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三国之霸王门徒 >

第152章

三国之霸王门徒-第152章

小说: 三国之霸王门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协助而获得域外蛮胡这个强援之后,必然也会作殊死的抗争以图获得个大的利益、攫取更大的权势。利欲熏心往往会使沉迷于权欲漩涡中的人迷失了自我,沾沾自喜的希冀着自己能无往而不胜、无往而不利。

    估计到现在幽州的实际掌控者袁谭、高干等目前心态的我自然也不会存在着侥幸的心理,因而也就毅然决然的开始调集重兵,发动了可能是中原内陆最后一场大规模的平乱征伐。我现在还哪有时间和闲心等待你‘袁氏’做出最后的抉择呀?趁着现在我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整合了乱世的无上威望,我还要顺势拿下域外的蛮夷、为后世子孙创造一个安宁的生存环境去浴血沙场、纵马大漠哪!

    其实目前我的想法也很简单,如果幽州的‘袁氏’摄于我以往的威势而无条件的投降、乖乖的举族牵往京城听凭汉帝刘协得发落,我也就不为己甚的顺势进入幽州,开始准备下一步对大漠的用兵。至于‘袁氏’一族的最后结果如何?一个已经开始没落的豪族罢了。我也根本没有那么多闲情逸致去关心!但从目前‘袁氏’以重兵屯于盘河两岸的表现来看,以‘袁氏’新锐袁谭、高干等把持的幽州现在并不甘心束手就擒,甚至在司马懿的从中协调下还同大漠的强胡‘鲜卑’勾结到一处;那么,也就别怪我来个犁庭扫穴的把‘袁氏’给彻底的铲除了!

    刀头饮血、沙场扬威的武将是乱世的‘弄潮儿’!但却是盛世的被遗弃者。跟随我从徐州起兵的众多悍勇的将领们,既然无法做到拥戴我荣登大宝后而使他们成为开国元勋获得无上的荣耀;那我也应该为他们寻找出一条可以尽展他们能力的途经。率领他们纵马草原、扬威异域,而不使这些习惯于了铁血杀伐的将领们在盛年时就宛若‘时代的弃儿’一样的在抑郁、烦闷中逝去大好的年华;这也是我内心的一个愿望。何况,夷族可以统治有着数千年历史文明的泱泱中华,而我又怎么不可以去统治那些茹毛饮血、尚处于懵懵懂懂状态下的蛮荒异族哪?想做至高无上的皇帝、相当独镇一方的大将军、想身居高位的一呼百诺,在广袤无垠、资源丰富的异域不同样可以大展拳脚的做到吗?何必又在子孙后代生息繁衍的中原大地来搞风搞雨的自相残杀?

    当然,我的这套有些惊世骇俗、过于异类的理论和想法暂时还无法诉诸于言表,只能是以‘为免除后世子孙再受蛮夷的肆虐、屠戮’做幌子,以原徐州属下一直以来对我有着‘神明’一样尊崇、信奉为依托,先在异域开辟出一片天地再说。那时,有着超常才能的郭嘉、贾诩等自然就可以想到、也可以按部就班的实施:咱就在这里开国吧!

    同样,由于我的预先布局、多方掣肘,也使应该成为一代豪雄的刘备、孙策、吕布等也被我最大程度的限制住了其势力的拓展和能力的发挥,使这些乱世的‘弄潮儿’没能尽情的展现他们超常的能力和霸气。那么,在我解决了幽州的战事、中原大局也可以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稳定发展的时候,这些‘祸乱之源’也就都别再中原搞风搞雨了!都赶快随我去纵横大漠、蹂躏蛮夷吧!

    当然,只是一个‘织席贩履’做小买卖出身的刘备,现在既没有像原历史那样造出‘宽厚、仁德’的崇高声望,又被我把两条强力的臂膀关、张兄弟调离了身侧,想来也就会像一条‘小泥鳅’似的再难翻起太大的浪了!一个做小买卖的现在身居皇叔的高位,有着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如果再不知足的想祸乱天下?那刘备你就等着并没放松对他监视的我把他给恭送升天吧!

    至于吕布和孙策,我会把二人同时调到大漠的战场。有能力就让他们去异域尽情的发挥,也就别再繁衍子孙后的中原大地觊觎高高在上的权位了!愿意居于高位的杀剐由心,那就去异域去杀、去抢、去吆五喝六吧!

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战将起 (三更)

    大军开出安平国向中山国进军的同时,我也派快马给屯于渤海军的右翼偏师下达了向幽州进军的军令。由张辽为主将、徐晃、太史慈为副将的右翼偏师将挟十万步骑大军首先攻击幽州的章武国,攻下章武国后再进逼范阳国威胁幽州的治所之所在蓟城。而由邺城出发的北征大军主力在突破盘河防线后亦将进逼范阳国,争取在范阳城下同张辽、徐晃、太史慈所统帅的右翼偏师汇合;两军会合后拿下范阳就可直逼蓟城了。这就是此次北征的先期的进军步骤。

    在古代几十万的大兵团作战由于受限于机动力较差,事实上很难做到进军的太大隐蔽性和突然性。因而,战争展开的方式也就基本上是以对战双方的两军摆开阵势强力拼杀为主;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拼的也就是双方的绝对实力。现在的原徐州军挟着横扫中原的威名、依靠着数量上和军力上的巨大优势,自然也不需要、也没必要再设计过于冒险的战略、战术,只要以强大的威慑力逐步的缓缓推进、在气势上压制住对手,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可能比设计出较繁琐的战略、战术的进军速度会更快。道理很简单,以绝对的实力相威压,很可能会很快的撼动‘袁氏’的军心和士气,造成‘袁氏’军心离散的局面;况且大兵团的强力推进采取的都是走最近的捷径和对核心指挥中枢的攻击,中间开花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自然也就会使‘袁氏’的整个防守体系分崩离析。

    北征大军紧锣密鼓的准备、大张旗鼓的向幽州进军,想来幽州的‘袁氏’高层必然也早已获得了消息、做好了相应的准备,甚至也有可能向与其已经达成盟约的鲜卑轲比能部求了援;因而,即将开始的幽州之战决不会太轻松,很可能要经过艰苦卓绝的惨烈鏖战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作为幽州‘袁氏’集团的高层来说,如果不是自忖自身还有一拼之力,也绝不会漠视朝廷的圣旨的存在,一意孤行的准备与以我这个‘无敌统帅为首’的徐州军(也是朝廷大军)相对抗。

    事实上,‘袁氏’准备迎接这场大战的时间要比我的准备时间长得多!在一年多以前的冀州之战时,以袁谭、沮授为首的‘袁氏’幽州首脑就坚持‘不顾冀州的战况变化,以稳固幽州为主,保住‘袁氏’最后的立足根基幽州’的方针。因而,最后‘袁氏’虽然丢失了冀州和并州,但由于袁绍和高干相继撤入了幽州,使幽州的军力却平添了一倍有余的实力大增。这就像打蛇一样,舒展开雍长身形的蛇可以轻易的寻机敲在它的七寸上;但蛇如果盘成了一团,就会使人无从下手,甚至有可能在出现疏漏时被蛇反噬所伤。其实,这也就是当初老谋深算的沮授冒着被袁绍猜忌的风险给袁谭制定的‘幽州战略’;而袁谭也不顾其老爹袁绍在冀州战局的颓势,一意孤行的坐守幽州而未给袁绍发去一兵一卒的援助,也使我当初想一举解决河北‘袁氏’的战略构想流了产。

    当北征大军主力进驻中山国后,前期撒出去的探马也传回了关于幽州方面的敌情密报。由密报上看,幽州的‘袁氏’是已经下了同徐州军作殊死一战的决心。

    现在,已进军到盘河南岸的由张飞、张颌统领的前军、正与幽州方面派出的以高干为主帅的七、八万原并州军相对恃。高干所统领的原并州军阵容中,必然有河北后起三小将中的牵昭和田豫。这两个军略、武技均是上上之选的少年将领是绝不容小视的!在一年多以前的河北之战中,牵昭凭借一己之力据守壶关两个多月,令十万曹军在两个月内滞留于壶关之下未能寸进;而田豫则在五原战场上大战当世两大绝顶武将的‘飞将’吕布五、六十招尚能全身而退。虽然河北之战以‘袁氏’的全面告负而结束,但在年龄上尚要小我五、六岁的牵昭和田豫则在并州之战中给曹孟德和吕布添了许多的麻烦,也使两个少年将领因此而一战成名、天下皆闻。

    而彰武方面幽州则是派出了以纪灵为主将、赵睿、沮鹄为副将统领着五万援军的阵容迎战徐州军。看来作为‘袁氏’新锐的袁谭还是挺有些魄力的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连原袁术的故将纪灵也被他任命为了一方主将。

    不过,从幽州方面摆出的姿态来看,其在正面战场采取的战略是以‘主战’为主,而在侧翼战场采取的战略是以‘主守’为主。既在侧翼战场凭借纪灵等多年的沙场经验守住彰武城,阻止住侧翼偏师张辽所部同大军主力的汇合,把两路大军的‘钳形’攻势卡住,使两路大军形成各自为战、相互之间无法支援的态势。

    正面战场的走向我并不太担心,毕竟现在我军拥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凭借全军整体的强大实力、再加上多位绝世悍将的强劲冲击力,在野战中以摧枯老朽之势击败对面的原并州军的难度并算不太大。原并州军中虽有牵昭和田豫这两位能力不俗的河北后起小将存在,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力上的差距显而易见,牵昭和田豫又何能独撑大局?何况,虽然牵昭和田豫的战争天赋不浅,但战场经验和指挥能力又岂能和徐州军中这些百战疆场的‘老油条’相比?

    令我有些担心的则是侧翼偏师的进军可能要遇到一些麻烦了!首先是纪灵这位袁术起家时就跟随在袁术身边的‘南阳第一将’的能力和经验不凡,再加上原历史据守邯郸数年而未被曹孟德所攻破的沮授的儿子沮鹄的协助;张辽、徐晃、太史慈等可能就要在彰武境内举步维艰了!原历史如果不是当时由于‘袁氏’内部不稳的江河日下,如果凭借沮鹄这位河北新一代‘防守大师’给创造出来的宝贵时间能够励精图治,曹孟德就不一定七年就拿下河北全境了!甚至能不能拿下河北之地也是未知数了!

    而从实力的投入上来看,以袁谭、沮授为核心的现在幽州的实际掌控者此次也没有孤注一掷的投入全部的实力。按之前对‘袁氏’总体实力的估计,目前幽州大致拥兵在二十万左右,以此算来现在‘袁氏’肯定在蓟城还留有七、八万军力的‘后手’;是否是准备用来做最后一搏之用的就未可知了?同时,袁绍起家时的大将中现在仅剩下的一位文丑也并没被派到前线来,这也使我想利用颜良同文丑结盟兄弟的关系从内部策反的计划暂时搁了浅。计划没有变化快!随着敌情的变化,徐州军的具体战略看来也需要有所变化了!

    大军进驻中山国的当日,我委托人先安置蔡琰、貂蝉二女住下、并委托郭嘉、贾诩暂时坐镇中山国统领全军后,就同典韦、马超一起率领着骁骑营赶往了六、七十里之外的前军驻地。敌情有了变化,我必须要先赶到前军去了解一下对方的具体动态。

第二百一十二章 初战盘河 (四更)

    任何一场战争都有可能是在不经意间爆发,而任何一场战争的进程也都有可能出现出乎于意料之外的诡异变化。当我在典韦、马超率领的骁骑营拥护下赶往同幽州军对恃的最前沿时,对恃在盘河南岸的两军已经血肉横飞的打到一起了!

    徐州军大规模北征的进程,是按原来计划好的‘凭借绝对实力上的优势,坚持以我为主的方针’在有条不紊、按部就班的逐渐进入了临战状态。而作为徐州军由张飞、张颌统领的步骑各半的两万前军未等到大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