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庆锦年 >

第13章

庆锦年-第13章

小说: 庆锦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照大姑娘说的做。”叶大太太吩咐小翠道,“老太太问起,你只管照实说就是了。”她现在就像溺水之人突然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一般,一样忘了闺女只有四岁的事实。另外,她怀疑唐婆子诬谄她服毒,不过是想摘清她的儿媳罢了。毕竟唐贵家的负责厨房,最有机会下手。

    “就怕老太太心里有意见。”小翠还有有些犹豫。

    “没人向你打听我们在开元寺遇见姚家的事?”

    “老太太亲自问过,我照实说了。”小翠说完,自己也明白过来,只要姚家仍愿意和叶家结亲,叶老太太就不会太过为难大太太。

    “这手镯是姚老太太亲自给你的,你有空多带带。”叶大太太说着命小翠取镯子。

    叶锦辉抿了抿唇,应了。

    抬头却发现唐婆子正在门口探头探脑,见叶锦辉看向她,反而昂着头进了内室,面带讨好地笑了起来,“姚家派了管家娘子,要见大姑娘呢。”

    叶大太太听了这话心中微定,破天荒地朝叶锦辉笑了笑,柔声道:“我这儿不需要你伺候,你先去见姚家的人罢。想必是来给你下贴子,姚家二姑娘四月十六的生辰,她只比你大两岁,你们肯定能玩到一块儿去。”

    “太太好好休息。”叶锦辉说着,跟着唐婆子去了上房。

    一个穿着紫色比甲戴着金首饰的妇人正坐在脚踏上和叶老太太说话,见叶锦辉进来,忙起来行了礼,笑着捧了张贴子给她:“我们家二姑娘过两天生辰,特意请相熟的姑娘们过去相聚。”

    叶锦辉微微颔首,“多谢你们姑娘念着,到时候我一定会去的。”

    姚家下人得了话,笑着告辞了,叶老太太便亲手携了叶锦辉的手,“明天让你表姑带着你挑礼物去。”

    叶锦辉想也不想,直接拒绝了,“表姑是咱们家的客,怎能让她为孙女的事操劳呢?不如让唐婆婆帮我挑。”

    这可是件极长脸的事,唐婆子就在旁边站着,自是满口应承了,“之前姑奶奶没出阁之前,送礼之事都是由奴婢打点呢,老奴包大姑娘称心满意。”

    “礼物挑双份的,姚家二姐儿和大哥儿是双胞胎,只相差一刻。”叶老太太笑着交待道。

    唐婆子兴头比叶老太太还足,“您放心,老奴绝对会选两些既好看又出风头又让他们满意的礼物出来。”

    唐婆子说话算话,次日用过早饭就迫不及待的告诉叶锦辉,“大姑娘,马车已经准备好了呢。”

    叶锦辉:“那就早点去吧,我又不懂,一切全凭婆婆做主。”

    唐婆子贼眉贼眼地笑了起来,“您放心好了,老太太特意交待了,‘不必省钱,一定要好看’,到时候咱们选的东西,必定会大放异彩。”

    叶锦辉:“那太好了。您要不要帮表姑也选一些东西?大不了姚家那儿咱们少送一些。”

    唐婆子嘴一撇,冷笑道:“只怕你还不知道她是来做什么的吧?”

    叶锦辉心中大惊,难道母亲中毒的事是老太太授意的?

    唐婆子望着叶锦辉那吃惊的表情,十分快意地开口道:“知道你表姑来做什么的吗?那个就是过来躲祸的!她之前订过两次亲,第一次订的是个同知家的次子,可惜议亲的时候和人打了一架,之后便一命呜呼了,凶手早捉拿归案,也偿了命,不过据说打架的原因就是为了争这位杨姑娘,事后两家也没追究杨家,但却都要让姑娘过去守望门寡。杨家自是不想让姑娘守这望门寡,但说哪的亲事都被人家搅得成不了,不得已她的父亲就把她送到了咱们这儿来。她今年已经二十二岁了,说不定就想着填坑呢。以后有你巴结的时候。”

第十六章 撵人

    叶锦辉:“婆婆这么大年纪,陪我出来买东西,也怪辛苦的,天又这么热,不如咱们先找个店子歇歇脚。”

    唐婆子:“一切听从大姑娘的吩咐。”

    叶锦辉:“冰镇的鲜果子上些,要两个下酒小菜,再来一壶汾酒。”

    唐婆子看到有酒,不等叶锦辉相让,已经坐了下来,笑道:“小姑娘家,不能饮这么烈的酒。”

    叶锦辉:“那再来壶活竹酒好了。”

    唐婆子:“哪有一大早上喝这么多的酒,还是不吃了,正事要紧。”

    叶锦辉:“婆婆替我买东西,我请你喝口酒想来祖母也不会怪罪的。”

    唐婆子本就嗜酒如命,此时又有人相请,拿起酒杯根本舍不得放下,口中说不吃,但没多大一会儿两壶酒就见底了。

    叶锦辉又要了壶汾酒,回头向唐婆子道:“表姑没有二十二吧?我记得前天祖母还说她只有十八岁呢。”

    唐婆子:“十八?老婆子我十岁起就跟着老太太了。老太爷没跟着江夏侯来闽地之前,老老太爷就守武昌府,两家也就几步路,她满月、抓周的时候老太太全还着我观过礼。没来闽地之前,两家也说好了,要亲上做亲呢。你娘中毒的事,说不定就是你那好表姑干的。”说着又嫌弃地看了叶锦辉一眼,“唉,说了你也不懂,不信你回去学给你娘,她绝对会明白是怎么回事。”

    唐婆子这是希望通过自己来母亲传话呢。

    老太太听凭唐婆子指证母亲,也不过是因为家丑不可外扬罢了。

    唐家媳妇是最容易下毒的人,唐婆子就是清楚这件事,才想着祸水东引,希望籍着自己,让母亲以为事情是杨淑仪做,双方斗起来,她才可以隔岸观火。

    若说杨淑仪得罪她,也不过是因为般梯子罢了,这种眦睚必报的人,还是早赶走了安生。

    “您救过祖母的命,为什么不求着祖母将唐家放为良籍呢?”叶锦辉突兀地转换了话题。

    唐婆子一下子变得伤感起来,“泉州这地方,最多的就是海盗和倭寇,打不完的仗,征不完的丁,良籍有什么用?说不定死得更快一些。”光良籍有什么用?吃什么?喝什么?倒不如仗着恩情,继续留在府里。“老太太钱多着哪,不过她一向抠门,不把你娘和你二婶手里的钱挤光,只怕不会拿钱出来。”

    叶锦辉之前只觉得唐婆子在老太太面前得脸,没想到唐婆子心中,老太太是这么一个人。

    不行,她不能由着这老婆子在叶家,弄得整个叶家主不像主,仆不像仆,没一点规矩。

    叶锦辉“啪”地一声将筷子丢在了桌子上,指着唐婆子道:“掌嘴!”

    唐婆子听得这话,倒是先不屑地笑了起来,高声道:“就你?敢来打我?老婆子今天就给你点厉害瞧瞧!”在五芳斋这种雅间里,就算她揍这小丫头一顿,又有什么关系?她说着话,冷不防朝叶锦辉扑了过去,“若不是我家那短命鬼,老太太能不能生下你爹还是两回事!”

    她本意是说若不是她丈夫和儿子在刮龙卷风的时候救了老太太,说不定老太太早被砸死了,那时候老太太正好怀着叶锦辉她爹,不然叶老太太也不可能这么忍着唐婆子。

    可唐婆子吃了不少酒,省了中间的过程,就让这句话大大地产生了岐义,别说叶锦辉想给她耳刮子,就是外面两个被桂枝花钱请来的妇人也听不下去了,推开门直接照着唐婆子就是掴了起来。

    唐婆子本就五十多岁了,又吃了酒,已经醉成了一滩乱泥,如今被两个壮年妇人轮番掴掌,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没多久两边的脸全变得木木的没了任何感觉,打人的人这才一左一右将人给架了起来塞到了马车里。

    叶锦辉自然不愿意再和满身酒气的脏婆子同乘一车,便吩咐桂枝雇了轿子。等她们到家,唐婆子已经在叶老太太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开了,“大姑娘竟然让人打老奴,老奴还怎么有脸在叶家呆下去,不如让老奴死了算了。”

    唐婆子被人架出来的时候,经风一吹,已经清醒了不少,可她毕竟已经被叶老太太当成救命恩人捧了二十多年,如今猛然被人胖揍了一顿,这亏是无论如何也不想吃,少不得来了个恶人先告状,一边述说叶锦辉的罪行一边将头在地上磕得“砰砰”响,“大姑娘下手可真狠啊,老太太您看看老奴这脸,怎么还好意思再见人!”

    脸肿了,上面还有几首血印子,额头也磕破了,血直往下流,鼻涕眼泪到处都是,满身的酒气,怎一个“惨”字了得。

    唐贵家的跪在婆婆旁边,“都是媳妇没用,没看到大贵,让他去得早,让您老受委屈了。”

    大贵就是唐贵,唐婆子的儿子,当年只有十五岁,龙卷风的时候他爹

    叶锦辉一把扑到了老太太怀里,看着唐婆子,悄声道:“好吓人。”

    就这小丫头,能将唐婆子打成这样?

    叶老太太心中好笑,脸上却是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唐婆婆不是和你一起去给姚家姐儿买礼物的吗?怎么会吃醉了,还被人打得这般惨?”

    叶锦辉:“婆婆说天热,吃了六壶酒,又说表姑今年不是十八岁,还说祖母抠门,让二婶拿嫁妆出来做家用……”

    叶老太太:“谁付的酒钱?”

    叶锦辉:“唐婆婆说了,二婶半年去结一次。”

    二太太会结五芳斋的帐,主要是因为这酒馆是她的陪嫁,吃酒的又主要是二老爷,这事大太太根本不可能知道。

    这话简单让唐婆子魂飞魄散,顾不得地上的瓷碴子,直接扑过去抱住了叶老太太的脚,头摇得像拔浪鼓一般,“奴婢跟了老太太几十年,奴婢的忠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表,再也说不出来这样的话,肯定都是大太太,对,就是大太太教大姑娘这般说的!”

    最让人讨厌的就是那种挟恩图报的人了!

    都怪自己,将这老货惯得没边了。

    叶老太太脸色一下子变得铁青,盯着唐婆子冷笑起来。

    事到临头,还想攀扯别人?

    大太太现在正躺在床上吃药,叶锦辉又跟着自己在住在一起,偶尔去一下沈氏那边,也是唐婆子过去监视着,若真教了这些东西,这老货肯定早闹腾起来了!

    唐忠做为叶家下人,救她难道不是应该的?

    为此叶家养了唐家二十多年,结果这贱婢倒在小辈们面前说起她娘家的不是来了!还乱嚼蛆,背着主子说三道四!

    这哪里是忠仆,是祖宗还差不多!

    叶老太太勃然大怒,“哐当”一声,将手里的茶盅砸到了地上,“好了,唐贵家的,你直接带着你婆婆出去住吧,叶家现在已经落难了,也保不了你们了,你婆婆跟了我一场,没功劳也有苦劳,这些银票你们拿去应应急吧。”说着掏出了三张五两的银票出来,丢给了陪着嚎陶大哭的唐家媳妇,“我马上让人去官府给你们改成良籍,天黑之前搬出去,走的越远越好!”

第十七章 打听

    这十五两银子够做什么?

    唐贵家的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一把拉住叶锦辉的手,哭诉道:“大姑娘,你就发发善心,将我们留下来吧,家里老得老,小得小,离了老太太我们可怎么生活?这不是将人往绝路上逼吗?”

    放他们从良,倒成往绝路上逼了

    真是巅倒黑白,不识好歹!

    老太太脸一拉,“你们一家四口,就算赎身也要上百两银子吧?这些年,你们吃我的、喝我的、用我的,我每月给你们还要给你们银钱,叶家养了你们这些年,倒是将你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