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回到三国去种菜 >

第449章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449章

小说: 回到三国去种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见过于将军。”

    “这下好了,于将军带队来,吕虔又算的什么?”

    “是啊!”

    泰山士族因为于禁而显得士气高涨,突然有人出言道:“不知将军带来兵马几何?”

    情绪高涨的士族皆纷纷看向于禁,希望他带来的是十万大军。

    于禁道:“为防走露消息,某带来的只有两百禁卫军。”

    “啊!”

    于禁话如同一盆冷水泼在碳火上,诸士族一时间冷了场,于禁跟两百禁卫军,吕虔手下再不济,不济也有上万兵丁,连郡府衙役都不止数百。

    两百人成的什么大事,晋王这是要他们用命去换泰山,如果要舍命的话,还是选择继续吃不饱吧!

    羊见冷场,忙道:“诸位,诸位且莫灰心,晋王已写信给吕徐州,吕徐州会起兵十万前来。”

    “什么?吕布那厮会来?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有人听到吕布忙道。

    当年他们逢迎吕布,结果如何,还是被曹操打败,结果呢?兖州人死伤无数,还是奈曹操不得?

    “咳咳!”

    羊见控制不住场面,不由干咳几声,于禁愤然拔刀屁散面前的席案,杀气四溢,凶狠的看着诸士族长,道:“诸位,若晋王派大军来取泰山,还会免两年税赋吗?要想得,必须得舍,能不能过好日子就看尔等如何取舍了?”

    “不错,自古以来都是功业火中取,某愿追随将军起事。”

    有聪明人就有愿意冒险行事之人。

    其余泰山士族在羊跟于禁威逼下不得不附和,于禁与之约定时间,然而并不强求他们出多少私兵。

    这与羊之前想的截然不同,不是说晋军一来定会景从吗?怎么变成如今这番局面,如果泰山是于禁打下来的,羊又有何面目求取蔡珏?

    于禁在南城士族的帮助下控制南城长,而后秘密召集愿意冒险的士族家中的私兵进行训练,将两百禁卫军散入其中,以老兵带新兵,这是于禁的拿手好戏。

    而后糜氏从东海运来源源不断的甲械、粮草进入南城,同时还有糜氏私兵上千人,这就是于禁在泰山立足的全部本钱。

    消息就算藏的再严密也有泄露的时候,何况羊行事并不算严密,临近南城的东阳长最先得到消息,他一边向吕虔报告,一边派人前来南城试探。

    于禁得到消息后,当即力断,立刻将麾下分成数股混入东阳城,而后直接带兵杀进东阳县廨府,东阳长未防下被于禁斩杀当场,东阳城士族随即投降。

    于禁又召集东阳城士族私兵,留下一心腹守城,随即向费国进发。

    费国长不知情况,已被于禁故技重施拿下。

第六章吕虔兵败

    俗话说:纸包不住火。

    吕虔得到东阳长的消息,立刻派人南下去打听,一边召集郡兵准备应变,同时派人沿路提醒各县长提高警惕。

    于禁本想趁势攻下南武阳,可惜南武阳令提前做了准备,于禁只好兵围颛臾城,颛臾长自知不敌,自刎于城头,颛臾城失,于禁却依旧围在颛臾城。

    南武阳令听到于禁只有两千不到,还是士族私兵,当下大喜,随即发兵进攻颛臾城。

    结果他等来是于禁的迎头痛击。

    泰山多盗匪,郡兵战斗力自然不弱,可是他对面是于禁,天下第一等练兵高手,又有两百禁卫军带领,穿着鱼鳞甲、拿着白蜡枪、缳首刀。

    这配制依然是精锐。

    结局很明显,半个时辰,南武阳令纠集的大军溃败,南武阳令自己死于战中,于禁毫不费力就取下南武阳。

    泗水下游的卞县,当即举城而降。

    泗水以南尽归于禁,泰山叛军有此声震泰山。

    吕虔忙带一万郡兵南下,准备阻于禁于泗水以南。

    于禁打着泰山贼的名义反叛,一路上连下泰山南部,吕虔自然不信,同时写信给鲁国相命其防备泰山贼南下。

    鲁国相忙召鲁国校尉王忠来商议,鲁国校尉王忠当下拍着胸脯道:“大人放心,某麾下两千儿郎盼望作战多时,待某领兵平了那泰山贼。”

    鲁国相道:“王校尉,贼不来扰,便不必管他,小心吕布才是正事。”

    鲁国近东海、彭城,因此曹操才在此放两千精锐,又有心腹校尉王忠在此。

    鲁国相不是不想争功,怎奈国内粮草不多,真的经不起剿匪这么大的动静,万一破了泰山匪,吕布入侵又该怎么办?

    鲁国相自然不知,此番就是吕布在后支持的,因此糜芳从东海悄悄开进鲁国,连取数城,鲁国相大急,忙令王忠去战糜芳。

    两军对峙于驺县,糜芳久攻不下。

    正在此时于禁率军沿泗水而上兵锋直逼鲁县,鲁国相恐鲁县有失,忙令王忠退回鲁县。

    糜芳见状大急,随即派兵追袭。

    不料在南平阳附近遇到曹军突袭,王忠又率军返身死战,糜芳被两下夹攻,大败而回,一退便退到蕃县。

    王忠汇合曹军刘岱部重新杀往鲁县,于禁在鲁县摆开阵势,以逸待劳与两军作战,当场斩杀王忠,驱逐刘岱。

    王忠被杀、刘岱战败退回山阳,立刻惊动泰山的吕虔。

    吕虔无奈只能率军渡过泗水,如果坐视泰山贼在泗水南作乱,那广大的泗水就都成为泰山贼的活动区域。

    山阳、沛国、任城国可都是兖州精华所在,泰山贼再突破泗水,杀进兖州腹心,他便百死莫恕了。

    吕虔率一万泰山贼南下,同时任城国相派蔡阳、逃回山阳的刘岱,沛国相派邓展配合吕虔剿灭泰山匪。

    吕布得到糜芳兵败的消息大怒,随即派陈登为军师、曹豹为将、侯成为前锋率军杀入泰山。

    名义也是有的,泰山贼名义上是吕布的麾下,包括臧霸在名义上还属于吕布,虽然臧霸已脱离吕布。

    徐州兵一加入战局,局势又不一样,这下连曹操都被惊动,令曹仁密切关注战局,若有战局不利,随时南下支援泰山。

    于禁面对数路大军,随即率军离开鲁县,反而杀进南平阳,南平阳兵力已被刘岱挥霍一空,南平阳被于禁一日攻下,随即于禁率军进入任城国,直逼任城。

    任城相忙调回蔡阳,又求援于山阳郡守,调刘岱来支援。

    于禁进攻任城只是虚晃一枪,实际在桃聚等待蔡阳,蔡阳大军不妨被于禁打的抱头乱窜。

    于禁随后再次占领南平阳,此时曹豹已汇合糜芳,糜芳乃刘备的大舅哥,曹豹虽然是吕布的便宜岳父却不敢奈何糜芳。

    几人汇合一处,先后取公丘、湖陆、高平诸县,看样子就知道是攻城略地。

    而后刘岱弃任城前往鲁县,结果又被于禁伏击,这次还好有准备,刘岱损失不大。

    任城并无重兵,在徐州兵的攻击下,三日便陷落。

    徐州兵才发兵南平阳,汇合于禁杀向鲁国。

    吕虔在鲁县摆下阵势,如果局势可以吕虔真想跟徐州军打消耗战,然而曹军无粮,徐州军的粮草却源源不断从彭城运来,他只能选择跟徐州军硬碰。

    不说于禁之兵,侯成乃边军出身,曹豹手下是陶谦攒下的精锐,兵都是从丹阳募来的,丹阳兵精天下。

    两军交战可想而知,吕虔大败,一万大军被败得一干二净,吕虔连夜逃回泗水。

    于禁在鲁县大败吕虔,这里立刻成为天下焦点,这下所有人都知道泰山贼之乱不是那么简单,似乎有人故意操纵的,于禁虽然带着面具,自然挡不住消息的泄露。

    徐州军跟泰山贼合作也因为大败吕虔而渡过蜜月期,徐州军要的是尽快攻下任城、山阳、沛国等地,而于禁则是扰乱泰山,最好打过济水。

    既然战略有冲突,为避免自相残杀,只能两下分兵,曹豹渡过泗水杀向山阳、沛国。

    于禁则杀向泰山北部。

    却说吕虔逃回奉高紧急招募兵丁,不得不说吕虔号召力很大,很快被其招募上万人,无粮,吕虔只能向诸士族讨要。

    士族们不敢不给,只能一面给一面联络于禁,希望于禁尽快杀来。

    成县、汶阳、巨平等地士族纷纷开城纳降。

    吕虔在极度危险下,只好一边据城而守,一边派人向曹仁求救,可远水解不了近渴,何况臧洪也不是吃素的。

    吕虔无奈只好把目光投向真正的泰山贼臧霸,臧霸原本对其来说是巨大的危险,可如今这个形势让他看到拉拢臧霸的契机,都知道臧霸之父被刘备烧死,对面的泰山贼很可能是晋军扮演的,那么于情于理,臧霸都得下山,不是吗?

    吕虔是个行动派,当下令幕僚守奉高诸城,自己亲自前往泰山贼的老巢去见臧霸,或者说搬救兵。

    至于臧霸会不会下山,吕虔只能说赌一把。

第七章满宠入襄阳(谢谢苏枫、撒手卡车大大的五块钱的打赏)

    襄阳。

    自刘表移荆州治所于襄阳,襄阳便日渐繁华起来,尤其是经过刘表十余年的治理,无数流民自中原逃至荆州,湘地得到第一次大开发,荆州拥兵十数万,将如云,谋臣不知凡几。

    刘表因忠于汉室,成为天下名望最重的诸侯,由于其很少参与进诸侯的争端,更成为各诸侯拉拢的对象,刘表于中左右逢源,为荆州争取极大的利益。

    近年来并无大的战事,更让荆州成为天下最富裕的几块地盘,甚至比徐州更诱人,于是长沙太守张羡、武陵蛮、水匪多有袭乱,皆被刘表遣军讨平。

    在急缺粮草的江东跟兖州,荆州刘表无疑是块大肥肉,如果不是有刘备在侧虎视眈眈,其二人必定将之瓜分。

    曹操派了两波使者,刘表都毫不犹豫的拒绝,实乃因为其身边的亲晋派,如蔡瑁、张允、韩嵩、王璨等文士纷纷为刘备鼓吹“汉室宗亲乃一家”。

    刘表在这种言论下极为亲晋,加上刘备被称为刘秀第二,刘表也很希望刘备能尽快一统天下,天下重归刘氏总是好的。

    至于许都那个遗腹子,早晚必会被曹操掌控,有汉一代,外戚政治真是太多了,大将军皆有外戚接任。

    霍光、王莽、梁冀、何进、窦武,可都不是良善辈。

    一个成熟的皇帝对汉室,对天下都有好处。

    满宠再次来到襄阳,他发现襄阳城突然变得严肃,门口卫兵竟然搜查过往客商跟行人。

    满宠觉得不妙,自己下了车命下人入城,结果全被门口卫兵给拦下,并请入城内。

    满宠激灵的逃走,而后前往襄阳城外的鹿门山而去。

    鹿门山有小庞尚书居。

    小庞尚书者乃庞德公,因精于尚书而知名于世,非官职名。

    庞德公乃襄阳名士,刘表多次征辟其,其皆辞不就,隐居于鹿门山。

    满宠之所以来鹿门山,就是因为庞德公在襄阳人脉深广,而且是有名的智者,必有可指导之策。

    满宠来此自然有别人的推荐,那个人就是王璨之父王谦,王谦乃党人名士王畅之子,王谦为何进长史,比陈琳记室还要位高。

    满宠在郡内出名,自然得到辞官致仕王谦的看重。

    王璨名满襄阳,亦曾跟庞德公论过道,庞德公虽不喜王璨之桀骜,不过对其文采却很赞赏。

    满宠拿着王谦的名帖来见庞德公,庞德公还有些诧异,对其子道:“其可说明来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