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一品唐侯 >

第979章

一品唐侯-第979章

小说: 一品唐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为可恨的是,他竟然还要攻打皇宫,还把自己的儿子抓了去做人质,这样的人,就是砍了他,李治都不会心疼。

    此时的李治是有些愤恨的,只是他虽然愤恨,可还是要保持自己帝王的风度,他说过不杀荆王李元景,就绝对不会杀他。

    沉默片刻之后,李治开口道:“起来吧,王叔虽然有过,但到底保住了太子性命,朕也就不要你脑袋了,只夺回你所有封地,每月从户部支取一些钱财,好生过活吧。”

    不杀荆王李元景是不杀,但不等于还会给他那么丰厚的条件,在李治看来,荆王之所以谋反,也不过是因为有钱,能够招兵买马罢了。

    既然如此,那就夺回他的封地,断了他的财路,看他以后还怎么招兵买马?

    这一招有点釜底抽薪的意思,荆王李元景心里肯定是有点不乐意的,可如今能够活命已经不错,那里还敢要求其他,所以也就连忙领恩谢命,起身退去。

    却是李元景退去之后,李治本来是想让太子李忠上大殿来的,可这个时候,一名太监在李治耳边低语了一番,听完那个太监的话后,李治神色微动,随即也就没有多说其他,便宣布退朝了。

    朝中群臣,自然很好奇那太监在李治耳边说了什么,但一时半会间也打听不出来,只能先行退去。

    众人陆陆续续的离开皇宫,长孙无忌神色比以前看起来好了很多,因为不管怎么样,李忠保下来了,只要李忠活着,他的棋子就还在。

    而唐舟却是有点闷闷不乐。

    虽然自己有点害怕被皇帝忌惮,但李治怎么着也得赏赐自己一些东西吧,不说朝中的一些虚职了,给他一些钱财上面的赏赐,总应该可以吧?

    可是李治就这么退朝了,自己的功劳好像就没有被人看到,想想也是挺悲哀的。

    做功臣做到他这份上,也是没准了。

    悻悻然离开皇宫的时候,长安城的大雪正纷飞的厉害,整个长安一片银白,寒风肆虐下,每个人顶着风前行,几乎不敢抬头。

    而这个时候的皇宫,纷扬大雪间,李治急匆匆的跑了来。

    在一处偏房里,几名侍女来来回回的走着,见了李治,连忙行礼,李治问道:“太子怎么样?”

    “回圣上话,还在昏迷,嘴里说着胡话,已经去请御医了。”

    李治点点头,然后便走了进去,屋内很暖和,李忠躺在床上,他的确有点昏迷不醒,可是嘴里却又不定的嘀咕着,李治靠的近了,才终于听清楚他说的什么。

    “不要杀我,不要杀我,我是太子,我是太子……”

    “娘,娘……我好冷……”

    李忠说着胡话,李治听到之后,心下勐然一痛,他知道,被叛军掳去,对李忠的刺激太大了,小小年纪,便遭遇这等磨难,他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又怎么可能承受得起?

    李治一声轻叹,没多久,御医来了,李治不等他行礼,便连忙吩咐道:“先给太子看病。”

    御医领命,这般看完之后,起身道:“圣上,太子殿下并无大碍,不过是在敌营中受了一些刺激,臣给太子殿下开一些安神的药,等他吃完就会慢慢好起来的。”

    听到李忠并无大碍,李治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道:“好,没事就好,你速给太子配药,这几天,就让太子住在皇宫吧,等他什么时候好转过来,再派人送他去东宫。”

    说着,李治又想起了点什么:“对了,以后加强东宫防卫,这种事情以后绝对不能够再发生。”

    李治这样吩咐完,其他人陆陆续续的便去了。(未完待续。。)

第1749章 武昭仪的念

    李忠回来了。

    最不开心的便是武昭仪。

    李忠回来,那李忠仍旧是太子,而她的儿子便没有机会,自己的儿子没有机会,他就成不了皇后。

    成不了皇后,就以她目前的昭仪身份,根本不能让他在朝堂上发挥多大的作用。

    她觉得这样是不行的。

    她必须登上权力的巅峰才行。

    而怎样才能够登上权力的巅峰呢?

    面对这个问题,武昭仪一时半会间也没有什么好的主意。

    而就在她这样想不到什么好主意的时候,一名侍女急匆匆跑了来:“娘娘,小皇子生病了。”

    “什么?”武昭仪神色勐然一紧,就差出手抽人了,虽然李弘是她跟唐舟的孩子,但她这个做母亲的,还是很疼爱李弘的。

    特别是她目前只有李弘这么一个儿子,自己能不能翻身,还要靠李弘的这个身份呢。

    所以,她对李弘自己也就更加的疼爱了。

    得知李弘生病,她又怎么能不着急?

    不过就在她这么有点生气愤怒的时候,一个念头突然在他的脑海中跳了出来。

    没错,李忠病了,她的儿子也病了,那么自己是不是可以利用一下呢?

    当然,武昭仪很清楚,自己想要利用儿子生病这件事情,必须要十分的谨慎才行,她得慢慢为自己的儿子争取一些东西。

    有了这个念头之后,武昭仪急匆匆去了李弘的住处,那是一个很精致的房间,李弘的日常起居都有好几个侍女照顾,此时几个侍女正在旁边着急呢,见了武昭仪,连忙行礼。

    武昭仪寒着脸,问道:“怎么回事?”

    “回娘娘话,小皇子可能染了风寒,御医已经来看过了,给开了个药方。”

    武昭仪颔首,道:“好了,按照药方给小皇子抓药吧。”

    “喏!”

    侍卫领命去了,武昭仪来到李弘旁边,摸了一下他的额头,发现他的额头有些烫,心下越发心疼起来,于是便坐在他旁边照顾他。

    作为一个母亲,她显然是有些不够称职的,她对李弘的爱,显然不够多。

    一个人若是把精力放在了其他事情上,那么在另外一些事情上,自然也就会有点力不从心。

    武昭仪看着自己的儿子,突然一声轻叹,他的命显然不好,从出生开始,身子就不好,如今也没见多么健康起来。

    当初在感业寺怀他的时候,还是自己受的苦太多,心情也不好,这才导致了李弘目前的情况。

    不过在这一刻,她暗自发誓,她一定会把以前亏欠李弘的东西,都慢慢给他补回来。

    这样想着,武昭仪命人将孙德给叫了过来。

    孙德来了之后,见李弘生病了,顿时装出一副心疼可怜的摸样,连忙问道:“娘娘,小皇子这是怎么啦?老奴看着,心疼啊。”

    武昭仪撇了一眼孙德,孙德什么德行她还不清楚?

    他能心痛才怪。

    所以,武昭仪根本就没有搭理他的这些,只是在他耳边低语吩咐了一遍,这样吩咐完后,他也不说第二遍,孙德倒也听明白了,也不多言,立马领命退去。

    

    大雪下了一夜,次日一早方停。

    李治在平定叛军之后,开了第一个早朝。

    早上的天气冷的异常,很多官员都有些延迟,不过李治倒没有怎么处罚他们,毕竟连他自己都不怎么想起来。

    当然,虽然没有惩罚那些有延迟的官员,但李治可都命人给记着呢,这些事情,早晚都有可能还给他们。

    早朝商量的事情不多,也就说了一些跟突厥一战的事情,吐蕃当初挑衅大唐的事情。

    而这些事情中,突厥一战有好消息传来。

    草原上入了冬,突厥的粮草有些供应不上,而且他们的棉衣没有大唐的多和暖和,如此冻死的也有不少人。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过了这个冬天,突厥的战事应该就能够结束了。

    兵部官员把这些情况跟李治说了一下,李治听完自然是欢喜的,如果能够灭掉突厥,一举除去大唐的北方之患,那他的功劳,在史书上应该是不亚于他的父皇李世民的。

    若能有此成绩,他也算不枉此生了。

    至于吐蕃当初挑衅大唐的事情,一经有人提及,朝中顿时就有些混乱。

    “圣上,那吐蕃真是好大胆子,竟然敢趁着圣上您不在长安的时候,挑衅我大唐,臣的意思,出兵吐蕃,灭了他们。”

    “圣上,张大人说的没错啊,吐蕃以为议和就算完事了吗?不能完事,必须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才行。”

    “就是,就是,一定要灭了吐蕃,这样我大唐西边便没有了战患,大唐四海昌平,世上可就是千古一帝啊。”

    “没错,大唐的领土辽阔,直追上古先皇,您就是千古一帝,去泰山封禅都没有一点问题。”

    “臣也完全赞同,请圣上发兵,雨吐蕃一战……”

    大唐的将士都太热血了,对他们来说,只要他们缓过劲了,以前欺负过他们的人,都得一一把场子给找回来。

    大唐将士的血液里,就流淌着好战的因子。

    李治听着群臣说这些话,心中也不由得一阵激动,最为辽阔的朝代,泰山封禅啊,这些,连他父皇都没能完成,若是在他在位期间给解决了,那将是一件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啊。

    李治有点动心了,这个时候,长孙无忌突然站了出来:“圣上,吐蕃的确有些狂妄,大唐也的确应该教训他,但此事不已操之过急,臣的意思,等苏定方他们平定突厥之后归来,我大唐再对吐蕃用兵,现在只需要为进攻吐蕃做好粮草等等的准备就行了。”

    长孙无忌说的很有道理,凡事贪多嚼不烂,特别是像打仗这种事情,而且对手还是吐蕃这种十分难灭掉的敌人。

    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够更快的取得胜利。

    可是,面对长孙无忌的提议,朝中的一些积极分子并不认同。

    “长孙大人,如今我大唐强盛,何须等苏定方将军归来,要灭吐蕃,还用得着苏将军出马?带上轰天响,几轮轰炸,还不把整个吐蕃都给灭了?”

    “就是,长孙大人年纪越大,这胆子却越发的小了起来,我大唐有轰天响,还怕灭不了吐蕃,您的担心是多余的。”

    “…………”(未完待续。。)

第1750章 李弘封王

    朝中官员,才不管大唐的实际情况,只要能打仗就行了,管他粮草够不够。

    反正也饿不着他们。

    而他们这些人给李治画了一个很大的饼。

    只要他灭了突厥和吐蕃,就能够泰山封禅。

    则对李治来说诱惑太大了。

    李世民当年几番封禅未果,他若是能够封禅的话,那自己的功绩岂不是被他父皇还要大?

    所以,当这些官员纷纷要去对吐蕃用兵的时候,李治很心动,特别的心动。

    就差说出口了。

    而就在他准备说出口的时候,长孙无忌再次开口道:“圣上,吐蕃并非不能打,只是不能现在打而已,等苏定方和程咬金他们回来再打不迟。”

    长孙无忌仍旧坚持,而这个时候,朝中的一些人已经明白了长孙无忌的意思,于是便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长孙无忌的提议。

    “圣上,长孙大人说的对啊,对吐蕃用兵,不用急于一时。”

    “是啊,等我大唐把粮草备好,再对吐蕃用兵,肯定事半功倍啊。”

    “凡事不预则废,更何况打仗这种大事,圣上,还请三思啊……”

    长孙无忌在朝中势力不弱,而且很多都身居高位,如此,这些人的话,李治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