死后如何见先人?”

    “将军,袁公路在淮南倒施逆行,横征暴敛,毫不体恤百姓,又妄自废帝,称帝,实乃大汉罪臣,将军又何必为其尽忠?”

    法正出言劝道。

    张勋苦笑:“先生此言劝腐儒尚可,某跟随袁公就是欲建立一番功业,今日既然被擒,也是某运道使然,将军不必再费心,今日只有俯首待戮的张勋,绝没有投降的声音。”

    张勋声音不大,可其言却掷地有声,让诸将不仅升起钦佩之心。

    且不论张勋武艺、本事如何,单论这份忠心就让人敬佩。

    黄忠叹息一声,道:“将军忠义,某深为佩服,既然将军不愿降,某亦不愿为难将军,破坏将军名声,将军且去吧!”

    张勋一愣,他已做好死的准备,没想到黄忠竟然要送他离开,这,难道是欲擒故纵,还是想感动自己。

    黄忠未免也太小瞧人了?

    某要是想要一个借口,又何必一味求死?

    对武将来说,名声有何用?忠心,才是最重要的。

    张勋冷眼看黄忠割了自己的绳索,又命人取来张勋的兵器与盔甲,接着送张勋出城,连带着张勋的战马及亲卫。

    当张勋出城的那一刻,他真的傻了。

    黄忠真把自己放了?

    将心比心,张勋不会把捉到的敌将放掉,劝不降就杀,不杀就押着,哪有说放就放了?

    还是说黄忠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张勋是又惊喜,又羞愧。

    “将军,为何把他放了?”

    秦宜禄不解问道。

    他与陈到、黄叙联手拿下张勋,本是大功,没想到功劳就这么跑了。

    黄忠白了他一眼,法正解释道:“秦将军,张勋乃南阳大族出身,还是仲景先生的族侄,抓了他又有何用?何况主公以仁德传天下,扣押张勋,只会让一部分张氏族人彻底投靠袁氏,而放了张勋,即可笼络张氏,也可让南阳等士族看看王上的胸襟。”

    刘秀,刘邦,都是以招降纳叛成就帝业,刘备若想得到第二的名头,就必须也得有如此胸襟才配得上,向来心胸狭窄之人没有成就帝业者。

    曹操收了杀子的张绣,刘秀收了害自己兄长的朱鲔。

    法正见诸将沉默,道:“诸位都看到了,张勋誓死不降,若硬逼之只是一具尸体,然而放他离去,好处亦不少,起码这武关附近的袁军都会被其带走,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武关外的要隘不好吗?”

    诸将点头。

    随后果如法正所言,武关外的袁军俱被张勋带走,武关重新落到晋军手中,只要黄忠开心,明日就可南下南阳。

    武当,李严率水师沿沔水南上,沿路望都乡被破,县、阴县皆被李严攻破,当地士族无不望风而降。

    南阳乃帝乡,刘备被称为第二个刘秀,自然引得南阳士族纷纷投效,何况还有张机及隐士张伯祖的影响力。

    李严一路过筑阳,到山都才碰到刘表部下蔡中部,这时刘表军才知晋军已拿下沔水各县。

    蔡中不敢轻易与晋军交战,关羽的武勇还在荆州回荡,关羽曾借荆州境入巴中。

    两军在山都对峙,蔡中连夜向刘表禀报,刘表大惊,一边派使者前往山都见李严一边传信蔡瑁、邓济,要他们尽快拿下新野,以免南阳全为刘备所取。

第三十八章雷绪的逆袭

    南阳郡山都城。

    三月初,李严汇合自上庸、房陵统兵而来的孟达(时任上庸太守,辖上庸、房陵两县)、申眈、申议部。

    翌日留义阳人傅彤为山都长,专门负责与刘表使者谈判,自己却悄悄与孟达三人顺水而下,自阴县杀向乐成,兵锋直指穰县。

    刚刚逃到乐成的雷绪大惊,当下率军开门而逃。

    乐成守将正准备死战,听说雷绪弃门而逃后亦弃城而走,乐成长开门投降。

    李严令其仍为乐成长,自己统兵前往穰县。

    穰县,位于濡水之南,乃宛城往武关输粮要道,张勋率军入武关,曾有麾下卫开坐镇。

    卫开尚未见到晋军来,反而接到雷绪率败军至,接着就听到张勋率军渡过濡水,连夜奔往宛城。

    当然张勋不是没做事,沿途令丹水、顺阳、冠军几县的守军退往穰县,张勋准备回宛城后,发兵再来与晋军决战。

    雷绪乃雷薄族弟,相比雷绪,雷薄乃袁术麾下大将,张勋出宛,而留其守之,足以证明他在袁军中的地位。

    有小道消息传:张勋为晋军所擒。

    如此消息为真,以后南阳将会是雷薄的地盘,至于有没有以后?呵呵!起码人家现在是南阳第二号人物,还有可能称为第一号人物。

    卫开在见到雷绪后就好吃好喝的招待着。

    雷绪过了惊慌期,穰县又有袁军陆续而至,小小的穰县已有近万兵力,雷绪不由胆气一壮。

    想武当之败,他败得稀里糊涂,如今手里有比之前更雄厚的兵力,不仅想与晋军一战,以此来洗刷弃城而逃的命令。

    时张勋自上请罪书至袁术处,雷薄亦派人前往杨弘处走动,希望接替张勋的职务。

    袁术听到张勋的请罪书虽恼火的摔了几个酒樽,可还没糊涂到临阵换将的程度,又有阎象、袁耀等力保张勋。

    袁术才稍按下怒火,令其戴罪立功,尽早驱除晋军出南阳,最低也得保住一半南阳郡的地盘。

    张勋的南阳太守前加了一个假,这无疑极大增发雷薄的积极性,当然还有杨弘的撩拨:若有功,此事必成。

    雷薄得到消息,立刻给雷绪传信,务必要给晋军一些好看。

    时南阳已处处战火,李严至穰县,蔡瑁将至新野,邓济已取湖阳,黄忠亦顺丹水而下,由于张勋收缩兵力于穰县,黄忠可谓一帆风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